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颤抖吧昏君 >

第129章

颤抖吧昏君-第129章

小说: 颤抖吧昏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绩都是以前的,臣弟不屑去争,谁胜谁负,谁是功臣,公道自在人心。
  这次对北蛮开战,皇兄养精蓄锐十几年,您过得很辛苦,再次积攒下银子粮食,只为接回皇姐,恐怕是皇兄最后一次激战了,您就放心将重任交给温浪?
  交给一个颓废十多年,又曾经失败的臣子?
  温浪有没有资格总领兵马尚且不提,万一他只为接回皇姐,放弃京城,放弃同北开战的原因,皇姐不会高兴,您如何同天下百姓交代?
  何况臣弟去剿匪,分了兵力,带走一些武勋,削弱北伐的兵力,万一皇兄有危险,臣弟领兵在外,未必能立刻赶回来啊。”
  “开战就是为了接回安阳姑姑。”李湛反问道:“除了这个,还有什么?”
  “皇兄开战是为朝廷同百姓不受北蛮威胁,打通古道,扩张领土,甚至逼北蛮臣服,魏王能不能有点大局观?”
  “皇叔说这些就是有大局观了?一个用公主和亲,始终不闻不问的朝廷,有谁会畏惧?有谁会瞧得起?”
  李湛嗤笑一声,“倾国之力迎回为国牺牲的安阳长公主,洗刷耻辱,本王不觉得没格局,皇叔的想法思路同父皇皆然不同,您还是离开京城为好,省得造成兵马思路混乱。”
  “皇兄,我领兵在外……”
  “皇叔有意谋反?”
  武王鲠住了。
  李湛说道:“一群匪患,皇叔带走太多的兵力,岂不是显得您不如匪患?皇叔有格局,自然会把重兵留给父皇。”
  “皇弟自去剿匪,京城即便有变,朕也可以应付,毕竟你不是长宁之战时的你,而朕也不是当初的朕。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苦熬谋划多年,朕只剩下这最后一次接回安阳的机会,失败了……不必皇弟率兵来救,朕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隆承帝把一切都赌上去了,看了看一本严肃的温浪,又瞧了眼李湛。
  一个当弟弟养大的臣子,一个寄托他全部期望信任的儿子,是输是赢,他都接受。
  顺利接回安阳,他同他们一起笑,若是战况不利,再次落败,隆承帝承担所有的罪责。
  他是退位,还是自裁,都要给李湛留下一分继续对抗武王的机会。
  隆承帝一手握着温浪,一手抓着李湛,带着他们离开御书房,另寻宫殿说话。
  武王等朝臣继续跪着,直到日头偏西,才有小太监说,罚跪结束,皇上准许他们出宫。
  跪了好几个时辰,有跪昏了的官员。
  武王一瘸一拐出宫,心事重重,到底留下谁跟随温浪出征?
  又能带走几人随他剿匪?
  隆承帝最后一番话,让他很犹豫,带走太多人肯定不成,万一隆承帝再次失利,在京城没支持他争夺帝位的人啊。
  温浪跪在隆承帝的腿边,郑重其事:“陛下,这一次臣不会再让您失望,不会再让公主失望,臣不会输。”
  隆承帝肥胖的身体慵懒半坐半躺,手中端着酒杯,桌上的空酒瓶整齐排成一行,别怀疑,李湛干的。
  “你……别把自己太当回事,给自己身上背负太大的负担,朕派你去,只因对安阳的承诺,朕的希望寄托在湛儿身上,就算温暖都比你要紧。”
  “皇上!”
  温浪尴尬至极,隆承帝大笑,眸光期许,“活着回来,你们都好好的,陪朕最后几年啊。”


第二百八十六章 密探
  “皇上?”
  温浪声音哽咽,就差抱隆承帝大腿痛哭一场了,长命百岁骗人话,温浪说不出来。
  隆承帝不爱听,“哪有不死的人?哪有长生的帝王?”
  难不成还要他这个做皇帝安慰温浪?!
  温浪狠狠抹了潮湿的眼角,生生将黑白分明的眼睛揉成兔子眼儿:
  “臣早就让您少吃肉,多走动,您就是不肯听,当年为了得儿子,您没羞没臊同您的女人鬼混,什么样的女子都来者不拒,只要能给您生下儿子。
  那时候您就伤了肾水,伤了元气,臣几次撞破就是想让您节制,您总是应付臣,让人圈着臣,您身体就是熬坏的。”
  隆承帝盯温浪的脖子,寻思着是掐死呢,还是砍头呢?
  田公公如同偷食的猫咪,悄咪咪的退远,退远,再退远,只恨不能多长出两只无形的手堵住耳朵。
  “臣也有错,当年若是……若是能将公主接回来,您不至于郁结于胸,出不来这口气,偏偏武王做了挽救国运之人,他同您对抗十余年。”
  温浪发狠说道:“臣向您保证,您若是——臣拼死也不让武王再活着。”
  李湛笑道:“岳父是觉得武王活着时没气够父皇,不在阳间了,还让他同父皇争锋?一前一后的,万一下辈子再做兄弟呢?”
  “武王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清算他的功过,他没机会再投人胎,陛下为天下苍生鞠躬尽瘁,下辈子定也能继续当皇帝。”
  “……”
  李湛嘴角抽了抽,看出温浪的认真,他无言以对,下辈子是投胎为畜生,还是做人,他从未考虑过。
  今生人不管来世事。
  “甜食,点心,夜宵等等,您都不能吃了,以后您作息都得听臣的,等臣迎回公主,有公主调理龙体,您能多活几年。”
  温浪将隆承帝的手放到自己头上,向上顶了顶他的手心。
  “都活着,好好活着,整整齐齐的活着,如今魏王等皇子懂事了,能辅佐您处理政务,您能省不少的力气,您只管享受,其余事,臣同公主帮您看着。”
  “你帮朕看着皇子?就你的性子,还不得被朕的儿子算计死?”
  “您哪个儿子能算计过公主?!倘若公主都吃亏了,您早早让他登基,您也放心将天下交给他,到时臣陪您游山玩水,谁都不带,就您同臣。
  女子都是拦路虎,没意思透了,费心思琢磨女子,还不如就咱们君臣消停游玩。”
  温浪早就断了娶亲的念头,恨不得离女子八丈远,不同女子浪费心血。
  “臣是过继出去的,有小暖就不算断绝血脉,温蜇……看花姐姐的意思,不想让他认生父了,认了反而麻烦,他就是臣的儿子,有儿女,有女婿儿媳,臣无需再娶妻子延续香火。”
  “而陛下有诸多的皇子公主,您没有女子相伴,对您身体更好。”
  温浪把皇上将来的,晚年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隆承帝心头酸涩,又恨不得一脚踹翻温浪,你被女子伤过,做了清心寡欲的和尚,可他不乐意啊。
  后妃千姿百媚,伺候他时,他还是很开心。
  “你别忘了湛儿,其他儿子能放心你陪着朕?”
  “所以说,臣不愿小暖嫁给魏王。”
  温浪一脸委屈,“臣统领近卫少不了朝臣的非议,都盯着臣呢,不过好在魏王他,应该是个孝顺的,对皇位即便有野心,不至于弄得父子相残的地步。”
  “儿臣没想做太子,当皇帝。”
  李湛表态,做了一次帝王梦,他已经完全对皇帝没感觉了。
  “儿臣以后会同小暖浪迹天涯,没准出海走走看看,外面很精彩,儿臣不想一辈子困在京城,困在皇宫。”
  “你就不怕你——将来的帝王严惩你?李湛,朕是疼你,可朕吃过先帝偏爱武王的苦,不会再弄出个能制衡皇帝的王爷。”
  隆承帝缓缓开口:“立太子的事,以后再说,该是你的责任,你跑不了。”
  他对温浪的脑来个一巴掌,“至于你,给朕老实点,别想着当和尚,温蜇在朕眼里永远都是你养子,算不上嫡亲血脉,别同朕说养子也是儿子的话,朕比你懂得多。
  你过继给温怀,你们血脉同宗同源,他在外辛苦将近二十年,为朕为朝廷付出良多,朕不忍他忠诚的血脉断绝,忠臣无嫡亲后代。
  小暖再好,出嫁后就是天家血脉,朕就算同意让小暖的儿子承袭你的血脉,你有没有想过那孩子是否愿意?
  对他根本不公平!承嗣是你为人子的责任,你因尹氏一人而放弃,朕先办了你。
  你记得凡事由过不及,天底下有聪明善良的女子,你不会倒霉到再遇见一个尹氏。
  朕可以同你一起游山玩水,但就你同朕——还是算了吧,朕还多活几年。”
  “您同臣在一起,就活不长?”
  “嗯,会被你气死。”
  温浪面容扭曲一瞬,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转向李湛,“你推测武王留下多少人?”
  “以皇叔的野心,明着暗着的人都不少,皇叔不会把留下的人归给顾娴指挥了,上次岳父逃脱并炸了火枪后,武王收回给顾娴许多的权利。”
  李湛认真思索,郑重说道:“出兵后,岳父也要小心,他有可能同北蛮串通,为颠覆父皇的皇位,他宁可牺牲一些利益,同北蛮成为兄弟之邦,武王想着等自己理顺朝政,清除掉父皇的人之后,他再出兵同北蛮开战。
  一旦他打赢了,谁也不能否认他才是天命之主。”
  温浪点头道:“是该防着武王通敌,陛下不妨让人盯着武王,一旦找到证据,他不死也的脱层皮。”
  “没用的,武王吃亏多次,事关他的生死,他岂能不谨慎,再让朕抓到把柄?”
  隆承帝摇头道:“不去管他的谋算,只要你们能赢,他再多的算计都没用,关键是——你得赢得漂亮,顺利接回安阳,了却朕的心事后,朕同安阳合伙同武王算账。”
  温浪将田公公赶出门,关上房门,在地图上比比画画,同李湛商量进兵路线。
  开始时,李湛还能插上嘴,否定温浪的部署,被温浪反驳后,李湛不吭声,只留耳朵认真听。
  岳父,天生将才!
  不被感情执念牵绊,温浪毫无破绽。


第二百八十七章 脱离武王阵营
  魏王有那个李湛一生的记忆,那人自封大将军,也曾偷偷溜去疆场,不过被吴枫给打回去了。
  那个李湛自认领兵才干不凡,被当皇帝耽搁的优秀将领。
  今生的魏王同样自信着,然而听到温浪的排兵布阵之后,魏王服气了。
  他在推演上不如温浪。
  唯一能同温浪抗衡,在用兵上胜过温浪的人,只有温暖一人。
  就算武王都不如温浪算得精准。
  当然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温浪在布阵上无敌,并不能决定他一定能打赢。
  魏王望着侃侃而谈,自信飞扬的温浪,有些为他惋惜。
  毕竟在记忆中,温浪就没再证明过自己,最后哪怕帮那个李湛刺杀武王成功,也只恩泽了温柔母女,世人口中对温多是轻贱,侮辱。
  尹氏母女越风光,温浪被人践踏的越狠。
  最后,他自尽在安阳长公主陵寝前,结束可笑又可悲的一生。
  老天爷有眼,温浪虽然没重来一次,但温暖还在,安阳长公主也还活着,往后余生,再没谁敢欺辱温浪。
  何况,温浪是他魏王的岳父,孝顺岳父证明他对小暖是真心的。
  隆承帝一脸得意满足,“好,就按照你说的办。”温浪是他同皇妹精心培养出来的,许是偶尔犯蠢,但不曾辜负过他们兄妹。
  他不懂兵法,听温浪的布置后,不明觉厉,对北伐胜利更有信心。
  魏王排除掉武王对北伐的干扰,又运回来粮食,苏首辅等文官为清白的名声,不敢再忽视和亲的安阳长公主。
  而百姓们经过几次洗礼,期望朝廷一雪前耻,迎回最优秀的长公主。
  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隆承帝一边,防范住武王勾结北蛮,此战获胜的几率过了一半。
  武王府,武王回来后把信任的幕僚,属下全部叫到书房,商量下一步的安排。
  忠勇伯竟然也在靠边的地方混了个位置,他并没显得忐忑,而是大大方方,昂首挺胸,比站在武王身边的武勋都精神。
  “王爷,他两个儿子已经投了温浪麾,我不是怀疑忠勇伯对王爷的忠诚,而是您作出决定时,最好他不在场。”
  有人看忠勇伯不顺眼,“前几日,我看到他同温浪一起喝酒……”
  “本王相信忠勇伯,他交好温浪经过本王同意,上次能绑走温浪,也是他传的消息,只是消息被齐柔得知,才有了后来发生的事,为阻止温浪炸毁火炉火枪,忠勇伯胳膊受伤,至今还没痊愈,本王需要一个人埋在温浪身边,帮本王传递消息,拖慢温浪征伐。”
  武王招手,忠勇伯步伐沉稳又快速挤开武王身边的亲信,躬身道:
  “属下因完成王爷吩咐取信问浪,同他说过在场武勋的坏话,也曾经应承附和过温浪,我并不把他们的怀疑放到心上,王爷相信我就好。”
  忠勇伯坦荡敞亮,倒显得方才怀疑他忠诚的武勋枉做小人,故意打击报复。
  武王信了忠勇伯三成。
  忠勇伯继续说道:“我向王爷承认,温浪……他并非传言中的窝囊,只靠着安阳长公主的恩泽,他在带兵上,我是很佩服的,温浪在人后,哪怕喝多酒也很少说武勋的不是。
  他喝得半醉时,最爱说得话是花样百出的夸赞闺女,想哄他高兴,很容易,就是随着他称赞温大姑娘,对我来说并不难。
  王爷,说实话,我一直认可温大姑娘的,她的才干,胆识,身手,以及智谋,就算是赚银子上都比顾县主好。
  就连温大姑娘心眼小记仇这点,她打击报复仇人,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也让人爽快。”
  武王不大自然看了一眼东边墙壁,“不提这事,外面都说温浪宠女儿,他不要脸死命夸温暖,哎,不过,温暖的确同寻常女子不一样。”
  忠勇伯明白,没准顾娴就在密室内偷听,得到武王适可而止的示意之后,他垂手道:“我听从王爷安排,您让我随您剿匪,我就冲到前面,若是您让我留在京城,有任何的风吹草动,我立刻给王爷飞鸽传书,或是派人送信。
  我两个儿子确定跟随温浪出征,他们也可给我送一些消息。”
  武王转动拇指上的扳指,对忠勇伯多了几分信任。
  因为忠勇伯方才说得话都是实话,并未有任何隐瞒,同武王所了解的温浪脾性一模一样。
  温浪同安阳长公主一起长大,从来都是目下无尘的,骄傲得紧,他不屑说任何人是非。
  “你……你尽量也随温浪出征,等本王的消息,本王的人会联系你,到时候你同你儿子按照本王的指示做。”
  “王爷,您不想温浪赢?”
  忠勇伯略带几分不适,面目挣扎,“温浪可以输,不过对北蛮之战,还是要打出中原的气势。”
  “糊涂,只要王爷能掌控全局,架空皇上,北蛮那群人,王爷一只手就能收服,什么要紧,你都分不清楚?”
  “……我觉得对北蛮更要紧,你别忘我们为将者的尊严体面,更别忘了北蛮是中原心腹大患,万一王爷计划落空,消息外泄,你让王爷怎么面对列祖列宗?
  王爷同陛下之争,是兄弟之争,北蛮是什么东西?有何资格掺和其中?”
  忠勇伯高声说道:“我追随王爷,除了荣华富贵之外,相信王爷能荡平北蛮,若是王爷……我无法做到,宁可随王爷去剿匪,或是闭门在家不出,绝无向北蛮苟合的可能。”
  武勋们面色各异,有怒,有笑,也有看忠勇伯不顺眼的。
  “我在府上等王爷调令,王爷对他们的吩咐,我就不听了,王爷若是信不过我,尽管取了我脑袋。”
  忠勇伯躬身后,当着武王面转身而去。
  “王爷……他的心已经向着温浪,他已经背叛您了,您只一试探就试探出他不忠。”
  武王环顾一圈,对众人的表现心中有了分寸,叹道:“他误会本王了,本王怎可能同北蛮勾结?也罢,忠勇伯就留在京城好了。”
  武王挺欣赏忠勇伯直率性子,以后等他夺了帝位,最需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