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食至茗归-第3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一点,林茗就道:
“石婶子遇上什么事了?要是信得过我,不妨和我说说。”
海石氏看了眼林茗,又看向一旁盯着他们面色不太好的一众亲戚,又叹了口气道:
“上月我公公去世了,他们是我二哥三个四妹,我公公说家里的面馆平分给四房的兄弟几个。”
林茗闻言,难怪了,原来是遗产相关的事。
这也确实不太好办,毕竟只有一个面馆,怎么分成四份?
并且平日里还都是海家夫妇两个打理,要说这个做生意赚得的银子平分,那不就对海家夫妇不公平了?
毕竟这做面的手艺可是海石氏的,其他人没干活,光凭老人家临终遗言就想分利润?
比起这个,林茗更觉得奇怪的事,这家面馆店究竟是谁名下的,如果是老人名下的,这么些年都由海家夫妇两个打理,理应归二人,要是海家夫妇的,老人应该也没权利分给其他几家吧?
此刻的林茗已经不去想盘下这个店铺的可能性,毕竟这不是单纯的没生意卖铺子,而是牵扯了其他人家。
现在摆在海家夫妇面前的,应该是继续打理铺子,将其他几家的份额按照银子折算给他们,还是不要铺子了,要折算成的银子两种选择。
就林茗自己感觉,两种选择,不管哪一种都对石婶子不太公平。
毕竟她和沈母也时常来,知道这个面馆几乎就是靠海石氏的手艺撑起来的。
要是没有海石氏的手艺,店面的生意还不一定是什么样的,这地段的价格也肯定没现在高。
现在却要亲手将店面让人,或者付出更多的代价才能保住店面,放在谁身上都觉得不公平。
林茗不知道,此刻的海石氏正处于一个极度纠结的状态。
一来这四年面馆的收成,总共也才不到五十两银子,如何能负担得起其他几房六十两的要价?
但要是因为拿不出银子给他们,他们就得将铺子拱手让人,这么些年,做生意都有感情了。
谁愿意让给别人?
所以此时海家夫妇所苦恼的,还就是银子的事,只不过这缺的银子也不多,只有十两而已。
林茗想到了这一点之后,想了想就道:
“石婶子,你是什么主意方便说吗?”
石氏想了想,看着对面那群要钱要店的亲戚道:
“这店我做了这么多年,不想让出去,但他们要那么多银子,我手头的也确实不够。”
林茗闻言,经过了一番思索随后道:“这样吧,石婶子你还差多少?我看看我有没有。”
海家夫妇闻言顿时看向林茗,根本不敢相信她会说这种话。
当然,他们两个可不是惊讶于林茗对他们伸出援手的行为,而是惊异于林茗一个新妇,婆家竟然手头给留银子?
海石氏纠结了半晌,才迟疑道:
“我们手头有五十两,还可以去亲戚那借来五两左右,还差五两。”
别看五两看似不多,但其实也是面馆大半年的收入,要不是这次事情突然,明年他们就能把铺子地契从公公哪里买下来,就用这么些年攒的银子买。
林茗闻言想着也不算太多,反正她现在手里还有一百两左右,借出去五两也不算个事,再加上那个铁匠铺那头再过几天正好也要送五两过来,所以借个五两实在不算什么。
于是林茗就笑道:
“还真是来巧了,我手头正好有五两,石婶子既然舍不得铺子,就把它彻底买下来吧,以后好安安心心做生意了。”
她猜这个铺子的地契应该不是在海家夫妇手里,要不然万万轮不到海石氏的公公分铺子。
林茗这话算是说到了海家两口子地心坎里去了,这么些年做生意也确实做的不踏实。
这铺子地契在老人家手里,虽说借他们用每个月也付房租,这些年也慢慢撑起了生意。
但却总有亲戚过来店里打秋风,要么就喊人过来吃饭不给钱,要么直接借她们家的钱不还。
等去告诉了老头子之后,老头子又喜欢和稀泥,说什么反正铺子是他的,要不是这个铺子,也赚不到银子,就为了小一辈的“相安无事”,替他们做主给免了欠款。
这几年发生了不少次这样的事,不借就去家里头叫苦闹腾,借了又不还最后不了了之。
现在他们终于将生意拉扯起来了,一年半载的就能攒够银子,将这个铺子彻底买下来,谁知道老人家又去了。
去时竟然还留下一个遗嘱,说什么铺子是四家人共有的,人人有份,就撒手人寰了。
当时族长里正都在场,没问个具体,就做了公证,判他们将铺子平分给四家人,导致现在这些人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做,就在铺子里闹事,已经好几天没做生意了。
这些天也找了好几家亲戚借钱,但能借到的寥寥无几。
这快过年的,谁愿意往外借钱?
硬生生椰只凑了个五两子出来,多了再没有了。
还差的五两银子,怎么都找不到人借,毕竟这也算是铺子大半年的收益,想让这些人等半年之后再说,却像怕他们赖账似的,一个个不拿到银子就不走了。
可以说现在林茗的出现,并且还表示能借给他们五两银子,真的算是峰回路转,解了他们燃眉之急。
海家夫妇一方面真心感谢,一方面又不由纳闷,没想到沈家看上去和一般人家不太一样,原来还真是不一样的。
谁家给新妇手里头放那么些银子的?
难不成是嫁妆?
海石氏是女的,自然知道嫁妆对女子来说有多么重要,那都是压身的,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动用的东西,要林茗真的是用嫁妆帮他们,那这一份恩情真的太重了。
“林娘你看这份情石婶子都不知道该咋还了。”
海石氏眼中有些动容,林茗却道:
“小事,石婶子的手艺极好,往后店面是自家的了,还愁赚不来银子还给我吗?”
海石氏心中也燃起了十分的斗志,没错,只要过了眼前这个难关,之后自家人真的没有后顾之忧了,还有这些人。。。。
海石氏不由看向那几个来店里找事要银子的亲戚妯娌们。
这些人以后休想占自家一分钱便宜,谁要来借钱一分钱也不给!
第767章 凭什么
这些人以后休想占自家一分钱便宜,谁要来借钱一文都别想!
海石氏看向林茗的目光中,有着感激以及亲近,深呼吸一口气,正要宣布这家店他们要继续开,其他人家的份就用银子分给几个人时。
那几个人见此状却又萌生了其他想法。
“大嫂,我说句不好听的,爷说的由咱们四家平摊可不只说这个铺子,之前你和大哥靠着这家铺子挣得那些银子,不也算在铺子上了吗?”
说话的人是海家二儿子的媳『妇』,人看着比较精明,原本眼睛也不小,说话时却一眯半眯的,给人一种不好相与的感觉,说的这话显然也满是算计的意味在里头。
海石氏一听,当时就不敢置信道:
“弟妹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是算计了我的铺子,还得算计我们两口子这些年辛辛苦苦挣来的银子不成?!”
海石氏原本还算和气的相公,显然也被那人说的话给听出了十分的怒气。
但谁知,即便是如此无礼的算计,其他两家依旧和对方站在同一个战线上:
“大嫂你怎么能这么说?什么叫我们算计你的店?这地契不一直都在爷那头吗?什么时候成你和大哥的了?”
说话的人是海家三儿子,林茗打那看去,就见对方尖脑袋眼珠子滴流滴流转,说话的语气不阴不阳,眉眼看上去不是个正派人士。
正当海家大房夫『妇』已经被气的说不出话来时,却听那头四房更狠道:
“大哥大嫂,容弟妹说句不好听的,这你们要不是有爷的铺子做生意,这么些年怎么可能挣这么多银子?”
这最后一根稻草压上来之时,海石氏终于忍无可忍,几乎用吼的方式怒道:
“什么叫不是爷的铺子,当初这个铺子什么样子你们自己心里不出吗?是谁出银子重新休整的?
当时爷手里头没钱休整铺子,去镇子上卖,人家才出几个钱?
爷自个年龄大了忙不赢,又不愿意贱卖了,你们谁说帮爷照顾铺子了?
我们两口子看铺子荒废着心疼,硬生生向我娘家亲戚那边解了三两银子将铺子重新整顿了,就指望着哪怕不漏雨不漏风能做个生意帮衬帮衬家里头。”
说道这里,海石氏面上闪过许多委屈,似乎想起了不太美好的记忆,语气也有些哽咽起来,就听她继续道:
“你们不想出银子整顿铺子,铺子修好了能做生意了,还各个怕亏本亏钱不愿意趟浑水!
那些年我们两口子天天起早贪黑就为了店里的生意能好些的时候,你们在哪里?
那些问大房借过的银子,你们几个最后还的?要不是爷老说家和万事兴,这次算了,那次算了,你们因为那些我们夫妻两个辛辛苦苦才挣来的银子就真的那么算了?”
海石氏的话掷地有声,将对面那帮子人说的有些无言以对起来。
但海石氏还是低估了对面的脸皮厚度,就听那海家三儿子竟然道:
“大嫂你这话就太过了吧?这店是咱们海家的,你也是海家人,帮衬自家店,不等于帮衬自己?你们两口子这两年日子不也过得越来越好了?”
海石氏根本没想到这个三弟竟然会说出这种话来,这还是人能说出来的?
“三弟!你这话什么意思?大哥这两年是过的好了些,但最开始那几年我们大房过的是什么日子你心里没数吗?!
过苦日子的时候,你们怎么没说接济接济我们,现在过上好日子了,你们就为了银子要撕破脸了?”
这话却是一直每出声海家长子也就是海石氏的相公所说。
别说海家大房对其他几房人的面目匪夷所思了。
林茗也有些觉得不可思议,天底下怎么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并且还一次『性』出现好几个。
但当她看向这几个人目光当中的有恃无恐以及贪婪时,似乎有了些恍然明了。
一个人贪婪时,尚且害怕被他人察觉,千夫所指。
但只要这一个人有了同伙同伴,贪婪也成了正确。
三人成虎这四个字,说的一点都没错。
这三家人联合在一起,可不是恨不得化身成饿虎,将海家大房『逼』到绝路上才肯罢休!
现在听海石氏所说的,事情的经过应该是这样。
原本海家老爷子在镇子上有一块祖传的地契,估计是老一辈看重地契这类的家产,所以即使后来没在镇子上做生意,地契也没卖给其他人。
传到海家老爷子手里的时候,镇子上这间地契上的屋子已经非常破旧了,漏风漏雨的需要休整。
当时海家的家底估计无法休整这间铺子,于是老爷子就想卖了,谁知道就算有人想买开的价也着实不高,加上这么多年没卖,这间铺子也就没卖成。
没卖成老爷子想做个生意,却苦于铺子需要休整的现状,最后海家大房接手了铺子。
并且还自己借了钱休整了铺子,自己做起了生意,听上去头几年日子过的很苦,这两年熬出头了,谁知道突然老爷子没了,地契还在老爷子手里,立遗嘱的时候竟然说每家都有同等的一部分。
古人对死去的爹娘意愿不尊重可是要被人指点戳脊梁骨的,所以大房只能接受。
可现在,谁知道即便是凑够了这六十两银子分给他们,这几家人竟然依旧不满足,竟然还打上了海家大房好不容易挣来的那些银子的注意。
也就是说,这些人每家要二十两银子,还想从这四五年里大房挣得那五十两银子里面分一杯羹。
所持有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五十两也是因为有了铺子才挣来的,而忽略了休整铺子以及海家大房这么多年辛辛苦苦才熬出头的努力。
林茗这时候有些为那死去的海家老爷子感到可悲。
年轻时没想到把铺子想办法开起来,年老了慌不动了,又觉得铺子放在镇子上可惜。
给了大房做买卖,还算人道没问人将收益全要了。
当然,估计这也是因为一开始铺子根本不挣钱,甚至还亏,持续地久了,亏得钱都由大房自己承担,等到开始盈利了,老爷子估计也甩不开这个脸,去和大房要收益。
毕竟人家亏钱的时候不闻不问的,怎么开始挣钱了就要分账了?
老一辈的人,就算贪也还注重脸面,没像这群人一样,三人成虎就打算吃人了。
但即使大房后面能靠铺子挣钱,但这银子也全是靠面馆的手艺,以及这些年幸亏积攒的口碑才换来的局面。
老爷子不仅心里没偏向给自家长脸的大房,甚至还在其他几房借了钱不还时和稀泥,做和事佬替大房给其他人欠的银子免了。
似乎还不止一家也不止一次,这个情况任谁挣到银子也不会开心的,没人愿意被占便宜。
尤其是对方觉得你好欺负,知道你拿他们没办法地占你便宜。
估计这些年海家大房也忍了不知道多少次了,主要原因还在老爷子,毕竟这个一味求一家人和和气气的老人家,就连死的时候立遗嘱,都立地表面公平挑不出错,但实际一深究,却只会发现,该分到更多的大房,最后却被『逼』的这幅田地。
而其他几家偷『奸』耍滑之辈,却从这个看似公平的遗嘱,获得了不与付出成正比的收获。
要是海家老爷子知道,他这表面上看似公平,好似临走前完成了和平使命的遗嘱,最后会让一家人分崩离析,甚至让大房被如此相『逼』,不知道会作何感想了。
不过想来人家老爷子也已经去世,她再将错怪在去世人身上,也没什么意义。
不如就从现实出发。
于是当在座都被大房两口子长久以来终于发泄一回的怒气愣怔住时,林茗就向着海石氏问道:
“石婶子,我能问一下,过去这间铺子,你和海大哥是以什么形式使用的?”
海石氏起初有些不明白林茗问的话什么意思,随后却反应过来,当即眼前一亮道:
“这么多年爹都是收的租金,和别人家的数目一样,其他饭馆菜馆,也都是差不多的价。”
林茗闻言,面上便笑了笑,看向海家大房夫『妇』两个对面那一群豺狼虎豹道:
“想必你们也听到了,根据我们东胜国的律法,假如租户按照约定好的资金租用了铺子,那房东无权干涉租客所经营买卖。”
这个意思就是说,就算大房赚了前,但当时海家老爷子不是按照店里挣了多少钱的利益收取租今,而是按照市场上同等价位门店收取的租金。
那么这间铺子的所有手艺,自然都和海家无关。
更没有老爷子死后,挣的钱都拿来分的道理了。
对面的人似乎才反应过来,但却也看似不是很明白林茗再说些什么,于是就听那二房妻子道:
“你是谁?谁知道你说的东胜律法是不是瞎编的?再说了,爹都去世了,谁知道爹是怎么和他们收房租的?”
林茗却继续平淡无奇道:
“要是你们质疑,可以去镇子上的书肆查看询问,假如还是不信,我们可以去县里的衙门询问县里证实。”
说完,林茗停顿了一下,润了润嗓子随后道:
“还有,无论海家老爷子是如何和石婶子他们收取租金费用的,只要石婶子能证实,这个铺子他们不是白用的证据,证明这个店面是他们租来的,而不是海家的自有财产,过去几年的大房劳动所得就没有丝毫道理算在海家家产里面。”
说完,见对面四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