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孟喜很高兴,当即让她们试着相处了一会儿,俩人对对方都很满意,一个劲赞不绝口,这才定下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晚上七点到八点,来辅导一个小时。
她自己要上夜校,这个时间段是不在家的,所以每天晚上回来都要检查一下补习得怎么样。
看着被橡皮擦过的算术题,卫孟喜还是挺高兴的,至少说明知道改了嘛,就当多了个帮忙检查作业改错题的老师。
结果,五月底期中考,数学居然还考了74分,卫孟喜高兴得都想给高蕊涨工资!
卫东撅嘴:“妈妈偏心,我考一百分你也没这么高兴。”
卫孟喜快摸不着他脑袋了,儿子都到她耳尖了,“谁说的,明明是一样高兴。”
卫东不信,但也不深究,反正大大咧咧习惯了,妈妈偏不偏心他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妈妈对谁都一样的,只是呦呦嘛,那是小孩子,又比较笨,笨一点妈妈要求就低一点,不是很正常的吗?
“桂花嫂,向南姐,等久了吧?”卫孟喜拉开小货车的车门,一个箭步跨上去。
期中考后一个星期,已经很热了,她们在车里等了这么久,不开窗吧,热,开着吧,又有蚊子,一个多小时,附近蚊子都喝饱了吧。
她很愧疚地说:“对不住对不住,我以为教授只讲两节课的,早知道他要把上次的课一起补上,我就不让你们跟我一起来了,让你们在这儿白等我。”
韦向南和刘桂花都是很爽快的性子,嫌她罗里吧嗦,“哎呀赶紧开车吧。”
今儿,是高开泰加盟店开业一个月的日子,是骡子是马,终于可以检验一下了。
车子离开石兰大学,停在解放路边上一个宽阔的地方,待三人沿着解放江走来,沿途所过之处,依次是各种私人饭店、服装店、电影院和百货商场,张灯结彩,车水马龙,而人最多的地方,居然在排着长长的队伍,长龙已经排到了隔壁的电影院门口。
有人好奇地问:“哟呵,今儿是放啥电影,咋这么多人排队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这队不是排去电影院,而是隔壁的鸭脖店。”
“什么鸭脖店?”那人伸长了脖子使劲看,发现一个红通通亮堂堂的大招牌,上面是有个圆形的商标,里头是一个女同志骑自行车的模样,而“美味鸭脖”四个字,醒目得不得了。
“原来这就是美味鸭脖的店铺啊,我说我家那孩子怎么老念叨这个,说他们单位很多人都吃过了,就他没吃过,我说让他来买呗,工资我又不管,结果你猜怎么着?”
“是不是来排了几次都没排上啊?”
“你怎么知道?”
那人得意的笑笑,他就在这附近支烟摊儿的,美味鸭脖店每天一到晚上七八点就卖光了,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很多年轻人下班吃完饭逛到这边的时候,看人排队也跟着排,结果很多都是排到一半就卖光了。
要说这美味牌也是够任性,明明每天有那么多客人排队,可就是固定只拿那么点货,每次都不够卖。
有钱他就是不挣。
卫孟喜和韦向南对视一眼,笑得小狐狸似的,意思是——看吧向南姐,我就说饥饿营销有用吧?
说句不太恰当的,人,无论男女老幼,都有点“贱皮子”,越是买不着的越想买,越有购买欲望。
用她在夜大学到的专业术语来说,本质其实就是在不断强化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加强产品和品牌的号召力,给年轻消费者一种“我排这么久队都买不到,美味鸭脖果然是好东西,下次我一定要尝尝”的心理暗示。
有了这种暗示,向往的人就越多,排的队就越长,顺便还能激发一部分人的从众心理,觉得这么多人都来买,那东西肯定差不了。
而美味鸭脖的魅力就在于,绝大部分人,你买了第一次,就一定会买第二次第三次……无数次。
所以,现在排队的人里,三分之一是回头客,三分之二是慕名而来的新食客。
她和韦向南刘桂花沿着队伍往前走,刚走到店门口,眼看着她们居然要直接去店里,正在排队的人就不乐意了,大喊道:“喂,你们插队啊?”
卫孟喜赶紧笑着回头解释,“我们不是顾客。”
她的样貌足够出众到让细心的人发现,“咦,她怎么跟商标上长得一模一样啊?”
商标上那个骑着自行车的女同志,石兰人都知道,其实就是美味牌卤肉的创始人,人称卫老板。
“您是卫老板?”有个中年人走上来问。
卫孟喜其实一开始就注意到他了,这么多排队的人里,他是唯一一个上了年纪的,倒不像是来尝鲜的。
“对,我是,请问您是……”
“你好你好,我叫孙友龙,我是来做考察的。”主动而热情的伸出双手。
卫孟喜只礼貌性的伸出一只,只打算浅握一下,却被他迅速的,大力的握住,用力的撼了撼,仿佛能把她整条胳膊拧下来似的。
但她不反感,这不是借握手之机占便宜啥的,而是真的激动。
跟她猜想的差不多,这孙友龙是干个体的,这几个月听说书城出了一家美味鸭脖,跟闻名遐迩的美味卤肉是一家老板,心里就有点意动。
他手里有钱,但都是以前干倒爷时候挣下的,现在一直在外头自个儿摆地摊,挣的也不少,但终究是不够体面,也没有安全感,担心万一哪一天打办和治安队的人又来,搞不好就要功亏一篑。
“哎呀卫老板你是不知道啊,我正好有个做小饭馆的朋友,订了贵厂的卤肉,现在真是如有神助,生意好得不得了!我寻思着也想从贵厂拿点卤肉来卖,但考察市场后发现,咱们书城市卖卤肉的地方太多了,都是贵厂的,我就担心我入场太晚了……”
他嘚吧嘚吧了一大段,自己没觉着有啥,卫孟喜却听得口干舌燥。
“孙老板您喝点水。”刘桂花赶紧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水。
孙老板双手接过,十分客气而谦卑的说“谢谢大妹子”。
倒把刘桂花弄不好意思了,她一煤嫂,很少受到这样的礼遇。
“孙老板,您接着说。”
孙友龙灌下大半杯,这才继续道:“卤肉入场晚了,正在我后悔的时候,我那朋友告诉我说,最近书城流行起一种叫‘美味鸭脖’的东西,全城一共两家店,每天排队都能排十米,我就寻思来看看,尝尝鲜,到底有多好吃。”
卫孟喜笑笑,装作很不经意的问他那个朋友在哪儿开饭馆。
“就在城南自由市场一进去,那棵大桉树下面,一开始规模倒是不大,只是一个小饭摊,但生意不错,自从四年前拿了贵厂的卤肉,这生意就愈发红火,上个月都鸟枪换炮,在那儿买下一间小屋,开成能支桌子的饭馆了。”
卫孟喜稍微想了想,就知道他没说谎,应该就是四年前第一次带李晓梅去自由市场,她主动出击找到的客户之一,卫孟喜手里有名单,详细到每一个客户姓甚名谁,他(她)的摊位在哪儿,哪一年几月份开始供货的,一个月大概要多少,最近要是有什么变化,譬如店铺换了位置,或者规模扩大了,都会做出备注。
所以,她记得这么个人,甚至,还淡定的叫出了对方的名字,“您这位朋友是不是叫李大富?”
“哎哟!对对对!您居然还记得他?那可太好了!老李要是知道卫老板您记得他,他不知道得多高兴呢!”
韦向南坐在最后,嘴角抽搐,啥记得啊,小卫只知道名字,死记硬背下来各种客户信息而已,要是真正的李大富站到她面前,她肯定认不出来。
这不,孙友龙已经脑补了一出卫老板和老李的深厚友情出来,兴奋得脸色涨红,拍着大腿说,“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注定我孙某人就是要发财啊,今儿在这儿遇到您!”
卫孟喜这几年没少被人恭维,可这么直白的恭维,已经堪称马屁级别的,她还是第一次,差点没忍住面部表情。
轻咳一声,“孙老板过誉了,过誉了。”
孙友龙还想再来一串发自内心感人肺腑的彩虹屁,恰在此时,外面正在卖货的高开泰大声道:“对不住各位,今天的鸭脖卖完了,大家改天再来吧。”
顿时,店外传来齐齐的唉声叹气,“这么快就卖完了?”
高开泰不好意思的笑笑,“真卖完了对不住各位,鸭脖鸭翅鸭胗鸭肠都卖完了。”
“那明天你家几点开门呀?”
“明天能不能多准备一点?”
“明天能不能帮我事先预留两斤,我下班晚,连续三次过来你们都卖完了。”
“明天……”
大家七嘴八舌的提意见和建议,高开泰笑得合不拢嘴,“我不敢保证,小本经营,只能说尽量,您几位还是尽量来早一点。”
这说了跟没说一样,可顾客也没办法,这就是好吃,就是受欢迎啊,不远处也有卖鸭货的,可谁愿意去买呢?
店内,孙友龙的嘴巴张成了大大的“O”形,半天闭不上。
美味鸭脖之受欢迎程度,已经恐怖如斯了吗?
看来他今儿来考察是来对了,不仅亲眼见证生意之火爆,打消了他的疑虑,还亲眼见到卫老板!
其实吧,以前他听说书城这两家美味鸭脖火爆的时候,他是不信的,来过几次,看见真有人排队,他依然持怀疑态度,毕竟以前做倒爷的时候什么招式没见过啊,搞不好这些都是老板花钱雇来的托儿。
故意制造一种鸭脖很受欢迎的假象,其实是骗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上当的!
可他连续观察了好几天,每天一到七八点就卖光,每次都是真卖光,真没货了,今儿还算是晚的,居然卖到了九点过一刻。
以前来的每一次,他都是混在人群里,站在后面,看不清店里情况,可这一次,他是被邀请进店里坐着的,小老板每次补货,称货的时候,他都看着,绝对没有作假。
这美味鸭脖啊,是真他娘的赚钱!
第103章
“卫……”可惜; 他刚开个头,卫孟喜就打断他,“对不住啊孙老板; 咱们今晚还有点事; 招待不周,下次您来了一定提前跟我说; 我来招待您。”
这赶客的话是说得又真诚又好听,他的目的虽然没达到,但还是高高兴兴走了,还说下次他一定登门拜访。
开玩笑; 谈合作加盟; 肯定得亲自上门啊,因为很明显是他求她。
谁占据主动权,显而易见。
他前脚刚走; 高开泰后脚就把卷帘门一关,将屋后的窗子也关上; 屋里人多天又; 他就把电风扇打开; “呼啦啦”一吹; 屋里立马就舒服了。
刘桂花舒服的喟叹出声; “开泰你这电风扇哪儿买的?”
这就是闲聊了; 卫孟喜趁着他们闲聊的工夫; 将账本接过来; 和韦向南一起,一笔一笔的核对; 一笔一笔的相加; 再仔细比对她们出货的账本; 发现每一天的零售数目和拿货量是对得上的,顶多差距一两斤,但在每天这么大的销量面前,这点差距折损是微不足道的。
也是正常的。
看完销量,再看营业额,根据每天每一款产品的数量来,乘以每一款产品的单价,算出来的数字跟他账本上的也是一样的。
而最后,再把一笔笔的相加,最后得出一个总的营业额——居然足足有5634元!
要知道,这只是一个星期啊,刚开业一个星期,每天都处于不够卖的状态下,居然能有这么高的营业额,相当于平均每天能卖805块八毛六分!
要知道今年上半年,整个石兰省的职工平均工资也才108块。
805,是单日营业额!
108,是月工资!
这对比,别说刘桂花尖叫一声,就是高开泰也害怕得手抖。
是的,害怕,他从没在一天之内接触过这么多钱,他担心自己是做梦,可要不是做梦的话,似乎更害怕——这钱,也太好挣了吧?
他们一家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一年,不吃不喝也就只有他一天的收入!
这生意简直就是在抢劫!
卫孟喜见他脸色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拳头捏了松,松了紧,腮帮子也是咬了又咬,似乎是在忍耐什么一样。
“开泰哥你咋啦?”
“小……小卫……老板,你看我是在做梦不?”
不待卫孟喜回答,他又自言自语,“要是按这速度,我十天就能赚够离婚断给闺女的钱,我……我怎么觉着,八千块给少了?”
刘桂花“噗嗤”一乐,这傻子,这年头离婚断给前妻八千块的,也就只有他吧,就这还少,他是不是傻了啊!多少人几年也攒不下这么大笔钱!
“哎呀开泰哥,你想啥美事呢,咱们这是营业额,不是利润,刨除进价,以及这七天的水电费,你的工资,和我的抽成的话,利润也就只有200块左右……嗯,是每天。”
这句话一出,别说高开泰这本来就没回过神的,就是刘桂花,也“啊”一声,从板凳上弹起来,“一天二百的纯利润?!”
卫孟喜点头,不仅他一天挣了200,她这厂家,一天啥也不用干,也挣了80块呢!
她的抽成虽低,只有10%,但耐不住这是旗舰店,销量远超她想象啊!
一天八十,一家店一个月就能给她挣两千多,就跟养了一个会挣钱的小奴隶似的,那以后要是养一群呢?
但是,不好挣。
高开泰一个三十出头的大小伙子,忙了三个月才把店开起来步上正轨,一个星期的开业他就已经累瘦了好几斤,要是继续这么大的客流量,继续这么干下去,不出一个月他身体就先吃不消了。
毕竟,这可是在闹市区的旗舰店啊,他从早上一睁眼忙到现在,午饭和晚饭随便啃了几个馒头,手就没停过,客户不断,称重算钱找钱就不会停。
虽然谁都知道是轻巧活计,但长时间重复毫无技术含量的动作,身心俱疲啊。
卫孟喜真的有点担心他,“开泰哥,要不你就找个人来帮忙吧,光靠你一个人忙不过来。”
“行,我一开始是不知道生意怎么样,不敢贸然请人,现在看来就是请十个也不成问题。”
众人大乐,鸭脖的火爆程度,不仅他意外,就是卫孟喜在内的所有美味厂人也意外啊。
“开泰哥,你的店是咱们重点打造的旗舰店,再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没什么问题的话,我会考虑吸纳一些加盟商……”
“我理解。”高开泰笑笑,小卫只收他三分之一的加盟费,店铺选址装修开业忙前忙后,他肯定不能做独家生意。
“但你放心,别人的加盟费,至少是三万起步,店铺也不会有你的大,五百米范围内不会有第二家。”这些都是对前期加盟商的保护,不然厂家只需要不停收钱收钱,不就是割加盟商的韭菜吗?
“还有最重要一点,价格是全省统一定价,如果逢年过节需要搞活动,也是我们从源头上同意了才行,放心不会造成价格战。”
高开泰现在还不是很懂这些,但他相信小卫,激动地握住她的手,“谢谢你,小卫。”
卫孟喜轻轻的笑笑,谢啥啊,朋友之间就是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大家一起回到金水煤矿,已经是夜里十二点半,卫孟喜分别众人,轻手轻脚洗漱完毕,结果上卧室一看,陆工还没回来呢。
卫孟喜想起孩子的作业怕是还没人检查,赶紧又爬起来,去楼下掏书包。
五个崽习惯好,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把各自的文具盒书本作业本整齐的放进自己书包里,红领巾拴在书包带上,这样第二天背着就能出门,还不会弄混。
她挨个掏出来看了一遍,除了卫东笔记稍微龙飞凤舞一点,其他三人都是笔迹工整,尤其根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