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难为-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夜色深沉,时辰渐晚,天边的一弯明月高高挂着。太后熬不了夜,早早便离席了。敬酒献礼以后,蓬莱洲上的热闹渐渐安静了下来。
贺琮看了看眉眼间有些疲倦的顾华清,伸手道:“华清与朕一同回去吧。”
顾华清微微点头,把手放进了贺琮手里。
贺琮与顾华清站了起来,看着在坐的妃嫔道:“时辰不早了,朕和皇后先走了,你们也早些回去。”
看着陛下和皇后娘娘相携离去的背影,剩下的妃嫔们也纷纷离开了。
德妃带着兰心往住处走,心中则想着方才在贺琮身上见到的那个黛蓝色香囊。
那个香囊,她最近在贺琮身上见过好几次。
贺琮的衣物,上到龙袍,下到身上的一个小小香囊,都是宫里最顶级的绣娘制作出来的。
德妃虽然不是专业的绣娘,但是女工也颇为精湛,那个香囊,只看做工,便明显不是宫里的绣娘绣的。
这个香囊在贺琮身上见过好几次,可见其喜爱。德妃忍不住猜想测这个香囊是谁做的,直到今日终于有了答案。
明嘉对顾华清做的那件鹅黄色绣小兔子的衣服很是喜欢,今天参加宴会,便让嬷嬷找出来穿上。
大公主和二公主都对这个绣着小兔子的裙子很是喜欢,三个人凑在一起说话。
德妃原本只是觉得颇有童趣,无意的看了一眼。然后就发现那个小兔子的绣法和陛下身上那只黛蓝色香囊上的祥云纹如出一辙。
明明绣工并不出众,却能让明嘉公主和陛下都这么喜欢的作品,可想而知是出自谁的手。
第七十章 不喜欢
万寿节的热闹过去以后; 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九华宫里种着许多漂亮的花卉,气候又舒适宜人,花园子里有不少蝴蝶飞舞。
明嘉最近又多了一项活动; 这几天经常去花园里扑蝶。
行宫守卫森严,安全问题倒是不必担心; 顾华清便随她去了,只是嘱咐了跟着明嘉的宫女嬷嬷不要带她去有水的地方。
宫里和明嘉年纪差不多的; 只有比她大几个月的二公主明柔; 两个人也能玩到一起; 今日明嘉便是与明柔一起在花园里扑蝶。
花园里的花卉葳蕤盛开着; 娇艳绚烂; 彩色的蝴蝶在花朵上流连忘返。
明嘉和明柔一个人拿着一个小小的捕蝶网,追着飞舞的蝴蝶。嬷嬷和宫女们在一旁看着她们; 唯恐两人一不小心摔倒了。
一只粉蓝色的蝴蝶落在了盛开的茉莉花上,明嘉小心翼翼的上前; 想要扑到这只漂亮的蝴蝶。
“三公主。”
明嘉拿着网向下扑去,就听到一道女声; 她微微停顿了一下; 茉莉花枝头的粉蓝蝴蝶已经受惊飞走了。
想扑的蝴蝶没扑到,明嘉心里不高兴,转身看向来人; 发现是个不认识的人; 开口问道:“你是谁?叫我做什么?”
“我是······”
“公主; 这是新进宫的赵才人。”明嘉身旁的一个粉衣宫女开口道。
不远处的明柔也注意到了明嘉这边的事情,跑了过来问:“明嘉,怎么了?”
明嘉不高兴的皱着小眉头:“我的蝴蝶被赵才人吓走了。”
说完又看向赵静姝:“赵才人,你叫我有什么事情吗?”
明嘉虽然年纪小; 但是自小耳濡目染,公主的架子还是能端起来的。
明嘉是她姐姐的亲生女儿,也是自己的侄女,是陛下向来疼爱的三公主。
赵静姝便想着,若是明嘉能和自己亲近一些,陛下会不会因为明嘉能多想起自己几分。
只是看着明嘉这样的态度,赵静姝勉强笑了笑:“三公主,我的住处离这里不远,要不要过去歇一歇,吃些糕点?”
不仅是明嘉,明柔听到赵静姝的话也像看人贩子一样看着她了。
明嘉摇了摇头:“不用了,母后那里有很多好吃的糕点。”她自小就没学过委婉和忍耐,更何况赵才人方才还吓走了她的蝴蝶,明嘉对她的第一印象就不好,因此不客气的道:
“而且我也不认识你,我不想去。”
赵静姝看着她肖似姐姐的面容,却目光陌生防备,忍不住道:“殿下,我是你的亲姨母啊,是你母后的妹妹。”
——————————————
闲来无事,顾华清让人剪了些花枝,修剪插花打发时间。
殿中窗明几净,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进来,一室明亮。
殿中放着各式各样的花枝,香气氤氲在空气中,弥漫着馥郁的花香。
“朝云,你去把库房里的那个玲珑瓷的细颈瓶和之前陛下送来的甜白釉梅瓶找出来。”顾华清看着面前的各色花枝,想了想说道。
等到朝云把两个花瓶找出来,顾华清已经把要插的花都归拢好了。
用襻膊把宽袖绑起来,顾华清拿着花枝在花瓶上比了比。殿中一片安静,只剩下修剪花枝的声音。
“娘娘这花插的好,错落有致,疏密得当。”碧云从外边走进来,看到顾华清修剪好的一瓶花,笑着称赞道。
顾华清放下手中的剪刀,仔细看了看,笑着道:“碧云又来哄我。”
“我这可算不了什么,我表姐最是精于此道,她插的花才可谓是错落有致,清雅自然。”
碧云把手中的果盘放下,笑着道:“奴婢没见过孟夫人的作品,只觉得娘娘这瓶花很是好看。”
顾华清轻轻笑了笑,刚想开口说什么,就见明嘉从外边跑了进来。
“母后。”明嘉一边喊,一边径直往顾华清怀中扑。
顾华清身上还有方才修剪花枝落下的枝叶,伸手挡了一下:“母后衣服上落了叶子,你别扑。”
把衣服上的枝叶抖干净,又把盖在腿上的罩衣拿开,这才伸手揽着明嘉,看着她皱起来的小眉头,笑着问道:“怎么了,不是和你二姐姐去扑蝴蝶了吗,谁惹我们明嘉不高兴了?”
明嘉窝在顾华清温暖的怀抱了,伸手抱着顾华清的腰,闷闷的道:“母后,赵才人真的是我姨母吗?”
明嘉其实心里清楚,她身边的嬷嬷没有反驳赵才人,说明她说的是真的,可是她还是忍不住想问问最信任的母后。
赵才人?
顾华清摸着明嘉头发的手微微一顿,看向一旁在明嘉身边伺候的粉衣宫女。
“赵才人她,她确实是你姨母。”顾华清一边抚着明嘉的头发安抚,一边道。
只不过天地君亲师,赵才人既然进宫了,那就只能按照宫里的规矩来了。
但是明嘉还小,和她说了反而容易让她糊涂,顾华清便没有多说。
“怎么了,赵才人欺负你了?”
虽然觉得不可能,不过看明嘉一脸不高兴的样子,顾华清还是猜测道。
“没有。”明嘉窝在顾华清怀里摇了摇头。
虽然她吓跑了自己的蝴蝶,而且还说了些奇奇怪怪的话,但是确实也没有欺负她。明嘉是个诚实的孩子,不存在的事情她也不会乱说。
“母后······”明嘉在顾华清怀里东蹭蹭,西蹭蹭,微微有些迟疑。
“怎么了,明嘉是有什么话想和母后说吗?”顾华清语气温柔,手轻柔的抚着她的脊背。
明嘉抬起头来看顾华清,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中有些忐忑,“母后,如果我说我不喜欢赵才人,母后会觉得我不是好孩子吗?”
大人往往都以为孩子小,不懂事,但是孩子往往却是最敏感的,谁对她好,谁是别有用心,她其实都能感觉出来。
若是其他人,明嘉也不会这么在意。但是明嘉是知道的,她的亲生母亲已经去世了。赵才人是她亲生母后的妹妹,是她的亲姨母。
她不喜欢赵才人,说出来以后却又有些忐忑不安。
顾华清低头对上明嘉的眼睛,语气也正式了几分,“怎么会呢?在母后心里,明嘉永远都是好孩子。”
“而且母后告诉你一个秘密。”
顾华清一脸神秘的凑近明嘉,看着明嘉脸上露出好奇的神色,低声道:
“母后有一个姑母,我也不是很喜欢她。”
“真的吗?”
明嘉从来没想过,大人也会说她不喜欢哪一个人,尤其是顾华清还一副和她分享小秘密的样子,让明嘉心中的忐忑都变成了好奇。
顾华清笑着点了点头:“当然了,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无法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也可以不喜欢其他人,这和那个人是什么身份没有关系。”
“明嘉不太明白。”
“没关系,等以后明嘉长大了就明白了”顾华清伸手摸了摸明嘉柔软的头发。
“好了,小公主就不要想这么多了,母后来教你插花。”顾华清指了指一旁的花瓶,笑吟吟的道。
有东西来分散她的注意力,明嘉很快忘了之前发生的事情,高兴地跟着顾华清一起插花。
等到明嘉玩累了在一旁的软塌上睡着以后,顾华清才招了明嘉身边的粉衣宫女询问之前发生的事情。
赵才人确实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只是和明嘉说了她们的关系,想接近明嘉。
赵才人毕竟是明嘉的亲姨母,顾华清也没有阻止她和明嘉亲近,但是前提是她是真心的而非别有用心。
赵才人进宫这么久,才想起来找明嘉,分明是没有多少真心。如今明嘉说了不喜欢她,顾华清也不会再让她接近明嘉。
“朝云,你去赵才人的映水兰香传我口令,让她把宫规抄写三遍,再好好学学宫里的规矩。”
宫规又长又繁琐,抄写三遍需要一段时间,也能让赵才人安分一段时间。
作为第一个被皇后娘娘罚抄宫规的人,赵才人这下是真出名了。宫中日子无聊,难得有这么个笑话,行宫中的妃嫔自然不会错过。
映水兰香中,赵才人看着面前传达皇后口令的朝云,难以置信的问:“皇后娘娘让我把宫规抄三遍?”
朝云微微点头,笑着道:“才人放心,娘娘只说让您用心一些,好好抄,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时间。”
朝云说完顾华清的意思以后就离开了,赵静姝看着桌上放的宫规,面色难看。
那个皇后的大宫女朝云,临走前还笑眯眯的说:
“不管才人您进宫之前是什么身份,既然进了宫,那就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赵才人,还请您能记住。”
这些话就像是一巴掌扇在了她脸上,就差指着她的鼻子让她认清自己的身份了。
顾华清这分明是在警告她,让她不要再以明嘉姨母的身份接近明嘉。
凭什么?顾华清凭什么这么做?
赵静姝忍不住把桌上的东西都挥到地上,发泄着心中的怒气。
那个人说的对,姐姐那么贤淑善良,若是姐姐还在,她又怎么会变成如今这样,又怎么会有人敢这么对她。
顾华清抢走了姐姐的皇后之位,抢走了陛下,连明嘉都被她笼络去了。
若是没有顾华清,那该多好啊。
顾华清不知道有人正盼着她不存在,她正带着朝云她们把之前酿制的李子酒搬出来。
酿制好的李子酒橙红明亮,倒在剔透的琉璃盏中十分漂亮。
小酌一口,既有李子的酸甜清爽,又有白酒的绵柔,让人忍不住想多喝几口。
顾华清正品尝着,就见到贺琮身边的宫人过来。
“陛下请娘娘去天地同春赏画。”
第七十一章 选马
“陛下请娘娘去天地同春赏画。”进来的内侍先是对这顾华清行了礼; 然后笑眯眯的说道。
赏画?
顾华清是听说了这次万寿节,端王世子贺琦送了一副画,是著名画家宋羲的《四时江山图》。
据说这是宋羲的传世名作; 只是因为战乱遗失了,倒是没想到会被贺琦遇上; 然后被送给了贺琮。
听说贺琮很是喜欢这幅《四时江山图》,但是顾华清也没想到他会喜欢到要邀请自己一起过去赏画。
顾华清换了身丁香色莲纹襦裙; 重新挽了发髻; 准备出门的时候想起才开封的李子酒; 对朝云道:
“朝云; 去把那个装着李子酒的白瓷瓶拿来; 正好带去让陛下尝尝。”
朝云道了声是,转身回去把李子酒装好; 这才跟着顾华清一起往天地同春去。
到了天地同春,一进门; 顾华清就看到贺琮正在那里赏画。
顾华清走到贺琮身边,低头看了看桌上的画; 笑着揶揄道:“看来陛下是真喜欢这幅画。”
贺琮看向身边的顾华清; 微微一笑:“这画确实不愧是传世佳作,华清来看看。”
自万寿节收到这幅画以后,这几日他都在忙着处理朝政; 也是今日才把这画打开。
“之前曾听外祖父说起过这幅画; 今天托了陛下的福; 那我可要好好看看。”
顾华清低头,仔细看起画来。
这幅《四时江山图》尺幅很长,以长卷的形式展现。说是一幅画,实则其中分为了四个画面; 以春夏秋冬四时为区分,描绘了一年四时的江山景色。
笔触粗犷中不失细腻,描绘精细,意态生动,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构图疏密有致,虽是四时,却气势连贯,变化自然。
“难怪有那么多文人墨客都想一观这幅画,不论是笔触技法还是构图内涵,这幅画都堪称精品。”顾华清点头感慨道。
“华清对绘画一道颇有见解,看来我找华清一同赏画是找对了。”贺琮听着顾华清说起画来头头是道,笑着说道。
“没办法,小时候被外祖父逼着学画,不说出个一二三来过不了关。”顾华清嘴角带着苦笑,无奈道。
想起曾经被外祖父盯着学画的日子,顾华清就觉得头疼。
“这确实是太傅的性格。”
顾华清的外祖父孟太傅曾经是贺琮的太傅,显然对孟太傅的性情很是了解。
孟太傅是个六艺俱全的君子,而且形貌清雅出尘,年轻的时候也是个“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人物。
只是性格颇有些严谨端肃,他对小辈很是宽容,但是对待学习上要求最是严格。贺琮和顾华清这两个算得上他学生的人对这一点最有发言权。
帝后二人相识一眼,确定了,都是体验过孟太傅魔鬼教学的人。
想起曾经的求学生涯,一时之间连赏画的热情都没有了。
总有一种赏画会变成突击考试的感觉。
贺琮轻轻咳嗽了两声,一偏头就看到一旁放着的锦盒。
“这是华清带来的?”
顾华清微微点头,走过去把锦盒打开,拿出里边的白瓷瓶。
“这是之前我和明嘉一起酿的李子酒,正好开封了,拿过来让你尝尝。”
“李子酒色红清亮,我觉得用琉璃盏最好。”顾华清建议道。
贺琮让杨定真把琉璃盏取出来,倒了两杯,与顾华清对酌。
“清亮红艳的酒水配上晶莹剔透的琉璃盏确实好看。”贺琮端着琉璃盏看了看,笑着道。
低头尝了一口,“不错,既有果子的清甜又有酒的醇厚,华清好手艺。”
顾华清喝了一口,微微笑着,“陛下过奖了,果酒好酿,我不过是讨个巧罢了。”
虽然是果酒,但是毕竟加了白酒,喝多了还是容易醉。
顾华清本来在畅和新绿已经喝了些,方才又喝了两杯,一时竟有些微醺。
“已经进入八月了,今年陛下可要去围场秋猎。”
八月秋猎是大周不成文的规矩,只是去年八月份有些事情耽搁了,秋猎没能举办。去年已经停了一年,想来今年不会再停了。
行宫虽然风景优美,气候宜人,但还是猎场更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我正准备和华清说这件事,秋猎已经定了在五日后出发,华清可以早些准备。”贺琮看着顾华清脸上的红晕,笑着说道。
顾华清点点头,然后又微微皱起眉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