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 >

第12章

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第12章

小说: 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先喝了一口,面汤带着青菜的清香和牛肉的卤香,方便面比外面饭店的手工面都要筋道爽口,想不到夏夏的厨艺这么好。
  宋秋生大口吃面,宋时夏上楼喊醒孩子。
  季源揉着眼睛,任由妈妈给他穿衣服,妈妈身上好香香。
  “家里来客人了,是我的亲生哥哥,我要去找冯婶借个东西,你们可以替我在家里陪着客人吗?”
  季阳板着小脸一字一句解释:“你哥哥是我们的舅舅。”
  宋时夏对他笑了笑:“对,真聪明,你们喊他舅舅。”她担心孩子排斥才没说,虽然季阳没对她改口,但这小家伙是个傲娇,她一点也不介意,他接受舅舅倒是挺快。
  季源迷迷糊糊:“妈妈要早点回来,我们帮你陪哥哥。”
  季阳:“笨蛋,她哥哥是我们的舅舅。”
  “喔,我们帮妈妈照顾舅舅。”
  宋时夏带着孩子下楼,宋秋生刚从厨房出来,他吃完面顺便把碗洗了。
  “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老大季阳,阳阳,这是弟弟季源,他俩是双胞胎。”
  宋秋生跟城里小孩接触有些不知所措。
  “你们好。”
  季阳和季源异口同声:“舅舅好。”
  宋秋生看向妹妹,
  “孩子很乖,你好好带他们。”
  “他们本来就很乖,可省心了。”她哥对她是多没信心啊,都怪原身那个不靠谱的家伙在家人心里把信任度透支完了。
  宋秋生打开带来的行李。
  “这是妈让我给你捎的东西,你寄回家的钱我给你带来了,妈说没给你置办像样的嫁妆,你要是嫁在本地就给你风风光光的陪嫁,可惜太远了。这些钱拿着做私房钱吧,手上有钱也有底气。”
  季阳看看舅舅,又看看她,为什么说她会在家里受委屈?
  季源没听懂,一个劲偷瞄袋子。
  宋时夏不想要,她觉得受之有愧。
  “哥,我真不缺钱,你想想我这个性子要是缺钱肯定写信卖惨问你们要钱。我前面二十年不懂事,难为你们一直忍让惯着我,我现在懂事了,不能再向爸妈拿钱了。”
  至于嫁妆什么的,家里不缺那点东西,季惟清要是介意她没带嫁妆早就直说了。
  宋秋生见她执意不要只能先把钱收着,等走的时候找机会留下来。
  他掏出来一个红色食品袋放桌上,里面装着满满一大包花生。
  “妈亲自给你炒的花生,去年收的花生,我吃了几颗还挺香。”
  宋时夏剥了一颗尝了尝,炒花生香香脆脆很好吃,她又给小家伙一人喂了一颗。
  季源很捧场:“好好吃!”
  季阳看起来也不排斥。
  宋秋生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
  宋时夏提醒:“别给他们装太多,花生吃多了上火。”
  两个小家伙听到也不生气,排排坐吃花生。
  宋秋生觉得妹妹变化真大,难道结婚真的能让人变成熟懂事?
  “这是妈临时赶工做的虎头帽,她手艺不太好,可能没有外面卖的好看。”
  宋时夏觉得这个虎头帽很可爱,可惜是给两个小家伙的帽子。
  她给小家伙把帽子戴上:“下次让妈给我也做一个呗,我也想要。”
  宋秋生笑她:“你多大了还戴这个。”
  宋时夏不满:“我不管多大都是家里的孩子、你们的妹妹,谁还不是个宝宝了。”
  宋秋生可以断定,这就是他妹妹无疑了。
  “行,到时候再让妈给你做个虎头鞋,你看看孩子们笑不笑话你。”
  宋母是按村里同龄小孩的尺码给两个小家伙做了虎头鞋,季阳穿着正好,季源穿上有点大。
  季阳和季源很开心拥有了霸气的老虎帽子和老虎鞋子,丝毫没有嫌弃。
  季源把手握成爪放在脸颊两侧:“我是大老虎,嗷呜~”
  季阳纠正他:“我才是大老虎,你是小老虎。”
  季阳才不管哥哥,他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在客厅跑来跑去。
  宋时夏心都要被萌化了:“他们是不是很可爱!”
  宋秋生嘴角噙着笑:“来之前我还担心城里孩子养得娇气、你跟孩子性子不合,没想到你倒是跟他们处得不错。”
  宋时夏轻哼:“小瞧我是吧,我也就跟你们窝里横,我一个大人跟小孩子吵架不要面子的吗?”
  宋秋生说不过她,掏出来一个厚重的大布包,
  “村里喂的驴死了,妈让我给你买了五斤驴肉带来。”
  !!!
  宋时夏连忙起身:“怎么不早说,我得赶紧放冰箱别捂坏了。”
  “放不坏,买回来就在井里吊着,我昨晚上搭车进的城,一晚上还能给捂馊了啊。”
  宋时夏才不管,她把肉放进冰箱,正好牛肉吃完冰箱也腾出来了。
  她拎了拎肉的重量,拿出来一块大点的带去厨房泡着。
  “今晚就吃驴肉火烧吧,这么新鲜的肉可不能放坏,我得心疼死。哥你下次来别带新鲜肉,马上就快夏天了,路上容易坏。”
  宋秋生无语:“你以为每次都能运气好碰上杀猪的啊,下次你就等过年吧。”
  宋时夏从厨房出来,“过年正好,那时候温度低不容易变味。”
  得,白说了,她满脑子就惦记肉。
  宋时夏以为东西都掏出来了,没想到脚边的麻袋传来了蠕动,她被吓了一跳。
  “什么东西!”
  “哦,给你逮了一只下蛋的母鸡,妈说城里鸡蛋卖得贵。”
  宋时夏从窗户看向院子,
  “我养哪呢?”
  “这还不容易,我给你弄个鸡圈。”
  宋时夏去食堂找冯婶,路上遇到了陈娇。
  她看起来很憔悴,牵着一个女孩,小姑娘满脸不耐烦。
  “我就要吃糖醋里脊,你答应爸爸会好好照顾我们,连饭都不给我们吃!”
  陈娇慌忙解释:“食堂今天没有,下次有了我一定给你买。”
  “我不管,我就要吃,要是我妈还在肯定就给我买了。”
  小姑娘甩开陈娇的手跑了,剩下陈娇和有点尴尬的宋时夏。
  她不是故意想看陈娇难堪,可路就这么大。
  她指了指小姑娘跑走的地方:“你不去追吗?”
  陈娇看着她:“她回家了,你说咱们当后妈图什么呢?孩子不跟自己亲近就算了,一点没做好就要拿你跟亲妈比,活活给自己找罪受。”
  宋时夏:……
  她还是不要说话了,听陈娇发牢骚吧。
  “对孩子严格说你是后妈,对她们纵容反而是害了她们啊。”她上辈子就是过度溺爱儿子才会把他养成白眼狼,她对丈夫前妻的孩子掏心掏肺都比不过那个抛夫弃子的女人。
  “等她们长大就好了,孩子小时候是这样,她们什么都不懂。”
  陈娇摇头苦笑:“我真羡慕你,听说你孩子才上幼儿园,肯定很好管教,你要给他们洗脑只有你对他们好,别学我变得里外不是人。”
  宋时夏笑了笑,不准备采纳她的建议。孩子又不是物品,控制思想的做法太极端了。再说他们的亲爹又没有去世,只是任务需要假死,回来后这俩小家伙都高中了,多个家人一起爱他们不好吗。
  和陈娇分开后,宋时夏唏嘘不已。
  所谓的对照组是根据视角来对比。她并不觉得陈娇身为主角的日子有多么令人羡慕,这不是一地鸡毛吗?
  或许以后她的继女和继子都会接纳她,一家人团团圆圆包饺子,可现在这些糟心事也是真正发生过。
  冯婶见到宋时夏乐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稀客啊,怎么想到来找我了。”
  “我娘家的亲哥来了,正好院里的亭子和面包窑都有人帮忙搭了,婶子能不能借到三轮车,我可以付租车的钱。”
  “你让我想想,咱们学校有哪个老师的亲戚好像就是蹬三轮的师傅。”
  “对了,你哥来找你干啥?”
  “我前一阵给家里寄了信,我妈不放心我,就让我哥来看看。”
  冯婶羡慕不已:“你妈可真疼你,乡下重视闺女的爹妈可不多见。”
  宋时夏解释:“我家里人都疼我,我以前太任性,婚后才明白做父母的不易。”
  “你能想明白就不算晚,我想起来了,是教务处的赵老师,我下班去帮你问问,你估计连教务处的门在哪都找不到。”
  宋时夏感激不已:“那就麻烦婶子了,晚上带孩子来我家吃饭,我今晚做驴肉火烧。”
  “驴肉火烧?可以啊,你连这个都会!”
  宋时夏小梨涡绽放:“我不会,但是应该跟肉夹馍差不多吧。”
  “估摸着差不多,我还没吃过驴肉呢,晚上我得去你家尝尝味道。”
  宋时夏心满意足离开,跟冯婶这样的直性子交流真舒坦。
  宋秋生没闲着,帮她把院子的杂草拔了。
  “这么快就回来了?”
  “隔壁的婶子帮我去问,她人可好了。”
  宋秋生又开始念紧箍咒:“人好你也不能一直麻烦别人知道吗?做人要有来有往。”
  “我知道啊,所以邀请婶子一家晚上来咱家吃驴肉火烧。”
  宋秋生看看妹妹,又看看自己。
  宋时夏理解了哥哥的意思:“我怎么可能让你下厨,你别把我的驴肉浪费了。”
  驴肉的香来自血液,如果直接焯水会把肉香味也除掉,所以得先用水泡再焯水,这样就能去掉血水。
  下一步就是卤驴肉,宋时夏之前就做好了卤水。卤驴肉的时候加入山楂提亮,再加入草果给肉提香。
  肉夹馍的面饼是馍,驴肉火烧的面饼是火烧,火烧比馍薄,刚烤出来外脆里酥。
  卤好的驴肉切碎,火烧用刀尖划开一半再填入驴肉,新鲜出炉的火烧就完成了。
  宋时夏一次做了六个火烧。
  厨房门口围着两个早就馋了的小家伙。
  宋时夏给小家伙一人一个,她自己一个,剩下三个是宋秋生的饭量。
  宋秋生嫌身上脏,直接坐在客厅门口的台阶上。
  宋时夏端了个小凳子坐他边上:“哥,鸡圈放院子边上行吗?别把我菜地毁了。”
  宋秋生一口气吃完火烧:“你说放哪都行。”
  他接着吃第二个:“你怎么想不开要在院子里弄个亭子乘凉,夏天不嫌蚊子么。”
  “好看呀,那边我准备都种花,每天在花香中起床多好。”
  宋秋生摇了摇头,这么大的院子用来种菜多好。
  晚上冯婶带着三个孩子过来,季家热闹得不行。
  冯婶的大女儿叫谢娆,今年上三年级,老二叫谢康,上一年级,小儿子谢玉跟季阳都上幼儿园。
  谢娆长得瘦高,眼睛又黑又亮,见到宋时夏就声音清脆喊小宋姐姐。
  宋时夏揽着她肩膀,“你喊我姐姐,在我家孩子面前的辈分可就成阿姨了。”
  谢娆忍不住吸气,小宋姐姐身上真香啊。
  “阿姨就阿姨,说明我长大懂事了。”
  冯婶不知道从哪冒出来拆台:“你懂事还整天跟平安打架。”谢康的小名叫平安。
  谢娆不高兴:“妈,你怎么总说我,明明是弟弟拿了我的橡皮,你让我让着他点,可他太过分了!”
  冯婶苦口婆心:“你弟弟出生的时候差点没救过来,他吃了那么多苦,你是姐姐就不能谦让他吗。”
  宋时夏听不过去:“婶子,小朋友的事让他们自己解决,姐弟俩不至于有隔夜仇,再不进去火烧怕是要烤焦了。”
  冯婶被打岔果然就不再提。
  宋时夏走在后面摸了摸谢娆的脑袋:“你有没有小名呀?”
  谢娆扯起笑容:“我小名叫妮妮。”
  “妮妮,不想笑就不要笑。”
  谢娆扑在宋时夏怀里委屈抽泣:“每次都让我让着平安,又不是我让平安难产。平安小时候很乖,最先学会喊姐姐,他变成这样都是妈妈惯着他。”
  宋时夏安静听她倾诉,
  “你爸妈要上班可能无暇顾及你们。你作为家里年龄最大的孩子,父母不在家你就是小大人。既然平安本性不坏,那是不是能把他的坏习惯全都改正?”
  谢娆迟疑道:“妈妈肯定不会同意。”
  宋时夏轻声细语安抚她:“这事我去跟你妈妈说,你有没有信心把平安重新变成懂事听话的弟弟?”
  “我能的!现在的平安太讨厌了,我和小鱼都不喜欢他。”


第18章 春笋肉沫蒸豆腐
  冯婶过来还给她拎了些新鲜竹笋,这可是好东西。
  “我侄儿去城外挖的春笋,我做着又苦又涩,我猜你有办法弄就给你带来了。”
  宋时夏惊喜道:“春笋是好东西啊,等我先泡一晚,明天做出来请你尝尝。”
  “那我就等着了,不知道你这手是怎么回事,啥东西到你手上怎么做都好吃。”
  宋时夏从锅里夹出来热乎的火烧,往里面塞剁碎的驴肉。
  “你尝尝味道。”
  火烧要趁热吃,冯婶把酥脆的火烧咬到嘴里,热乎出炉的火烧把驴肉碎里夹着的肥肉烤化,鲜嫩多汁的驴肉和香脆的火烧完全是天作之合,那叫一个人间美味。
  冯婶说不出话,她竖起大拇指表示好吃。
  宋时夏又给几个孩子挨个分配火烧:“慢点吃,有点烫。”
  冯婶家的小孩一边“斯哈斯哈”,面目扭曲一口咬下去咀嚼。
  宋时夏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冯婶舔掉手指的卤汁:“你们几个小兔崽子,我是天天饿着你们了吗,吃得跟小猪进食似的。”
  三个孩子平时在家哪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被骂也不管不顾,一边吹一边吃。
  宋时夏笑着给冯婶倒水:“我还担心小孩不敢吃驴肉呢,特地留了点卤牛肉,看来用不上了。”
  冯婶苦口婆心道:“他们不吃那是他们没口福,难为你还想着他们。牛肉你自个留着跟孩子吃,我没见过像你这么大方的人,啥好东西都想招待外人。”
  “我之前不是买了五斤,隔三差五吃一顿跟孩子们都吃腻了,让他们继续吃估计都不乐意。也不是大方,家里没什么琐事,只能在三餐方面改善一下了。”
  冯婶羡慕不已:“你这日子真舒坦,照顾好两个孩子跟你的小菜地就行。我家都是做凑合饭,就这一个个嫌嘴的不行。”
  “婶子家里孩子都上学,开销大啊。等季阳和源源上小学,我恐怕也要去上班呢。”
  冯婶观察着她:“你这细胳膊细腿恐怕得去坐办公室,体力活不适合你。”
  宋时夏都没规划以后:“再说吧,他们上小学还早着呢。”
  冯婶叮嘱她:“得早做打算才是,不然到时候两眼抓瞎。”
  宋时夏转移话题:“婶子,你平时跟谢教授工作那么忙,家里是不是都是妮妮带着弟弟们啊?”
  冯婶叹气:“可不是,妮妮每天放学带着平安回家,顺路去接小鱼。妮妮懂事早,知道心疼我,就是总爱跟平安吵起来,就为一点小事吵得人头疼。”
  宋时夏见缝插针:“妮妮是家里的老大,她带着弟弟肯定要有威信才能镇住他们,不然都知道犯错找你告状,这不是纵容他们不听姐姐的话么。”
  冯婶陷入沉思:“好像是这个道理,可是平安他…”
  宋时夏打断她:“婶子,平安现在很健康,你把他养得很健壮,你看他活蹦乱跳一点也不像是难产生下来的孩子。妮妮懂事,不会无缘无故打弟弟对不对?”
  冯婶下意识想辩解,
  “道理是没错,可…”
  宋时夏语重心长劝她:“婶子,你对平安太偏心了,妮妮和小鱼都是乖孩子,你得一碗水端平,不能让孩子们寒心。”
  “你和谢教授工作忙,不如把管理权转给妮妮,姐弟之间有吵闹很正常,要让他们自己内部解决,不能总是拉偏架。”
  冯婶心里很纠结,当初平安差点没救回来是她的心病,她实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