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了德妃的妹妹[清穿]-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要进宫,要么去名义上做主的小佟妃那里,要么就去永和宫。
十三却毫不犹豫:“去佟额娘那边吧,如今咱们这样的情况,若是和四哥走得太近,反倒不好。”
#
说是要去小佟妃那边,临到宫宴的时候,十三福晋还是被接进了永和宫。
她窘迫地坐在位置上,也不敢说话,从头到尾都听着四六十四三位福晋和德妃说笑。
云佩偏头瞧见了:“怎么不说话?”
十三福晋尴尬地笑了笑:“没,媳妇在想事情。”
六福晋脾气直,当即说:“弟妹哪里是走神想事情,想是不自在,要我说哪里用得着这样,咱们往年多亲近,难道还在乎那么一点两点的?倒是弟妹,别叫我们疏远了。”
十三福晋本来进了永和宫的时候还紧张着,这会儿听了六福晋的话,虽然那话明明白白地将她此刻的窘境摊开了,却叫她心下一松,脸上也带出两分笑:“哪能啊,我这是担心家里头的小子,才两个月大,偏偏闹人得紧,刚生下来那会儿就是个爱哭鬼,奶嬷嬷一上手就哭,非得要我和十三抱着才停得住。”
在座的几个都是当过母亲的,听了这话,心里头的想法可多了,立马交流起来孩子的话题。
云秀开始的时候还能插上两句话,到后头干脆就默默听着了。
云佩看见了,等中场出来休息换衣裳的时候就拉着她说:“这么多年你一直没生孩子,刚才瞧着都不说话了,怎么不高兴了?”
云秀摇头说没有:“说羡慕倒是真有一点,有个孩子将来能知冷知热也好,可我从前就想着不生孩子,到以后就更加不会生了。”
她总是觉得,自己永远不可能学会怎么当一个母亲,上辈子活得远没有这辈子长,按理来说那么一点儿记忆不该记得那么深刻,可很奇怪的,她就是记得很清楚,记得儿时被外婆带大,从来没有见过亲爸亲妈,记得后来自己从来没有感受过母爱,从开始上学以后就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地长大。
这辈子的额娘确实给了她母爱,但是她很清楚地知道,古代和现代的培养方式是不一样的,额娘从小会教她要娴静要知书达理,嫁人以后要相夫教子,为夫家开枝散叶。尤其是现在满人和汉人混合的情况下,相互之间的理念融合影响,不说别的,就看康熙,他如今也正在大力推动满汉融合。在这种情况下,她额娘教导的那些女子教条才是“合理”的。
年轻的时候她还有心思折腾水泥牛痘,可后来她才发现,自己弄出来的东西除了牛痘被推广下去,像是水泥这东西,永远都是优先给贵族使用的,古代没有现代的先进机械,生产力没那么高,水泥又是耗时的东西,所以产量很少,少到并不能够推广到民间,每年对民众有用的,也就只有将水泥用到河道上,其他基本都被垄断了,不是拿去建房子,就是筑园子。
去年畅春园被翻新了一遍,去年康熙又给胤禛赏了圆明园,到现在还有一部分没完全建好,胤禛正琢磨着到时候建好了请云秀去小住。
总之啊,不管是康熙有意还是无意,水泥依旧是平民触及不到的奢侈品,青霉素更加别提了,后宫里头都稀缺的玩意儿。
云秀开始想的科技兴国基本就胎死腹中了,也是从那时候起,她才猛地意识到,在一个封建社会推行这些可能会动摇皇权根本的东西有多么的困难。
前些时候太子伙同户部贪污河道银子、倒卖水泥的事情更加让她感到心寒。
如今这事儿的结果还没出来,也不知道康熙到底是会继续忍耐,还是决定再废太子?
第 143 章
本来以为这回的宫宴也就和之前差不多; 吃完饭看完小戏就散了,结果临到要结束的时候,康熙竟然来了; 简直让人意外。
别人心里怎么想云佩不知道; 她还得抬起笑脸迎人:“皇上怎么有空过来?”
康熙咳嗽了一声,最近天冷,他着了风寒:“外头的大臣们都散了,左右无事,我过来瞧瞧。”
云佩垂眼。从前他只在人后自称“我”,人前就是威严的皇帝; 如今当着众人的面,却自称了我; 好像她多特殊一样。
但她不会被迷惑,此刻心里头想的是; 这回过来又是什么事儿呢?
说起来也真的好笑; 年轻的时候两个人也算亲近,虽然不至于到无话不说的地步,却多少也不至于到了现在这样无话可说、“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地步,可如今; 他来了永和宫,她头一个反应是又有什么事。
康熙不知道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外头下着鹅毛大雪,永和宫里头却热意盎然; 他不好去看儿媳妇们; 就只拉着云佩说话,扯了一会儿天; 眼角余光看到四福晋; 才想起来自己来的目的; 于是拍着云佩的手说了一句:“老四最近表现还不错。”
云佩下意识想说话,却被康熙接下来的话给哽住了:“前些时候朕见了四川巡抚年羹尧,听他说起家中有个妹妹,性子、品貌都不错,老四到底膝下单薄了些,添个侧福晋也不错。”
她还没来得及反应,云秀心里就一咯噔:年羹尧的妹妹,大名鼎鼎的年氏,传闻中嚣张跋扈的年贵妃?
底下坐着的四福晋也捏紧了手。
云佩勉强笑笑,问:“按理说去年才经了选秀,当时没瞧见名单上头有这位年氏?年纪够么?”
康熙笑了笑:“既然要赐给老四,年纪当然是够的,只是听说她去岁身体不康健,所以错过了,今年也是年羹尧求到我头上,说再等三年妹妹年纪就大了。”
他都这样说了,云佩也没什么话再说了,只是忍不住地想去看一眼四福晋。她脑袋还没转过去,四福晋就笑盈盈地站起来磕头谢恩了:“多谢皇上赐婚。”
尘埃落地。
云秀看着四福晋脸上的笑,心里突突地疼。
原谅她偏心,她和四福晋已经相处了十多年,对她的性子一清二楚,这姑娘面上贤惠大方,实际上都是装出来的,她心里头喜欢老四,嘴上却永远都不会说。
胤禛和福晋的关系,是和姐姐以及康熙不一样的。姐姐进宫的时候康熙已经亲政,他微末时期都是故去的赫舍里皇后陪着的,往后的那些嫔妃们做的再好也比不上她,他也一心扑在政事上,根本没有心情和妃子们谈情说爱,有的一点唯一的感情大约就是利用了。
胤禛和福晋呢?他们两个是年少成婚,彼时成亲的时候除了宋格格就没有旁人了,自然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后头又同舟共济这么多年,哪怕后头又有了李氏,却都是格格,情分终归是不一样的。
如今雍亲王府唯一当家做主的就是四福晋,剩下的都是小格格,可如果年氏嫁进来了,那就不一样了。
满人的侧福晋不像是汉人的小妾,侧福晋由礼部册封,会上宗册,如果府里头福晋病了,一应事务侧福晋是可以插手管理的。
这会儿康熙猛不丁赐婚,还是侧福晋,总是会叫人想多。
等散了宴,趁着胤禛还没出宫,云佩把他叫进了永和宫,说起年氏的事情:“这姑娘我不大熟悉,也不知道是什么脾性,皇上既然赐婚,肯定有他的道理,回头等人过了门,你挑个时候叫四福晋把她带进来给我瞧瞧就是了。”
她强调了四福晋,想必胤禛能明白她的意思。
果然,胤禛说:“儿子知道了。”停了一会儿,他又低声说:“年羹尧是三十九年的进士,皇阿玛对他很是信任,去岁里他才升任的四川巡抚,如今皇阿玛把年氏赐给儿子……”话没说完,却有未尽之意。
云佩和云秀都听懂了。
如今正是夺嫡白热化的时候,皇上前头才刚刚发落了直郡王和八阿哥,前些时候又有了二废太子的意思,这会儿忽然把年氏赐给胤禛,很难不让人多想,毕竟年羹尧是封疆大吏,康熙对他也十分赞赏,听闻还特意写了信告诉年羹尧,希望他能够从一而终做一个好官。
胤禛单论家世其实是有些单薄的,如果多了年羹尧这样一个姻亲,想必夺嫡的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可他们三个并没有说什么,谁也不敢多想什么,谁知道康熙是不是设下了一个陷阱,想让胤禛暴露出来自己的野心呢?
现在这个时候,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云佩想了想,决定还是先问胤禛:“你怎么想的?”
胤禛皱眉:“儿子想先瞧瞧年氏的性子,若是个安分的那还好些,若是嚣张跋扈,想必她家里头的家教也就那样,年羹尧虽然是有能力,可那人儿子接触过,很有野心,听闻他从前和八弟来往也很是亲密……能不能用,难说。”
云佩点头:“如今这个时候,是该小心一些。”
#
过了大约半旬,四福晋果然进宫来了。
恰好云秀也在,她早就想看一眼传说中的年妃是什么样子,等人进来以后也没说话,先细细地打量了一眼年妃。
不对,这会儿应该叫年侧福晋。
和云秀想象中骄横的模样不同,年氏甚至是个小白兔的长相,她出身汉军镶白旗,想来在家的时候也常读书,说话也细声细气的,站在四福晋身后很是恭顺的样子。
云秀有些愕然——从前没少被小说和电视洗脑年妃是个嚣张跋扈的人,这会儿猛不丁见了真人,竟然有点没对上号。
云佩是个正儿八经的古代人,这会儿就相当镇定,让年氏磕了头以后赐了座,略问了两句话,又和四福晋说上了:“这些日子老四忙什么呢?”
往常四福晋在永和宫的时候就很随意,这会儿稳稳坐在椅子上答道:“爷最近想着要搬到圆明园去住呢,前段日子院子那边收工了,四爷去逛了一回说挺喜欢的,还说等明儿就去请皇阿玛进园子里头逛一逛,也叫额娘跟着松快松快。”
他们婆媳两个说着话,年氏就坐在旁边一句话也没说,悄悄打量着在座的几个人,心里纳罕:在她们家里鲜少是有这样自在的时候的,哪怕年氏自己在家里很受宠,可回起话的时候也是很恭敬的,不像四福晋和德妃娘娘这样和善。
再有,她刚进雍亲王府的时候,只有才刚进门的那天见过雍亲王一面,往后的日子听说他不是在书房就是在福晋那里,她就明白了,雍亲王这是在给福晋做脸面,让底下的下人不至于看轻了她。
后来的必定是比不过先来的那个人的,更何况是在一起那么久的夫妻,她心里也明白,所以也没怎么抱有过幻想,只想着安安分分当好自己的侧福晋。她也心知肚明,德妃这会儿问了自己两句话是不想让自己觉得自己被忽视了,却没多少的感情,不然也不会剩下的时间都在和四福晋说话了。
可就是这样的情况,反倒叫她松了一口气——要是德妃对她好比过了福晋,她还要仔细思量一下自己和哥哥如今这一步棋走得对不对,这样一个略显和睦的家庭氛围,又不会因为权势抛弃这个那个的,让她很放心。
于是她就坦然坐着了。
云秀迟疑地看了一眼表情淡定的年氏,还是有点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毕竟这姑娘和她想象中着实有点不一样啊。
过了好一会儿,云佩才又拉着年氏说话,这回问的是她的身体:“我看你身体不大好的样子?”
年氏脸色微红着点点头:“是,我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从那以后身子就不大好,常常生病,倒也不是什么大病,只是安心修养着会更好一些。”
这就是说她去岁里生病是真生病,而不是装病了。
虽然年羹尧肯定是有点小心思,可他那点小心思倒也没有那么的惹人讨厌,因为都摆在明面上。
云佩没再说什么,只道:“等会出去的时候从我库房里头拿点补身体的送到老四那里去。”
#
四福晋带着年氏回了雍亲王府。
等到夜里的时候,外头的小太监们才进来传话说雍亲王回来了。
福晋连忙叫人去准备洗漱的东西,又叫上夜宵——这是晚膳时候就备好的,只是胤禛一直没回来,厨房里头都重做好几遍了。
整个正院里都忙碌起来,很快胤禛就泡着脚问起了今儿宫里头的事情,听了好一会儿,他才说:“还算懂事。”
四福晋心下一涩,却仍然抬起脸问:“爷今儿要不要去那边?”
胤禛看她一眼,见她面上带笑,可手却绞着帕子,显然并不高兴,便说:“不急,我既然来了你这儿,哪有转头又去那边的道理?”
“再者,她是因为什么嫁进来的,你我心里都有数。”胤禛面色淡淡的,“年羹尧想拿自己妹子做筹码押宝,也要看看我同不同意。”
真要论起来,他觉得年羹尧连隆科多都不如,隆科多早在局势还未分明的时候投靠了自己,而年羹尧呢?听闻他“交友广阔”,与太子、老八等人都各有联系,却迟迟没有选定阵营,到了如今二废太子,老八也显然倒台的情况下才把年氏送进雍亲王府,是想捡漏。
更何况,胤禛并不喜欢这样获得支持而产生的联姻。
他从来不会忘记当初额娘在宫里所受的委屈,如今年氏进府,显而易见也是为了家族的利益,倒叫他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若是一直冷落,她都已经进了府,平日里侧福晋们也有交际,难免会对她奚落,可若是宠着,反倒叫他浑身别扭,恐怕年羹尧也会借此事得寸进尺,年氏为了家中的利益左右为难。
他也怕伤了福晋的心。
想到这里,胤禛拉住四福晋的手:“这些日子我在外头忙,你在家里多有辛苦,等过了这阵,咱们就到园子里头去消遣消遣。”
四福晋低声问:“是不是朝堂上有什么事儿?”
胤禛点头:“皇上想二废太子,如今正是一片混乱的时候,咱们能避着就避着些。”
皇阿玛不喜欢儿子们有野心,他如今眼看着又比别人更有竞争力,更打眼,处处都得小心,退居到圆明园里正好。
第 144 章
144章
到了临近夏天的时候; 胤禛果然去请了康熙到圆明园去过夏,用的说辞也很体贴,说的是如今夏天太热; 康熙往年都是怕热的很; 如今圆明园已经修好了,还没请人进去过,如今头一天当然要请康熙。
康熙欣然应允。
因为是去儿子的园子,自然就要带上德妃,剩下的人选都交给云佩自己安排了。
他也没说要呆多久,德妃自己思虑了一下; 干脆也没带什么人,住在她永和宫的几个人肯定是要带去的; 毕竟夏天是真热,她又不在宫里; 那永和宫里头的冰例也不一定能供上; 要是把这几个人留下,难免在宫里头吃苦。
四妃如今明面上是没什么竞争的,怎么也都要带去,底下的嫔妃她就没那么好心了; 干脆一个也没带,只带了两个康熙如今比较宠爱的汉人嫔妃,都是低位分的; 按照她们如今的身份地位; 找个空院落安置了就是了,要是换了旁人; 指不定还要四福晋费心。
就这样精简了人数; 加上伺候的宫女太监、用惯了的厨子等; 去圆明园的人数也是乌泱泱的一大群。
好在四福晋担得起事儿,安排得井井有条。
最后康熙住在了九州清宴,旁边就是办公用的勤政亲贤,这名字还是康熙亲赐的牌匾,云佩住在长春仙馆,云秀在上下天光。
等到了地方,收拾完东西聚在一块儿的时候,宜妃忍不住酸了一下:“瞧瞧,果然是自家人呢,看这安排的地方就知道。”
长春仙馆离九州清宴不算近,却是整个圆明园里除了康熙住的九州清宴以外最大的地方,比起旁的地方多出来一个独立的小院子,略微一想就知道是四福晋特意备出来,以防云秀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