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

第258章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258章

小说: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小陆哪里还记得哟?这孩子的记性是边长大边忘记,猴子搬包谷似的,“妈,我现在只记得四岁以后的事了。”
  卫孟喜于是也不纠结,省得庸人自扰。
  母女俩上完坟,慢悠悠的顺着土路往县城走,也就三四十分钟,跟她们去金水村的距离差不多,但道路平坦宽阔,比去金水村的还好走。
  进了县城,老闺女叫肚子饿,卫孟喜于是又带她去她们第一次吃饺子那家店,结果被告知国营饭店已经倒闭了,现在卖给了私人,生意看着红火得很,就是面孔已经不是十五年前的老面孔了。
  随便点了两碗牛肉面,吃完就准备回孟金堂家里,孟舅舅直接给了他们一套钥匙,说他平时要是不在朝阳的话,她们想回来也能直接回来。
  好巧不巧,刚走到门口,就见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正在门口拄着拐杖转圈。
  看见她们,小老头先是一愣,继而狂喜,“小卫?是不是老爷子回来了?”视线往她们身后找。
  是孟金堂的大儿子,孟伯安,“孟大哥。”
  “老爷子呢?我现在有急事找他,他这一次去港城怎么这么长时间,我这心里都着急死了……”
  卫孟喜只好说,“舅舅没回来,我们是回来上坟,顺便过来帮他看一下家里。”
  孟伯安的一通苦水只能就此打住,老爷子没回来,那他苦水倒了也没用啊,现在他是知道卫孟喜有钱,可再有钱,她是自己小辈,自己这老大哥能开口,他可丢不起这脸。
  “嗯哼,这样啊,那你们……对了,你父亲的坟茔在祖坟那边吗?”
  卫孟喜说“嗯”,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孟大哥要没事的话进来坐会儿?舅舅走前给了我一把大门钥匙,说我有空回来的话帮他给花花草草浇点水。”
  她决定,不告诉他自己有所有屋子的钥匙了,省得待会儿把他心脏病气发,孟舅舅宁愿把钥匙留给她这没多大血缘关系的外甥女,也不愿留给他这亲儿子,足以想见是有多不待见他。
  孟伯安却没接茬,而是看向卫家祖坟的方向,“当年你父亲的病,生得很急,生病前一天他还来省城找过我,看样子是想跟我说什么,但欲言又止,只留下一个木匣子,让我代为保管,但……”
  卫孟喜不知道还有这茬,忙问:“但是怎么啦?”
  “那时候不是正闹得满城风雨嘛,你嫂子也是怕那东西会给咱们家招来祸害,就……”卫家以前可是朝阳县最大的大户人家,跟这种人家的后代有牵扯,他们两口子也不敢。
  卫孟喜要被她急死了,卫小陆比她妈妈还急,“大舅舅你倒是快说啊,木匣子后来呢,还在吗?”
  “我也不确定,当时被你大舅妈给收起来了,不知道还在不在,家里老物件儿多,我几十年没去翻过。”
  “那行,如果大舅能帮我妈找到姥爷的遗物,咱们必有重谢。”
  孟伯安眼睛一亮,但觉得还是要给她们打个预防针,“其实也没啥,不是啥值钱的,当时你父亲说,里面就只有一点你儿时的东西。”
  卫孟喜一听就知道,这孟伯安两口子绝对偷偷看过,不然也不会这么说。
  她虽然生气,但也有点奇怪,父亲明明知道他们两口子的德行,怎么会把自己儿时的东西交给他们保管,“我父亲有没有说什么交代的话?”
  孟伯安凝眉想了一会儿,“原话我记不清了,毕竟都三十多年了,我只记得他好像说以后有机会的话把这东西转交给你,你会知道的。”
  其实,当时他们还担心会不会是什么密信之类的,生怕惹火烧身,妻子想要扔掉,是他没多久听说卫衡死了,想起那么大个小女孩动了恻隐之心,心说人都死了,就是什么密信也无关紧要,这才没扔的。
  卫孟喜知道自己父亲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商人,甚至是个性情中人,他留给自己的东西,或许真的就是自己小时候玩的什么玩具之类的,他觉得有纪念意义而已……但奇怪的是,“我父亲把东西交给你的时候,还没生病吗,你确定吗?”
  “确定,他说第二天要去石兰文艺报社办点事,还在我家住了一晚,我们都没听见他咳嗽,他脸色也很正常,一点也不像得了肺痨的人,后来听说他去世……我们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肺痨就是肺结核,虽说是传染病,但绝大多数都不是什么烈性的,而是缓慢进展的慢性病,很多最终走到死亡那一步的,都是长年累月造成肺部病变十分严重或者多器官衰竭才会死。
  而卫衡是个例外,就在他回家后的第二天,听说就发病了,然后三工四天的夫人就没了。
  卫孟喜那时候太小了,没什么时间概念,只知道父亲忽然生了很严重的病,母亲不让他们待在一起,然后她出去玩,玩够了想回家的时候,邻居婶子拦着不让她回家,说再等等,后来她就再也没看见他。
  现在想来,父亲的去世,确实很突然。
  总觉着哪里不对劲,但又想不出来,心说自己应该是太想念父亲了,在这一刻居然希望卫小陆说的话是真的。“这样吧,孟大哥给我个地址,明天我去找你拿,怎么样?”
  卫小陆补充,“我妈妈一定会重谢大舅舅。”她的小心思,生怕孟伯安捣鬼,故意不把东西给妈妈,或者不把这事放心上,她有预感这个东西对妈妈来说是真的很重要。
  “好。”
  大概两个小时后,老陆从菜花沟回来,载上母女俩回家。
  跟来的时候不一样,回去路上,母女俩都不说话,老陆还以为是她们生气自己回老家待的时间太久了,“我,根宝奶奶身体不好,说会儿话,给了她五百块钱。”
  其实他是真想多了,在老人的问题上,卫孟喜自己不会回去多看一眼,说一句话都不会,但陆广全是他们亲生的,他回去看看,每年给点看病钱,她从没说过一个“不”字。
  但陆家二老跟陆广全的关系本就没多好,即使所谓的陪着“说说话”,顶多就是老的抱怨一通,小的听,或者都不说,大眼瞪小眼,这么多年,老陆也没什么心思回去跟老婆子大眼瞪小眼,只是每年跟广梅一起出钱,你以为卫孟喜不知道吗?她知道的,但她不阻拦。
  一家三口心思各异的回到家,也没心思做饭,去卫家宴跟着员工们随便吃了点,卫孟喜就有点坐立难安。她找出那个曾经被陆老头偷走的粉钻戒指,细细的摩挲着,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她清楚的记得,这戒指是父亲离世前的半个小时,背着母亲偷偷交给自己的。
  让她一定不要告诉母亲,这是他们之间的小秘密。
  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半小时后父亲就要永远的离开她了。
  卫孟喜想到这个,忽然又想起上辈子自己曾在电视上看到的,这颗戒指不知怎么回事流落到港城,还在港城被一家拍卖行拍卖,当时新闻上都报道了,以五百万价格拍下的人,还给了一张照片,是一位穿着米色西服,戴着费多拉软呢帽,拄着拐杖,拐杖上的右手缺了一根食指……诶等等。
  这个人她好像在哪里见过,不是报纸上。
  或者说,除了上辈子那张报纸,她应该还在别的地方见过这个人,虽然脸看不清长什么样,但她确信,自己一定是在哪里见过这副打扮,尤其是是右手缺失的食指,这种标志性的缺憾她不可能记错。
  卫孟喜坐在梳妆台前,再一次摩挲着戒指。
  正巧,老陆进来了,看见她的动作顿了顿,他不会忘记,她说过,当年这枚丢失的戒指其实是被老头拿走的。
  即使愤怒,她也已经在尽可能的照顾他的自尊了,说什么“拿走”,其实就是偷。
  他从身后抱住她,“想呦呦姥爷了?”
  “嗯。”
  “我一直觉得我亲情缘浅,以前我甚至想过自己是不是命硬,身边的人一个两个都要被我克死……”上辈子最困难最沮丧的时候,她无数次怀疑过,也信过。
  明明她已经比很多人都努力,也比很多人都辛苦了,为什么她的日子还是好不起来?凡是对她好过的人,都一个个不是死就是惨,难道就因为她懦弱,所以她活该吗?可后来她明明活得够大胆,够勇敢了啊!
  不过,这只是她睡前的郁闷,睡一觉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天刚亮,卫小陆就来敲门,像个老妈子一样操心:“妈可别睡过头啊,今天咱们要去大舅舅家。”
  “你怎么还没去上学?”卫孟喜一看时间,都八点多了,最近她休息,就让胡小五送孩子。
  “我要跟妈去拿姥爷留给你的东西。”小姑娘理直气壮,不等老妈发火就先往下跑,“我跟班主任请了半天假,你俩的早饭已经做好了,快下楼吃哦。”
  卫孟喜哪舍得真打她啊,这孩子是怕她见到父亲遗物会伤心,所以想要全程陪着她。
  上学嘛,偶尔缺个半天又有多大干系?在她卫小陆心里,妈妈永远是排第一位的,是最,不是之一。


第150章 
  车子一路畅通无阻的开到书城市拖拉机厂家属区; 大门口的保安看她们眼生,将她们拦下。
  刚停稳,就见一个将近一米七的漂亮姑娘跳下车; “妈。”
  这姑娘实在是太漂亮了; 眼睛又大又亮,头发黑黝黝的在阳光下仿佛是青色的; 鼻子高挺而秀气,嘴巴红艳艳的,满是少女的娇憨。
  保安心说:咱们家属区谁家的客人啊,这么漂亮!
  “哎呀知道知道; 别这么激动。”卫孟喜本来还有点紧张的心情; 被傻里傻气的老闺女给缓解了不少。
  按着保安说的,进大门,找到第三栋筒子楼; 再往里走二十米,转角有个小楼梯; 上去二楼; 看着门牌号“209”。
  拖拉机厂的家属楼是五十年代修建的三层筒子楼; 一条过道门对门的住了二三十家人; 别看现在过道早就被各种杂物塞得无下脚之处; 墙壁上都是孩子们用各种笔“创作”的涂鸦; 活脱脱的脏乱差。但在五十年代; 这里是当之无愧的最受欢迎的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才能住的地方。
  当初; 孟伯安为了这个地方,可是费了好大劲才申请下来的; 后来为了保住这套阶级地位象征的房子; 也是他出卖孟金堂的最直接原因。
  正想着; 刚要敲门,门从里开了。“呀,我就说今儿咋一大早就听见喜鹊叫,原来是小喜来啦!”
  小老太跟孟伯安差不多年纪,头发花白,但脸上皱纹倒是不多,硬要把她们让进去。
  卫孟喜只能跟着卫小陆进门,他们家前两年把左右两家的房子买下,中间打了个小门,看着倒是要比普通单间的筒子楼要开阔些,但东西却依然堆得满地都是。
  母女俩面不改色,将带来的营养品递过去,“也不知道嫂子喜欢吃啥,我们就都准备了点。”
  这些东西,至少有十几样,都是份量实打实的,卫小陆的手指都被勒得通红通红的。
  孟大嫂的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哎呀来就来了还拿啥东西,都喜欢,我都喜欢,这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居然连茅台酒都有两瓶!就凭他们这普通的即将退休的工人家庭,靠死工资能买得起啥呀?老爷子守着金山银山也不看顾他们,他们能买下左右两家的房子,也是拿出一辈子的积蓄,又正好赶上邻居们要置换商品房,急卖,让他们捡了漏。
  “哎呀老孟,你到底找着没?小喜她们都来老半天了!”
  “马上,我记着当时搬家的时候,跟这些书一起搬来的,放在左边这间里的啊,咋死活找不着了呢?”
  卫孟喜很想进去帮帮忙,但无奈那房子实在是太小了,她压根挤不进去。
  孟大嫂觑着她们脸色,小心翼翼地解释:“东西我们好好帮你保管着,就是这两年搬家弄乱了,这么多年了,我们也没打开过,不知道是啥东西。”
  这解释就有点画蛇添足了,卫孟喜不信。但她现在的重点不在这里,也没心思跟她计较他们到底看没看过父亲留给她的东西。
  她有预感,父亲不是留下什么金银财宝和古玩字画等值钱东西,就是留也不会这么直接明白的交到这两口子手里,要是他们能看得上的东西,就不会至今还保留着,早被瓜分干净了!
  “找到了,这个,就是这个小匣子,真是让我一顿好找啊……”
  孟伯安小心翼翼护着一个小木匣子出来,双手捧到卫孟喜眼前,“你看,就是这个,这么多年了锁还在,我们是真没碰过。”
  卫孟喜也来不及说谢谢,一把接过,先翻转着看了下六个面,锁确实是一把很复杂的簧片锁,都生锈了,也没有被暴力撬开的痕迹。这种锁有个特点,就是一旦遭受暴力撬打就会严重变形,彻底锁死,以卫孟喜开锁多年的经验来看,他们可能试图想要撬开过,但没成功就放弃了。
  但匣子的底部,却多了个成年人食指大的洞。
  “这……当年你侄子他们不懂事,不懂事,就……”孟伯安坑坑巴巴,老脸羞红,瞎子都知道这个洞是干嘛的。
  “但小喜你放心,我们真没拿过里面的东西,当时掉出来一张纸,我又给你塞回去了,你看。”
  卫孟喜从卫小陆头顶上拔下一根钢丝小夹子,用尖头插入锁眼,轻轻的转动几下,或快或慢,或大或小,摸索着不一样的幅度和频次,很快,“卡塔”一声,锁开了。
  孟家两口子目瞪口呆,“这这这……”这是开锁大师啊!
  卫小陆不由自主挺起了胸膛,她卫小陆的妈妈,就是干啥啥都会,家里没有一把锁能难住她哟!
  卫孟喜也没时间搭理他们,就见匣子里,装着一个小小的牛皮拨浪鼓,一方小小的口水巾,一双小猫头鞋,还有几张泛黄的纸。
  全是她小时候用过的东西,本来她也想不起来这东西是什么,但就这么看着看着,眼前忽然就出现她小时候咧着刚冒牙的嘴,使劲摇拨浪鼓的模样……她踢踏着红底金猫头的小鞋子,仿佛穿上了战靴,跌跌撞撞的从爬到扶墙走,再到能跑能跳的画面……
  这些东西,对于孟家两口子来说还没一个馒头来得实在,但对卫孟喜来说,却是在诉说她的来处,她的成长,她的脚印。
  父亲没留别的,只留下这三样,说明他可能已经看开了生死,就单纯只是想给她留个念想吧。
  “妈你真幸福,有个超爱你的爸爸哟。”卫小陆忽然搂住她,轻声说。
  卫孟喜的眼泪生生被她刹住,于是又将注意力转移到那几张泛黄的纸上。
  是普通的宣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云对雨雪对风”六个字,“雪”字是一团乌漆麻黑,看得出来涂涂改改很多次,写字的人十分没耐心。
  “这是妈妈刚开始学会写的字,毛笔字哦。”
  家里五个崽都是被苏奶奶压着学过毛笔字的,要说书法,任何一个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都能得奖的水平。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妈妈从小也被这么压着哄着学过毛笔字呢。
  “咦……这里还有一张,是我姥爷的字吗?”
  卫孟喜接过一看,也是泛黄宣纸,上面只有一句话。
  “一个坟墓吗? 啊,不!这是一个灯塔,因为你睡在这里,你的美貌使这一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着光明的欢宴的华堂。”卫小陆轻声朗读出来。
  卫孟喜一愣,这几句话有点怪怪的,不像父亲这种中式传统文人会写的句子,他会写律诗,写现代诗,写散文,甚至八股文,但……这这种奇怪的腔调,不像是传统文学创作的感觉。
  她不懂文学的东西,也不知道自己感觉得准不准,只能暂时把东西收起来,一样样的,小心翼翼的,收回匣子里,再从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