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后难为-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华清看了看挂在一旁的衣服,无奈的叹了口气。得了,白脱了,再换上吧。
等到顾华清穿上外衫,整理好仪容,来到正殿,就看到乐康长公主时不时往殿门口看去。
见到顾华清,乐康长公主站起来福了福身。
顾华清伸手扶住乐康长公主,笑着道:“皇姐不必多礼,快坐吧。”
在上首坐定,顾华清才又笑着开口问道:“皇姐这个时候过来,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乐康长公主在椅子上坐下,开口道:“打扰娘娘了,只是有一件事,我思来想去,还是应该和陛下与娘娘说说。”
“娘娘可否能屏退左右?”
看着乐康长公主严肃的面色,顾华清也郑重了几分,让殿中的人出去以后,顾华清开口道:“皇姐请说。”
乐康长公主喝了口茶,开口道:“前几日我路过太白楼的时候,见到吏部的崔尚书和一个中年男子一同从太白楼出来,我当时只觉得那个中年男子有些面熟,回去以后才想起来,那个中年男子是现如今的端王身边的人。”
听完了乐康长公主的话,顾华清的面色也慢慢沉重了一些,“皇姐可能确定?”
乐康长公主点了点头,“之前父皇还在的时候,有一年端王前来贺寿,我曾无意中见过一次那个男子,因为注意到他有一只手只有四指,我才对他印象深刻了些。”
顾华清微微沉默,手指无意识的轻轻敲击桌面。
对于朝堂上的事情,顾华清也有所耳闻。吏部尚书崔尧,正是那些落魄世族的领头者,平日里并不安分。之前她和贺琮失踪,崔尧就率先想要试探一二。
若是崔尧与端王府有联系,那么他们到底谁是主?谁是辅?
之前发生的那些事情,端王府和如今在京中的端王世子又扮演者什么角色?
顾华清回过神,就看到乐康长公主正在垂眸喝茶,顾华清整理好心绪,笑着道:“多谢皇姐告知这个消息。”
乐康长公主放下手中的茶杯,“娘娘言重了,这都是我该做的。”
不说之前在和离之事上顾华清和陛下帮了她,就说她如今带着和安,在京中还能逍遥的过日子,就多亏了他们。
乐康长公主是个聪明人,只有如今的帝位上做的是她的亲弟弟,她才能有好日子过。不管端王府和崔尧联系在一起到底是为了什么,她不能放过哪怕一丝一毫的危险。
“该说的都说了,时间也不早了,我就先告辞了。”乐康长公主起身道。
“皇姐请。”顾华清也起身相送,走到殿门口的时候,顾华清突然想起什么,开口道:“皇姐等等。”
乐康长公主:“娘娘还有何事?”
顾华清微微笑了笑,“皇姐返回一趟,自然不能白跑,我让人把今日宴会上的吃食方子给皇姐拿一份,皇姐回去让和安也尝尝。”
乐康长公主一时没想到顾华清叫住自己是为了这件事,只单纯道:“多谢娘娘。”
只是待她看到顾华清脸上的笑容,再想起她方才的话,这才发现其中的深意。
方才顾华清说的是“白跑”,她今日过来,本来只是为了说一个消息,但是这个消息不能告诉其他人,尤其不能让贺琦察觉。
羲和宫顾华清自然能约束的了,不会有消息走漏,至于外人的猜测······
顾华清便给了她一个借口,她之所以半路返回,是为了帮女儿要一份吃食方子,而不是其他事。
这是保密,也是保护她。
想明白以后,乐康长公主面上的笑意更真切了几分,接过朝云递过来的方子,笑着道:“多谢娘娘,和安一定会很喜欢的。”
顾华清轻轻颔首笑道:“皇姐慢走。”
等到乐康长公主离开,顾华清回到内室,才叹了口气。
晚上贺琮来到羲和宫,临就寝时,室内只有他们二人,顾华清才把今日乐康长公主的话和贺琮说了一遍。
“······皇姐她并没有撒谎的必要,想来确实如她所言,崔尧与端王府有所联系······”
随着顾华清的叙述,贺琮面上的笑容渐渐淡了,语气微沉:“他们藏的倒是深。”
第八十六章 后悔
既然知道了端王一家私底下可能有什么小动作; 贺琮便立刻让人调查了端王世子自进京以来的所有动作,更派人去了荆州,暗中调查荆州端王府。
荆州天高路远; 一时半会见不到结果,倒是贺琦这里; 毕竟好查。
长安到底是京城,不是端王府世代经营的荆州; 贺琮想要瞒着贺琦调查他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
之前是没有怀疑; 一旦贺琮对他们起了疑心; 贺琦在长安的动向便很快摆在了贺琮的面前。
贺琦自从来到长安以后; 除了暗中与崔氏等几个世族联系之外; 再有便是每月初一十五会去城外的云隐寺拜佛。
对外的说法是去云隐寺为荆州的端王和端王妃祈福,但是贺琮却觉得有些不对劲。
长安城外有不少寺庙; 但是平日里拜佛祈福的人大多都是去名气最大,香火最旺盛的大周国寺相国寺; 不然便是去保宁寺或慈恩寺。
云隐寺这长安这一众寺庙中并不出名,贺琦为何舍了那么多之名的寺庙; 偏偏选了这么一个寂寂无名的寺庙?
贺琮手指轻敲桌面; 安静的殿中便出现了一个黑衣男子。
贺琮:“你带人去云隐寺调查一下,看看这座寺庙中到底有什么玄机。”
“切记要暗中调查,不要打草惊蛇。”
黑衣男子行礼道:“是; 属下明白。”
贺琮微微颔首; 那人便转瞬消失在了殿中; 房间里又恢复了之前的安静,只有香炉中的瑞脑香默默弥漫。
————————————————
又是一日请安日,一群女人围坐在羲和宫中,也只能谈些妆容首饰; 衣裳吃食,倒也其乐融融。
等到话题告一段落,顾华清喝了口茶,微笑道:“宫中一时放出许多宫人女,她们出宫以后难免不好安置,我与陛下商议过以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二十五岁的女子,毕竟年纪大了些,恐怕不好嫁人,军中有不少将士都未曾娶妻,两厢结合,倒也时间好事。”
“你们可以回去问问,若是有这个意向的,都可以报上来。”
前几日孟氏和孙氏进宫,顾华清让孟氏帮忙的正是这就件事。
顾家曾因军功立爵,虽然如今已经甚少插手军中事务,但是孟氏和如今掌管三军的楚将军的夫人关系不错,可以从楚夫人那里了解一些如今军中士兵的状况。
“娘娘这个主意不错。”顾华清的话说完,袁贵妃便笑着道。
袁贵妃倒也不是因为和顾华清关系好才无条件支持她,而是她真的觉得这个事情挺好。
虽说大周贵族女子二十岁嫁人的也有,但是穷苦人家的女孩子还是十六七就嫁人的居多。
能进宫来做伺候人的宫女,那必然是家中家境不太好的。
宫中如今放出的这批宫女,都已经是二十五岁的年纪了,若是在外边估计孩子都几岁了。
这个年纪回到家中,若是父母兄弟上心的,大概能找个好人家;若是不上心,被随随便便嫁了出去,那以后的日子就难过了。
而皇后娘娘提出的这个办法,相当于是给了这些宫女们一个选择,比起随便嫁出去做填房或者嫁到清苦人家,嫁给军中的将士倒不免是个好选择。
大周征兵的待遇十分优厚,即使是最底层的士兵,每年的抚恤也并不少。若是嫁的人上进,以后说不定也能有个好前程。
这样想着,袁贵妃便道:“娘娘放心,回去我就让人问问她们的意见。”
魏贵妃也点头道:“娘娘一片苦心,为宫女们考虑,想来她们定是感念娘娘的恩德。”
这些天魏贵妃也会时不时来羲和宫交流交流没事经验,和顾华清也熟悉了起来。
更何况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她自然是支持的。
两位贵妃都点头了,其他妃嫔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
顾华清这个主意,不管是怎么说,都是一片善意,但是她心里清楚,她并不是白白的做慈善。
虽然这个给宫女们配的将士必定没有身居高位的,毕竟身份不符,高位的将领也不可能娶不到妻子。但是若不出顾华清所料,未来三年内周魏必有一战。
这些职位不高的兵士中也有可能会出几个骁勇善战,步步高升的,而他们的妻子,便如魏贵妃所言,总是要念着她的一份恩德。
也算是为将来先埋下一步棋。
这种既是做好事,又是投资的事情,做来并不亏。
当然,这批宫女中肯定也有其他妃嫔的人,但是安分的还好,若是不安分,顾华清作为整件事的主导者,总有办法辖制她们。
其他妃嫔或是没想到这些,或是想到了,也不能说出个不字。不管皇后娘娘到底是怎么想,这件事确实是件好事,反对的人必定不占理。
而且陛下都已经同意,可见陛下便是支持皇后娘娘的,她们也只能听命行事罢了。
————————————————
“陛下,微臣来长安已经有些时日了,本事为贺寿而来,没想到中间发生了这么多事情。”
紫宸殿中,贺琦一袭青衣,语气温和,拱手庆幸道:“好在陛下洪福齐天,平安归来。”
“如今长安安定了下来,荆州那边只有父亲一人操持,父亲毕竟年迈,近些年又经常有恙,微臣也该启程回荆州了。”
贺琮看着下首坐着的令人如沐春风的谦谦君子一般的贺琦,听着他话里话外想要回荆州,眸光微暗,面上却带着笑意道:
“再过一段时间便是年节,世子久居荆州,恐怕还没有在长安过过年,今年不如就看看长安的年节,等过年以后再回去。”
不等贺琦开口拒绝,贺琮又笑着道:“还有端王叔,他也许多年没有回过长安了,不如今年请他们一同来长安过年。”
贺琦看着贺琮一副真心诚意邀请自己与父亲在长安过年节的笑容,脸上温和的笑容微顿了一瞬间,又立刻笑着道:“荆州路远,父亲年事已高,恐怕要辜负陛下的好意了。”
贺琮摆了摆手,“这个无妨,如今距离年节还有两个月,端王叔走的慢些,年节前能到长安就行。”
“而且太医院中有不少医术高明的太医,端王叔来了以后,正好借着这个机会,让太医院的太医们为端王叔会诊。有他们在,定能让端王叔延年益寿。”
贺琮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贺琦若是再推拒,难免有了不识好歹之嫌,只好低头道:“那微臣就先替父亲谢过陛下了。”
贺琮面带微笑,语气亲切,“咱们都是一家人,世子不必如此客气。”
直到走出紫宸殿,走出宫门,贺琦脸上如沐春风的笑容才渐渐消失,没了这温柔的笑容,贺琦的神色便显出了一丝冷硬疏离。
直到回了端王府,贺琦素来挂在脸上的笑容都没能从新爬上他的面容。
贺琦回府直接去了书房,对身边的侍卫道:“去请易先生过来一趟。”
书房中,贺琦面色寡淡,看着挂在墙上的江山图微微出神。
一位灰衣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拱手道:“易某见过世子。”抬手间,隐约可见这位易先生的左手只有四指手指。
贺琦回过神来,放松了一些,“易先生不必多礼,快请坐。”
“世子今日进宫请辞,可是出了什么事情?”易先生在一旁坐下,开口问道。
贺琦微微点头:“正是,陛下要我在长安过完年再回去,而且还要让父亲一同进京······”贺琦把今日在紫宸殿中的对话一一道来。
听完贺琦的话,易先生的眉头不自觉的皱起,“陛下今日可与往常有什么不一样?”
贺琦回想了一下贺琮的表情,摇头道:“并没有什么不同,还是和往常一样。”
“这就怪了,陛下怎么想起来突然让王爷进京了?”
“他是不是在怀疑什么?”贺琦的眉头微皱着,语气中带着疑虑。
易先生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思考片刻道:“咱们做事向来谨慎,即使陛下有所怀疑,也没有证据。”
“如今最重要的是王爷若是来了长安,咱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贺琦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口茶,热气氤氲了他的眉眼,烟雾缭绕中让他的神色变得模糊不清。
“若非上次棋差一招,如今我们也不会这般为难。”
“谁能想到皇后竟然身负武功,能在刺客的手中保住陛下,若非是多了皇后这个变数,恐怕如今的局势便不是这样了。”易先生的语气中带着遗憾。
“陛下可真是选了个好皇后。”贺琦语气平淡的道。
顾华清出身阳平顾氏这个世家大族,贺琮用一个皇后之位,把顾氏这么一个世家大族拉到了他那边。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顾华清一个世家贵女竟然还武艺高超,能在刺杀中保住两人的性命,还能平安的回到长安。
贺琦如今也有些后悔,当初知道后宫中有人要在顾华清的马上做手脚的时候没有多关注一些,让顾华清与贺琮正好撞到了一起。
若是当时顾华清被引到了其他地方,结果或许便不是如今这样了。
第八十七章 姜汤
九月一过; 天气就一日比一日冷了下来。等到整个宫里都开始用炭的时候,冬天便算是正式来临了。
顾华清一早就安排好了冬衣的裁剪,天一冷整个宫里便换了新气象; 不管是妃嫔还是宫人都换上了崭新的冬衣。
天一冷,人就懒得动弹; 整日里除了请安,顾华清便都是懒洋洋的呆在殿中; 随便做些什么打发时间。
若非是还有袁贵妃和魏贵妃等人时不时来找她交流交流护肤; 品尝品尝美食; 打打麻将; 估计顾华清的日子要更加无聊了。
等到初雪降临的时候; 耐不住明嘉的缠磨,顾华清只好陪着她在羲和宫的院中堆雪人。
漫天雪花飞舞; 下了一会儿便越发的大了,院子里宫人们正拿着扫把清扫路上的雪花。
顾华清与明嘉两个人穿的厚厚的; 外边还披着毛茸茸的斗篷,两个人在雪地里滚雪球玩。
顾华清难得这样肆无忌惮的玩雪; 倒是被激起了孩童心性; 与明嘉打起雪仗来。
等到两人闹了一场,斗篷上沾满了雪花,才想起来要堆雪人。怎奈何两个人都没干过这样的事; 十足的没有经验; 堆出来的雪人完全不成形状。
顾华清看着那一坨不知名物体; 十分不想承认这是自己堆出来的。
她们两个虽然不行,好在还有宫人们做外援,最终在一众宫人的帮助下,顾华清和明嘉成功的堆了一大一小两个雪人。
顾华清又让人拿了四颗黑色的棋子和两根胡萝卜做两个雪人的眼睛和鼻子; 明嘉还贡献出了她毛茸茸的帽子和围巾给两个雪人带上。
经过一番装扮,原本白花花的雪人变得色彩缤纷,憨态可掬。
等雪人堆好,顾华清和明嘉就被朝云她们劝进了殿中。
“天这么冷,娘娘怎么也孩子性子,和公主在外边玩了这么久,若是受寒了就不好了。”
“姜糖水驱寒,娘娘和公主快喝一碗暖暖身子。”朝云在一旁念叨着。
等到泡了手泡了脚,又被塞了个手炉,顾华清和明嘉就被迫面对着两碗热辣辣的姜糖水。
顾华清向来最讨厌吃姜,如今端着一碗姜糖水,闻着浓郁的姜的辣味,眉头不自觉的皱的紧紧的。
明嘉倒是对姜的味道接受良好,等到不烫了,也不用人劝,自己就端着小碗咕咚咕咚的喝完了。
顾华清看着明嘉白嫩红润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