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神笔聊斋 >

第384章

神笔聊斋-第384章

小说: 神笔聊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让人进来了……”
  “我看这个年轻人像个好人。”
  “你别看他面相,你看他衣服,明显就是有钱人,你就不怕他过去透风报信?”
  “没关系,下了这样一场雨,他们也不能骑马追我们了。”
  一中年人和身边的女子窃窃私语,在他们旁边的人也都听到这些话,纷纷点头,自觉有理。
  “那你就不怕他是鬼?”
  又有一个人说道。
  此话说完之后,那边忽然静谧,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即一并看向了苏阳。
  “我有影子。”
  苏阳指着身后的影子,对着在场众人说道。
  这一个小庙倒是简单,上面供奉一个如来佛的木像,唯有前面一个门扉,稻草房顶,四下有几个草窝,明显是这几个人晚上睡觉所用,如来佛像正中央的地方便有这一团火,已经没有多少干柴,处于正在熄灭的边缘。
  这庙里面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共八人,中年男女明显是一对夫妻,在他们身边跟着一儿一女,还有一个年迈老头,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以及两个老婆婆。
  “后生,快在火前好好烤烤,千万不要受凉了,如果受凉了,那就要命了。”
  老头子对苏阳说道。
  “我身体挺健壮的,轻易不会受凉。”
  苏阳坐在火前面,看着眼前之人,多是衣衫单薄,招呼道:“你们也都快到这边来吧,你们若是受凉了,才是真的会要命呢。”
  在这寒意未散的时节,穷苦人受凉之后,人很可能就会没了。
  这几个人听到苏阳的话,纷纷往火前凑了凑,在这火前感受到一丝暖意。
  “后生,你是准备去哪里啊?”
  老头问苏阳道。
  苏阳看老头年龄,六十来岁,浑身干瘦,就是双眼挺有精神,眉目之间饱含善意,笑了笑,说道:“我准备去前面的荒坟处看看。”
  荒坟……
  听到苏阳说起这两个字眼,老头子神色一黯,连带着他身边的几个人也为之色变,随后一起各自神色凄哀。
  “你也有亲人葬在那里?”
  老头子问苏阳道。
  “没有。”
  苏阳摇了摇头,说道:“只不过听说齐贼作恶甚重,因此去看看。”
  这个荒坟指的可不是一个坟,而是一堆坟,并且这个荒坟还是有来历的,当年随着齐王入关的将军里面,有一个杀人将军叫做张元一,就是手持民怨刀,要来斩苏阳的那一位,他曾经在栖霞,莱阳之地屠戮百姓,让那里的人白骨撑天,碧血满地,收拢尸身的时候,直让两地的草木为之一空,而那时候的人,就全都葬在了这个“荒坟”里面。
  在聊斋里面,对这个地方也大书特书,蒲松龄原本笔记载,这里是于七起义之后,农民被杀,连带着一并埋葬之地,而苏阳所在的世界,没有了清王朝,那就是齐王入关之后,张元一在这里平叛所杀。
  这里有一个著名的鬼城,叫做莱霞里,在这里也有一个哀怨的女鬼,唤做公孙九娘。
  苏阳要来到这里,只是想要看看,像莱霞里这样的鬼城,地藏王菩萨可曾来过。
  老头闻言,重重点了点头,说道:“这倒是幸事,哪里像我……”
  旁边的人也都神色凄哀,他们的亲人,朋友,在那时候或多或少,都陷了进去。
  “齐贼确实可恶!”
  老头子说道,随即又看向苏阳,说道:“后生,你只有一个人,倘若是凑热闹的话,就不要再往那边去了,那边并不太平。”
  “哦?”
  苏阳看向老头,问道:“哪里不太平?”
  “各种不太平。”
  老头子闻言长叹,说道:“那边的地主老爷们突然开始加租子,直接要把我们的粮食都给抽走,不少人都在那边落草为寇,依靠抢道过活,像你这样的人,孤身一个人到了那边,八成要被他们给抢了,并且那边最近出现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青天白日,在路上都能见鬼……”
  “我们都是在那边生活不下去了,因此连夜逃了出来。”
  如果不是没得选,没有谁想要背井离乡。
  苏阳闻言,心中一叹,这边地主们忽然开始集体加租子,想必是知道了,在未来没有他们的席位,因此开始疯狂的滥用自己的权利,而这些人之所以要连夜跑出来,就是为了逃避地主。
  后世在搬家时候,还有连夜搬家的规矩,其中也有一些古时候,佃户生活不下去,连夜举家外逃的影子。
  “正是因为你们要躲地主,因此看到了我衣服较好,便当我是地主的人。”
  苏阳知晓这些人对他态度的缘由,感慨说道。
  正是因为他衣服的缘故,才让这里的人对他避之不及。
  “冒昧的问一下,你们离开了这边,是准备逃到什么地方安家呢?”
  苏阳问道,他想知道这些老百姓可有没有什么打算。
  这些人对视一眼,这会儿和苏阳交谈之后,已经感受到了苏阳的亲和,因此彼此征求一下意见之后,便对苏阳说道:“我们准备去泰安,泰安那边是一个清官管着,那些地主们跑不过我们也不怕。”
  当官的好坏,老百姓心里也有一杆秤。
  “泰安好啊。”
  苏阳点点头,说道:“没走多远,等到贪官和地主死了,你们也能赶快回来。”
  有些人风餐露宿,要饭走路,一逃就是几百里,有生之年都难以再回家中了,而现在,苏阳去拨乱反正之后,他们还能够赶快回来,到时候拿到田地,也不耽误春耕。
  “只怕是我们都死了,人家都不会死。”
  老头闻言,深深的叹了口气,对于此事根本就不抱希望。
  苏阳只是笑了笑。
  在这破庙中的那一摊火,这时候越发的小了,上面的干柴已经烧尽,下面的炭火也没有多少。
  “外面雨这么大,我们去那里找柴啊。”
  中年夫妻看着外面的雨幕,发愁说道,他们都衣衫单薄,如果找不到木柴,任由外面一直下雨,寒意逼过来,只怕这里老人的身体不能承受。
  “这里不就有柴吗?”
  苏阳站起身来,将如来佛的神像搬了下来,伸手便将佛像的两只手掰下来,扔到了火堆里面。
  “这……你……你这是渎神!”
  老头子看到苏阳做出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慌张叫道,旁边的人见此,也纷纷向着周围退避,不敢承受这样的火力,感觉这里的一点温暖,对他们来说都是十恶不赦的罪过。
  “呵呵。”
  苏阳摇了摇头,看着他们笑道:“我烧的就是一堆木头而已,你们何必怕成这个样子?”
  “这可是佛祖的神像!”
  中年女子大声叫道:“我一个女子到了庙里面,就已经是罪过了,你怎么又让我摊上这样的罪过?”
  苏阳的这个行为,算是出佛身血了。
  “别说这就是木头,倘若这真的是如来,那又如何?”
  苏阳看着他们,说道:“如来佛祖曾经割肉喂鹰,现在为你们献出一个木头身子,保佑你们的平安,那不也正是佛祖的慈悲为怀吗?佛祖若是因此对你们降罪,那他就不是佛祖,佛祖若是因此而对我降罪,那他就不是如来。”
  如来佛祖已经超脱了烦恼,不沉溺,不背负,永远都在未来的彼岸,也不会有任何的烦恼,苏阳烧了他一个木头身子,自然不会对他造成影响,并且凭此对他们开释真理,还是功德一件。
  “来吧,坐下吧。”
  苏阳对他们呼喊道。
  这几个人彼此对视,最终还是围到了火炉前面,看着在他们眼前燃烧的如来神像,他们的心中也仿佛缺失了一块一样,某种东西,被苏阳给烧掉了。
  “如来神像烧出来的火旺不旺?”
  苏阳问他们道。
  神像上面都有一层油漆,烧起来火自然是很旺的,他们也都感觉自己暖洋洋的。
  “那些过来收你们租子的人,也就像是这些神像一样,你们只是怕习惯了。”
  苏阳说道:“如果你们联合起来,敢于出手,现在背井离乡的是那些让你们活不下去的人。”


第667章 又见故人
  残月在天,星河漫漫。
  苏阳身穿蓑衣,脚踩烂泥,行走在前,在苏阳身边还跟着一个年轻人,十来岁,一并向着济南方向走去。
  蓑衣是苏阳自己编的,自从穿了蓑衣之后,这一路走来,陌生人面对苏阳没有之前那么躲避,年轻人叫做李贺,和唐朝的大诗人同名,和苏阳同在一个破庙里面取暖,在苏阳烧了如来木像之后,也点燃了李贺心中的火焰,不再往泰安方向遁逃,而是跟着苏阳一并前往济南。
  “我的父亲是被狄全给害了。”
  李贺在同苏阳一并往济南府走去同时,也敞开心扉,对苏阳说了自己的冤屈,说道:“我家父亲是个老实人,月余之前,家中井水枯干,我家老父下去淘井,不想在井里面挖出来了许多黄金,从此家中暴富,但是狄全知道之后,就说是我家中和江洋大盗刘圩有勾结,把我家中钱产全部没收,我娘去伸冤,也被当成同谋抓了进去。”
  “我去找抚军伸冤,抚军在地上立了一个石头鼓,说是如果我能够将这石头鼓敲响,敲的他能够在后院听到,就证明有冤,如果不能让他听到,那就是没冤。”
  李贺对苏阳说起这些,咬牙切齿。
  “荒诞离奇……”
  苏阳闻言,不由摇头。
  “我家若当真和江洋大盗刘圩同谋,这时候就去央求刘圩,直接进去把抚军,狄全这两个人全都给杀了!”
  李贺悲愤说道。
  苏阳点头了然,理解李贺的悲愤。
  “你既没有和江洋大盗勾结,那么你这一次回去,是准备如何报仇呢?”
  苏阳询问李贺。
  李贺沉默片刻,看向苏阳,说道:“实不相瞒,我看到兄台你烧了如来像,便觉兄台非同凡人,自觉兄台应该能够助我家中洗脱冤情……当然,倘若我看错了眼,自己还有贱命一条,拼着这一条命不要,也应当能够带着他们下阴曹。”
  说完之后,李贺神情忐忑的看着苏阳。
  “呵呵……”
  苏阳瞧李贺如此,呵呵一笑,说道:“既是如此,我便帮你一把。”
  李贺听苏阳此言,也不顾地上是否都是泥泞,直接便要跪在苏阳身前,被苏阳伸手一挽,直接扶住。
  “不必如此。”
  苏阳看着李贺说道:“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天色已晚,我们快走吧。”
  李贺重重点头,一步步的跟在苏阳身后,纵然他和苏阳也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是苏阳对她的保证,却让李贺自然笃信,此时苏阳走在前面,李贺就在后面闷着头一直走路。
  “先生,依照路程,我们再走两三个时辰,应该就能看到济南城,您想要去的荒坟处,也就在济南城外。”
  李贺跟着苏阳走了一阵儿,略感沉闷,对苏阳说道。
  现在这时候赶路,大多数人都是步行,李贺之前已经走过一次这样的路,这一次跟随在苏阳背后,估算路程,自然是有发言权的。
  “哗啦啦啦……”
  一阵冷风吹过来,周围树枝嘎嘎作响,李贺左顾右看,只见在星光之下,周围的树木参差,在风中摇曳,如同无数的野兽在其中嘶吼,让他心中不由忐忑,一股凉气在背脊升起。
  “不要怕。”
  苏阳看着李贺,简单的一句话便平复了李贺心头泛起的恐惧。
  “鬼怪这种东西,你越是胆怯,它就越是欺负你,倘若是你胆识大了,反倒是他们在怕你。”
  苏阳对李贺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在面对平常鬼物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心中胆气,倘若心中胆气十足,鬼物就不敢侵弄。
  李贺重重的点了点头,看着苏阳说道:“我不怕,不怕。”
  苏阳瞧着李贺模样,伸手入怀,取出来了一个酒壶,递给了李贺,说道:“夜晚寒气重,你喝点酒暖暖身子,我们接着再走。”
  星光之下,李贺看向苏阳递过来的酒壶,看样式古朴平凡,也没有计较什么,伸手拿过苏阳手中的酒壶,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
  这段时日,李贺疲于奔命,现在又跟着苏阳往回走,已经是万分疲惫,现在突然喝了苏阳递过来的酒,只觉腹中起了一股暖意,整个人身上的疲累全都散去,等到他放下酒壶的时候,双眼间有几分醉意,但是却又感觉精力充沛,恨不得一夜就奔走到济南城,去将祸害他家人的混蛋们全都手刃。
  “这喝了酒之后,一身血气发散,现在就算是鬼见到你,也要避着走了。”
  苏阳看着李贺,呵呵笑道。
  “他们若是不避着我走,我就去把他们的坟给掀了!”
  李贺现在酒气散发,大声说道,再度看向周围影影绰绰的树木,吱吱呀呀的树杈,也就没了之前的怕惧。
  “走吧。”
  苏阳转过身去,继续往济南城方向走去,李贺紧紧跟在苏阳身后,因为喝了一些酒,现在酒气发散,李贺胆气十足,对苏阳也说起了近来济南路上的事情。
  “现在济南左近的道路上,当真是有一些鬼物,在青天白日就会出现。”
  李贺在这夜晚说起鬼话,丝毫不怕,对苏阳说道:“我们这边有一个樵夫,在济南卖了木柴回家的路上,忽然担子上面就出现了一个没有头的尸体,樵夫吓的连连对着尸体劈打,这个尸体倏忽就不见了,等到樵夫一路跑到了一个村子,已经是黄昏时分,一群人正在那里围着说话,忽然就又掉下来了一个人头,这两者合在一起,应该是一个人,只是谁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谁。”
  “还有人挎着篮子,在篮子里面莫名其妙就出现了一个人头,倒在地上之后,人头忽然就不见了。”
  正在行走间的苏阳脚步微顿,随即摇了摇头。
  李贺所说的两个故事,苏阳也知道,这两个故事均出自聊斋的一个篇目,唤做《负尸》。
  有樵夫赴市,荷杖而归,忽觉杖头如有重负。回顾,见一无头人悬系其上。大惊,脱杖乱击之,遂不复见。骇奔,至一村,时已昏暮,有数人爇火照地,似有所寻。近问讯,盖众适聚坐,忽空中堕一人头,须发蓬然,倏忽已渺。樵人亦言所见,合之适成一人,究不解其何来。后有人荷篮而行,忽见其中有人头,人讶诘之,始大惊,倾诸地上,宛转而没。
  聊斋的这一个篇目写的极短,没有交代什么准确的朝代时间地点,基本上是一段奇闻,苏阳当初在阅读这一篇目的时候,只当是一个平常的鬼故事,而这个鬼故事的背后,或许是蒲公所处的时代,那时候人心惶惶,人们没有安全感,因此才会有这样稀奇古怪的传说,有头没尾,有尾没头的奇怪事件,毕竟那个时候和清朝办大案没差多久。
  “呜呜呜呜呜……”
  半道里忽然传来了呜咽声音,凄凄切切,在这深夜中格外响亮,也让苏阳和李贺听的清清楚楚。
  李贺听到这个声音,左顾右盼,只是他的眼睛只能瞧见周围黑压压的一片,瞧着树木哗哗作响,根本看不到异常之处,更是听不出来哭声的准确所在。
  “先生,这是……”
  李贺咽了一口吐沫,原本的酒意迅速散去。
  苏阳瞧着李贺如此,摇了摇头,说道:“适才你在说他,现在应该是他想到了自己的委屈处,因此就哭了起来。”
  李贺听言左顾右看,双手连忙对着左右作揖,只是在这之后,哭声越发凄切,根本不曾就此止住。
  “先生,我……”
  李贺连忙看向苏阳求助。
  “没事。”
  苏阳轻轻摇头,说道:“前面有一个寺庙,我们今晚就在那里借宿,到了那里,他们也就不会继续痛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