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白月光套路之后-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他便放心了。
又瞧了一眼紧紧挽着韩昭昭手臂的陈子惠,对他,也罕见地露出了笑意。
“你们要成亲了啊,是不是回到京城的时候便成亲?”
“是吧。”
韩昭昭应了一句,知道这个亲是迟早要成的,她并不是很关心这个成亲的日子,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成亲这个机会,从陈子惠的手中套到更多的信息,等陈子惠在害她家的时候有所准备,能钳制住他,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可惜我喝不到你们的喜酒了。”
秦县丞稍显遗憾,叹了口气,可看向陈子惠,还算是满意。
他说,面前的这两个人是良配,至少,他站在韩昭昭的角度上想是如此。
韩昭昭面上笑着应着,可心里却是满满的感慨,骗了一辈子人的人被另一个骗子给骗了,他想不到陈子惠的身世。
看不久之前提起清河长公主时的表情,她猜测陈子惠的出身一定与这位长公主有些许关系的。
当年陈子惠骗过了她父亲,可见这孩子从小就会骗人。
这哪里是良配,成了婚之后,分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她还要竭尽所能地引陈子惠入她布下的套。
可是现在,她却是轻轻地拉着陈子惠的手低下了头,像寻常女子提起自己的夫君一样羞涩。
提到成亲一事,陈子惠的目光也变得柔和起来,对于间接引得自己国破家亡的仇人,这回他是少有地没用冰冷的目光瞟他。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秦县丞好不容易说了一句让他听得进去的话。
不过,秦县丞没有接着往下说,很快,又陷入了沉默。
月亮挂在西山头,天上的星星若隐若现,感觉天空已经有了一丝丝亮意。
此处是野外,没有更漏,韩昭昭恍恍惚惚觉得好似是要到黎明了,便问了一句:“是要到黎明了么?”
得了陈子惠一句肯定的回答。
原来恍惚之间,从将近午夜打的那场仗开始,到现在已经快要到黎明了。
这么久的时间,也不知道父亲在何处,这一晚上,应当也是睡不熟的吧。
寒冷的风吹来,她身子一哆嗦,被陈子惠揽进怀里。
一晃之间,她注意到秦县丞的身子随着风往后头栽了一下,费了些力气才站稳,看样子有些虚弱。
时候不早了,天都要亮了。
洒完这壶酒,说完这番话,秦县丞整个人显得异常疲惫,转身便要往屋里走,寻个地方歇息。
侍卫们仍然把他看守得紧紧地,几个人寸步不离地跟着他。
当他缓缓地往前走,还未进屋的时候,后面忽然有一人出现。
他用余光瞟见,毫不迟疑地走进去。
留下韩德元在远处瞧着,停在原地。
冷风吹过,吹起他两鬓的白发,天将破晓时,他一个人立在黄土地上,旁边是黑黝黝的山。
韩昭昭一回头,见到的便是这种景象。
“父亲,你来了!”
远处的人逐渐走近,满面沧桑。
听到她的问话,答了一声“是”。
看到女儿,又关心地加了一句:“担心你,这么长时间,还不回去。”
“我没有事的,刚才只不过碰到了几个匈奴人,后来,他们又都走了,原也没什么大事的。”
“我知道的。”
“父亲还是多保重些吧。”
韩昭昭想,秦县丞此事一出,定然将父亲刺激了不少,几天不见老了许多,他来这里就是往伤口上撒盐。
说完,她便小跑过去,拉着父亲走开,可韩德元站在此地,仍是未动,两眼直视那栋破茅草房。
人已经进去了,身影被挡得严严实实,压根瞧不见,而他瞧不见仍是在瞧着。
韩昭昭想父亲一定是被秦县丞刺激得太大了,任谁想都能想得清楚,一个自己信赖了二三十年,引以为知己的人背叛自己而去是种什么样的感觉。
“父亲,不要再看了,等到他回京城的路上也不要再瞧了,他对我们不仁,我们何必对他有义。”
秦县丞有秦县丞的苦衷,可他做下的事情,确实把她家狠狠地伤害了一把。
“他还能到京城?”
韩德元喃喃地道出来这句话。
此时,他的身边只有韩昭昭,陈子惠站在较远的地方,盯着秦县丞的一举一动。
他与开国皇帝周恒有关,知道的事情太多,涉及到太多皇家内部的纠纷,后又与匈奴勾结,任是谁,也不敢随意处置这个人。
陈子惠生怕这个人在路上出什么意外,这种人他不能擅自处置,最后只能交由皇帝,他着人把秦顺看得紧紧的,白天黑夜地看着,不给他一点儿寻死的机会。
偏生父亲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韩昭昭心下一惊,脱口问道:“为何?”
韩德元犹豫了一下,道:“他这么傲气的一个人,经历了这样的事情,绝不会再踏进京城一步。这一点,我太了解他了。”
韩昭昭一愣,不想父亲说出这样的话来,到了此时此刻,还说自己了解秦县丞,以往父亲说话从不是这般。
话刚一说出口,韩德元旋即意识到自己的不妥当之处,这些时日沉浸于悲戚之中,已然有些忘了他该说的是什么,该藏的是什么。
这一次,他没再说话,越说越显得欲盖弥彰,其实,这场仗打起来之前,秦县丞告诉过他,知自己寿数将尽,欲埋葬于故土。
至于他会用什么方法,会在何时,他都清楚得很,他也知道对于秦县丞来说这是最好的归宿。
天将破晓,漆黑的夜幕渐渐染上了极深极暗的蓝色,圆月悬在山尖,照映着一地的尸与蒙在土地上的白霜。
就这样沉默了片刻。
很快,一声惊呼打破了沉默。
有人急慌慌地从那间茅草房里跑出来,见到陈子惠时大惊失色,尽可能压低声音道:“秦县丞自杀了。”
如同平地里起了一声闷雷,瞬间炸开,陈子惠拔开腿,撞开门,见到秦县丞半仰在椅子上,气息断断续续,还没有完全断。
懂医术的人上前,把了把他的脉搏,他的眼睛半睁着,心里是想阻拦这些人的,可是根本没有力气,微微抬起眼皮,瞧着过来的人。
眼神渐渐涣散,周围的一切渐渐模糊。
看到旁边的人懊恼地摇头,说是无能为力,毒已入肺腑。
“是毒药?”
陈子惠蓦地想起从韩昭昭手里拿过来的解药,来自匈奴,能够解数种独产自匈奴的毒药。
还是秦县丞给韩昭昭的,现在还被他带在身上,他想着,在他的手中总比在韩昭昭的手中安全,若是遇到意外,失了这东西,就麻烦了。
他拿出那个小瓶子,倒出一小丸药放在手心,递给身边的人,让他们撬开秦县丞的嘴喂进去。
那人已然没有了力气,没有做挣扎,药丸进入口中,入口即化。
吃完了之后,人还是奄奄一息的样子。
于此,陈子惠并不感到意外,把那药喂给他,不过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连他自己都不抱多大的希望。
哪里有药能解百毒,秦县丞他一心求死,又怎么会找不到破解之法。
这一声唤已经把在远处的韩昭昭惊起来了。
她想要过去瞧,可是看着精神已经恍惚的父亲,有些犹豫。
“他人就这么没了?”
“是,他这个人啊,早在事情发生之前,就会把一切布置妥当,不过你放心,他是服毒自杀的,去了京城不会担心责任落到陈子惠的头上,只不过陛下想从他口里知道一些事情,却是知道不得了。”
韩德元一边说,一边快步往那屋子里走,推开门,见到半仰在椅子上已经奄奄一息的老友。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02 23:18:12~2022…04…04 21:47:2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咸香辣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4章 意外地沉默
◎ 天有些蒙蒙亮了,韩德元是举着火把进来的,甫一推开门,光涌进来,引得秦县丞的眼睛微……◎
天有些蒙蒙亮了; 韩德元是举着火把进来的,甫一推开门,光涌进来; 引得秦县丞的眼睛微眯。
他服的是慢性毒药,初始时并无感觉; 却会慢慢地侵入人的五脏六腑,直到死亡; 这毒药世上无解药。
他知道等天一亮,陈子惠就会带着他赶往京城; 于是便估摸着时辰; 提早服下了这毒药,直至此时才发作,一旦发作,人感到气力不济的时候; 就代表着他没有多长时间的活头了。
对着韩德元,他张开了口,却没有说出一句话来,有的只有口型。
一瞬间,韩德元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在后面默然。
天渐渐地亮起来; 日升于东山之上,熹微的阳光通过茅草屋破旧的窗户缝穿进来,落到椅子前的一片空地上。
他的眼睛缓缓闭上; 最后嘴角留了一丝笑意。
以后的事情; 就交给韩德元了。
韩德元的身子一抖; 仿佛是在寒风中被冻得瑟缩的人。
韩昭昭见到; 敏捷地扶住了父亲。
“父亲?”
“这屋子里太冷了; 这一天,破晓前的时候是最冷的。”
说着,裹紧了披着的大氅,这一辈子去过更北的地方,去过冬日里布满雪的荒原,在夜晚披星戴露,疾驰行军,风如刀子般割过人的脸。
可是,都没有他现在感受到的冷,让他的心寒。
“人死了,便入土为安吧。”
他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说出了这句话。
陈子惠犹豫了,秦县丞一死,对着皇帝,他这边本就不好交代,因着他与秦县丞的仇怨,他又没有必要去袒护秦县丞。
“可是陛下那边是要我押解他回去的。”
“无妨,我去跟陛下解释。人已经去了,又不能把尸体带到京城里。”
说得也是有理,皇帝是吩咐过,活要见人,但没防住,他意外死了,是确确实实地死了,总不能把他的尸体从雁门郡拖到京城,死人不会讲话,从他的身上得不到任何信息。
没有用处,空耗力气。
如今在这个时候,陈子惠也不想和韩德元撕破脸,况且眼睛一瞟,瞧见了站在韩德元身边的韩昭昭。
毕竟这是韩昭昭的父亲,无论是从大局还是从韩昭昭的角度上,他都不该再去干预。
于是,便由着韩德元去了,反正他说了,最后这责任是他担着。
甩了甩手,离了这间茅草屋,顺便带走了自己的几个亲信。
留下韩德元和韩昭昭以及剩下的一些人。
“下午便要回京城了,你也多去张罗些。”
“父亲,那你呢?”
“去云中郡,把他安葬回故地。”
“去云中郡?”
韩昭昭对父亲的行为感到诧异,父亲是个快意恩仇的人,将恩怨拎得清清楚楚,决不亏欠人半分,也不会让别人亏欠自己半分。
现在对于这回亏欠过自己的秦县丞,显得过于纵容了,是,他有才,命途多舛,夹在匈奴和中原人的夹缝中活着,可以同情他,可这一切不是他作恶的理由,也不是间接伤害她家的理由。
“是,也不远,跨过了这些山,见到了平原的时候,便是了,匈奴的守军也不必怕,我们不过是到云中郡一圈,把人埋了便走。去吧,你先回去,我着人跟着我去就是了。”
韩德元先是让人用木材搭制了一个简易的棺材,把没有气息的秦顺放进去,阖上盖子。
因是顺路,先带着韩昭昭进了他的帐子,安置好,又换了一批自己的亲信去抬这个棺材。
接着,一切归于寂静,屋里只剩下韩昭昭一个人。
这帐子不小,只是没怎么布置过,显得空荡荡的,一个厚褥子铺在地上,上面搭一个厚被子,这简易的床铺旁边是一个极其简陋的小桌子,有一个抽屉。
是该上锁的,上面插着钥匙,只是现在,没有锁上,应当是得知秦县丞那边出事了,慌乱之余,给忘了。
她走过去,想着这不大妥当,毕竟父亲也算是一军的统帅,手中也有些军机要务的,把东西贸然搁在外面,哪怕是在帐中,外头有人把守,也是有风险的。
自从秦县丞一事发生之后,她是格外警惕奸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于是,到了那张小桌子前,往桌子上扫了一眼,没有锁,那想必就是在抽屉里了。
于是,打开抽屉,见有一张泛黄了的羊皮纸铺在上头,嫌碍事,便把这张羊皮纸拿出来,丢到桌上。
落到桌子上时,它翻了个身,露出了背面的文字,一个圈套着一个圈地,跟道士画的符纂一般,是匈奴的文字,她不认得。
父亲的屋里怎么还会有匈奴的东西?
她暂且把这张羊皮纸放到桌子上,又去翻柜子里其余的物件,看得出来,都是些重要的东西。
只是这张纸,放在其中,略显突兀。
韩昭昭把这张纸拎起来,重新看了看,她记得,父亲说过自己不光识得匈奴的文字,还会写。
又重新把这张纸看了一遍,韩昭昭觉得这字不像是父亲写的,父亲的笔势雄劲,如同他镇守边关多年的武将身份一般,这字写得甚是清秀却有骨鲠,像是一个不屈不挠与命运抗争的白衣书生。
弹出在她脑海中的第一个画面便是秦县丞,那个刚刚死去的人。
她的字是秦县丞教的,因而对于秦县丞写的字,她还是有印象的,一个人的字是难改的,无论写的是汉字还是匈奴的文字,都带有着自己的特色。
还真像他写的,工整端庄,能把歪歪扭扭的文字写得让人赏心悦目,他写了满满的一张纸,只可惜她一个字都看不懂。
但她觉得这东西不同寻常,还是接着往下看了。
在这些字的最后一行看到了一个与上面都不同的字迹,笔力苍劲,是父亲写的。
再一细看,这是她在这些看起来都长得差不多的匈奴文字里唯一认识的,是父亲的名字。
当年,父亲告诉过他,他的名字若是用匈奴的文字,就是这般写,父亲还告诉过她,她自己的名字该如何用匈奴的文字写。
要她牢牢地记住,若是在截获的匈奴的信件中看到了这两个名字,一定要当心,尤其是她自己的。
如今,她却是在父亲保存的信件中看到了,还是父亲亲笔所书。
她重新把这张羊皮纸搁到桌子上,眼神扫过抽屉,找到了那把锁,待要把羊皮纸放回抽屉,用锁把抽屉锁上的时候,她犹豫了片刻。
这东西,父亲是真的想让她瞧见吗?她是不是该装作不知道。
晃了晃头,觉得自己想得太多,待要把钥匙□□,把锁安上的时候,手又停住了。
脑海中浮现父亲近日来对于秦县丞的种种态度,不该是对一个背叛自己人的态度,耐人寻味。
手一抖,羊皮纸落到地上。
听到出了声音,韩昭昭心虚,立马蹲下身,把羊皮纸捡起来,叠成原来的样子,重新塞回抽屉里。
父亲告诉过她,做事要谋定而后动,不可肆意妄为,不该说的话不要说,不该问的事情不要问。
如今,她要把这反用到父亲身上了吗?
不过,她是觉得最近父亲很怪,与以往行事风格大相径庭,尤其是秦县丞死后,对于他的态度,让她有些不可理喻,就像是换了一个人。
韩昭昭听人说过一些巫术,来源于匈奴,画上一张面皮,贴到脸上,就变成了另一个人的模样,若是经了技艺极其高超人的手,根本是看不出来一点儿破绽来的。
如前几日陈子惠身边的云飞身上,就出了这种事情,用一张假面皮和高超的演技偷梁换柱,骗了身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