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笔聊斋 >

第148章

神笔聊斋-第148章

小说: 神笔聊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召点头,背靠在车厢上面,抬头看着天上的残阳,整个天空殷红如血。
  “先生是做什么的?”
  贾召忽然又问道。
  “读书的,在外游学。”
  苏阳随意答道。
  “那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的多,我正好要问你一件事……”
  贾召的眼睛忽然放光了。
  苏阳万不料他会说出这样的话,诧异的转过身来。
  “就是……”
  贾召往苏阳这边凑了一点,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苏阳很惊悚,万没想到他居然也会遭遇到这等台词,上上下下的打量着贾召,看他眼有凶纹,眉有煞气,应当是遭受过怨念冲洗,只是这一点极为浅淡,以至于这个人就坐在苏阳身边,苏阳都能丝毫不留意,也是现在细细打量,方才看出端倪。
  “魂灵自然是有的。”
  苏阳看着贾召,坦然说道:“这魂灵藏在人躯体之中,受人体蕴养,若是人受到惊吓,就会有失魂症状,这魂灵是一直等到了人死后方才离开躯壳,前往城隍那里登记录册,进入阴曹地府,经过阴曹地府十王发配,在地狱之中偿还罪孽,以待转生之期。”
  贾召点点头,瞧着苏阳,又问道:“那么可有怨鬼?”
  “自然有怨鬼。”
  苏阳说道:“阴曹地府之中怨鬼极多,便是在阳世也有许多怨鬼,有些怨鬼徘徊人间,迟迟不肯下地狱,城隍也会法外开恩,允许怨鬼亲去报仇,而若是仇怨已消,这些怨鬼也会进入阴曹地府之后,偿还罪孽之后,便在阴司生活。”
  贾召又点了点头,似乎是想通了,明白了,说道:“还有重逢之日……”
  苏阳仔细打量贾召,随心起了一卦。
  天地否,虎落深坑。
  眼前之人有殒命之兆。
  正在念想之时,前面一阵呼啦啦的声响,苏阳连忙勒马停车,但见一棵一人合抱的大树哗啦啦倒下,正将眼前道路给挡的严严实实。
  在这时候,左右就跳出来了一群人,寒冬腊月,衣衫褴褛,有的手中拿着扁担,有些手中拿着一尺来长的杀猪屠宰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眼看着苏阳等人已经停住马车,立刻就围了上来。
  民弃城郭,流亡为盗贼……
  这就是流民。
  苏阳瞧着这些人,毫无出手的意思,便看着这些人将马车围上。
  “我们只是图财,不想害命,你快点把钱拿出来。”
  其中一人拿着扁担,戳着苏阳。
  苏阳伸手入怀,就准备掏出钱袋。
  “我来吧。”
  贾召突然伸手,止住了苏阳,伸手在自己的怀中掏出来了一个钱袋,鼓鼓囊囊,对着眼前的流民说道:“他们都是平常的过路人,怀里面也没有什么银子,都是要回家过日子的,希望你们高抬贵手,放过我们一把,我的这些钱都可以给你们。”
  说着,贾召也从怀里面掏出了一把短刀,一手拔出,看着眼前的流民们,说道:“如果你们不愿意,那我就跟你们拼命,实话告诉你们,我不是什么良善的人,我在莒县那里杀了一个人,莒县的县令错抓了旁人,我不想让无辜的人顶罪,现在正要回去认罪,都是活不了,我也豁出去了。”
  此话一说,当真是镇住了这些流民,让这些流民们止步不敢往前。
  “先生。”
  贾召回过头来,对苏阳说道:“如果我当真死在这里,恳请先生到了莒县之后,一定要往衙门走一趟,告诉衙门,姓杨的害我妻儿,是我杀了他,跟他的邻居也没有什么相干的……倘若我魂灵不昧,到那时候必然亲去作证!”


第255章 阳世孤园
  贾召这种做好觉悟,坦然要死的气度震慑住了这些流民。
  瘦瘦弱弱的一个人,让这一群衣衫褴褛的流民个个都不敢上前。
  终究是在这个流民之中有一人站了出来,赔笑说道:“我们也是迫于无奈,才出来求财,倘若不是被逼无奈,断然不敢做出这等事情,义士,我知您说到做到,可是在我们后面,也还有三十六个老弱病残,这钱,能多一点,我们还是要多要一点的,你们在这里有家有户,还能过活,像我们这种可真是无路可走了……天寒地冻,这一块的树皮都快啃光了……”
  因为贾召这种气度,这些流民不敢硬来,说些软弱话,但还是想要多求些财。
  适才是想要强硬抢夺的恶讨,现在是动情动理的善要。
  贾召心中一横,手中拿着匕首就要往前递去,却骤觉手腕被拉,回过头来,瞧见是苏阳已经站在了他的身边,止住了他去和这些流民拼命。
  伸手在怀里面掏出钱袋,苏阳信手扔给了眼前流民,说道:“这些钱足够你们这些人过活了,放我们离开吧。”
  这流民接过苏阳钱袋,打开之后,看到里面黄澄澄一片,顿时知道是遇到了金主,合上钱袋,对着苏阳拜了几拜,连忙着命身边的人去将大树挪开。
  “你们在这里一味抢钱,可有长久之计?”
  苏阳问道。
  此话一问,让当先的人连连摇头,苦笑说道:“不过是挨过一日是一日罢了。”
  苏阳瞧瞧这些人,看他们眉目平顺,并非是沾染性命之人,说道:“倘若你们真没有地方去,我可以给你们指一地方,就在沂水城中,兰家庄上有一给孤园,专门收拢世间无家可归之人,我可以给你们写上一封书信,到了那里,必能供应你们一日三餐,但是到了那里之后,你们也要跟着劳作。”
  兰家三兄弟因为肥皂,布绢,在沂水城俨然成为首富,而在这生意里面,有锦瑟的一部分,也有苏阳的一部分,苏阳便是要写上书信一封,让兰家三兄弟拿着这一部分钱建立在阳间的给孤园,收拢一下流民。
  至于能帮多少,苏阳心中也没数,不过能帮一些就是一些吧。
  何况这些劳动力整合起来,也能创造财富。
  “当真?”
  这些流民听闻此言,大喜,在这山中,他们所居住的不过是洞穴,喝的也是山沟水,吃的更是简陋,离开了家园之后,他们可都算是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倘若有一地方能够收留他们,供应他们一日三餐,便是当牛做马,他们也都认了。
  “自然是真的。”
  苏阳点点头,很肯定的对他们说道:“这绝无虚言。”
  此言一说,原本正在搬树的流民也都凑了过来,对着苏阳千恩万谢,对于他们这些流民来说,在这里朝不保夕,活的并不像人,倘若能有一个像人的生活环境,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幸事。
  贾召扭过脸来,看着苏阳。
  苏阳当即从怀里面拿出笔墨,就在车上写了书信一封,连同钱袋一并交给这些流民带头之人,说道:“去吧,在给孤园中,必能收容你们。”
  “多谢,多谢。”
  这些流民对苏阳千恩万谢,说道:“我们在给孤园中也必然为您焚香祷告,愿您长寿。”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阿难。偏露右肩右膝着地白佛言。如来玄鉴无事不察。当来过去现在三世皆悉明了……”
  在这些流民里面,其中一个念叨经文,苏阳听来,颇觉刺耳,便出声喝止。
  “你们从哪里学的这些经文?”
  苏阳问道。
  “这是弥勒下生经,我们都会的。”
  流民之中的带头者说道:“我们这些生活在劫波苦海中的人,唯有每天念叨经文,乞求弥勒佛早些降世,平息这世间的劫波,救度我们离开苦海。”
  “是啊。”
  念经的人也说道:“等到弥勒佛降世了,世间的苦海也就解除了,我也是听到了要去的地方是给孤园,心有所感,才自然念叨的。”
  “这弥勒佛经念了,就算是生前不能超脱,死后也会出现在弥勒佛的龙华会上,一样是解脱的乐土。”
  流民们纷纷说道,在他们的意识中,关于弥勒佛的信仰已经根深蒂固了。
  这并不是一个太好的信号,白莲教也是借着弥勒佛的名义,在这世间搅风搅雨,而弥勒佛能有这般信仰,暗中必然是有白莲教在推波助澜。
  张元一,白莲教。
  苏阳觉的这两者都是祸害百姓的。
  “没事,你们去吧。”
  这信仰对他们来说已经根深蒂固,不可能因苏阳三言两语而变,当下先让他们在给孤园中安身,随后再慢慢纠正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别将希望寄托在神佛上面,免得被白莲教利用。
  路中间的大树被挪腾开来。
  苏阳驱车继续往前,贾召自然也坐在车上,在后面的王家老头,郭家老头看到了这一场风波,并没有因为贾召是杀人犯而唯唯诺诺,不敢上前,反而是上来更显亲密,送上干饼干果。
  “贾相公,你究竟为什么杀人?”
  王老头对贾召问道:“实不相瞒,我儿子和莒县衙门的捕头很是熟悉,若是这里面有蹊跷误会,应该是能走走关系的。”
  在王老头和郭老头看来,贾召并非是凶恶之徒,而是良善之人。
  贾召左右瞧瞧,看王老头和郭老头对他都很是关切,索性就把事情说了。
  “我是在莒县里面做木匠的,手艺算不上好,却也开了一个门店,吃穿用度皆能有所保证,平日里有些活路,也要出门在外,往往都要住个五六天才能回来,在那时候都是我妻子带着儿子给我看门店。”
  贾召谈及这些,心头生恨,说道:“在我店铺的隔壁也是木匠店,住在那里面的张师傅手艺极佳,也收了一个学徒,姓杨,那小家伙长得白净,本就可人,张师傅和我一样经日不在家中,而那个姓杨的有时跟着,有时在家忙活,一来二去,就和自己的师娘有了勾当。”
  墙边之树盗者梯,床边之人奸者媒。
  年常日久,就算是有师娘徒弟,共处一室也不免发生幽情。
  这种事情并不足奇……古人的裤腰带比想象中的松很多。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贾召说道:“这两个人发生了幽情,那言谈举止就没了礼数,就算是没有人撞破他们两个,左右街坊全都心中有数,就独独张师傅一个人蒙在鼓里。”
  好可怜的张师傅……
  “再后来,张师傅在外做工的时候意外去了,这全部的家产就落在了那一对狗男女的手中,姓杨的在张师傅身边几年,又没有学到实在本事,生意一落千丈,许多账目都算不清楚,但是那个姓杨的全然不在意,不事经营,也不做工,每天就知道挥霍,甚至连他师娘的那一点情分也不顾,居然打我婆娘的主意。”
  “我婆娘是个泼辣性子,被他一惹就追着他骂,直将他面子里子全都给扒了出来,逼得他在大街上面认错,让他和张家婆娘都抬不起头来……”
  贾召神情悲痛,说道:“我一直以为我老婆孩子是意外死的,直到我后来喝酒的时候,偶然听到了他在和那些狐朋狗友们吹嘘此事,说是如何害人,如何消去痕迹,所说一切和我婆娘死的皆有照应……回头我就在路边等他,抓到他之后,就喝问此事,姓杨的倒是不隐瞒,把事情都如实说了,并且说就算我告状也告不赢,因为我没他有钱……”
  判案确实是需要钱的,这当真不假。
  “我就把他掐死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贾召很是平静,说道:“就在家门口,掐的让他没有一点鼻息,看着他手脚冰凉,僵直在地……后来回头在家中收拾了一些钱银,连夜就离开了莒县,一直都在沂水这边帮人做工,也在打听着莒县的情况,也是在昨日在沂水碰到了莒县的相识,谈及此事,说是县令抓了张师傅隔壁家的赵老头,已经判了罪……我不想连累他,因此才回到莒县,想要把罪名认了,省的冤枉好人。”
  王老头和郭老头两人听到这里,皆是点头,自觉贾召应当如此,遇到那个姓杨的,就应该直接杀了。
  苏阳却感觉这县令判案太过形式。
  在这古时判案,倘若是遇到不怕麻烦的官员,自然会搜查取证,缉拿真凶,但是遇到了怕麻烦的官员,那么应该如何断案呢?
  将死者周围的百姓们全都抓起来,一个个大刑伺候,让这些百姓们交钱纳银,若是没有金银的就让他承认罪过,贾召口中的赵老头应该也是如此被判的。
  马车已经过了婴宁家的左近。
  苏阳并没有停车,驾着马车一路往莒县而去,这贾召虽然杀人有罪,按律应当是处于擅杀,不至于死,苏阳跟着,是看看其中有什么不妥之处,倘若能救贾召,苏阳也不吝援手。


第256章 圣明天子
  苏阳来过莒县,那时候是作为一个大夫,而今时今日来到莒县,自觉红尘百态,另有不同,上一次来到这里的苏阳,颇有一种入世者,而现在的苏阳看起红尘滚滚,总有一种疏离。
  兴许是因为在金陵那烟花繁盛之地抽身而出,因此现在的苏阳有一种避世之心,也或许是因为陈阳已死,苏阳自觉在此世的因果已了,因此让苏阳有一种抽离漠视。
  原本念想在这个时候,寻找一个地方成亲,但有【龙巢】威胁孙离安全,苏阳不敢贸然安营扎寨,若是在阴间成婚,正如颜如玉所说,久被人贱。而若要铲除【龙巢】……关圣帝君都要大征兵,苏阳能做的还是太少。
  王兰嘴里面的信息拷问出来之后,已经传达给了十殿阎罗,这关乎【龙巢】的据点,自然有人拔除,监控……
  现在真正切合自身事情的,也是苏阳的穿越之谜,但这一个穿越之谜恐怕涉及到了西王母那里,苏阳现在这个小虾米,连瑶池的门在哪里都不知道。
  ……如果那个时候一咬牙,娶了董双成,定然能够触及一些穿越秘密,至少应该知道自己的假身份由来。
  不过也只能想想。
  此时此刻对苏阳来说,只是在这茫茫山水修真练气,向着自己要走的天仙大道渡步而行。
  天已全黑。
  莒县不比金陵,在这县城里面并没有太多的灯火照明,苏阳在马车前面挂了一盏灯笼,勉强照亮,向着莒县衙门而去。
  “多谢先生送我一程。”
  贾召在衙门口下车,对着苏阳拱手说道。
  苏阳轻轻点头。
  贾召一路走上了衙门口,击起了鸣冤鼓。
  相传在很早之前,这诉讼不能径造庭下,因此这上门告状,就有了许多的弯弯绕绕,后来包拯在门前树立此鼓,但凡有冤之人都能击鼓,使得门前曲直,百姓有冤能伸,而后各地均有效仿,才有了这击鼓鸣冤之说。
  “咚!咚!咚!”
  鸣冤鼓在这时候响起,让衙门里面当即有有人跑动起来。
  衙门大开。
  差役正着帽子衣冠,从里面走了出来,睡眼惺忪的看着贾召,问道:“晚上击鼓……懂规矩吗?”说着,差役伸出手来。
  “我是来认罪的。”
  贾召对差役说道:“那个在西街的杨九,是我杀的。”
  “哦。”
  差役点点头,看着贾召说道:“这杀人了,你就更得出钱了。”
  “啊?”
  贾召一时没有弄清楚个中逻辑,看着差役说道:“我杀人了,我是来认罪的,你们让我去见老爷就行了。”
  “要见我们莒县的县令?”
  差役一听,说道:“五两!”
  贾召看着差役,再看看衙门里面,这会儿又有两三个差役走了出来,相比前面这个敲诈钱财的,后面的这几个衣衫不整,仅仅只是裹着衣服,看着贾召还在发懵,喝道:“愣什么?过两天新老爷就来了,这老爷都要卸任了,你还不让老爷赚点钱养老?”
  贾召听到这些,再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