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食至茗归-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起来也和林茗搭建的那个炉子有些异曲同工之处,就见钱广富将饼送入了炉子之后,这才捏一把汗看向了沈母以及林茗道:
“你们可算回来了,再不回来,这千灯镇的场子可就得被人抢走了。”
林茗闻言有些好笑,却又听钱广富道:
“不过你们也不比担心,我已经派人打探过了也亲自尝过了,这家人做的那个什么饼子,味道根本不能和你家比,虽然有些相似,主要是馅料方面有六七分相似的口感。”
林茗闻言点头:
“他们所用的栗子饼馅料主料,应该和我们用的是一个食材。”
钱广富见林茗自然如此平静地就确认了,一时之间还不知道说些什么。
直到过了几息之后,钱广富才巴巴地开口道:
“但你们之前不是说,这个栗子饼的食材只有你们有,是独一份的吗?”
林茗闻言,面带了些歉意道:
“之前这栗子确实是只有沈家独一份,不过现在不是了。
实不相瞒,我们今日之所以赶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倘若栗子饼的事给醉仙楼生意带来了影响,我们沈家愿意无条件终止栗子饼的合作。”
钱广富听林茗说了怎么多,急忙摆手道:
“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谁要和你们解除合作了?这些外头卖的栗子饼,是人都能吃出和你家的区别,我就是想问问,是不是这家人背地里做了什么手脚?听说他们好像也是内青村的人。。。。。”
林茗闻言倒是摇头道:
“没做什么手脚,起码现在没有切实的证据,不过他们的栗子应该是从山里来的,所以钱叔你请放心。”
钱广富听到这里,才缓和一口气道:
“我就说,不过就算这家人没趁着你们不在家抢你们的栗子,但也是学人家的生意做。”
沈家众人闻言,似也都不置可否。
这时钱广富才注意到了其他两人,看到了林秋白,心中感叹了一番,看到许义却也有些奇特道:
“这是当时镇子上迷香那事的?”
林茗点了点头道:
“钱叔忘记了?那件事之后他们都被我收去村里照顾家里人了。”
钱广富却笑道:
“还不是这小子男大十八变啊,这才过了多少天,竟然蹿了半个头。”
绕是脸皮颇厚的许义,也被钱广富这句男大十八变给说红了脸,一时间有些害羞起来。
而沈母却也笑道:
“是啊,长得快当然好了。”
几人说笑着,这时烤炉里头的饼,却被考好了。
这里面自然没有什么栗子饼,有的不过是钱广富仿照刘家栗子饼的步骤,做的豆沙饼。
等将这盘子豆沙饼拿出来,众人一尝,却发现味道不是很好,只能说还能吃的过去。
而钱广富却说,这是他找人在刘家摊子周围蹲点偷学来的。
初听这话,林茗还有些觉得不妥,但之后钱广富也解释了,当时他因为吃到了这家人的栗子饼,里头的栗子和沈家卖的如出一辙。
再打听了一下,这家人竟然也是内青村的,生怕沈家不在,这家人去沈家做了什么,枪占乐沈家的栗子这类的,所以才派人盯着打探的。
却没想到,这家人做这所谓栗子饼的步骤那么简单,就连他的小厮看了几遍都学会了,这才回来告诉他。
前几天钱广富都在垒炉子了,今日刚好炉子晾干,准备做了饼烤了试试看。
谁想到,沈家人就来了。
毕竟没把沈家当外人,钱广富也就不客气让人自己到后院来了。
谁想到这饼一做出来,却发现根本眉什么好吃的,可以说要不是那栗子馅味道不错,刘家的饼根本没多少人会去买。
不过这话钱广富自然不会直说,在场大家不用说也都懂,这件事其实就和当初酸菜鱼似的,一个吃食火了,自然就会有人跟风。
大家都是为了赚钱糊口,也能理解,没谁瞧不起谁贬低谁。
但有些人不仅自己想要赚钱,为了利益还能将其他人的吃食踩到脚底下,撑着人不在极力贬低,说什么沈家的栗子饼没他家一半好吃。
还说沈家是学他家的,他们才是正宗的祖上传下来的栗子饼。
这不和当初那迎客来酒楼,推出的那道“正宗酸菜鱼”一样可笑吗?
这世道,总后浪想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毕竟前浪死了,他们才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所以要真的只是单纯地学着卖同类的吃食也就罢了,这家人还在外头污蔑抹黑沈家的名声,这谁能忍地下去?
反正当林秋白以及许义听到钱广富说道这些,听到有人如此污蔑他们家卖的吃食,林茗做的吃食时,顿时有些年轻气盛气不过了。
“我找他们理论去!”
林秋白脸色十分生气,这镇子上的人谁不知道沈家才是第一个卖栗子饼的?
也亏这些人脸皮厚!
“我也一块去!”许义也跟着掺和。
林茗沈母自然不会让林秋白二人去和刘家那么多人辩驳什么。
就听林茗道:
“公道自在人心,不在人心在自己心里就好,没必要和那些人多浪费时间。”
实际上,这些刘家人,和当初花灯会上,跟着林茗挂灯笼,挂完了还将林茗挂的灯笼踩在地上的人一样。
都是群,想要依靠将其他人踩在脚底下,才能获得被其他人关注的自信的人。
当然,当初那个灯笼,是她故意挂上当障眼法的,后来经过那个路口,看到地上被不知多少人踩地稀巴烂的灯笼时,林茗只有对灯笼本身的可惜。
但却更多的是庆幸,好在她真的灯笼没挂在这里,这些人永远也找不到她的灯笼究竟在何方。
又何从去学?何从跟风?何从贬低践踏?
而现在,她依旧还是那句话,一个栗子饼的生意而已,她只要想,还可以搞出更多的生意。
只要这些人不触及她的底线,她根本没空和这些人多浪费时间。
而让林秋白和许义为了这个生意,和刘家人起冲突,甚至被对方欺负z,自然也不是她想看到的。
“可姐,他们竟然说你做的栗子饼是学他们家的,明明姐才是第一个做的!”
林茗笑了笑:
“谁第一个并不重要不是吗?与其和他们争第一,不如咱们自己做自己的,自己心安便好。”
林秋白闻言,似乎若有所思,许义见林秋白被劝住乐,也知道没机会去和刘家人理论了。
其实许义的性子比在场包括林秋白都要暴躁,只不过他知道不能给沈家惹事,所以林秋白没了理论的想法,他自然也就歇了心思。
林茗见林秋白许义两人被她劝住,点了点头,随后望向钱广富那头道:
“既然钱掌柜的没有其他事,一会我们就先将明早要用的卤味上锅,明日正式恢复摆摊了。”
钱广富见林茗如此淡然,倒也没什么想说的,毕竟生意是人家的,他反正觉得沈家的栗子饼肯定不会输给刘家的栗子饼,就算真没有刘家的栗子饼好吃,他也依旧选沈家的栗子饼。
因为这人吃东西,不仅吃个味道,还吃一份骄傲。
而他觉得,吃一份抹黑别人家摊子的吃食不让他骄傲,而吃一份被人抹黑也骄傲的吃食挺让人骄傲的。
想到这里,钱广富看着沈家众人往灶房哪里搬着牛车里的东西,倒是笑了笑。
这沈家,还真是越相处起来越是有趣了。
等沈家在醉仙楼灶房的吃食架起了锅,将带来卤汁放到了锅里之后,就将门给锁了起来。
原本来的路上,沈家还打算下午看着有时间,就也卖上一会卤味什么的。
来了镇子上又不想卖了,卖半天要不是回事。
尤其是现在这些人都去尝刘家的栗子饼乐,过会沈家要是去摆摊,一定被人追着问。
这一路舟车劳顿的,沈母林茗也不想太累了。
于是就一道去了镇子上招工的地方,找人带了个信给自家雇佣的那几名伙计,随后沈家就坐着牛车带了些米面的,回了沈家。
而刘家,从一开始沈家去了醉仙楼就一直关注着,又亲眼看着沈家牛车再次路过他们家摊子,一点也没停留走了。
刘铁根心里头不知是个什么味,反而觉得沈家没准背地里憋着大招。
平心而论,这种事要是发生在他们家,他们不说上门闹,起码也会给沈家找些不痛快发泄的,但沈家呢?
一点不痛快都没有怎么可能?
所以必然是沈家不痛快,但是不表现出来,等他们之后掉以轻心了,沈家正好对付他们。
这样一想,刘铁根心里更觉得沈家人会算计心机深,心眼多。
心里更厌恶乐沈家,也更嫉妒起了沈家。
刘铁根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虽然有几个狠到沉得住气的人,但也有许多不甚在乎的人。
显然,无论刘铁根是否从前遇上了如此能忍背地里使绊子的敌人,但这回的沈家还真不是这样的敌人。
沈家这样的敌人,怕是全世界都希望有的敌人,既能当风向标,还“心胸宽广”。
话说远了,这边沈家正往内青村赶回去。
却好死不死的正好遇上了,从上河村急忙赶回来的赵高二人。
当两家人的牛车在路上遇见,却十分巧妙的,没人站出来先开口说话。
于是一直到乐村口,赵家赵高才站在赶车位子上冲着沈家道:
“侄媳妇,有空来你赵叔家坐坐,也好多谢这一路上沈家的款待。”
沈母这才头冒出了来道:
“有时间会的。”
随后两家人就此分道扬镳,各自赶往自家。
沈母这么多年住在内青村还能不知道赵家的人?
本来这一趟出门沈家也没落得好,没必要和赵家人多费口舌。
要不是考虑到之后沈家还兴许要买些地,沈母就连话也不想答。
当然,赵高最后还不忘说句话,自然不是“不计前嫌”想和沈家亲近,而是他们这刚从上河村回来,赵高心里头也有些虚,说些话总不会让沈家人察觉出什么问题不是?
在那些事爆出来之前,沈家还是一直不知道地好,要不然万一沈家提前知道了去收买吴家或者林家,这场热闹不就看不到了?
他这又是大老远上上河村逛荡一圈,又是送糖有送米面的,看不到热闹可就太亏了。
所以,在这之前,他们赵家可得和沈家搞好关系,免得被察觉出了什么,得不偿失。
第752章 过个好年
沈家从镇子上回来的消息不胫而走,让村里河边的那些妇人有了讨论对象。
其中心态最不稳定的,要数和沈家就一条河之隔的刘铁根家众人。
乡下农村地地多,每家每户屋子盖的都宽敞,所以后来即使刘家将那些亲戚请来了家里做工。
刘家的屋子依旧够住的。
虽说有些挤,但只要挤一阵,就能挣来不少钱,自然都是愿意挤的。
刘家要去镇子上做生意的决定,正是沈家离开千灯镇头一天。
当聪外头打听到,沈家和赵家人一块去了县里,没几天回不来时。
刘家刘徐氏就知道,他们家的机会来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家里头只有刘铁根一家以及村里两个儿子一家,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五个人。
而现在刘家大大小小十几个人的场面,那都是这些天得到消息陆续来的。
而这个消息,自然也是刘家自己托人告诉这些人的。
毕竟他们要是想将自家的吃食卖地好,那肯定每天得卖地数量不能少了。
但这个栗子的刺壳却着实难处理,就算将刺壳弄下来,栗子里面的那层毛也得人用手剥。
这么些活,光靠他们几个人肯定是做不完的,每天都要起码几十斤到一百来斤的栗子,才能从早到晚没有空隙地卖,可这些栗子自己处理,却需要两天左右的时间。
毕竟刘家没有牛车,去一趟镇子上要么得花钱租牛车,要么就得花好几个时辰在路上走。
这一来一去的,不仅费钱还费力,当然是一次卖一天更加合算些。
但又显然,刘家害怕他们要是等着两天处理完了栗子,一天卖,那卖不了几天,沈家就回来了。
到时候他们也没卖几天,哪里比得上沈家在镇子上买了大半个月的?
于是刘家自然只能退而求其次,准备多找些人来。
当然,镇子上那些做工,少则一天几十文,多则一天一百文的工人他们是不可能会雇的,也雇不起。
但假如不招人,那栗子不就没人处理了吗?
好在刘徐氏很快想到了法子,那就是给他们家那些在家闲来无事的亲戚递个信,让他们帮忙来做工,并且给工钱。
这个工钱自然不多,但也提到,壮劳力一天也起码有二十文。要是有妇女小孩来也收,但工钱给的会低些。
刘徐氏想的好,要是到时候家里全部在卖栗子,衣裳谁洗?饭谁做?
先将人请来,到时候给多少工钱还不是她说了算?
刘徐氏这个想法自然没有问题,果不其然消息才托人带回去,没两天就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亲戚。
这里面有刘铁根在外村的三儿子,以及早早嫁出去的大女儿一家,最后愣是凑足了十几个人。
原本刘家住的也不算太挤,蛋人一多了之后,住的地方自然就不够了,后来几个女娃男娃都挤在同一个屋子里住,睡通铺。
大人也女的两间,男的两间,才算住下了。
后来刘徐氏看人差不多了,就将不收人的消息又传了出去。
也是这个时候,刘家这么多大动作,让村人开始好奇,刘家究竟在镇子上做什么生意。
原本半月也出不了一次村的村人,就有人上了镇子上看到了刘家在镇子上做的营生。
刘家卖的是栗子饼,对于那些没去沈家摊子买过栗子饼,但却听说过,准备某天过来尝尝的人来说。
以为刘家的栗子饼就是传闻当中的栗子饼,又见这家摊子没有传说当中那么奇葩,每天只卖限量的数目。
这些人见刘家一炉烧几十个并且还源源不断地烤,以为传闻有误,却没想过次栗子饼非彼栗子饼。
见买的人多,一听叫栗子饼,价格也不贵,三文钱一个,自然也都围在这里争相购买了起来。
这栗子饼吃着也像是那么回事,主要是甜味,面面的磨砂口感,不和番薯一个口感但却也挺好吃。
毕竟是新鲜吃食,所以这些人子弹也觉得这就是栗子饼。
因为他们没吃过真正的栗子饼,所以刘家的栗子饼就成了栗子饼。
买的人多了,沈家不在的日子多了,刘家卖地也多了,吃过沈家栗子饼的人总归是少数。
甚至这些人还没有刘家一天卖的数量十分之一多。
于是很快镇子上盛传的栗子饼,从沈家前缀变成了刘家前缀。
后来者不知道沈家是哪家,只认为这个吃起来新鲜的吃食,是现在镇子上那家刘家所卖的。
不屑与大部分人争论的沈家顾客倒是闭口不谈,甚至觉得他们要吃就吃去呗,到时候没人和他们抢沈家栗子饼岂不是更好?
但也有许多看不过这个事的人,时常在那些买了刘家栗子饼于是沾沾自喜引以为傲时,站出来提起沈家。
但沈家的名头,也不过持续了半个多月,并且更多是烧烤和卤味的名声传扬在外,一个每天限量卖的栗子饼,这些人自然是没怎么听说过的。
原本是人都有仇富心里,尤其是比自己富的,在沈家什么都没做,仅仅是有人站出来打抱不平的情况下,反而出现了许多说沈家贪心不足蛇吞象,谁家新出的吃食,都要往自己身上揽的传闻。
这样一来,刘家的客流量一时间更大了些,而沈家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