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空间之食至茗归 >

第81章

空间之食至茗归-第81章

小说: 空间之食至茗归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价的也盯上她,专门去做几个仿冒的木牌,以假乱真,那势必会造成很严重的混乱。
  到时候就真的赔了夫人又折兵,客人不开心,她也不开心了。
  所以当务之急是得做好防伪标识,这个防伪标识一定得是别人仿冒不了的文字或者信息。
  但问提又来了,之前林茗用油纸写连体英文,又是随意组合的,就算有人想仿冒,也有很大难度,可现在一但将竹牌上的文字定死,迟早会有人能仿照出来做假货。
  毕竟一个竹牌可是值好几十文钱,她不相信只有黄牛会动心,况且这价格肯定会逐渐增高,到时间有人造假的几率只会越来越高。
  所以既然如此就不能将竹牌上的信息弄地太简单,可问题是就算是她写上许多连体的不连体的英文字,也还是有被仿冒的可能。
  毕竟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人为了挣钱可什么都干得出来,她可不想为古代盗版造假事业提供就业岗位。
  那究竟该怎么办呢
  林茗在这边一边用右手摸索着头上剩下的木屑,一边左手撑着脑袋冥思苦想,等手抬累了再换一只。
  而她身后锯着木头的二人,却一边锯一边聊起了天。
  “你这小子娶了媳妇还不让着她些,这媳妇可是用来疼的。”
  李茂才一边甩开膀子锯木头,一边想要笑话羞躁一下沈清,这后辈平日里没得喜怒哀乐的模样,看起来着实没什么烟火气。
  沈清却依旧淡定,没有一丝促狭道:
  “让她主动去磋磨竹牌,总比在这里当心磕碰到她要好。”
  锯木头的凳子可不低,但人站着又不好扶所以只能半蹲着,别看沈清这一副闲适没有丝毫压力的模样,方才林茗脚都蹲酸了。
  在加上虽然相信李叔的手艺准头,但那锋利宽厚的锯子一下隐没一下露头的场景,还是颇有些令人心惊胆战。
  所以沈清为了不让自己多些不必要的烦忧,自然是觉得林茗还是去磋磨竹牌好地多。
  李茂才听沈清这么一说,也非常同意,手下的动作停了停赞同道:
  “是啊,我方才也怕伤着人,都没敢使力来着。没想到你这小子,竟然连自己媳妇也算计啊。”
  沈清却一本正经道:
  “这无关算计,只是清不想为娘子担心。”
  李茂才哈哈一笑,对沈清竟然还露出了敬佩的神情,这才继续锯起了木头。
  林茗在一旁正冥思苦想呢,突然发现身后那锯木头的声音停下了,随即一愣想到:
  这么快就锯好了?
  随后林茗疑惑地转回了头,却见二人面上带着让林茗有些疑惑地神情,继续锯起了木头。
  见沈清还是那副但笑不语的模样,林茗无趣地正要转头,突然眼角撇到了一片黑色的布料。
  随后林茗似有所感,转正了身子看向院子晾衣竹架上面挂着的衣服。
  当看到微风吹起了衣摆略微飘动的情景时,林茗瞬间睁大了眼睛。
  随后不可置信地重新看向沈清那边,她方才站的位置。
  那风竟然是往她刚才站的方向吹的!
  她说怪不得木屑都往她头上飞!
  刚才她还以为这和李叔锯的方向有关系,没想到竟然是风吹的!
  随后林茗脑海里又回想起了方才沈清看着她那张满是嘲笑的脸,顿时气的一把将腿上的木屑全部抖了干净!
  好啊!好他个沈清,他肯定早就知道了!故意不告诉她的!
  早知道她还男左女右干什么,直接和沈清换一下,让他去右边,那现在她岂不是就可以嘲笑沈清了!失策啊失策!


第193章 想到方法
  早知道她还男左女右干什么,直接和沈清换一下,让他去右边,那现在她岂不是就可以嘲笑沈清了!失策啊失策!
  林茗眼睛狠狠瞪了眼沈清,随后便气愤地转回了身子,看着眼前这一木桶的竹筒,又气又愁地继续择着脑袋上的木屑。
  突然林茗眼睛一亮,嘴中惊呼道:
  “等等!”
  她刚才说了什么?换一下?
  对啊!她怎么没有想到!
  既然简单做几十个竹牌编上号容易被仿冒,那她做几套不同的竹牌,每隔几天就换一套。
  让那些想要仿冒的人,造假的速度跟不上她换竹牌的速度不就好了?
  而且林茗也知道,在这没有防伪标识的古代,想要一辈子靠这个防伪,是不可能的,因为就算是她想出了这种方法,依旧挡不住那些想要仿冒的人。
  但林茗至始至终也没想过要一辈子用竹牌来预定栗子饼,换句话来说,现在的栗子饼食材,一共也只够卖几个月的。
  之后要是还想从事栗子饼的买卖,就必须等她空间的那颗栗子树果子成熟之后了。
  而到那时候,她们做生意的条件肯定比现在摆摊用简化版烤箱的方式要好的多,等之后赚了足够多的钱,她可以去铁匠铺定做铁制烤箱,到那时容量以及一次性烤制的时间也能快速缩短。
  那么原本为了怕顾客等着急而制定的预定规则就可以作废了。
  所以现在无论是油纸凭据也好,还是竹牌凭据也罢,都只是这几个月过渡阶段的工具,只要她们防着在短时间内没有人能仿制就已经算是成功了。
  而且,林茗傻笑了一下。
  而且从今天白天的情况上来看,那些预定了栗子饼的客人,别说迟到了,甚至还没到时间就等在哪里,所以最怕被冒名顶替的人,不是林茗,而是这些客人们。
  只要她换竹牌毫无规章,让人琢磨不透并且短时间内仿制困难,在加上客人会害怕被冒领而一早就来,那么就算是出现了两张看似一样的竹牌,林茗也可以辨认出来。
  既然这样,那么林茗就开始设计起了她已经想好的几套方案。
  因为上午第一炉和中午第一炉是不用预定的,客人可以现买现拿,所以减去二十个竹牌,她一套竹牌需要做八十个。
  而做几套竹牌,以及每套竹牌上的信息不能一样,但信息却得让她一眼就明白,这个还是有些难度的。
  不过这种简单的事情,是难不倒聪明机智的她的,于是林茗很快便想到了解决办法。
  “有了!我可以直接用现代各地的方言代替。”
  前世她虽然是急诊科的,但也在门诊部待过几个月,对于形形色色的病人,以及形形色色的方言,她一开始根本听不清楚。
  那些病人在描述自己的病情时,她还没反应过来就讲完了,带她的医师已经开始询问病情了,她依旧还是一头雾水。
  所以之后林茗将本来就已经很少的时间,又分给了学习各地的基础方言,原本她也只觉得这能让她很快理解病人的病情描述。
  可后来一次急诊室里来了一个出了意外被车撞的广东人,当时送来医院时身上已经血肉模糊了,病人的意识也很涣散,期间嘴中一直循环说着几个单音节词,同行的大夫根本听不懂。
  她情急之下想起了之前在方言网站上学到的广东话,随后就从病人衬衫的口袋中,找到了一小瓶药丸,血迹擦干净后,林茗才发现这是一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就是俗称冠心病的保心丸。
  当时她就是主攻心脑血管疾病的,所以立即反应过来,病患可能发病了,但因为车祸的原因,动弹不得,说话也说不清楚,只能说着“药”“袋”类似的音节词。
  于是林茗就很快根据病患的情况,当场果断地在电梯内给其喂了几颗保心丸,病患吞了药丸之后,病情明显缓解许多,最后手术情况良好,而医生为患者手术过程当中,心脏情况也一直是良好,并没有发生不良情况。
  那次林茗才发现,原来自己的方言知识,对自己急诊科的工作还是挺有帮助的,至少可以在这类出了意外事故,并且随身并没有带病例卡的病患说话时,能理解对方说的是什么。
  林茗手撑着头回忆了一回,随即晃过神来,她会的方言,除了简单的广东话,还有四川话以及上海话和武汉话以及苏州话,虽然过去这么久了,大部分林茗都忘光了,但起码最简单的方言数字的普通音译林茗倒是记得很清楚。
  有了这些方言普通音译,在加上英文以及普通话版本拼音,正好一共是七套,竹牌大小可以统一,但上面写的信息,就按照各种方言的数字音译来排列组合了。
  比如苏州话当中,数字七十六,用普通话来音译,就是“qiaseluo”,其他的方言都可以用这种音译的方式代替,她到时候再将拼音写成连体的,就算有人想仿造,没有十天半个月的也别想做到让她分辨不出来,以假乱真的程度。
  锯竹牌很简单,只需要将竹筒从中间锯一刀,然后放在一起锯,就跟裁纸一样,叠加地锯省时省力,几下就能锯完一套竹牌。
  而林茗一开始打算用刻的将信息刻在竹牌上,现在显然也想不通了,因为这一共七套,每套八十个的竹牌,要刻完,得等到猴年马月去了。
  还是到时候回去直接问沈清借些黑墨水直接在竹牌内侧写上吧。
  写好了再风干一晚上,明天早上就可以直接用了。
  既然已经理清了思路,接下来林茗就开始磨刀霍霍向竹筒了,她先将所有竹筒都从中间锯了一刀,然后四五个叠加起来,按照一百八十度,每三十度锯一下分成六份,一组就可以有三十个竹牌。
  锯子好锯,竹筒又比木材锯起来省事,所以没过半个多小时,林茗就将所有的竹牌全部锯好了,木桶内刚好一个竹筒都不剩。


第194章 谢了
  锯子好锯,竹筒又比木材锯起来省事,所以没过半个多小时,林茗就将所有的竹牌全部锯好了,木桶内刚好一个竹筒都不剩。
  见终于大功告成,林茗拍了拍手,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手脚,却听到身后传来沈清的声音道:
  “娘子,你的竹牌做完了吗?”
  林茗懒腰撑到一半,总算想起来这不是在自己家中,于是顿了顿便收起,转身瞧着沈清抱着胳膊,一副傲娇的神态道:
  “做好了,怎么?”
  沈清一见林茗这副模样,便意识到林茗可能已经想明白了方才那事,不过沈清依旧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温声回道:
  “我们也将招牌锯好了,李叔正在做最后的衔接。”
  林茗一听,东西这么快就锯好了,也没了和沈清在这闹别扭的心思,直接头往后伸道:
  “我去瞧瞧。”
  这做家具她还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场面,不过想来肯定也不简单,毕竟哪个年代木匠都是稀缺的,一个好的木匠,在哪里都是受人尊敬的,这可是上下几百年的手艺,可不能丢了。
  虽然她这手笨也学不会,但瞧个两眼的,也算是见证了历史了。
  因为林茗知道,和现代制作家具不一样的是,华夏古代传承了老祖宗的智慧—榫卯。
  在现代,批量生产的家具,大多都是靠螺丝钉这种东西衔接,但古代就不一样了,不管是造家具还是造房屋,都有榫卯的身影。
  不过林茗在现代时,基本没有找到过多少关于榫卯的资料,原因应该是因为这些华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很难,再加上现代都市节奏快,老一辈的手工制作工艺正被机器逐步取代,所以能找到的资料信息微乎其微。
  要说榫卯具体是什么,林茗也无法用语言形容,在她眼中,就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木制品以及建筑的作用。
  这种连接方式,也许没有现代螺丝方便快捷,但其中蕴含的精巧工艺,却更能令家具以及建筑具有浑然一体的感官。
  而且榫卯虽然是老祖宗的东西,但它却绝不是落后的技术。
  榫卯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都比较单薄,但是它整体上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结构不在于个体的强大,而是互相结合,互相支撑,不仅稳定,并且各部件能够相互制约,即使塌了一两块,也许并不会对整体建筑有任何影响。
  林茗前世看过一个十级地震强度测试榫卯的稳定性视频,视频当中是一座完全用榫卯工艺制作而成的古代凉亭,当测试实验开始时,视频中的凉亭便开始像任何一座处于十级地震强度的建筑一样,剧烈地摇晃起来。
  但令人不敢相信的时,在摇晃了整整十分钟之后,这座看似并不是特别牢固的凉亭,竟然一点要倒塌的意思都没有。
  这也正是榫卯的优点,那就是动态稳定,比之靠着螺丝生硬的拼接衔接,榫卯的结构稳固地不是一星半点。
  可惜那个视频,只让林茗惊叹于世界上竟然还有这种技艺,但却没有详细地科普解答,这也一直是林茗心中的遗憾。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她这人都来到古代了,还怕不能亲眼见证一下榫卯的神奇吗?
  不过这样想着林茗又担心起来,要是这个不知名的古代世界,和华夏古代不一样,没有榫卯这可怎么办?
  不过很快林茗就不纠结了,要是没有那镇子上那些木质的建筑是怎么盖的?难不成是用胶水粘的吗?
  而等林茗到了正在干活的李叔这边,才算是上一辈子加上这一辈子,头一回见识到榫卯的制作。
  “李叔啊,这个是怎么弄的?”
  林茗手上拿起一部分已经安装好的框架,迟疑地问道:
  “我可以将这个拆开吗?”
  李茂才抬头擦了擦汗道:
  “可以,随便拆,这东西牢固着呢!”
  这东西村里的小孩也都经常来他这边玩,李茂才对他做的东西有信心,可不会随随便便弄坏,再说了,林茗一个女娃有多大手劲?
  这一点李茂才可就错误估计了,林茗的手劲可比一般女生大不少,而且这几日她每天都喝空间的灵泉水之后,就觉得精力充沛,拿东西又觉得轻了不少。
  不过即使林茗现在颇为“力大无穷”,但对于手中她心心念念的制作工艺,当然会仔细小心一些,就怕磕到碰到了。
  于是林茗手中拿起那个直角衔接,瞧了一会,也看不出来是怎么拆下来,沈清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后。
  见林茗盯着那个直角一副极度认真专注,几乎到了冥思苦想的程度,无声地笑了笑,随后站到林茗身旁,伸手指了指直角结构的某一个地方。
  林茗顿时眼前一亮,将结构顺着沈清指的方向一倾斜,就从里面掉下来了一个不足她小拇指大小的方木头块。
  而这时却了一个木头块的结构,早已不像林茗拿起时那样丝毫缝隙都看不出来,任人怎么甩都不会分开了。
  事后林茗便像是无师自通一般,两手分别放在直角两端木头上,顺着那个缺口往外一旋转,两条木头竟然就给她轻而易举地分开了。
  当听见“嚓”地一声,木头完全分开的声音之后,林茗眼中是掩饰不住的高兴和神奇,她看看那复杂又玄妙,组合在一起只需要插入一块木头块,就能变成无比牢固的直角结构,心中顿时惊叹不已。
  这时林茗才想起方才是谁在她身后提醒指点她的,于是她便抬头望向沈清,笑着说道:
  “谢了。”
  虽然刚才沈清故意让她出糗,但看在方才为她指点迷津的份上,林茗就打算不和他追究了。
  道完谢,林茗便又转回了头,将手中两条木头块,装了又拆,拆了又装,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林茗不知道的是,在他身旁的沈清,此刻看向她的眼中微微愣怔。


第195章 别想抵赖
  林茗不知道的是,在他身旁的沈清,此刻看向她的眼中微微愣怔。
  那原本犹如一汪深潭的眼中,不由地多了些流转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