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令-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衣卫都指挥佥事易骁通接令。”
都指挥佥事是都指挥使司里此刻的最高行政长官。
他一带头,其他人便纷纷缄口不言,拱手低头接令。
时雍看了白执一眼,清了清嗓子,沉声令道:
“易骁通接令,立即通令各所,集结队伍,接管宫门守卫,务必在一个时辰内完成交接和换防。同时,封锁禁宫大门,不得命令,不许任何人进出。”
易骁通一听,吓住了。
接管?
封锁?
那是皇宫内院,是谁都可以接管和封锁的吗?
羽林军和锦衣卫各司其职,锦衣卫要接管羽林军的巡防和守卫任务,那是需要皇帝御笔朱批的呀?
“你没有听错。”时雍沉着嗓子,目光里闪烁着几分逼人的杀气,“各位大人与大都督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毁皆毁。不必问为什么,听令就是。”
四下里沉默一片。
易骁通动了动脖子,讶然。
时雍脸上平静,心里却有点慌。
若是调不动锦衣卫,那就麻烦了。
锦衣卫同羽林卫一样,同属皇帝亲军,是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为护佑皇帝安全做出这个超常举动的。而赵胤身为五军大都督,虽然手握兵权,可以调动位于京畿之地的各大营京军,但是京军军务不同,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进城。
一旦进城,事态大了,那真就等同于谋反。
锦衣卫是帝王亲卫,职能是护卫帝王。
此刻,她能合理合规依靠的力量只有锦衣卫。
易骁通沉默片刻:“敢问大人,换防是为哪般?”
时雍目光淡淡看向众将:“换防只是第一步。控制宫门后,除去守卫,其余人等,一律随我一同入宫救驾。”
入宫救驾?
一个重锤敲上来,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
此事绝不简单,
一旦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啊。
易骁通脑门发热,脊背隐隐透着汗。
“再问大人,大都督此刻在何处?”
时雍看着阶下一众满带狐疑的锦衣卫大人们,知道必须有一个说法,才能让他们信服。
她抿了抿嘴,在火把的光线里,扫视众人,徐徐出声。
“诸位大人都是自己人,我也无须相瞒。大都督此刻人事不省,宫中有变,陛下安危不定,太子殿下遇险——身为天子近卫,我等岂能因顾及自身安危而置身事外?”
她的话说得隐晦,可众人差不多听懂了。
动与不动,恐怕今夜都难以善了。
“诸位大人还在犹豫什么?”时雍突然厉喝一声,高举令牌,“指挥使令牌在此,你等敢违令尔?”
众将一僵,面面相觑片刻,立马恭身而立,齐齐拱手。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时雍道:“诸位行事当小心,若遇羽林卫和金吾卫为难,不必客气,出了事我一力承担。”
众人满脸厉色。
“得令!”
“得令!”
锦衣卫下辖共有十三所,其中一所掌皇帝仪仗,相当于仪仗队,而羽林卫和金吾卫是巡防,锦衣卫除去仪仗外,是为缉拿和刑狱所用。这锦衣卫冷不丁闯入宫城,势必引起很大的动静。
待众将听令自去遣兵,时雍又转头对白执小声道:“还有个事,要麻烦白大哥。”
白执面色冷凝,对这女子有几分佩服。
“你说。”
时雍道:“此去宫中,不定会是什么后果,还得有个两手准备才好。我想请白大哥往京畿大营跑一趟。旁人不一定信得过,魏骁龙将军肯定是信得过的。”
白执脸色一变,目光望着她:“你待如何?”
时雍道:“你告诉魏将军,不可轻举妄动,先观望形势,若见皇城危急,他可自行领兵增援,不必等大都督令。”
白执蹙了蹙眉。
时雍看他一眼又道:“若是出了什么事,我一力承担。”
白执:“你可知,要担甚么责任?”
时雍莞尔,“无非是命。”
好一个无非是命。
一个小小女子竟把性命看得淡如水。
白执慢慢拱手,低头:“领命!”
他策马而去。
时雍挺了挺腰身,看见了领兵过来的魏州,笑了笑,“魏千户,跟我入宫吧。”
许多人认不得他,魏州和赵胤亲近,自是认得她的。
闻言,魏州左右看看,“你好大胆子……”
“嘘!”时雍道:“君子也可行诡道,只要做的事情是正当的,用什么手段并不重要。你说呢,魏大人?”
魏州静静地看着她。
————
狂风卷着黑暗,街巷里的火光微弱黯淡。
马蹄声起,直扑皇城。
“急报!速速开城门!”
“来者何人?”
“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有紧急要务,急奏陛下!”
时雍大声吆喝,马蹄声重重踏过宫殿门前的石板,一声声清脆响亮,仿佛踩在人的心坎上。
皇城外的羽林卫,身着铁甲重盔,正在巡防,看到一群锦衣卫潮水般黑压压地扑上来,个个全副武装,急忙忙地拔刀堵住宫门。
“尔等好大胆子,知道这是何处吗?”
时雍打马上前,冷声道:“我等有事面见陛下。”
“可有陛下手谕?”
“没有。”
“没有手谕,不得传召,竟敢私闯禁宫,我看你是嫌脑袋上吃饭的家伙碍事了……”
时雍扭头看着身后众将士。
“众将士听令,立即接管羽林军防务!”
锦衣卫众人来到这里,已然没有了退路。
闻言不再多话,齐声大喊。
“领命!”
羽林军今夜值守宫门的人是一个叫袁文义的千户,闻言气得脑门冲血,拔刀就横在宫门。
“尔等是要造反不成?”
时雍不理他,望着其他肃立的羽林军道:
“羽林军听着,你们只有两条路可选:一是乖乖缴械,一是血溅当场。”
袁文义大怒,“岂有此理。”
他狠狠骂咧了一句,高举过头顶。
“兄弟们,锦衣卫欺我们不是一日两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谁要入宫,就从老子的尸体上踏过去。”
时雍沉了口气,冷声大喝。
“那就别怪我了!杀!”
————
东缉事厂。
惨淡的月光落在厂衙的屋檐上。
一个修长的人影半卧半坐,手抚竹笛,声声悠扬。
在他的身边,屋顶瑞兽旁放了一个翠绿的酒壶,月色、笛声、美酒,悠然融入仿若一幅画。
“厂督,宫里二次来信了。”
檐下,侍卫宋慕漓等了半天了,也没有等来厂督的消息,不由有些焦急,又催促了一遍。
白马扶舟懒洋洋依在檐上,笛声悠扬,宛若未闻。
宋慕漓叹了口气。
又过了片刻,
一个小太监匆匆来报。
望了望还在房顶上吹笛子的主子,他抬袖抹了抹热汗,对宋慕漓小声耳语几句。
宋慕漓脸色一变,立马拱手,又对房顶上那位道:
“厂督,锦衣卫有动作了。”
白马扶舟手微微一顿,收音,拿下笛子,浅浅嘬了一口酒,似笑非笑地道:
“赵胤竟这般沉不住气么?”
宋慕漓道:“不是赵胤。是那个叫宋阿拾的女子,传了他的命令,领兵入宫。”
白马扶舟似乎有些意外,安静片刻,轻笑出声。
“宋阿拾?”
宋慕漓道:“是,锦衣卫撕开羽林军防守,强行接管了宫门防务,那个宋阿拾已然领兵闯入禁宫——”
白马扶舟沉思片刻,突然笑了出声。
“好大胆子。”
一袭白衣从屋檐落下,他笛身敲在掌心。
“侍候本督更衣。瞧瞧热闹去。”
第264章 一夜混乱
亥正四刻,坤宁宫。
赵青菀坐在暖阁的软椅上,身上披了件青绿的袄子,不停地吸着鼻子。
暖阁里烧着地龙,很是暖和,可是皇后刚刚生产,屋里充斥着那股子浓郁的怪味,让她十分受不了,隐约想要呕吐,又不得不忍耐。
暖阁里刚出生的小皇子已经清洗干净,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张皇后躺在床上,听到赵青菀吸鼻子的声音,虚弱地抬了抬头。
“夜深了,怀宁,你回宫睡去吧,不必陪本宫。”
赵青菀刚才打了几个呵欠,早就不耐烦了,可是听了张皇后的话,仍是笑着摇头。
“母后正是用人照顾的时候,儿臣自当尽心侍奉,怎能贪图自己舒服,丢下母后就走?”
张皇后轻笑一声。
“你倒是孝顺。可是在这宫里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侍候的人。你有孝心母后明白,可你看你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去吧,把你母妃带上,一同回去早些歇了。”
她的母妃还在殿外。
张皇后怕妃嫔们冲撞了刚出生的小皇子,不许她们进来面见,几个妃嫔只能在外殿傻坐着,喝了一肚子茶水,见不到皇后,也不敢走,只能守着“尽心意”。
想到亲娘,赵青菀掏出绢子又揉了揉鼻子,忍着那股子恶心,走到皇后凤榻边的小床,弯腰看向里面沉睡的小皇子,笑盈盈地道:
“那儿臣便不侍奉母后了,儿臣在这儿照顾小皇子总是好的。”
张皇后又笑:“你是想抢了乳娘的活吗?”
两个乳娘就在旁边立着,闻言低头不敢出声。
张皇后性子温和,很少说重话,可是宫里的贵人们,口不对心的多了去,嘴上不说什么,指不定心里怎么想,说不定什么时候大棒就敲下来,倒霉的还是她们。
果然,赵青菀瞄了她们一眼。
“母后说的什么话?人家还是个大姑娘呢,怎么就能抢乳娘的活儿了?”
看她说得娇羞,张皇后微微一笑。
“羞什么?总有你做娘的时候。”
她刚刚生产,但是生了皇子,精神头很是不错,并不像经历了难产的样子,也许是做了母亲,眸子也柔和了许多,尤其视线落在小皇子红嘟嘟的脸上时,几乎软得化成了水。
“也不知你父皇怎么了。”
听她叹气,赵青菀蹙眉,“顾太医已然入宫多时,想是很快就会有消息传来。母后勿念。”
张皇后沉默片刻,幽幽一叹。
“你应当去看看你父皇。”
赵青菀不悦地抿了抿嘴巴。
“儿臣倒是想去尽孝。怕只怕,父皇看到我,气得一口气喘不过来——”
“放肆!”
张皇后重斥一声,似是心气不顺,突然掩嘴咳嗽起来,身侧侍候的嬷嬷赶紧上前为娘娘顺气,同时责怪地看了赵青菀一声。
“公主殿下怎可胡言乱语?这些话,在娘娘面前说是不打紧,要是传到陛下或是长公主耳朵里,连累我们娘娘也得跟着遭殃了。”
赵青菀心里慌了慌,赶紧蹲身赔礼。
“母后恕罪!”
“罢了。你也是无心……”
张皇后抬抬手,示意她起身。
赵青菀在抬头那一瞬,看到张皇后苍白而平静的脸色,心里突生异样。
她谢过恩,轻轻瞄一眼安睡的小皇子,小声道:“母后,儿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张皇后沉下脸,冷冷看她。
“你既然有此一问,那便知不当说的话,不能说。下去!”
张皇后很少发火。
便是刚才赵云圳跑过来胡搅蛮缠,她刚刚生产虚弱,也只是温言细语地训斥了两句,可方才竟是这样凶她。
赵青菀想,兴许自己猜错了。
这时,有宫女端来进补的汤水,嬷嬷扶了张皇后起身喝汤。赵青菀看了片刻,确实没有她什么事,便蹲身行了个礼,玩笑地道:
“既是母后嫌弃儿臣在这儿碍事,那儿臣便先行退下了。明日再来向母后请安,看小皇子。”
张皇后抿了抿嘴上的汤,朝她摆手。
“去吧,叫她们都走。有到我这里来尽心的工夫,怎不去乾清宫为陛下侍疾。”
那些妃嫔不得命令,是不敢走的。
张皇后晾了她们这么久,时辰也差不多了。
妃嫔们都是有眼力劲儿的人。
为什么没去乾清宫,而是来了坤宁宫,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吗?
陛下病危,消息却没有传出去,就捂在宫里,而东宫此时戒备森严,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万一……
陛下没了?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这天下是谁的天下?难说!
皇后娘娘是她们万万得罪不起的。
赵青菀抬着绢子掩鼻,扭着腰肢慢慢迈出暖阁的门槛,一个小太监匆匆进来,冷不丁撞了个她一个满怀。
赵青菀大怒。
“怎么走路的,你没长眼睛啊?”
太监看到是公主,说了句“殿下息怒”就调头,一溜烟往暖阁冲去。
“娘娘,皇后娘娘,哎哟,大事不好啦。”
赵青菀闻言微顿。
听得那太监道:
“锦衣卫闯到宫里来了。”
张皇后坐榻上坐起,双眼圆瞪,手将被子掐成了团团皱褶,“什么?”
小太监又重复一遍道:“锦衣卫的人闯到宫里来了,娘娘。”
张皇后气得咬牙,声音喘息。
“反了,反了,赵胤这是想造反不成!”
小太监神色焦灼,“锦衣卫素来凶悍,羽林军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呀。娘娘,您快拿个主意吧?”
张皇后静默而坐,看他片刻,突然勾了勾手。
“唐可进,你过来。”
小太监低头走近,不敢看皇后娘娘的样子。
“娘娘~”
皇后看她这般,突然摆摆手,将嬷嬷和奶奶屏退出去,然后慢慢将腕上的手镯退下,塞到小太监的手中。
“你去告诉张大人,见机行事,不可莽撞。保护好陛下和太子殿下性命最为紧要……”
……
赵青菀在门外听了片刻,听不到皇后说什么,便见那姓唐的公公匆匆出来。她笑了笑,跟上去。
“唐公公,我跟你去看看吧?”
唐可进一愣,“殿下,那边打着呢,你可别出门了……”
赵青菀哼了一声,“我是公主,他们还敢杀了我不成?”
她其实有自己的私心。
一想到赵胤带兵闯入禁宫,血液都沸腾了。
父皇向来不喜欢她,上次的事情,虽说为了皇家尊严,没有把她“让宫女代嫁”的事情捅出去,可是天下人都知道她许给了巴图。父皇重诺,两国一旦息战,马上就要她远嫁,是她死皮赖脸求了皇后,以“入冬北上,路途遥远不安全”为由,拖在京里过年。
等开了春,她还得走。
因此,不论父皇好与不好,她都不会好了。
而张皇后……
若是父皇没了,张皇后的儿子做了皇帝,就会顺着她,由着她留在京师吗?
恐怕也不会。
她能指望的人只有赵胤。
赵胤是由始至终反对公主和亲的人。
赵青菀相信,赵胤对她有情分。
只是碍于彼此的血亲关系,不便明言,但是关键时候,赵胤会护着她,不让她远嫁。
此时,赵胤带兵入宫,若是造反成功,这天下就他最大,那么她……有着这般情分,是不是就可以得偿所愿了?
即便赵胤不能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