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她只想挣钱-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不过厨房里还有排骨、鹅掌、鸭信等等,用来做糟菜也同样美味,江杳杳就先不去想鱼的事,眼看着都已经过了该吃昼食的时辰了,便打开食盒下层,拿出自己包的饺子。
锅中宽水烧开,点入些盐,下入饺子,中途再加两次凉水,待饺子最后浮上来时,一只只圆鼓鼓的,皮一点也没破。
这一大盘饺子是一份全家福,猪肉羊肉俱全,还有几只鸡蛋馅的,因着本身就是熟馅,最后才下入锅中煮。
裴敬之夹了饺子蘸上醋,白菜猪肉的多汁,鲜葱猪肉的浓郁,羊肉的带着胡萝卜的清甜,他一连吃了好几只,直到又一只入口,他忽然顿住了,脸上露出些难以形容的神情,但到底还是艰难地把饺子咽了下去。
“为什么会有韭菜……”裴敬之赶紧又吃了几只猪肉馅的压压味,一脸哀怨。
“你之前也没告诉过我,你不喜欢吃韭菜的呀。”江杳杳满脸无辜,不过还是把盘子里的韭菜鸡蛋馅的饺子都挑出来放到自己碗里。
她咬了一口,韭香扑鼻,多好吃啊!
两人把一大盘饺子吃完,正摸着圆滚滚的肚子,只听陈夫子的声音从外头传了进来:“快过来接鱼咯!”
他扛着他那根鱼竿,背着个鱼篓,手里提着两条巨大的鲤鱼:“我说我肯定会钓到大鱼的吧!怎么样,服不服?还是接连两条,好事成双啊哈哈哈!”
说着又看看迎出来的江杳杳和裴敬之两人:“哎,你们什么时候办好事啊?”
话音刚落,他就被裴敬之拖走了。
他们二人去书房下棋了,江杳杳则拎着两条大鱼钻进了厨房。幸好杀鱼自有厨工帮忙,江杳杳不用再担心该如何把鱼敲晕。
鲤鱼被整齐地切成了小块,厨工刀工了得,鲤鱼的刺已被剔去大半,剩余的一些小刺,用油煎炸过之后就会变得酥脆,可以直接嚼碎吃到肚子里。
江杳杳先用料酒和姜片将鱼腌了会去腥,又抹上了薄薄一层盐。之后要用香糟汁浸泡调味,这层盐主要是为了带出鱼肉中的水分,使鱼肉口感更加紧实。
腌好后的鱼块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油温九成时下锅,将鱼块煎炸至表面金黄捞出。
怕太早做完鱼,开席时已经变凉,江杳杳便先去做别的吃食。
在灶上搁上一口大炖锅,倒入一大锅的水,丢入姜片,接着舀了好几大勺的酒酿到锅中,与清水一同煮沸。
煮开后的锅里传来阵阵甜酒香,江杳杳把之前已在滚水中氽烫过的土鸡块倒入,盖上锅盖,用小火慢慢炖着。
凉菜自有府中庖厨准备,江杳杳又添上一道酒酿番茄。
番茄去了皮切成小块,在酒酿甜汁里浸泡着,上面又码上一些酒酿粒,红上缀白,如红梅落雪,甚是好看。
有鱼有肉有凉菜,还差些蔬菜和豆制品,想着大家都爱吃辣,便做了道香辣嫩滑的麻婆豆腐,和一道清雅的青菜炒蘑菇。
将做完的这两道菜放入夹层食盒中保上温,江杳杳掀开锅盖,看了看炖的酒酿土鸡汤,又放入些削好的山药块,继续盖锅炖煮。
在另一口灶上架上铁锅,江杳杳终于开始做香糟鱼了。
锅内起油,用姜片、蒜瓣和葱段爆炒香,下入茱萸,然后倒入香糟汁,加些酒酿,淋上清酱,再放入炸好的鱼块,尽情翻炒。
香糟汁被大火慢慢收干,糟卤浓郁的糟香逐渐渗透进鱼块之中,酒香从厨房中弥漫开去,在一旁帮忙的庖厨和帮工,都忍不住偷偷吸起了鼻子。
待到汤汁完全收干,江杳杳才把香糟鱼块盛出,此时的鱼块已经烧得酥烂无比,鱼肉入口紧致细嫩,酒香绵绵,香糟汁的鲜咸味已被鱼肉完全吸收,带着回甘,鱼皮先被炸脆,又被香糟汁浸润,微微发皱,口感又酥又软。
这令人满嘴生香的香糟鱼,果然被陈夫子所喜爱,尝了一口,便要了碗大白米饭,就着香糟鱼,拌上麻婆豆腐,瞬间半碗米饭就下了肚。
“您慢点吃,再尝尝这酒酿山药鸡汤。”江杳杳给他盛了一碗鸡汤,这土鸡炖的汤,成色极好,表面浮着一层金灿灿的油,又因江杳杳在鸡块下块前去掉了鸡皮下的许多脂肪块,这油薄薄一层,再加上酒酿煮过之后的酸甜口感,不会感到油腻。
“好啊,妙极。”陈夫子喝了口鸡汤,对于今日这顿酒香四溢的生辰宴十分满意,对江杳杳更是说不出的喜欢,“哎,你们什么时候办好事啊?”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写得我好馋啊,希望身体快点好,可以去炫各种好吃的~
第61章 抱蛋煎饺、卤味、辣条
立冬日的糖三角卖得很好, 只用了大半日就把江杳杳预备卖一整天的量给卖完了,晚些来的那些食客,都没能买到, 哀怨得很。
江杳杳回食肆后, 一听阿锦说了今天的糖三角有多抢手, 当即决定把糖三角作为常驻卖品保留下来,和花卷一起蒸来卖。
既然常驻, 那口味也得更丰富一些。糖三角那流心的糖馅, 除了已有的加了芝麻粉的红糖和白糖馅, 又新出了糖馅里加花生、玫瑰、红豆的。
糖三角表皮暄软, 馅芯滚烫香甜,来买的食客, 大多是给家中嗜甜的娘子或孩子买的。但也有买给嚼不动太硬食物的长辈的,吃太甜了对身体不好,江杳杳还贴心地推出了低糖版,减少了些糖的用量。
立冬的饺子倒是有卖剩的, 第二天的朝食, 江杳杳便煎了一锅香气扑鼻的煎饺。
只需在平底锅内刷上薄薄一层油,将饺子在锅上一只只整齐码好,煎至底部微微焦黄后, 调一碗淀粉水注入锅中, 淹没过饺子的一半,盖上锅盖焖煎至水干。
碗中打散几只鸡蛋, 开盖将鸡蛋液均匀地淋入锅内,填满饺子之间的缝隙, 再撒上芝麻和葱花, 待到鸡蛋液在锅中完全凝固以后, 用锅铲小心地将整锅煎饺滑铲到盘中。
煎饺乖巧地卧在金黄的蛋皮之上,芝麻黑白相间,交叉点缀着些碧绿的葱花。咬一口底部焦脆,上部的皮却还是软韧的,肉馅鲜嫩多汁,包裹着底部的鸡蛋浓香四溢。
再用醋和茱萸酱调个蘸汁,将煎饺在里面滚上一圈,酸溜的醋味和辛辣的茱萸香,带来舌尖味觉上的刺激,与油香肉香融合,唤醒清晨还有些麻木的身体。
过了立冬,算是真正进入到了冬季。寒冷的气温下,食物变凉的速度加快了不少,好在食肆生意好,吃食基本一出锅就能卖完,倒不必担心吃食放久了会凉。
而天气凉,也有凉的好处,许多夏日里怕放坏的食物,现在倒是能保存得久一些了,比如对面老食肆里卖的那些卤味。
卤鸭脖,卤鸭架,卤鸡爪,是以前江杳杳追剧时的必备,但是卤味煮起来往往就是一大锅,大益朝又没有冰箱和冷柜,之前天热时很容易就放坏了。
如今踏入了冬季,卤上些鸡鸭,既可以趁热当菜下米饭吃,也可以等凉了之后当成零嘴吃。
将买回来的鸭脖鸭架鸭肠鸡爪等都仔细洗净,冷水中放入葱段姜片下锅氽烫,只花了几十文钱,便得满满一大锅。这些部位都是江杳杳爱吃的,不过考虑到大众接受程度,另外还买了不少鸡鸭翅腿。
焯完水的肉类冲洗干净浮沫,江杳杳特意把几根鸭脖挑出来,撕去了鸭脖表面的一层筋膜,切成段,又在翅膀和腿上斜斜地划上了花刀,方便入味。
接着锅内润油,放葱姜蒜炒香,再放入提前准备好的香叶、八角、桂皮、花椒、茱萸等香料,来回翻炒香后,注入一大碗清水,将锅中的水连同香料一起倒入大炖锅之中。
将肉类食材放入,再剥上几只白煮蛋,倒入两大杯黄酒,加盐、清酱、冰糖,先拌匀腌上一刻钟,再大火煮滚开,转小火慢炖卤制。
炖上半个时辰左右,肉类就酥软入味了,此时把藕片、土豆、豆腐皮等蔬菜放入,只需再稍微炖上片刻,蔬菜便很快熟透了。
最后开大火略收一收汁,一大锅卤味便热腾腾地出炉了,伴着整间食肆浓郁的诱人卤香。
江杳杳先挑了块鸭脖出来尝尝味,冒着热气的鸭脖上丝丝缕缕的肉已炖得软烂,连骨头也酥软了,牙齿轻轻一咬就能吮吸到鸭脖里吸收的浓郁卤汁,各种香料的味道交杂其间,鲜中带甜,咸中带辣,越啃越香。
热的卤味是香软的,而若是等到将它们放凉,则又是另一种风味,原本酥软的肉,变得紧实起来,分外有嚼头。
在这大冬天,只要把锅移到室外,那便是天然的冷藏箱,卤味很快就冷却下来,再一尝,干香浓郁,辣味也没有热时那么明显了,可以空口吃下好几块。
用天然香料卤炖而成的卤味,不会过分咸和腻口,吃完后喉咙里只有花椒的麻和茱萸的辣,舌尖上甜咸鲜回味无穷,而丝毫不会觉得口渴。
卖卤味的第一天,江杳杳亲自到对面的老食肆坐镇。不过很快她便发现,管着老食肆的元宝,完全无需她操心,手脚麻利嘴又甜,虽然这卤味看起来黑不溜秋的,不太好看,但元宝总有办法劝说客人尝一尝试一试。
只要尝过这卤味,极少有人能不被吸引的,这生意便成了。
江杳杳帮着一起吆喝了半晌,食肆前围着的食客就明显多了起来,这老食肆因为卖得都是现成的吃食,买了就能走,已经很久没有排起过队了。
眼见着一大锅卤味,不到一会工夫就已卖了三分之一,鸭脖更是畅销,不禁让江杳杳感叹,在美食面前,古往今来的人们,是没有代沟的。
元宝忙着卖卤味,江杳杳就把食肆里的其他吃食给理了理,看有哪些需要补点货。
秋冬季节,讲究养生,江杳杳也顺应时节,炒了些黑芝麻和核桃仁,与去了枣核的干红枣一起磨成粉,配上少许冰糖,用牛皮纸包成精致的小包,系上细麻绳,装饰上红色饰纸。
买回家,只需要用温热的水冲泡开,就是一碗浓稠黑亮的红枣核桃黑芝麻糊,乌发补血。
除了这冲饮的黑芝麻糊,还有更方便的黑芝麻丸,是用蒸熟晒干黑豆、黑米和黑芝麻磨成粉,加入适量蜂蜜捏成球状,再在外面滚上一层炒香的黑芝麻,芝黑浓郁,绵软甜蜜,又带着些颗粒感,既能补身,也能垫垫肚子。
同样球丸状的还有山楂丸,用的是山楂熬成山楂酱,拌上蜂蜜捏成丸子,在太阳底下晒干所制成,味道酸甜可口,生津开胃,适合在大鱼大肉之后来上一颗,解腻消食。
不过这阵子卖得最好的,不是这些养生的饮品甜丸,而是原料非常简单,却让人欲罢不能的吃食——辣条。
辣条是某天食肆有多余的剩饭,江杳杳灵机一动,将剩饭拌上面粉和淀粉,调入盐,打上几只鸡蛋,边揉边一点点加入清水,直到捏成一团不粘手的米面团。
之后用擀面杖将揉好的面团擀成薄平的长方形,切成细长条,上蒸屉大火蒸上一炷香的时间,拿出来晾干。
起锅热油,加入茱萸碎、孜然粉、花椒粉、盐、糖,翻炒成辛香扑鼻的辣油,放入晾好的米面条翻拌均匀,使每一根都充分沾染上调料,再均匀地撒上芝麻。
做好的辣条直接吃口感是香软的,再在炉上略一烘干,就变得酥脆无比,甜辣咸鲜的滋味配上浓香的芝麻,这随手所做的辣条竟出奇的美味。
软的辣条和脆的辣条,各有拥簇者,都卖得很是不错。
辣条吃多了容易上火,就再来些葛根粉相配。
葛根粉是一种名为野葛的植物块根经水磨澄取所得,样子与淀粉和藕粉颇为相似。食用的方法也同藕粉一样,先用一点点凉水将粉末化开,再倒入刚烧开的热水,迅速搅拌,粉水便会凝固成乳白或淡黄色的半透明固体。
未加调味的葛根粉冲泡后,是清淡爽滑的口感,带着一点点类似野山参的药材味,品质好的葛根粉还会有很少的一点点回甘。
江杳杳在原味的葛根粉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些磨碎的细糖,使得葛根粉的味道更加香甜可口。又放了好些炒熟的坚果粒,红枣干和桂花,增加脆香的口感。
葛根粉也被用牛皮纸包好,一包就是一份的量,比起黑芝麻糊在年长者中所受的青睐,这葛根粉更受年轻小娘子们的喜爱。
江杳杳正在一旁包着葛根粉,忽然听到门口吵嚷起来。放下手里的活探头过去一看,才知道原来是有人想把剩下的卤味全部一块买走,引起了后头排队食客们的不满。
有间小食肆因着吃食畅销,为让尽可能多的食客吃到,很早便就定下了不可一人买一整锅的规矩,并且用纸笔写了,在两间食肆的门口墙上都贴了。
江杳杳见那人眼生,之前从未见过,便知这新食客没看到贴着的纸,不知道食肆的规矩,便好言好语地向他解释道:“这位客人,您往那边墙上瞧,我们食肆店小人少,每日总量有限,无法将一整锅都卖与您,还望您多多见谅。这一整锅怕是一时半会也吃不完,放久了就不好吃了,您若喜欢的话,可以常来。”
这客人看着像是哪家府上的仆从,倒也不是不讲理的,只是的确不知道有间小食肆的规矩,府上主人又大方得很,每次买回去的东西若有多的,也都是分给他们这些下人,久而久之,也便养成了他们替主人买东西大手大脚的习惯,以给自己某点福利。
如今见这情形,怕给主人惹事,也不再纠缠,每样卤味都买上了一份,不再提整锅端走之事。
见着事情顺利解决,又是个大主顾,江杳杳也大方,让元宝多给他装了几块鸭脖,几只鸭翅,又送了他几包黑芝麻糊和葛根粉。
那仆从倒也没推辞,痛痛快快接了,心里美滋滋的,毕竟主人从来不稀罕这些黏糊糊的甜食羹汤的,这些粉糊,多半会顺手赏给他。
作者有话说:
快来啃鸭脖啦!
第62章 鱼豆腐、梅子肉、卤味火锅
卤味试卖了几天, 天天生意火爆得很,从一锅到两锅,除了经常来的食客们, 还多了好些新面孔, 有闻风而来的, 也有朋友介绍的,总之, 是一传十, 十传百, 食肆里整天都飘满了卤料的香味。
江杳杳今天还做了不少鱼豆腐, 正好丢到锅里一起卤上。
鱼剔骨着实麻烦,但若不挑干净, 影响鱼豆腐滑嫩鲜弹的口感不说,刺卡着喉咙,那可是餐饮事故了。刺少佚?的鱼,鲈鱼是首选, 除了一根大刺外, 其余的骨刺很少,但是鲈鱼的价格令江杳杳却步,转而买了许多便宜的鲫鱼。
鲫鱼背上的刺太多, 江杳杳只取了肚子上好挑刺的部分, 取出大根的骨刺,剁成鱼蓉。而背部则被切成块, 用葱姜料酒加少许盐腌制后,薄薄裹上一层用鸡蛋和面粉调成的面糊, 放入油锅里炸至酥黄焦香, 里头的小鱼刺也被炸得又酥又脆, 可以与鱼肉一起吃下去,下酒再好不过。
而鱼肚子部分打成的鱼蓉,加入些葱姜水,打入几只鸡蛋,点入些料酒、盐和清酱,稍微加一点点糖,最后倒入些木薯淀粉,用手沿着一个方向不断搅打上劲。
在方形的模具里刷上油防粘,倒入搅打好的鱼肉泥,均匀铺平,最上面盖上一大块纱布,冷水上锅蒸熟。
待到冷却不烫手后脱模,切成正方形的小方块,再用平底烧稍稍煎一下至两面金黄。
做好的鱼豆腐形似豆腐,软嫩而柔滑,又比豆腐多了些嚼劲,可以久煮而不散,鱼香十足。刚煎好的鱼豆腐,蘸上些海鲜酱或者番茄酱,就已经很美味了,而放在大锅里卤入味,鱼香与卤香交融,更是滋味无穷。
这就是自己做卤味的好处,喜欢什么食材就放什么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