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八零,对照组后妈拒绝内卷-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想又没有妈妈了。
季阳抓着爸爸的衣服:“那你们要早点回来,我跟弟弟会想你们。”
季惟清摸摸他的脑袋,缓声道:“会的,她一直都会是你们的母亲,不要担心。”
季阳伸手:“我们拉钩。”
季惟清配合地伸手。
隔壁家。
宋时夏坐在小板凳上,冯婶坐在压水井边上搓洗着衣服。
“是该回家了,你结婚这么久一直跟家里写信,也该回去看看亲爹妈,这天下远嫁的女儿哪个父母不操心啊。”
宋时夏苦笑:“可不是,自己当了父母才知道做父母的难处。”她还只是后妈就整天为两个孩子上学的事担心,生怕他们受欺负,好在兄弟俩同班能互相照应。
“你孩子怎么办?这么小就出远门吗?”
“让他们爸爸照顾,我一周就回来了。”
冯婶坏笑:“季教授刚回来你就让人独守空房啊。”
宋时夏无奈叹气:“他才不会闲着呢,书房的资料和论文够他消遣了。我有时候就在想,一个教授怎么能忙得周六日还要写论文,我从来没见他有过别的娱乐活动。”
冯婶擦掉手上的泡沫:“我家老谢就很闲,虽说每天回来的晚,但他不加班的时候就佷闲,还能跟我侄儿约着去钓鱼。”
宋时夏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也不了解教授具体要做什么,只知道教授代表着专业领域很强,还真不懂为什么要一直写论文。
她只能随意猜测:“可能是领域不同,谢教授研究文学和历史,说不定忙起来的时候就是有什么考古大发现呢。我家季教授的领域我是猜不透了,这大概就是住大房子的代价吧。”
冯婶哈哈大笑:“说不定你家季教授的研究领域就是一直写论文呢,我家老谢要是能去考古他肯定得高兴坏了。”
俩人唠了一会儿,敲定做月饼的时间。宋时夏让她不用准备东西,人来就行。冯婶家里人少,买月饼也就是两包的份量再加上她侄子一家人,顶多三包月饼。宋时夏想给亲朋好友都送点,说白了就是让冯婶过来帮忙干活了,给钱伤和气,不如让冯婶节省买月饼的钱。
月饼以甜口为主,唯一的咸口大概是咸蛋黄,肉馅月饼是宋时夏接受不了的异端。这个时代的人都很喜欢五仁月饼,她不喜欢吃五仁,但是得安排上。
季惟清出门寄了一封跨洋的信,因着他如今的重要程度,信件被打开放在某领导的桌上。
他看了两遍还是没看明白,于是给季学崖打电话。
“你儿子往外面寄了一份信。。。”
“什么?!他发出去什么内容!”季学崖从疑惑到暴怒不到三秒钟时间。
“这也是我觉得奇怪的地方,他请外国同学汤姆帮忙购买微波炉和烤箱。”
暴怒的季学崖:“烤箱?微波炉?他就写了这个?”
“是啊,我就问问是不是你媳妇让你儿子写的信,不然我想不通啊。”
季学崖冲着院子里喊人,韩蓉急匆匆进来,手上还沾着水。
“咋的了,跟谁打电话吵起来了?”
季学崖质问:“你让老三给你买洋玩意了?”
韩蓉一头雾水:“我打电话那是老三要陪小宋回老家过中秋,我没让他给我买东西啊。”
季学崖挥挥手:“行了,没你事儿了。”
“简直莫名其妙。”韩蓉嘀咕着出去。
“既然没啥问题你们看着处理吧。”
领导迟疑了半分钟还是打了批准,他倒要看看这俩玩意有多稀奇,还特地从外国买。
宋时夏对即将到来的惊喜毫不知情。
她已经做好了馅,咸蛋黄、五仁、玫瑰冰皮、枣泥和奶黄流心以及水果馅。
冯婶过来后调侃:“你包粽子弄肉馅,包月饼弄个咸蛋黄,真是稀奇了,不知道你这脑瓜子是怎么想出来的口味。”
“送礼不就是图稀奇和好味道,要是都一样我干脆买两包月饼不就好了。这不是我想的,我也是听说外面的开放地区就这么吃呢。”
冯婶赞同点头:“就冲你弄得这馅我闻着都馋了,也不怪人家会吃。”
宋时夏小时候吃的月饼都是中式月饼,外皮酥香掉渣,更像中式糕点。长大后才知道月饼能那么好看有那么多口味,金灿灿的月饼格外精致,上面还有花纹和字样。
她这次做的就是这种月饼,拿去送礼很有面子。
一模一样大小的月饼铺了满满一餐桌,今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是凑合吃月饼。小家伙们和隔壁的孩子都挑着枣泥和水果馅的吃,因为甜。
家里的面包窑没停过火,烤了一炉又一炉。
宋时夏揉着腰:“可算是做完了,明年中秋节就不用做这么一大桌了。”这次要回家,把家里人的月饼份量也全都算上了。
第44章 五仁月饼
家里只剩宋时夏; 她让季惟清带着孩子和月饼回了家里。她明天跟哥哥一起去车站,让他晚上就别回来了,季惟清心不在焉也不知道听进去没。
宋秋生满面春风; 穿得很时髦,一看就是小日子过得不错:“月饼能不能换个好看的包装?”
宋时夏以为他在没事找事:“你要求还挺高; 没有包装影响食欲是吧?”
宋秋生挠着脑袋:“我这不是要送人吗; 你做的月饼看着洋气比店里的卖相都好。”
就这么简单一句真诚的吹捧; 宋时夏勾着唇角挑出来六枚卖相最好看的月饼。
“一种口味一个; 够了吗?”
宋秋生财大气粗放了一张大团结:“够了够了,我连买鸡的钱一起给你。”
宋时夏没跟他客气; 反正她拿了钱也是给家里买东西送回去。
她随口问了一句:“你送谁啊?上次的合伙人么?”
送月饼还得外包装好看精致上档次?宋时夏直觉哥哥有情况; 哪个男客户会在意月饼包装好不好看,供销社卖得月饼都是油纸包装人家照样送礼送人。
宋秋生甩了甩脑袋:“不是,我跟那人闹掰了; 眼界太窄只看得见眼前的蝇头小利; 一点承受失败勇气都没有。”跟这种人合伙早晚出问题。
“你现在说话都这么硬气了?等回家见到爸妈看你怎么躲得过催婚。”
宋秋生挺直腰杆:“为什么要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催有啥用,缘分到了再说。”
看样子百分之八九十的可能有情况; 瞧给他得意的样子; 不知道未来嫂子是不是上次一面之缘的飒爽小姐姐。
宋秋生拎着东西:“我走了,明儿来校门口接你。”
宋时夏目送他出门懒懒道:“不用了,我搭车去车站; 你来多麻烦。”
他挥了挥手:“我顺路,你在家里等我就行了。”
宋时夏自顾自回屋:“太阳从西边升起来了吗?”宋秋生能这么贴心?
夜幕降临; 宋时夏锁好大门; 门口传来开门锁的声音。
她回头,跟季惟清面面相觑。
“孩子们呢?”
“在家里; 只有我回来。”
俩人并肩进屋。
“是不是忘拿包了?”肯定是忘了他的几本宝贝书,走哪都带着。
“我陪你回家。”他的语气很平淡,偏偏宋时夏听出来不容拒绝的意味。
孩子被他送到奶奶家里,似乎也没有拒绝的借口,但这怎么像是怕她跑了似的。
宋时夏跟他约法三章:“先说好啊,路上一来一回肯定浪费你不少时间,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季惟清不假思索:“不会,本来就是假期时间。”
她惊呼:“原来你还有假期啊。”宋时夏发誓自己不是阴阳怪气,主要是没见他周末闲过。
季惟清面露不解:“为什么没有?教授也有人权。”
宋时夏小声嘀咕 :“我看你周六日天天加班,不是写论文就是看文献,每天泡在书房我都不敢打扰。”
季惟清更正:“不是论文,是在写报告打发时间。”
“不都差不多嘛,反正是在加班,我还以为教授比医生忙呢。”连个假期都没有,也不陪陪她。
纵使季惟清再迟钝也能听出来她语气里的失落。
向来清冷淡漠的神情出现不知所措:“抱歉,是我疏忽了。”
“不用给我道歉,你又没做错什么。”
宋时夏起身打包月饼,没有自封袋只能用油纸包着,以家里人口的消耗程度估计两三天就能吃完月饼。
季惟清想帮忙无从下手,只得把月饼帮忙堆放起来。
宋时夏给他嘴里塞了一块五仁月饼,季惟清面不改色吃掉。
次日一早,宋秋生烧包地开着一辆黑色小汽车,还“滴滴”按了两声喇叭。
宋时夏身边是拎着行李箱的季惟清,她手上空空如也。
“难怪说要来接我,你哪来的汽车?”
宋秋生吹起刘海耍帅:“借的,上车,妹夫也一起回去?”
季惟清跟大舅哥打了招呼,替宋时夏拉开车门。
“是啊,他把孩子都送到我婆婆家了,铁了心要一起去。”
宋秋生不赞同摇头:“你这话说得,人家不能去啊?”
宋时夏不吭声,她上车后开始假寐,昨晚睡觉都没睡好。
宋秋生和季惟清俩人一问一答聊着天,这场景似曾相识。
宋时夏说是补觉,实则耳朵竖起来听他俩聊着没什么营养的话题。她心里偷笑,季惟清可真会说话,硬是把话题给聊没了,她哥这个社牛都吃瘪了。
有宋秋生和季惟清换着开车只用了一天半就到了县城的镇上,她家在周边的村里。
宋时夏对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宋秋生说要去买点东西。
她正好也想买点礼品带回去。
她压低声音:“咱们一起去挑东西,到时候就说是你买的知道吗?”
季惟清不赞同:“我带了钱。”
宋时夏想到应该是婆婆教他的:“那行待会你付钱。”
有小汽车来镇上就跟顶流出名后回村的效果有一拼,路人不认识都要多看两眼,包括从汽车上下来的人都被议论纷纷。
宋时夏通通无视。她正在百货商店给家人挑布料,不知道尺码没敢买贴身衣服。乡下大多数人会做衣服,她从记忆里根据大致身材给父母各买了一套大码纯棉睡衣,给弟弟买了时兴的皮夹克。
这点东西就花了两百多块钱。还真不是夸张,一件皮夹克就要150块钱。
其实衣服在沿海城市没这么贵,奈何信息落后,人家都是利用信息差做生意,站在风口上哪怕是猪都会暴富。
衣服贵也得买,她总不能为了买一件外套跑去沿海城市进货。况且宋秋生也做过服装生意,结果呢,有人脉都被自己人害惨了,生意不是谁都能做。
她本来不打算买只是多看了一眼,季惟清就让售货员给装上,说上次来没见到弟弟很遗憾,见面礼送得贵重表达心意。
她一听就知道是婆婆亲自教的,难为他一字不落记下来。
皮夹克的价格在那,显得剩下的礼品价位正常多了。一瓶五块钱的五粮液、八块钱的茅台酒、一条中华烟,这几样都属于高档货要烟酒票,偏偏季惟清还都带了。
宋时夏给大姐挑了的确良衬衫,一百三十斤以内都能穿;又买了几斤红糖和白糖还有十斤猪肉,季惟清总算停下了。
夫妻间闹得小别扭抛之脑后,两个人手上拎着大包小包。
“这下够了吧?我家过年都没花过这么多钱买年货。”
谁知季惟清不太满意地说:“你和你哥的东西还没买。”
宋时夏连忙摇头:“我就不用了,我哥他更不需要。”
季惟清趁她不注意买了一块手表:“妈让买的。”
她还能怎么办,买都买了:“上车吧,仅此一次,下次别送这么贵的礼物了。”
“宋时夏?是你吗?”一道很惊喜的声音喊住她。
宋时夏刚放好东西,她转身。
对方看起来一副斯文的文化人样子,还戴着眼镜。
她实在找不到关于对方的记忆。
“你是?”
对方脸上的笑容一滞:“我是吴天磊啊,跟你初中同班同学。”
这都过去多久了,难怪她一点印象没有。
宋时夏笑容尴尬又不失礼貌:“原来是你啊,好巧。”原身一点印象都没有。
吴天磊却是很兴奋:“当初咱们还约好一起考大学,后来你去哪了?”
宋时夏故意装作很失落的样子:“我。。。我没上学了。”所以大家不是一路人了,就不要尬聊了吧。
谁知对方更起劲了,还满脸担忧:“你是不是家里有困难?我记得你还有个弟弟,是不是你父母让你嫁人?”
宋时夏硬着头皮答:“对,我结婚了,我已经二十多岁了,上学也没用,不如嫁人做贤妻良母。”她都把自己表现得这么庸俗了,快狠狠失望然后甩袖离开。
“你不能这么想,即便结婚也可以继续考大学。当初我成绩一直被你压过一头,后来还不是考上了师范大学,我现在已经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了。”
谁来救救她,难道这人就是为了劝她重新上学吗?大哥。真的不熟。
“谢谢你的好意,我还是算了,我准备生孩子,孩子五岁前都离不开大人照料。”这么说总没有理由再劝她了吧?
吴天磊却说道:“我知道你肯定吃了很多苦才有这种想法,但是想靠孩子拴住一个男人的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你得提升自己才能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
宋时夏傻眼,所以他的目的是什么?劝她离婚吗?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你。”她敷衍三连准备速战速决。
吴天磊兴致勃勃:“你家住哪?之前你没告诉我,不然我就把我的课本给你了,凭你的脑子肯定能考上师范大学,说不定咱们还能一起当同事。”
季惟清终于忍不住打开安全带下车。
“夏夏,该出发找你哥了。”
吴天磊指着季惟清道:“他是谁?”
宋时夏拉开车门:“我丈夫,我这次是中秋节回家,我嫁去首都了。”
吴天磊呆愣地看着汽车离开,心里说不出来什么滋味,对宋时夏失望至极。
宋秋生上车后惊呆了。
“我就去看了个朋友,买了瓜子花生和水果糖,你俩买这么多回去过年啊?”
宋时夏替季惟清解释:“他上次来咱家没准备东西,这次是被我婆婆耳提面命交代过补上礼数,喏,你也有。”
宋秋生有一块手表,80多块钱买的,他平时都不怎么舍得戴,生怕磕碰坏了。妹夫送的这个表他认识,要120块钱。
“这表贵重了,我不能收。”
她都不用等季惟清开口:“收下吧,他的性子是宁愿你丢了也要送出去,丢也得从你手上丢出去。”
宋秋生再一次郑重道谢,他80块钱的表可以天天戴着了,妹夫送的手表可以留着见贵客再戴。
宋家村开来了一辆小汽车,隔着老远就有一群小孩跟着汽车后面跑。
宋时夏在车上随口一问:“哥,吴天磊你认识吗?”
“你见到他了?他是咱们镇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大学生,你问他干什么?”
宋时夏毫不在意道:“路上遇到了,他跟我打招呼,我不认识他。”
宋秋生嗤笑:“别跟他走太近,他不是个好东西。”
第45章 干竹笋焖鸡
汽车刚到村口; 就有个又瘦又高的男孩冲了出来,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宋秋生打开车窗招手。
“冬冬!”
宋冬冬瘦得像麻杆,看起来挺精神; 有着独属于年轻人的朝气蓬勃。
他的眼睛闪闪发光,直勾勾盯着车上副驾驶的位置。
宋时夏也看到了他; 对他挥了挥手。
这就是信里面的叛逆小孩宋冬冬; 外表看着挺乖巧。
汽车刚停下; 宋冬冬跑到她面前; 眼里亮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