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第1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乐安县主的事儿……”
#
“什么?”云秀手里的茶杯搁在桌上,“皇上想让我出宫?”
小太监连忙说:“没呢!只说来探探您的口风,话奴才都带到了,奴才还有事情要做,先告退了。”
云秀摆摆手:“去吧。”
她打发走了人,云佩从里头出来:“怎么了?”
云秀就把事情都说了。
云佩:“这是好事儿啊?你也到年纪了,该出宫了,我这里又没什么事情,如意她们管得很好。”
云秀摇头:“不行,我放心不下姐姐。”往后可还有九龙夺嫡呢,前头她们的处境已经够艰难了,这还是康熙对待后宫的态度,要是到了后期,他一直在防备着底下的几个阿哥们,肯定也会对后宫的嫔妃们心怀忌惮,都不知道姐姐会是什么处境。
这种情况下难道就要让她一个人待在宫外吗?怎么可能!
云佩不知道她为什么执意如此,心里头觉得奇怪,可是云秀咬死了不告诉她是什么原因,她也一点都猜不着,最后只能作罢了。
出了新年的时候,云秀听说外头的八旗奴役有上千人都跪在宫门口求见皇帝。
胤禛说起他们的时候觉得他们很可怜:“外头饿死了好些人,都是因为饥荒,这还是在京畿呢,以前我就听大哥和太子说起江南等地的饥荒了,只是不太明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可终于知道了。”
只是康熙不肯让他们出去看看,怕到时候群情激愤,伤到了他们。
云秀说:“阿房宫赋学过了吗?”
胤禛说学过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云秀就摸了摸他的脑袋:“将来胤禛要是有机会,可以帮帮他们。”
胤禛点头。
这一场众民求情只持续到了上午,因为中午云秀他们用膳的时候,宫人们进来禀报:“皇上叫咱们不许出门,说是那些个京畿请愿的八旗仆役从神武门闯进御花园里了。”
云秀啊了一声:“这是怎么闯进来的?宫门口没有侍卫守着吗?”
夏雨说不知道:“外头消息都没传进来呢,听说敏嫔娘娘和宜妃娘娘、郭贵人都在御花园里散心,差点就让冲撞了。”
连忙问:“敏嫔没事儿吧?”
春雨从外头走进来:“奴才打听过了,敏嫔娘娘没事儿,还查出来一个月的身孕。”
这倒算是喜事了。
云佩赶紧让人去准备礼物:“等御花园里头的人都散了,咱们再去给她庆贺。”
没多久,底下人就说御花园的人全都清出去了,她们就去了启祥宫。
章佳氏正坐着炕上喝药。
“这是什么药?”
章佳氏本来要起身的,却被拦下了:“不着急,你先喝。”
“这是太医配的安胎药和安神药。”
云佩一听就懂了——章佳氏胆小,在御花园里头碰见那么多的人,想必都要吓坏了。
她劝章佳氏:“喝上两天,能睡得着觉就不要喝了,是药三分苦,你能受得住,肚子里的孩子未必受得了。”
章佳氏立刻应下,完了以后又有点不太好意思:“原先姐姐跟我说,不要频繁地生育,恐怕会伤身体,我听了,可这……”
云佩安慰她:“这事情咱们也没法想控制就控制啊?只要产后好好调养就行了。”
真要说起来还是皇上的毛病,他不来,什么事儿都没有,可他要来,又不让嫔妃们喝避子汤,可不得一个接一个的怀吗?
要不是那些年纪大的嫔妃们前些年生孩子伤了身体,加上这些年不得宠,恐怕还得一个接一个地生。
云秀也和姐姐一起安慰她。
没一会儿,其余的嫔妃也都来了。
之前章佳氏迁宫的时候就没有办什么宴,毕竟连新年大宴都取消了,她再办就有点出格了。如今宫里头没有皇后,平常也就不用请安,她们大多都是去自己相熟的宫里小坐片刻,这会儿也不过是借着章佳氏怀孕的名头互相看一眼对方,也出来松散松散。
钮钴禄氏和赫舍里氏没有来,其余到的七七八八,胡乱交谈着。
说来说去,最后还是聊到了儿子女儿上。
其中一个人提起:“贺珠今年也二十岁了吧?”
云秀掐指算了算还真是,之前恭亲王福晋托她照顾贺珠,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照顾的,因为根本不需要她刻意去关心,她如今算得上是康熙的长女,又是康熙为数不多兄弟的女儿,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亲情,那都得好好照顾,生活用度上根本不缺什么。
而在挺久之前,公主们就被挪到了一块儿养,贺珠一直带着妹妹们,关系倒也算不错。
年前胤禛还给她准备生日礼物呢。
这会儿她们提起贺珠,才恍然意识到,贺珠竟然已经二十了。
而这个年龄,多半意味着这个公主已经长成,可能要被送去抚蒙了。
果然,她们都在讨论着贺珠和亲的人选。
只是说来说去,也没有讨论出来会是谁,毕竟蒙古的部落太多了,只是心里头都猜测着,按照贺珠的受宠程度,多半是个不错的部落。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有灵犀,她们这边才刚说过贺珠,扭头贺珠就到永和宫来了。
她已经长成了大姑娘了,看起来越发地漂亮,只是当久了姐姐,养成了一副温和的脾气,见谁都是笑脸,早就没了几年前的遇事儿就慌的性子。
云秀觉得她比自己才见她的时候圆滑了不少。
也不知道怎么的,她想起来很久之前,阿哥公主们在永和宫里头玩清宫版大富翁的时候,每个人挑选着不同的角色,各有各的想法,大部分选的都不是自己的角色,只有贺珠选择了自己本身就是的公主。
既然想到了,云秀顺口就提了这件事。
结果贺珠说:“我是公主,当然要选公主了。”说这话的时候,她眼里头隐隐有些难过,可很快就抛开了。
云秀却想,她多半是知道自己要去和亲了吧?
她是公主,大清的公主,所以注定了要去抚蒙,这是“公主”没有办法摆脱的命运。
云秀嗓子眼忽然被堵住了,半天都说不出话。
贺珠看她脸色不太对劲,还安慰她:“您不用替我担心,您想啊,这嫁人的事儿,嫁谁不是嫁呢?难道我嫁在京城就能好了吗?待在京里,外头随便走一走就能碰见个人,我要是嫁的男人身份低了,我还得给别人磕头行礼不成?更何况还有婆母要照顾,老话不都说了,天底下婆媳的关系最难处,我才不耐烦应付他们呢,要是嫁了一个懦弱的男人,指不定还要帮着婆母欺负我。”
她停了一下,说:“至少如今往蒙古去,我还能嫁给蒙古王爷,皇阿玛礼待蒙古,蒙古又不讲究什么婆媳的,这不是挺好的吗?那些蒙古王爷看在我皇阿玛的面上,也不敢欺负我,反倒要对我客客气气的。”
她这些天就是这么告诉自己的,说的次数多了,她自个儿也就信了,就算再假的话,也都成了真话了。
不然看看建宁公主吧,嫁在哪里都一样,运气到头了,还不知道有什么结局呢。
她这样拼了命的安慰自己,也拿这话安慰别人,安慰自己的妹妹们。
云秀哑声笑:“是,你说得对,嫁什么人不是嫁?只要好好经营,再苦的日子都能变好,更何况我们贺珠这样聪明。”
贺珠就很害羞地抿着嘴笑,过了一会儿,她问胤禛在哪儿:“我还有点事情要找他。”
云秀说:“在试自己的盔甲呢,下个月就要跟着他皇阿玛出征了,这会儿激动的跟什么似的。”
贺珠就去找胤禛,正好看见他穿着盔甲出来。
十来岁的小孩,虽然盔甲是贴身做的,穿着却也说不上威武,有一种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的感觉,而且盔甲太过厚重,微微有一点压身。
贺珠却没嘲笑他,反倒是认真看了看,说:“要是我们四弟再长大一点就好了,穿着这身盔甲肯定很好看,这会儿也不丑,就是不大合身,这个肩膀这里是不是垫的太高了?会不会不舒服?”
胤禛感受了一下,说是有点不舒服,穿久了肩膀疼。
贺珠叫他脱下来:“宫里头做衣裳就是这样,爱偷懒儿,你要是不跟他们提特殊的要求啊,他们就爱敷衍你,反正穿着合适就行,回头你做衣服的时候,叫你身边的人好好交代一句,他们也就不敢敷衍了。”
胤禛本来想说不是这样的,他的衣裳其实挺合身的,只是之前没有穿过盔甲,所以觉得很不舒服,宫里头的那些人也没有做过他这样大的盔甲,还问了好多遍。
可是他再一看姐姐的脸色,想说的话也说不出口了,老老实实地把盔甲脱了下来。
贺珠就借了针线帮他把肩膀那里稍微改了一改:“这样就舒服多了,你再试试。”
胤禛试了一下,果然很舒坦。
他道谢。
贺珠却说:“我这是有事要求你,所以才帮你的忙。”
她看胤禛没有拒绝,就说:“我都已经打听清楚了,这回领兵的是叔叔裕亲王,副将是叔叔恭亲王,四弟要跟着一块儿去打噶尔丹,我有几句话,想让四弟帮我带给他。”
胤禛:“什么话?”
贺珠看了看周围没有别人,郑重地向他行了礼,从怀里拿出来一对玉佩:“这个,还请四弟帮我转交给阿玛。”
宫里头本来不许私相授受,可是这玉佩挂在胤禛身上也并不打眼,再者,贺珠是公主,马上要去抚蒙了,送个东西出去也并不过分,胤禛就接了下来。
东西给了,还有一肚子的话。
贺珠压低了声音说:“四弟就帮我说,说……”她想了很久,还是决定说说心里话,“就说阿玛,不用惦记女儿,女儿在宫里头一切都好,皇阿玛待我也很好,以后去了蒙古,女儿也一定会好好过日子,肯定不会让别人欺负了我去。”
她说到这儿,其实已经有些哽咽了:“女儿从小不能承欢膝下,心里却一直惦记着阿玛,只是蒙古路远迢迢,希望阿玛不要为了贺珠伤心,也不要因为想念贺珠而伤了身体,不然让贺珠寝食难安……”
胤禛已经悄悄偏过了头,不去看贺珠脸上的眼泪,应了一声:“好,我一定把话带给叔叔。”
贺珠含泪笑了。
第 88 章
七月里; 噶尔丹入侵乌珠穆秦,康熙大怒,命裕亲王福全、恭亲王常宁为副将; 大阿哥、四阿哥随行; 太子、三阿哥监国。
行李是早就收拾好的,胤禛这是头一次出远门,还是到战场上去,姐妹们两个难免担心,嘀咕了好长一串,把胤禛都念叨得耳朵都起茧了。可胤禛心里知道她们好歹也是关心; 就没有不耐烦,每一句都好好答应下来了。
临了要走了; 还是忍不住掉了眼泪。
几个小的都有点舍不得,连养在太后宫里的扎喇芬都来了; 她是康熙二十三年九月出生的; 一出生之后就被抱养到了太后宫里,太后心善,云佩时常也能去看看她。
太后是老人家,平常不喜欢吵闹; 所以扎喇芬是个很安静的性格,虽然不曾和胤禛他们几个兄弟亲近,心里却知道他们都是兄弟姐妹; 现在胤禛要出去了; 她匆匆忙忙就过来了,把一个荷包塞到了胤禛手里。
“这是我在皇玛嬷的小佛堂里求的平安符; 四哥带在身上; 能保平安。”
胤禛收下; 摸了摸她的脑袋。
再扭头看见胤祚气鼓鼓的样子,他也顺手摸了摸:“好啦,我就出去一趟罢了,没多久说不定就回来了。”
他知道胤祚不是在生自己的气,而是觉得皇阿玛有些偏心——前头的四个哥哥都有了事情做,偏偏从老五开始,他们这些小的就像被遗忘了一样,只被交代要好好读书,其实他们几个年纪也差不多的。
从前胤禛也有过这个阶段,就是南巡的时候,皇上只叫了大哥、太子和三哥做事情,却唯独漏了他。那会儿他的心情也是气愤,又觉得不甘心,所以这个时候他很能理解弟弟:“你瞧我之前不也是有经历过这种时候吗?等过两年你年纪大了,也可以去了。”
胤祚闷闷地点头。
胤祯看哥哥挨个摸了摸头,就是没摸到自己头上,顿时酸了,跑到边上仰着头看他,还伸手要抱。
胤禛这会儿还穿着盔甲呢,哪里还有手抱他?伸手摸了摸也就算了。
胤祯撅着嘴。
云佩就把他抱起来哄了两句,说:“行了,时间差不多了,赶紧去吧。”
胤禛点头。
等他到了队伍里头,正好看见恭亲王骑马在自己前面,这会儿周围的人太多,他不好和他说话,就没动作,等到出了城门,头一次驻扎的时候才和他说上了话,把玉佩交给了他。
常宁怔怔的。贺珠这个女儿是他的第一个女儿,当年出生的时候他也是有过期待的,可惜后来刚出生就被抱走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见过面,可就算没有再见面,父女还是连心的,如今女儿要被送去抚蒙了,心中怎能不痛?
尤其是女儿心里还惦记着他,不肯让他难过,反复叮嘱不要太过思念。就算这个女儿没有养在身边没有感情都会难过,何况现在?
或许是他心中抑郁,被康熙看出来了,不免私下问了一句。
常宁想了想,决定还是说一半藏一半:“就是忽然想起来贺珠年纪也大了,她的亲事……”
康熙就说:“你放心,朕一定给她挑个好的。”他心里想着,这一次亲征噶尔丹,代理的都是八旗子弟,也有不少的蒙古贵族,到时候看看谁出色一些,正好可以给贺珠把亲事定下来。
最好还是挑一个出身博尔吉吉特的,一来是太皇太后的娘家,贺珠嫁过去也不算吃亏,二来就是得加深和博尔济吉特的联络。
云佩在宫里头也说皇上多半是要给贺珠挑博尔济吉特氏的姻亲:“太皇太后去了,宫里头的博尔济吉特氏就只剩下了皇太后和宣妃,两边的联络变淡了,肯定得从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云秀说:“嗯,所以正好碰上了贺珠要成亲?如果是这样的话,贺珠的亲事倒还好一些。”毕竟那可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他们也享受过皇权的利益,天生就亲近大清,自然会善待公主。
她叫人给贺珠带了消息过去,安她的心。
如今宫里头做主的是小佟妃,外头做主的就是太子了,三阿哥虽然也留在了京里,可那都是摆在面上看的,毕竟太子更加名正言顺。
所以这几天,荣妃在后宫都安静得不得了,半点露面的意思都没有。
胤祚他们倒是在上书房好好读书,只是今天晚上回来,他忍不住的和额娘和姨姨抱怨:“太子哥哥这些天越发嚣张起来了。”
“怎么说?”
胤祚就说了在上书房里头发生的事情。
太子负责监国,这个监国也不是说就是所有的奏折都给太子批阅了,而是由他整理奏折,将事情进行先后和重要性的排序,然后自己再写下对这些奏折的看法,最后连带着自己的批阅一起递到康熙那里,由他综合批阅过以后再下发给大臣们。
不太自由,但也是代表着康熙对太子的看重和培养,毕竟今年太子十七岁了,也算得上是成人了。
监国倒是没什么,可是太子一获得了权力,整个人就膨胀了,不仅在朝堂上要说事情,就连弟弟们读书的事情也要管着。
今天五阿哥带着弟弟们读书,前头几个哥哥们都不在,底下几个小的当然有些浮躁,课堂上有一些躁动,正好碰见太子过来了。
本来这种事情只是略微提醒一下就好了,可太子来了以后,先叫人按着师傅打了十板子,让他跪着上课,又把几个小的阿哥们拎起来站着读书,让他们事后交罚的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