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

第117章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117章

小说: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挂念。”
  卫孟喜都不知道该怎么感激他了; 舅舅总是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无论是找菜谱还是接送孩子; 他都能把事情办得妥妥的。
  有个得力长辈的感觉; 真他喵的幸福!
  孟金堂有钱; 又不吝啬; 想要从朝阳县找辆来金水煤矿的车子很简单; 他虽然离开朝阳十几年; 但他现在可是县里鼎鼎有名的; 县领导都要去登门拜访的归国华侨; 这身份在八十年代就是金字招牌,走哪儿都能亮瞎人眼那种。
  “是不是孩子不省心; 给舅舅添麻烦了?”卫孟喜瞪卫东一眼; 待会儿有你好看。
  “倒不是; 你冤枉他们了。”把孩子支出去,孟舅舅才把白天的事说出来,“根据根宝的描述,我一直在回想,好像也没哪个熟人的眉心偏左的地方有颗黑痣,以防万一我还是先把他们送回来。”
  “根宝说跟踪他们的老奶奶,眉心偏左有颗绿豆大的黑痣?”
  “对。”孟舅舅喝口茶,“你认识吗?”
  卫孟喜苦笑点头,“何止是认识,她就是卫红卫东的亲奶奶。”
  “哦?”
  孟舅舅的声音很平常,无悲无喜,但就是这样的声音,表明他很生气。
  对于前一段婚姻,卫孟喜从来不提,哪怕是跟枕边人陆广全,她也不会说起。孟舅舅就觉着,一定是她受了委屈和伤害,不忍心问她,但卫东卫红是藏不住话的,只要稍微加点技巧,他俩就能煮饺子似的全给你倒完掉。
  在他们的记忆中,原来的奶奶家到底姓啥,到底是刘还是牛,他们已经不记得了,毕竟两岁就跟着妈妈改姓改嫁,还彻底改姓了。但那个奶奶竖着眉毛不许他们吃饭,威胁妈妈不嫁给老瘸子就要把他们关猪圈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
  那是一个大家庭,有很多口人,好像大家都很讨厌他们,都想要让妈妈嫁人,而那些妇女们逗他们想要给他们当后爸的人,要么是瘸子,要么是瞎子,聋子,哑巴,老光棍。
  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妈妈那么漂亮,却只能嫁给这些“不好”的人。
  孟舅舅听着,当场就拳头紧握,这些人凭什么,如果卫衡不出事,那样的人家连给小喜提鞋都不配!
  不不不,别说提鞋,他们连小喜的面都见不上。
  可是,因为意外,因为谢鼎从中作梗,他们的小公主嫁到了那样的人家,他们非但不懂珍惜和爱护,还将小喜和小喜的孩子作践到尘埃里……这样的人家,他孟金堂跨进去还嫌脏了脚。
  小喜长相出众,但卫东卫红只能说一般里头偏上,像她的地方不多,孟金堂由此断定前头那男人应该是十分丑陋。一想到小喜才十七岁就嫁给那样的男人,心头就刺疼刺疼的,呼吸不过来。
  看来,今天白天是卫东没认出自己的亲奶奶,但那老太婆应该是看着他像她死去的儿子,后来想要回来相认,被根宝和呦呦带着跑了,又被舅公连夜扛着火车送回家了。
  “小喜放心,有舅舅在,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抢不走你的孩子。”
  卫孟喜不怕跟那家人再见面,只是不想在孩子还没有自己分辨力和决定能力的时候,跟他们扯皮。
  那几人姓刘,本来卫东卫红也姓刘,但一直没上户口,后来随她改嫁,当然不可能再跟姓刘的扯上关系。
  如果没记错的话,上辈子的那家人,妯娌几个都子嗣不顺,有的结婚多年没孩子,有的好容易生下一个儿子却早夭,最好的情况就是生下一个闺女,养到十五六岁上也没了。
  就因为这,卫孟喜一直觉着刘家是不是基因有问题,后来卫红疯掉虽然有心理的因素,但她也怀疑基因带病,所以这辈子她带姐弟俩没啥高的要求,只要健康就行。
  且说当年,赶走他们母子仨的时候,刘家人自以为以后一定能子孙满堂后福无穷,毕竟儿子儿媳们个个比牛还壮,压根看不出生病的样子,谁知十年后,就连好不容易养到十五六岁的孙女也没了,他们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当然不是去看病检查身体,而是来找卫孟喜抢孩子。
  抢卫红卫东,以前看不上的拖油瓶,现在居然成了他们老刘家仅有的两根苗苗。
  两个十二岁的受尽委屈的孩子,被所谓的“亲人”骗着回了老家,还真住过一段时间,虽然后来自己想通又回来金水矿找妈妈了,但对卫孟喜的伤害不小。
  任是哪一个单身母亲,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到十二岁,忽然一直装死的婆家冒出来坐享其成抢孩子,孩子还真跟着对方走了,这种痛苦谁又能受得了呢?
  卫孟喜能原谅自家孩子在那样的环境,那样的年纪摇摆不定,但不能原谅刘家的卑鄙行经。
  他们不是真的喜欢卫红卫东,他们只是怕老刘家绝后,怕以后死了没人给他们上坟而已!
  “谢谢舅舅,在孩子真正长大懂事之前,我暂时不想跟刘家人有接触。”
  等他们能辨别是非对错,能自己做决定,并对决定负责的时候,卫孟喜会给他们选择的权利,回去刘家还是跟着她,这是他们的自由。
  所以,一直以来,卫孟喜真的没有在他们面前说过一句刘家人的不是,去年回去还劝他们去给亲生父亲上坟呢。
  孟舅舅很欣慰,小喜真的是一个不错的女同志,有两分卫衡当年的气度。
  “说回卤肉加工厂的事,你不要被别人抛出的橄榄枝骗了,现在她只要你60%的股份,以后再投钱给你来一招稀释股权,你连40%都保不住,再接着来一个逼你出让股权,你就变成帮被人打工了。”
  卫孟喜认真听着,又问啥叫稀释股权,啥叫出让股权,这些名词她上辈子偶尔也听过几次,但只是一知半解,现在孟舅舅深入浅出的举两个例子,她立马就懂了。
  “原来谢依然打的是这个主意。”先说软话主动求和,再假模假样提供两万块资金给她启动,以后慢慢追加投资,一步一步的稀释侵吞她的股权,最后连厂子都变成她的,可不就是自带一套大房子替她打工嘛?
  幸好,她吹得天花乱坠,卫孟喜也压根就没动心。
  孟舅舅从怀里掏出一个存折,“这是两万块,你先别忙着拒绝。”
  “当年你父亲在病床上拉着我的手,让我一定要照顾好你,但我迫于形势,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安顿好你,害你这十几年颠沛流离,婚姻不幸,还错过了最佳上学年龄,我对不起你,对不住你父亲的嘱托。”孟金堂叹口气,“这是对你的补偿,也是本该给你的嫁妆。”
  这种伤痛,没想起一次,他就愧疚一分。
  卫孟喜能理解他的不得已,“舅舅别这么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孟金堂点点头,“所以,这笔钱你必须收下。”
  怕她还是不肯收,“你要是不愿认我这舅舅,不愿收嫁妆,那就当借你的,两年内慢慢还我就行。”
  卫孟喜心说,他俩可真是比亲舅甥还像啊,都是一样的固执和倔强,自尊心强的一批。
  “您当然是我舅舅,嫁妆我收下可就不还您了。”反正到时候加工厂真成了就给他留一半股份。
  孟金堂什么人,他一眼就看穿了卫孟喜的小心思,“你也别给股份,我一把年纪不稀罕钱,你要真想让我开心,就争争气气的把事业做起来,开俩卤肉店小打小闹没意思。”
  看着小陆也是有出息的,小喜怎么能落后呢?到时候就是她做不大,他也要想办法助力一把的,他和卫衡的闺女,可不能让臭小子小瞧了去。
  卫孟喜哭笑不得,孟舅舅真就是现在儿女成才,对金钱没有欲望了,不然保准能重振一代儒商的雄风。
  吃过晚饭,孩子们又挤在沙发上看电视,卫孟喜将他们带回来的行李收拾出来,大件的衣服裤子扔洗衣机,小的袜子和内裤留着,明天让他们自个儿洗。
  不求真洗干净,就是培养他们动手能力。
  一会儿,老闺女就屁颠屁颠过来抱大腿了,“妈妈,睡觉觉。”
  “乖啦你先去睡,澡澡已经给你洗好啦。”
  “跟妈妈睡。”奶声奶气的,她的脑袋就往人怀里拱。
  卫孟喜哪顶得住啊,“行行行,跟妈妈睡。”孩子离家半个月,想妈妈也是正常的。
  倒是半夜陆广全回来,看见床上多出来的小脑袋很意外,他好好的看闺女瘦没瘦,黑没黑,一看就差点看了半小时。
  当然,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大的四个也是同样的待遇。
  接下来两个月,孟舅舅看卫孟喜忙着加工厂的事,也就没说走,在金水煤矿住下来,一直看到孩子九月份上了一年级,他才回老家去。
  卫孟喜知道,挽留是没用的,唯一能让他开心的事,就是自己把厂子做大做强,给他和父亲长脸。
  大的四个上一年级,小呦呦却还没到上小班的年纪,这年代又没有私立幼儿园可以上小小班,放卤肉车间也不放心,孩子现在正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时候,怕她去碰开水和各种菜刀剔骨刀,卫孟喜只能把呦呦兜身上。
  幸好,摩托车相对来说比自行车安全和省力,小丫头都坐上瘾了,每天一睁眼睛就问妈妈要不要开车车,她要坐摩托。
  卫孟喜只有不赶时间的时候才带她,要是跑得地方多,可不敢带,幸好工程队合作出足够的信任了,她只负责给钱,需要啥材料让他们自己去买,不然她一个人亲力亲为能累死。
  身边能用的人还是太少了,刘利民送货还行,但买东西他太老实了,卫孟喜担心他会被人骗,所以宁愿把任务交给施工队,也不敢让他去。
  刘桂花孙兰香倒是可信,但她们胆子小,只敢在金水煤矿这一亩三分地上活动,要让她们跟着出去,不行的,走路上都怕她们走丢,最关键是不会骑摩托车,来回就不方便。
  李晓梅倒是很有推销天赋,也想学摩托车,卫孟喜想着,就来到人民路卤肉店门口。
  这个点儿刚过了午饭,没人买卤肉,干净利落的李母正坐在店里打瞌睡。
  经过一年的社会磨砺,她的精神头恢复得很好,不知道的人压根想不到她曾经历过那么大的家庭变故。
  卫孟喜轻轻推开玻璃柜旁的小木门,她就惊醒了,“哎哟小卫咋来了,吃过饭没?”
  “吃了,我找晓梅有点事。”
  李母顿时紧张起来,吞吞吐吐的说,“她……她……”
  “又用午休时间出去搞推销了吧?这么热的天,让她别忘戴个帽子,皮肤晒黑了可不好恢复。”
  李母顿时放松下来,她还生怕卫孟喜会生气晓梅“玩忽职守”呢,看语气倒是没像生气。虽然晓梅说卫老板人很好,没必要战战兢兢,她出去搞推销也是为店里做贡献,但她终究是害怕,傻丫头啊,这世上哪有把领导和老板当朋友的?
  卫孟喜知道她是个纠结的人,也不再解释,小呦呦跟了一路,小脸晒得红嘟嘟的,“妈妈我想喝水水。”
  李母赶紧拿两个干净杯子倒水。
  “我和呦呦喝一杯就行,阿姨你也喝点,秋老虎还得当心中暑。”
  她“诶诶”着把水递过来,小丫头说了声“谢谢奶奶”,双手接过,立马“咕唧咕唧”喝起来,她不像哥哥姐姐,干啥都急慌慌的,她喝水慢条斯理,才不会让水顺着嘴角往脖子和衣服上淋呢。
  很快,晒得通红的李晓梅蹬着一辆二手自行车回来,“呀,卫姐咋来了?矿上有什么事吗?”
  卫孟喜让她先喝口水,坐下歇会儿才说正事,“我来是想问问你,愿不愿意换个工作。”
  李晓梅还没说话,李母就“啊”一声,急红了脸,“小卫啊,晓梅这孩子不好好守店出去跑业务我已经说过她,她也知道错了……丫头你愣着干嘛,赶紧认个错啊,就说你以后都不敢了。”
  卫孟喜和李晓梅都被她弄笑了,“哎呀妈你说啥呢,卫姐跟我说正事呢,你要闲不住就去后面把院子给扫了。”
  李母看她俩笑眯眯的,不像是要炒鱿鱼的意思,这才知道自己误解了,忙红着脸,果真跑去扫院子。
  不得不说,李晓梅对她妈妈还是有一套的。
  卫孟喜喜欢这样的聪明的自有一套章法的人,“我正在筹备一个卤肉加工厂,你愿意跟着我干吗?”
  “愿意!我愿意!”
  “你这丫头,我还没说条件呢,万一不开你工资你也愿意啊?”
  李晓梅红着脸笑,“愿意,只要跟着卫姐,干啥我都愿意,卫姐你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厉害,我上次才知道原来你没上过学,刚来的时候住在窝棚里,我……”那么差的基础,那么恶劣的环境,都能平地起高楼盘铺面,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卫孟喜打她,“少给我油嘴滑舌,说正经的,这个卤肉加工厂要是能成功,咱们以后赚钱都能轻松点儿。”
  从摆地摊到有店面,干的其实都是零售,赚的是辛苦钱,但有了卤肉加工厂就不一样了,她们的卤肉零售只占很小一部分,以后主要得以批发为主,那样才是真正的赚大钱,快钱。
  “行,我都听你的。”小姑娘现在对眼前的卫姐,可是发自内心的佩服。
  “行,那以后这店就暂时由你妈看着,明天早上九点,我来接你,咱俩去一趟书城。”
  说定,想起家里有半个多月没开伙了,卫孟喜就带着闺女上菜市场逛一圈,石兰省没鱼,偏偏几个崽都喜欢吃鱼。
  卖黄鳝和泥鳅的倒是有,因为这几天正是收稻谷的时候,黄鳝又肥又鲜,卫孟喜直接买了八斤。
  用铝皮桶盛着,放在摩托车后座脚板上,又买了两块豆腐,打道回府。
  黄鳝这东西,处理不好腥气重,卫孟喜也不喜欢吃,但处理好的话,会非常鲜美,最是补虚。还有一点,全身只有一根骨头,对孩子十分友好,吃鲫鱼草鱼这些,当家长的真是提心吊胆。
  卫东那狗脾气,有一次吃着吃着忽然脖子伸老长,眼睛瞪着,喉咙里“呼噜呼噜”响,小两口还以为他被鱼刺卡了,倒起来拍半天背,他忽然嬉皮笑脸求饶,说他是演戏。
  卫孟喜气得哟,当场就给他屁股打开花,滚一边儿面壁思过去。
  回到家,先将黄鳝换几道清水浸泡,让它们尽可能多的吐泥沙,卫孟喜带着闺女睡个午觉起来,这才开始做饭。
  “吃啥呢妈?”五个小孩跟土匪似的冲进院里,许久治先把特意买的冰棍儿递给呦呦,这才跟着卫东他们进厨房。
  孩子不在家吧,她还怪想,总觉着缺点啥,一回来吧,家里就不得安宁,好一个鸡飞狗跳。
  “先写作业去。”
  一年级开始有正式的家庭作业了,而不是以前苏奶奶和文凤布置那种简单的,但对于打过两年良好基础的他们来说,现在这点作业就是小菜一碟,她米饭还没蒸上,人作业就写完了。
  写得十分端正认真,卫孟喜再一次在心底感谢苏奶奶。
  苏奶奶啊,也不知道现在咋样了,暑假里全家去看过他们一次,到现在又有两个月没见了。
  正想着,忽然院里一阵尖叫,两个女孩尖叫着,白着脸往里冲,一把抱住她大腿就哭。
  “怎么啦,别哭别哭。”
  “蛇……好多蛇啊妈妈。”根花泪眼婆娑。
  “至少有一百条那么多!”卫红也害怕得牙齿打颤。
  小呦呦跟在后头,老干部似的背着手,“不是蛇蛇哟,是皇上。”
  “什么皇上?”
  “就是……黄色的鱼鱼,妈妈说很美味哒!”
  两个姐姐才不信呢,那滑溜溜青梭梭的,扭动着身体的东西,不是蛇是啥?
  卫孟喜大笑,为了证明那真的不是蛇,直接从卫东手里抢过一条,翻着给她们看,“蛇是有鳞的,黄鳝没有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