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表姑娘她只想挣钱 >

第18章

表姑娘她只想挣钱-第18章

小说: 表姑娘她只想挣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庆延街上少有闭门很久不开的店铺,毕竟这生意几天不做, 客人可能就跑了, 再加上租金的成本,哪怕碰上淡季,店铺还是得照常开着的, 像这样举家回乡探亲闭了铺子的, 还真是少见,也不知道这亲到底得有多重要。
  江杳杳晃了晃脑袋, 为今之计,也只能再等等了。况且目前也只是自己的目标计划, 人家租约到没到期, 愿不愿意转租, 都是个未知呢。不过这家药材铺子的生意并不太好,每况愈下,也是江杳杳敢打他们主意的原因。
  一阵风吹了过来,已经带了些凉意。一日之内的温差愈发大了,早晨和晚间,得加件小夹袄了。
  江杳杳回到食肆中,店铺还未打烊,只是秋来日头变短,天暗得早了。
  见店内有些昏暗,江杳杳便点了火折子,将烛台一一点亮。橘黄的火苗跳跃着,给食肆笼上了一层暖意。
  天气冷了,冰块便不必再去买了,两只大保温桶里,如今装着的,是桂花豆沙圆子和杏仁芝麻糊。
  长安城里有庭院的人家,多半会在院中植上几棵桂花树,如今正是桂花开放的时节,整座长安城都被浸泡在馥郁的桂花香中。
  江杳杳这间食肆的后院虽然不大,但竟也栽了棵桂花树,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院子太狭小限制了它的生长空间,长得还没有人高,不像其他的桂树大大高高的,能把枝桠伸展到墙外去。
  起先江杳杳还以为这是棵普通的灌木来着,直到这几天有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味飘进来,才发现这棵矮矮的低树,竟也是棵桂花树,还是棵金桂,颜色橙红,香气浓郁,最是适合做点心吃。
  红豆经过了整整一夜的浸泡,又经过了好几个时辰的熬煮,口感变得细腻绵软,捞出豆子捣烂成细沙状后,倒回红豆水中,再加入藕粉和红糖煮开搅拌均匀,黏乎浓郁的红豆沙便做好了。
  小圆子搓成拇指盖大小的小球,一只只弹弹糯糯,在沸水中浮起后用笊篱捞起后在凉水里浸一遍,再放入红豆沙中滚一滚,撒上新鲜的桂花瓣,便可倒入双层的保温桶中,覆上棉布保温。
  杏仁芝麻糊则先分别将杏仁和黑芝麻炒熟炒香,再将炒后的杏仁和芝麻一起碾碎成末,用筛网过滤掉较大的颗粒,将杏仁黑芝麻粉倒入锅中加入水和牛奶熬煮,加入适量的糖,搅拌至粘稠糊状。
  再撒上些熟芝麻、坚果仁、山楂碎等丰富口感,一样放入保温桶中。
  大益朝人民大多嗜甜,这甜香软糯的桂花豆沙圆子,桂香四溢,小圆子软糯不粘牙,豆沙细密,而杏仁芝麻糊则厚醇浓滑,芝麻的熟香扑鼻而来,又带着些咀嚼感,既是甜食点心,也可以饱腹。
  冰粉凉粉和酸梅汤则做得少了,每天便只上午有一些,待天再冷上一些,就不做了。
  鲜奶麻薯倒是影响不大,也可以热乎乎的便吃,但是要阿锦收着炉子现做现卖,江杳杳打算到时候跟酸梅汤等一些下架,更换成软软糯糯的年糕制品。
  辣哭饼卖了些时日,食客们大多已尝过鲜,辣食也不适宜每天食用,排队的人便也少了。只有无骨香酥鸡柳依然是招牌,每天一开门便售罄,可见炸物的魅力。
  这辣哭饼便也被新的所替代,正是裴敬之曾吃过的肉夹馍。
  江杳杳做美食博主时曾发过一期做肉夹馍的视频,馍饼是提早烙好,再去做了内馅的肉,等馅好后,馍饼已经有些凉了,就像那次匆匆忙忙做给裴敬之的那个一样。便有陕西的网友在底下评论,说他最爱的的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宁可肉等馍,不可馍等肉,这样做出来的肉夹馍特别好吃。
  后来江杳杳试着学了下这潼关肉夹馍的做法,肉卤是数十种调料炖煮出来的,肥的不腻,瘦的不柴,而饼则是加了猪油面团揉好搓成条后卷成饼,这样烤出来的饼是金黄的千层饼,酥脆焦香,一口咬下去,油渣便扑簌扑簌往下掉。
  热腾腾的馍刚烤出来带着酥脆的油香,夹入卤味香浓的肉碎,果然味道极佳。
  于是江杳杳这卖的肉夹馍的做法,便参考的是这潼关肉夹馍。选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加入八角、香叶、桂皮、豆蔻、姜片等,加糖加盐加清酱,足足炖上好几个时辰,直至肉酥而烂,入口即化,香料的味道全部融进了肉汁里。
  而面团则提前醒好,加入猪板油熬出的猪油,先搓成长条状,再如花卷一般卷起压成饼,如烤箱烤过会更加酥香,但条件有限,便换成在平底锅中烙熟,而可以食客要几个便现场烙几个,更为方便。
  相传潼关肉夹馍原本只是叫作烧饼夹馍,当年李世民骑马打天下,路过潼关时,品尝过潼关肉夹馍后连赞“妙妙妙”,便有了这潼关肉夹馍之名
  至于青椒,最正宗的潼关肉夹馍,是只有肉和饼的,加入青椒算是后世经过改良的异端了。江杳杳也没冠以潼关肉夹馍之名,毕竟大益朝也没有潼关这个地名嘛,只是简单叫作肉夹馍,便也不用管正不正宗,只管往喜欢的口味来。
  卤肉分了三种,一种是原始的纯肉的,一种是肉里加了青椒,还有一种是青椒鸡蛋。
  江杳杳自己最喜欢青椒卤肉味的,一口下去馍饼热乎乎的,饼皮酥脆油香,肉馅软烂鲜浓,加上青椒带来的脆嫩的清爽口感,一口气吃一大只也不会腻。
  只是这饼皮实在太焦酥,很容易边吃边掉了一身碎渣子,虽有油纸袋包裹,但仍要小心,江杳杳一边递肉夹馍给食客,一边不忘细细叮嘱,特别是身着官袍要上朝上值的,万一不小心油污脏了官袍“失仪”,可万万不妙。
  眼前的这位书生是位老面孔了,早在江杳杳摆摊的创业初期,便经常光顾,是个爱面食的,曾经因江杳杳开了食肆之后不卖鸡蛋饼了而唉声叹气。
  不过没等他叹完,这气便噎在了嘴里——实在是这新卖的玉尖面太好吃了。
  玉尖面、生煎包、辣哭饼、水晶虾饺……每一样新品都是一等一的好吃,这回的这个肉夹馍,他远远看见,便两眼放光,垂涎三尺。
  江杳杳把一大个肉夹馍递给他,他应是刚从书院回来,一手攥了册书卷,一手接过肉夹馍便拿着吃了起来,对他边吃边看,却从不弄脏一页书的本领,表示由衷地敬佩。
  不过江杳杳这有间小食肆里光顾的官吏,大多是身着绿袍的普通官吏,服绯的并不常见,最常见的那两位——江杳杳顺着眼前的绯色衣角向上看去,果然看见了其中的一位,还是最常出现的那一位。
  裴敬之最近几日似乎公务没那么忙,下值的时间也准点,过来江杳杳这里时,有时食肆还未打烊。
  江杳杳正烙着最后的几个馍饼,见他来便笑了:“正好,能够吃上最热乎的。”
  她将酥脆的饼皮从中间割开,问向裴敬之:“你吃青椒吗?”
  “吃的。”
  江杳杳便在馍中塞她最爱的青椒卤肉馅,装得满满的,直到塞不下了才停手,又盛了碗桂花豆沙圆子。
  潼关肉夹馍最经典的吃法,是配上鸭片汤喝,但江杳杳这小食肆,卖汤利润不高也不方便,幸好这豆沙圆子也很不错,咸甜搭配,那就是吃货永动机啊。
  裴敬之撕开油纸袋侧边,尝了一口,便唤醒了记忆:“这是之前你给我做过的那个?唔,味道又有点不同。”
  比之前吃过的那个,馍要更酥脆金黄,肉则更软烂咸香,一口咽下回味悠长,更妙的是里面的青椒,增添了嚼劲和清新的口味。
  “比上次的那个,要更上一层。”裴敬之评价道。
  “那是,”江杳杳仿佛翘起了尾巴的小狐狸,“我可是在进步的。”
  看着她骄傲的样子,裴敬之又把碗里的豆沙圆子吃了干净。
  他其实并不太嗜甜,长安里有名的一些点心,他还觉得有些齁,但是江杳杳做的点心,虽然也加了糖或蔗浆,却保持着食物的本味不会被甜腻覆盖,甜得恰到好吃,就像他吃过的第一块花糕,只一口,便是和从前尝过的那些,完全不同的味道。
  此时食肆也打了烊,阿锦已在外面挂上了打烊的牌子,把食肆的招幌收了进来。江杳杳便同裴敬之说了她想再租间铺子的事,裴敬之脑筋一转,说可以让管家帮忙留意打听一下,他管着裴家的产业,对这些颇为熟悉,人脉也广。
  这便是再好不过了,江杳杳喜出望外地点点头。
  见她开心,裴敬之也眉眼弯弯地看向她,眸光微动:“要不要跟我回趟府?你可以当面问问他。我,还有件礼物要送你。”
  作者有话说:
  预收文《山中书院小厨娘》,求收藏,也欢迎来微博找我玩呀@晋江云朵酥
  文案:
  女扮男装混入书院的第一天便被识破了怎么办?
  为了留在书院,桑秋换上围裙,成了书院的一名小厨娘。
  没过多久,山长便发现,天天抱怨饭食难吃,叫苦不迭的学子们,开始猛猛炫饭了。
  没有食材?
  桑秋便春来山里挖新笋,夏日河中捉肥鱼,秋天林中捡栗子,冬季雪地啃山楂。
  做法单调?
  桑秋便炒烧蒸炸爆,煎烤烟卤熏,冻拌烩氽溜,烫炖煮焖焗。
  对此,布衣蔬食的夫子宋诸痛心疾首,苦口婆心地规劝学生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直到有一日,有学生看到满嘴“君子不重口腹之欲”的宋夫子,追在那小厨娘后面,软声细语地讨好道:“秋秋,给我做个蝴蝶酥好不好?”
  古灵精怪小厨娘×口嫌体正俏夫子


第34章 烤全羊
  裴府厨房的众人, 如今已习惯了裴敬之不在府里吃暮食的日子,反而清闲,裴侍郎又不会因此扣他们工资来着。
  当然, 他们还是有些危机意识的, 特别是庖厨老丁, 虽然已经从阿飞口中明确探得了郎君没有新招人的打算,但是现在厨房的活眼见得是越来越少, 郎君虽说不新招人, 万一哪天发觉厨房人浮于事, 要减掉几个呢?
  趁着眼下闲暇, 老丁在那儿琢磨着弄出几个新菜品,摆点新花样。
  到了这个年岁, 老丁自知自己的厨艺水平摆在那儿,已经难以精进,不过那个开食肆的江小娘子倒是给了他不少启发。一个普通厨师的水平,他还是有的, 既然天赋有限, 不如多花点心思搞点新花样,还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当裴敬之和江杳杳从厨房前路过时,看到老丁正对着几个萝卜苦思冥想状, 不知道想雕出个什么样的花来。
  裴敬之指指里面, 张了张嘴没发出声音,看口型是的说:“看你干的好事。”
  江杳杳张大眼睛, 一脸无辜,同样无声地开口:“怪我咯?”
  听闻裴敬之有事寻他, 管家便急急忙忙地放下手里正在理的账, 赶去了裴敬之的书房。
  推门进去, 却见还有位小娘子笑盈盈地坐着,正是那位很会做美食的江娘子。
  待裴敬之开口,管家这才知道,原来要找他的,是这位江娘子来着。
  裴府的产业一向由他打理,每个月他都会到裴府名下各间铺子里去查账,庆延街上有间笔墨铺子,便是产业之一,又离得近,多年下来,对这一带的商铺情况,也算得上是熟悉了。
  听闻江杳杳想再租间店铺,又说了她的初步想法,管家帮着分析道:“您食肆边上的那两家,一家是徐家的,一家是王家的,都是自家生意,应是不会对外出赁店铺的。”
  “至于您说的对面那家……老奴也不知其东家是谁,不过这几日,会帮您尽力打听打听。”
  江杳杳连忙道了谢:“要劳烦您了。”
  “江娘子您客气了,对了,不知您对边上永宁坊的店铺可有兴趣?这几日倒刚好有间店铺挂出来,原本也是间食肆,正合适,老奴与他们相熟,若是需要,倒是可以帮您谈个优惠的价格。”
  “那间食肆面积不小,您把这里的这间转租出去,也不必同时租两间了,还能省去些麻烦。”管家没有注意到裴敬之飞过来的眼神,还在头头是道地帮江杳杳分析着,“就是这边积累的这些客源怪可惜的……”
  “不用麻烦了,咳咳。”裴敬之适时打断了管家的话,“在永靖坊里就好。”
  “是啊裴伯,”江杳杳也接过话,“好不容易在这里做出了点名气,除非迫不得已,我还是暂时不考虑搬到别的坊了,不过还是谢谢您了。”
  “老奴也明白,只是那间店铺实在难得,便忍不住跟您提了一嘴。”
  裴敬之生怕管家说多了,万一江杳杳真的动心了,赶紧把他支了走。
  送走管家后,屋内便只剩下了他们两人。
  裴敬之书房里的香椽已被换成桂花枝,养在白瓷花瓶里,一瓶金桂,一瓶银桂,独特的花香馥郁沁人,似乎连笔墨纸砚也沾染了香气。
  裴敬之递给江杳杳一叠书册,江杳杳一瞧,都是书肆里最新的话本子。
  “这便是你说的礼物吗?”江杳杳顺手便拿起一本看了起来。
  “如果礼物是这个,那你喜欢吗?”裴敬之给江杳杳倒了盏茶,茶里也添了些桂花,芳香四溢。
  “喜欢呀。”江杳杳接过茶杯,温度正好,不凉也不烫手,“正好之前买的话本都看完了,阿锦还天天要我给她讲新故事来着。”
  “而且,你送的东西,无论是什么,”江杳杳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桂花的香气袭人肺腑,“我都喜欢的呀。”
  裴敬之也正喝着茶,闻言手抖了一抖,茶水洒了些出来,沾湿了衣襟。
  江杳杳没想到裴敬之这么不禁撩,一时也有些窘迫,掏出干净的帕子帮他擦了擦。
  裴敬之便顺手抓过了她的帕子,仔细瞧了瞧,是一方素帕,江杳杳不善女工,未在上面绣任何图案或文字。
  “那,这方帕子算个回礼,送我了?”
  裴敬之反撩回去,江杳杳可淡定多了:“好呀,礼尚往来嘛。”
  “不逗你了,”裴敬之从柜中取出一只雕刻精美的木盒,“打开看看。”
  打开一瞧,里面是条月白色软缎百褶罗裙,摸上去柔软顺滑,虽江杳杳不懂布料,也能看得出这绸缎质地极好,还有着流云般的暗纹。
  “要不换上试试?”见江杳杳拿着裙子放在身前比划的样子,裴敬之不急思索便脱口而出。
  呃……
  “我在这儿换,怕是不太方便吧?”江杳杳拿着裙子眨眨眼,“还是等我回去再试吧。”
  “试了万一不合身,还可以送过去改。”裴敬之脸色一本正经,为自己的话找补了个非常合理的理由。
  “没事,我们住得这么近,哪怕不合身,试完了再送过来也行的嘛。”江杳杳嘻嘻一笑,裴敬之头一回发现,这住得太近,有时也不是一件好事。
  虽然没能第一时间看到江杳杳穿上他特意挑选的新裙子,但既然送了出去,迟早都能见着。
  *
  郑言的生辰是八月初一,那天江杳杳起了个大早。
  如今食肆卖的吃食阿锦和阿樱基本都能做,连小忠也跟着学了些,江杳杳只需把控一些关键环节即可。
  她将卤肉调了味炖上,又煮了豆沙,炒了芝麻和杏仁,剩下的便可以放心交给他们。
  而接下来,她要给郑言做个千层蛋糕来着。
  那天仅是尝试做的,自然是做得小了些,而今天这个正式的,江杳杳换了口稍大点的锅。
  饼皮一层层烙好,奶油也都顺利打发完,江杳杳按着现代打蛋器的模样,找铁匠去定制了个类似的器具,打发过程便轻松许多,奶油也更硬了些,更不容易塌陷,千层蛋糕能够更好看,也更稳固。
  芒果没有前阵子那么甜了,江杳杳便用糖提前渍了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