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

第185章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185章

小说: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啥?小卫你要,要开文具厂?”
  “卫姐还要把文具厂开到深市去?”
  卫孟喜点点头,确认她们没听错,但也不想听拍马屁的话,“公司执照已经办好了,现在叫大家来就是商量具体细节的。”
  卫孟喜拿出自己这大半月做好的计划书,让彩霞声音响亮的帮她读一遍,大家都是边听边做笔记。
  其实大的框架她已经有了,不懂的就请教孟舅舅和二哥,这事不难,“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向南姐,咱们账上现在有多少钱?”
  对于普通职工,她肯定不会让大家知道她有多少钱,但这些都是自己的得力干将,就没必要隐瞒了,接下来的建厂还得大家鼎力相助呢。
  “加上刚才大家汇报的,目前可算存款85万。”幸亏多了四个加盟店,一口气进账16万,真是及时雨。
  众人不仅一点不惊诧,还有点奇怪,怎么会才有这么点?毕竟按照大家这几年的努力和这么多店铺的如火如荼,不应该才这么点啊?
  韦向南看出大家的疑惑,简单的把成本和利润算了一下,在她看来,小卫老板就是把价格定太低了,无论是卤肉还是文具,又或者是加盟费和抽成,这要是换了别人,干这么长时间,至少也得有百万存款了。
  当然,还有一个不好当着众人说的,就是用工成本被她拉高了。同样工作强度和时间,在外头别人开的小厂里,只能拿到这些煤嫂的三分之一工资,更不会有各种节假日福利,美味厂别说每年七个大节,就是儿童节那种跟成年人没关系的日子,凡是家里有儿童的工人,都能按孩子个数领到各种蛋糕书籍运动鞋和新书包。
  韦向南虽然经常埋怨她卫大善人,但根却在这厂里扎得更深了。
  大家一听,也就不说什么,转而问小卫还有多大的资金缺口。
  “50—70万。”
  众人大惊,这也太多了吧!
  卫孟喜到现在一直没等到侯烨的消息,只能做好最坏打算——单打独干。
  幸好,现在还没通知招标会,那按照政府部门办事习惯,最快也要等年后正月底了。
  到那时候顺利的话,她能有一百万,交保证金足够了,手里的厂子店铺房子还能再去银行抵押贷款50万,接盘的150不就有了嘛。剩下的用于厂房和车间建设的50万,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像以前一样,一边挣一边“输血”了。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招标会延期到年后的前提下,要是年前的话就更加捉襟见肘了。
  虽然她非常不想再把资产抵押出去,但现在形势比人强,不贷不行,关键这200万只是能保证场地硬件达标,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至少还得再准备30万左右。
  这她现在都不想了,先紧着关键的来吧。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这么大的缺口,还是有贷款的前提下,可真难办。
  包间里有一瞬间的安静,忽然侯爱琴主动开口,但说的却是别的事,“办这个文具厂,是不是以后还继续用咱们金水煤矿的煤嫂和家属?”
  卫孟喜点头,“工人里,至少有三分之二会是咱们金水去的煤嫂,跑业务的煤嫂优先。”当时说给卤肉提成只给两年,现在都五年了,品牌知名度已经出去了,其实业务员的加成已经不大了。
  但直接把大家开除回家带孩子,这也不是她的行事风格,而深市文具厂就是眼下一个去处。
  “那么远,大家的孩子男人都在这儿,会不会……”孙兰香有点担忧的问。
  这也是卫孟喜担心的,出省务工要是单身女孩就好了,可已婚已育妇女,就有点不太好办。
  “到时候适当提高工资水平,让大家主动报名吧。”韦向南忽然插嘴,“像付红娟李丽梅几个,孩子都参加工作了,半年回一次家,也不是不可以。”
  在她心里,男人哪有钱香。
  刘桂花也跟着点头,“这个头我来带。”说实在的,她这个年纪,老大已经工作了,也在小卫厂里,建军也上初中了,黄文华在她心里,早就成“工具人”了。
  众人想到她说的,恨不得跟老黄分房睡的话,都笑起来。
  卫孟喜也知道这事还得看大家自愿,不去的就继续跑业务,就是收入可能比不上以前了。
  “那你会按时给国家交税吗?”侯爱琴又问。
  这还用说?韦向南每个月都在办这事,立即大声道:“我们从没偷逃漏交过一分钱的税。”
  于是,就听“嘭”一声,侯爱琴一把拍在桌子上,“那我支援你五万块!”
  众人一愣,原来她这俩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是想搞清楚小卫是不是要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事儿,是了就能借出她的所有身家。
  是的,五万块,是他们老两口一辈子的积蓄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很能储蓄的人家了。
  卫孟喜刚想说不能要他们的养老钱,刘桂花也说:“我刚盖了房子,也没多少,就一万块吧。”
  “我也一万。”这是同样刚盖了新房子买了摩托车的孙兰香。
  “我和我妈四万。”李晓梅家还没买房子,但已经在谈对象了。
  “我加稿费能有两万,我全给老板。”这是胡美兰,她顿了顿,“我哥应该也能出两万,利民哥能出五千吧。”
  “我出三万。”韦向南摸着自己起茧的指尖说,她一个人生活,也花不了几个钱。
  就连刚上班一年多的彩霞也说:“我……我只有三千块,我全给老板。”
  ……
  这些钱,是他们所有人的全部身家了,这几年跟着她风里来雨里去,就攒下这么点钱。
  她们在不遗余力的,对她好。
  卫孟喜眼眶发酸,她说资金的本意是跟大家商量个对策,不是找她们借钱的,但大家这个反应,着实令她意外。
  “我不能要大家的血汗钱,我……”
  侯爱琴拿出妇女主任的气势,“你不要就是嫌少,别人的我不管,反正我的你必须拿着,你要不拿,我以后死了就捐给红十字会,给那些生病的上不起学的小孩,也不会便宜某些人。”
  她说的“某些人”,大家都知道。
  卫孟喜的鼻子更酸了,“侯阿姨就是胡说,什么死不死的。”
  “我的也是,卫姐你就拿着,当我存在你那里的,反正以后结婚了这就是我自己的婚前财产,我要留给我妈养老呢。”
  “你这丫头,这还没结婚呢就想这些。”卫孟喜瞪了李晓梅一眼,要做也悄无声息的做呗,你拿出来说算什么话。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的劝,都说这些钱是暂时用不着的,让她一定要收下巴拉巴拉。
  卫孟喜也没办法,“行,那我可就不还了,就当你们投资的,到时候给你们分股份。”
  “股份是个啥?”
  卫孟喜耐心的给她们解释,说以后有了股份,但凡是文具厂赚钱,她们不用去上班,也能分到红利,但具体有多少,还要等份额确定下来以后,结合一年的利润来分。
  “我举个例子,假如未来的某一天,咱们文具厂一年赚了一千万,而侯阿姨有25%的股份,那么那一年年底就能分到25万元。”
  “啥?这么多?”众人大惊,啥也不做就能白得25万,这是什么大好事?
  卫孟喜赶紧摆手,“那只是我的一个假设,要等文具厂能赚一千万,那还不知道多少年后呢。”
  “我等得,我能等。”刚才还说什么死不死的侯爱琴,现在又觉着自己能行了,“我这把老骨头,至少还能活三四十年,等得起。”
  众人又是大笑,想到自己投进去的虽然没侯阿姨的多,但一年也能分好几万呢,这种事谁敢想啊。
  七嘴八舌,正说着,忽然小五敲敲门,“卫姐,楼底下有个自称是你同学的男同志,脖子上的金链子比拴狗的还……”粗。


第110章 
  小五一说是同学; 还戴那么粗的金链子,侯爱琴就眼睛一亮,冲到窗边往下一看; “嘿; 小烨还真是你啊,怎么来的?”
  侯烨露出一口整齐的大白牙; “大姨!”
  这一声,真是让侯爱琴跟喝了蜜一样甜,立马乐颠颠的解开围裙,“这孩子; 打小嘴就甜; 我下去一下,啊。”
  卫孟喜嘴角抽搐,她可没发现这中二少年嘴甜。
  李晓梅等几个年轻姑娘; 站在窗边伸长了脖子往下看,都在好奇那比拴狗还粗的金链子长啥样。
  谁知楼梯上传来“咚咚咚”的声音; 侯烨比侯爱琴还快; 先冲上来; “大姨你说的当会计; 原来就是在卫孟喜的店里啊; 怎么不早说; 我让她罩着你。”
  “呸; 胡说啥; 小卫也是你叫的,要叫卫姐; 知道不?”侯爱琴轻轻在他肩上拍了一把; 变成搂住他; 真是怎么看怎么喜欢。
  “知道知道,卫大姐嘛,是吧卫大——姐?”
  卫孟喜白他一眼,你才是大姐,你全家都是大姐!
  几人插科打诨一会儿,韦向南就领着其他人先散了,侯烨在饭店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转了半小时,正好有客人来,侯爱琴去招待客人了,他才又转到卫孟喜跟前。
  “你说的话还算数不?”他敲着桌子,倾斜着身子。
  “算数,但我现在只需要你投资七十五万了,股份占额肯定也要降低。”
  果然,侯烨有点不高兴,“不是说好九十万的吗,你这女人怎么说话不算数?”
  卫孟喜翻个白眼,毫不相让的呛回去,“不是你这么多天没动静的吗?你大姨她们愿意投资,那就把十五万的份额让给她们。”她打算把张大娘也加进来,反正不买房子的话,钱留着也是贬值。
  侯烨这才无话可说,他能说他这么多天没动静是在等着卫孟喜再来求他吗?他也想体验一把被她低声下气祈求的感觉,一定很爽。
  结果呢,李怀恩和谢依然往他家跑了七八趟,好话歹话说尽,这卫大姐倒好,一次面也没露。
  她不会是反悔了吧?
  要不怎么说卫孟喜拿他有办法呢,中二少年就是不一样,别人越要他干的他越不干,而越是不想让他干的他越来劲。
  憋到今天,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谁知九十万变七十五万,自己的蛋糕被人动了,关键还是大姨带着的那些大姐,他又有点……嗯,没处怪。
  “你不会是故意骗我大姨的养老钱吧?”
  卫孟喜对他这种垂死挣扎鸡蛋里挑骨头的行为懒得搭理,“再废话滚!”
  她现在有底气,一旦招标会延期,越晚她挣到的钱就越多,到时候说不定都不需要他这几十万了。
  他对自己,唯一的用处,就是他有经商头脑,能去那边看着,给他股份只不过是想要拴住他而已。
  当然,侯烨是想不到的,当天下午就急慌慌送来一张七十五万的存折,卫孟喜想说不用急,最快也要年后的,谁知当天晚上就接到韦向东的电话,说深市已经过会了,三天后就举行招标会,让有意向的单位在这三天之内先提交材料。
  先要进行一个资格预审。
  卫孟喜的心立马就提起来,带着侯烨和张兆明严彩霞,把各种能用上用不上的资质都准备了三份,因为怕弄丢,到时候临时缺个啥大老远的也回不来,毕竟书城市和羊城之间的航班也不是每天都有,这就是有钱也飞不回来的!
  同时,公司股份需要在出发前就说好,卫孟喜扒拉了自己手里的钱,她出130万,侯烨75万,加上侯爱琴李晓梅韦向南和胡家兄妹等一众人员掏干家底,一共筹集到资金230万,不出意外的话,后期置办设备和原材料的钱也够了。
  按照投钱的多少,卫孟喜占5652%,侯烨3261%,侯爱琴217%,其他人也都各占了一些,反正无论最后怎么变,她的占比是超过50%的就行。
  白纸黑字写好,带上几大箱子的现金和材料,第二天中午,四人就直飞羊城,跟那边的张春明见一面,立马办理边防证,去深市招商局交材料。
  为了避嫌,交材料的时候卫孟喜也没去找韦向东,一直到下午他下班了才约着吃了个饭,大家互相认识一下,以后如果有什么还得麻烦人家呢。
  当然,少不了给韦家人带的石兰特产,还有向南姐给大哥小弟准备的几件厚衣裳。
  石兰省棉花好,做的衣服也好,只是粤东省再冷也冷不到哪儿去,韦向东抱着棉花衣服眼眶发红。
  一个劲问向南的情况,当知道她现在是小卫手下一员猛将,心里还是很欣慰的,他没有这时代人的局限,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也见识到了很多大老板的风采,并不觉得帮私人打工有什么不好的,只要这个老板生意越做越好,只要老板人品好,妹妹的收入比他这国家干部可是高太多了。
  目前几次接触下来,小卫的人品还是不错的,连妹妹那么挑剔的人都能跟她这么多年没闹过一次矛盾,就是最好的证明。
  卫孟喜会喝酒,喝了一杯,准备再来第二杯的时候,多管闲事的侯烨忽然说:“你不会喝酒就别逞能,韦科长知道你的心意就行了。”
  说着,自己起身,“我敬韦科长一杯,先干为敬。”
  卫孟喜:“……”喵喵喵?
  你干啥呢,大姐我的酒量是练出来的,上辈子喝醉了都能在男人堆里全身而退,不然早被人欺负死了。
  但有他带头,张兆明也跟上,倒是让韦向东喝了个痛快,这人没别的爱好,就好一口酒。
  一顿饭,也算宾主尽欢,第三天,他们的资格预审顺利通过,第四天开始正式竞标,幸运的是,只有另外两家来竞标,那两家一看也是来玩票性质的,相比卫孟喜的这边十分充足的准备,他们反倒成了陪跑的。
  最后,万里集团顺利拿下烂尾地块,有韦向东从中斡旋,最终成交价是148万,比刚开始报的底价还少两万。
  两万块,别看在总价面前不算多少,但以后能发给工人们做奖金,也是一笔不小的福利,卫孟喜欣然接受并承他这个人情,打算回去就给韦向南加工资。
  原约翰威尔逊玩具厂剩下的烂尾楼是一片足足两千多个平方的,层高高达六米的平房,主体框架已经有了,只需要再把隔断和房顶盖上就行,这点卫孟喜直接交给张兆明去办,他是羊城本地人,要找几个施工队很容易。
  同时间,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张春明家安安的骨髓排到了,他们忙着投标那几天,正是去港城做手术,结束后卫孟喜第一时间去看望。
  手术很成功,主要得益于孩子的坚强,就连港城那边的医生也不敢相信,这个孩子的白血病已经持续了这么多年,要是在一般孩子身上,哪怕是成年人身上,压根都活不到现在,他能坚持过来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医学奇迹——上天给他机会,他也在顽强的挣扎。
  这样的医学奇迹本身已经够让人动容,谁知安安进手术室的时候还安慰妈妈,要是他没机会再睁开眼睛,要妈妈答应他,一定不要太难过,要再结婚,再生个孩子陪她。
  张春明讲的时候哭成泪人,卫孟喜这听的也是眼泪涟涟,孩子啊,真的就是上天送给他妈妈的礼物。
  他以为再生一个陪着妈妈,可在妈妈心里,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的。
  不幸中的万幸,骨髓移植后一旦成功,只要五年后没有复发就算完全缓解,十年后没复发就算完全治愈,对于寿命是不会有影响的。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港城的手术费远超他们预算,达到了四万多,卫孟喜于是又借了一次钱给他们。
  都到这份上了,不借也不行啊,她这七借八借的,加上办厂的,手里是一分钱没了,过年也就只能维持去年的水平。
  但孩子们懂事了,知道妈妈现在正是用大钱的时候,哪怕没新衣服谁也没闹,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