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福临门之老李家的四媳妇 >

第132章

福临门之老李家的四媳妇-第132章

小说: 福临门之老李家的四媳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闻言,前一秒还欣喜的李大朗耷拉下肩,内心一阵痛。

    好浪费粮食,也不知爷奶怎么想的。

    偏头,看着陷入绝望的三小只,秦望舒云淡风轻说了句:“进来了,总不能亏着本出去”

    齐刷刷的,三人将最真诚的目光投向她。

    揉着肩膀,这时候的秦望舒没装傻。

    要教也得在他们有概念后,什么都不懂时教个屁。

    “这一路进来,我见大家都只砍没运,我估计,大家都想砍得差不多在运,而为什么要砍得差不多才运,我猜测,一个是因为有办法,一个是因为手里的粮食够吃一段时间”

    粮食够不够吃,三小只都没兴趣,他们在意的只有别人想到的办法。

    于是,在秦望舒提及后,三人一瞬不瞬的紧盯着她。

    没有铺垫太多,也没故意拖延,掐着肩膀的秦望舒吐出自己的猜想:“我估摸,他们是想一批批来,这样,放的时候比较好放,拉的时候也比较好拉”

    听到那个放,将所有希望寄予在大朗身上的李小姑失望了,不过,同时想起另一方面的她又不得不承认这样反而更有效率点:“以其一趟趟的进出,这慢慢往前说不定还快些”

    慢慢往前又怎么会快,大家心头都有数,而秦望舒,在小姑娘话落时吐出一句:“谁说是慢慢前进了?”

    小姑娘:不慢还能飞快?

    挑眉看着小姑娘,然后,在小姑娘表示我等着你给我个快的主意时,她转身割草。

    ?!?

    干啥?

    被晾着的小姑娘气得不行:“四嫂?!”

    “想知道就给我弄根结实的绳索”头也不回,秦望舒岂自割草。

    跳脚的小姑娘一秒收势,同时大喊:“谁来帮我割个草,我家四嫂要演示怎么运木料”

    正想动作的大朗僵了,慢一步的香香嘻嘻向小伙伴招手“快,大家快点”

    眼睁睁看着全部动员,李大朗便秘似的靠近小姑,然后小声问:“四婶要是没什么好办法呢?”

    “·····”默默转头看向自家四嫂,在见她一点局促感都没有,她肯定道:“一定有”

    “四嫂哪回不是胸有成竹的?!”次次都是胸有成竹,但事情过去时,连她自己都鄙视当时的自己。

    “呃~”收回目光,与侄儿相对,小夏想维护下自家嫂嫂,又怕说出来良心疼,呐呐的,最终,她在大朗小姑你莽撞了的眼神里呢喃:“便是不能用也总好过毫无想法”

    “·····”是确实是这么回事,可让自家人看笑话总好过让外人看。

    默默的与小姑对视几秒,最终,大朗宽慰:“我们看着多想想,说不定就想到好法子了”

    “呵~”真是看得起自己。

    干笑出声,小夏表示自己能帮的不多。

    相比大朗与李小姑这两没少听秦望舒懊恼,后悔言辞的,杨大嫂她们也好,其他孩子也好,对秦望舒都是很信任的,一听她有办法,那都是毫不迟疑。

    而大家都分工合作习惯了,只要目标确定,这一个个的动作都是飞快。

    于是,在半个时辰后,一条手臂粗百十米长的草绳便弄好。

    “先示范给大家看一下,这样大家就能安心砍树了”

    没多做赘述,秦望舒直接让大家齐心协力将李大姑刚歇工的木料一头拴起,然后让孩子背着细草绳上树,之后将她砍好的小腿粗树枝架在间距四米左右的两棵大树树枝上,并从一番将细草绳投下。

    用细绳绑住粗绳,一扯,笨重的粗绳被扯了过来。

    “帮我一吧”

    到这时,大家都看出她想干嘛了,同时也开始疑惑。

    “老四媳妇,你竖木料干嘛?”没忍住,杨大嫂问了出来。

    没有立即回答,秦望舒只是对女人们点头。

    都各就各位了,她这一点头,心里又多少猜到点什么的女人们,接连几个使劲,长六米,直径差不多四十五公分,一个成年女人双手合抱的木料被拽挂起来。

    “放~”

    一个字落,女人们缓步向前,慢慢放松,听着秦望舒的口号一步步行事,让木料安稳落地。

    转眼,女人们脸上满是惊讶,对眼时都是不敢置信。

    这么粗的木料,单翻动就得她们全部女人一起,就方才栓草绳都累出一身汗。

    谁知,让它立起来到简单了。

    在所有女人的亟不可待里,秦望舒悠悠到来:“南方有井,三五米,十几米深度不等,井上有绞水架,方便取水,而这绞水架及其省力,同等重量的儿童能够轻易提起同等重量的井水···”

 第三百二十三章太难为人了

    自知与她们说轮轴原理等同天书,秦望舒直接说自己在书本上读过有关减重的篇章,而当时因为不信,自己做了简易试验,谁知同样一桶水,经过活动木条后轻多了,这才相信了书本上的描述。

    “我这一路进来,见到别人挪动木料都那么困难,不禁为咱们当心,这才想起这事来,只是书本里写的轱辘到底是什么样,我无法想象,只凭它一句转动而想到这样的办法”

    “妹子,你可真是咱的救星,就这,咱都能省不少力气”想到山里的陡峭断坡,杨大嫂哪里还主意得到秦望舒话里的不满:“这回不用怕杵坎破上了”

    有那么一瞬间惊讶杨大嫂的机敏,但下一瞬,她失望了:“杨大嫂,这可不止能帮大家轻松上坎”

    “???”

    杨大嫂好歹还想到能轻松上坎,其她人连这点都没想到,还在那好奇两者能有什么关联,毕竟,她们是要运送木料,而不是提木料。

    扫视一圈,大大小小就没有一个能联想一下的,秦望舒只能认命。

    “这木料能顺着山坡向下滑,为何就不能顺着山坡往上拉?”回身,指着前头的山坡,她问:“咱为什么就不能在合适的点上安装上这横木,然后清理掉它直线距离内的杂物,然后由上使劲将木料拉上去?”

    目光随着她的手指收不回来,在许久的寂静之后,众人手舞足蹈,一个个的,争先恐后的直夸秦望舒聪明,直说那样比大家扛着树爬山要轻松不少。

    真心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的秦望舒,摸摸鼻子很是心虚。

    她还有更聪明的,还见过更省力的,然而,为了保护自己,她却不得不让大家出最多的力气,流最多的汗。

    “好不好用得明天试验一下才知道,大家先别夸我”

    “妹子,咱心里都有数,这法子一定能行”恨不得现在就外出的关大嫂压抑着心头的澎湃,询问道:“法子有了,这树砍起来也比咱估计的快,大家说咱要不要多砍几棵?”

    “这还用想?当然要”毫不犹豫的,林二嫂便开口,而她这一说,其他人都相继点头。

    相比林二嫂,林大嫂沉稳不少,不过,对于要不要多砍两棵树的提议,她举双手双脚赞成:“这里不是绝对不会有人来,下次进来若是没人还好,要是有人了,咱这树恐怕就不能这么选了”

    官府指定了木料的大小,却没指定只要什么树,自然,砍树的人都会往比较好砍的树木下手。

    这一路进来,没少见挣树的,而山里的东西,别说你打上记号,就是砍到写上名字,别人也可以说一嘴以为没人要。

    之所以让大家知道自己有办法了,不就为了让大家放心大胆的多砍两棵,可多砍两不是多砍几天。

    眼神一转,她问:“杨大嫂,你怎么说?”

    与秦望舒目光相对,考虑了个不确定因素的杨大嫂给出自我建议:“这都过了好几个月了,这一路出去会不会有什么不同咱谁都不知道,不如这样吧,咱明天砍一天,这一天大家能砍多少算多少,之后,咱揉在一块儿”

    大家一起使劲,自然不能在分你家的我家的,人与人之间不止需要信任,还需要公平。

    对于这点,在场谁都没话说,而对于杨大嫂的担忧,众人也理解。

    “若是这次定了路线,下次进来,咱心头就有数了”估摸了下明天能砍的树数量,关大嫂连回家需拿的粮食数量都算计好了。

    扫了杨大嫂,秦望舒跟林大嫂一眼,眼神询问,在见几人都没二话后,她说:“那今天就这么着吧”

    该吃的吃,该喝的喝,该睡的睡,该守夜的守夜,第二天,依照前一天说好的,众人一心砍树,而到了第三天,也就是进山的第六天,队伍开始外移。

    最开始,一根绳索,一根木棍,一座山就用去整整一天,之后,一天多一点点,一天在多一点点,在出山的第五天,简易轮轴多到了六个,三组,而笔直的下山路也成了斜线。

    原本需要更耗力的山坳现在都不用了走了,山这边一次将木料拽上来,反手就能将它送下山,还是山肩这边直接就滑到山肩那头既定位置的那种。

    发现这样更加快速,到了外山的她们都不想将木料往路上运,然而,这时已经有人往外头运送木料了,她们不能在像先前一样毫无顾忌。

    “咱脑子怎么就这么不会轮弯呢?”到这时才知道还能用车来接一下的李大姑,一点也不怕人知道她笨,收回目光就问秦望舒:“要不我们也回去拿个车,用车总比人慢慢拖快一些”

    人一天半的路,这些木料滚了五天,而这剩下的一天路,看着容易很多,实则却比山里时更艰难。

    在山里,她们拉木料上山时能借力使力事半功倍,下山更是快得让人拍马不及,现在,她们却得一步步拖着往前。

    看看那些汉子,在看看她们····简直太难为人了。

    越想越觉得回去拿车是个好主意,李大姑摇动斜挎着的水壶:“将剩下的水合一下,看守的人至少能坚持两天”

    目光从十几米外人群身上拉回,秦望舒没反驳大姑姐的话。

    一根根将木料拽上山并不如她想的那么容易,而开拓路线也不像她想的那么简单。

    水,从进山时大家就省着喝,可在省也无法省出三四天的量,今天若不能去到江边,明天大家都没水喝。

    “你们先搓绳索,我去那边一下”要是不行,得让人回去拉水跟板车。

    “妹子~”被前头人群的规模震撼到的杨大嫂回神急急喊人,在秦望舒停步回头时她忧心忡忡:“他们怕是不会让路”

    不想让木料落到意外之处,这路线当然要先清理出来,而自己辛辛苦苦清理出来的路线怎么可能让别人毁去。

    “我知道,所以,我不是跟他们协商这个去的,我是想动员他们与我们一块的”那些人也真是没点好奇心,她带着这么一群孩子在这里半天,居然都没人好奇过来瞅一眼。

    说不定都等着粮食下锅,谁还有那好奇心。

 第三百二十四章拉同盟

    前一秒才腹诽,后一秒直接吐槽自己的秦望舒只想快些将木料送到江边去,对杨大嫂那是一点也不隐瞒。

    “杨大嫂,咱要是跟他们一样,这些木料至少得来回三趟,所以,我觉得必须将大家都动员起来”

    “啊?!”

    动员眼前这些都不算,还想动员更多?

    实在太出乎预料了,杨大嫂当场失语,而与她一样的是所有听到她这话的。

    感觉到来自大家的目光,秦望舒干脆转回来。

    “若是这一路出去有人用力,咱便是付些木料做报酬也是可以的,若是这一路进去也能有人给咱出力气,咱这些天能砍多少树?”

    不说她们进山这一条,就说山外去江边这一路。

    若是这一路有人帮忙,她们真能一天就到达江边。

    不得不说这想法太具诱惑,你看我,我瞅你的,谁都没说出不好的话来。

    “我先过去探个话,若是能说动她们,待会我三姐就带孩子回去运水,若是说不动,还得拿个车”

    眼摆着将面前这些木料运到江边还得八天时间,这一路出来又受够辛劳,关大嫂站起:“我与你们一道儿去”

    要说服一群与你恕不相识的人其实是件不容易的事,但在你实力与能力不相符时,这又显得简单。

    “不可能的”

    “叔是见到我们进山的,这些天叔应该也没瞧见在有人往咱那边去,咱有多少人手叔心里哪里能不明白”

    见临江村村长眼神露出松动之意,杨大嫂急忙跟上一句:“何村长若是不信,大可让一队人马与咱们进山砍一批料子出来”

    “若是何村长带的人,这一路怕是不用两天”心头将得失算了一遍,发现进山这一路若是也有人手帮忙,自己一方倒是能多换两斤粮食的关大嫂立即附和,不过,在秦望舒没提及这一方面时,她二话不说。

    而对于比别人多了十倍的人,用时七天才运出的百根木料,还得在花两天才能送到江边去,这前后不到四天的时间太具吸引力,而本身就因手里没粮才进的山,哪里抵得过秦望舒给画出的大饼。

    不过,想要他点头还得现实说话。

    “若是两天不能出山,这事我就当没听过”

    “若是不能出来,我也不敢跟叔多说”若是自己一方人多些,她才不要冒这个头。

    脸色不显,秦望舒打了句保票后看了下天色“叔,咱抓紧时间吧,争取今天晚上就到山里”

    抬头看了下太阳,何村长对秦望舒这话简直无法苟同,可隐隐的又升起股子期待:“我这就安排人手”

    他们临江村处于目前的安县与泽县之间,是青城府少有的没有经过逃荒时节颠沛,饥荒之苦的村落之一,可就是因为没有缺过粮食,在见到粮食价钱高到百十斤就能买块荒地时他按耐不住了。

    为了带领村落人致富,他亲自给村里接洽粮商,之后更是亲自带人进府城买栗子。然而,就因比别人多几分小聪明,琢磨到粮食价钱最终会低,他们临江村家家户户都没备太多,若是不尽情开源,手里的粮食怕是吃不到下次收获。

    口里都急得水泡一批又一批的何村长可谓死马当活马医治,而其他村民就更是,闻言,那叫一个积极。

    于是,在何村长分散人马时,秦望舒与杨大嫂一个收集粮食,一个收集水,在将大家剩余的粮食与水都收到一块后计划分工。

    关家二嫂,三嫂还有杨大嫂,林大嫂与秦望舒一起进山,原地,关大嫂与小夏看守,李大姑与林二嫂还有其它几位则带着孩子回去运水运粮食。

    目送走了大姑姐一群,秦望舒交代小夏一句要听关大嫂的话,实则暗示小姑娘随机应变,之后,带着何家大儿子,大媳妇与跟着她们夫妻的一群老少爷们进山。

    爬山,不管是她们,还是临江村人都没什么不同,但在翻过第一座山陵时,秦望舒指着清理并拖拽了七十五跟木料形成的坡痕:“这坡,相信各位叔伯,大哥,兄弟都会下,那我就不多与大家说了”

    转脸,她接过杨大嫂递来的干草,关二嫂与三嫂递来的树枝,草绳,将它们一合并,做成一个简单的草木垫子。

    将草木垫子往坡道里一放一坐,秦望舒的意思显而易见。

    “何大嫂,你一定要小心,一定不能脚跟杵地,想停,你得后仰撑手撑腿,同时用力慢慢减缓速,不然你会连翻带滚的失去控制滚下山”下滑,然后停止,在下滑在停止,几次给何大嫂做了示范后,她接着交代。

    “下滑时一定要出声,不拘怎么喊,总之一定要喊出来,还得喊大声了让后头的人能听见,这样你身后的人才能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