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表姑娘她只想挣钱 >

第52章

表姑娘她只想挣钱-第52章

小说: 表姑娘她只想挣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正讨论着做些什么点心好,忽然食肆的门就被推了开来,带进来了一股凛冽的寒风,和片片絮絮的雪花,屋内暖,落在人身上很快就融化无踪。
  这突然涌进来的寒风让人不禁一哆嗦,裴崇微微皱了皱眉,江杳杳也颇为惊异,这种天气,竟还有客人来吗?
  待到来人将门重新关上,夹着白雪的寒风被隔绝在门外,两人这才看清来者的模样。
  江杳杳顿时瞪大了双眼,而旁边的裴崇,原本眉头微皱的脸上瞬间显露出几分嫌弃的表情。
  作者有话说:
  裴侍郎:关于我紧赶慢赶回去见媳妇结果发现她竟和我爹其乐融融并把我的糖山楂全部吃完了的故事……


第90章 桂花条头糕、砂锅
  这倒也不能怪裴崇嫌弃亲儿子, 实在是裴敬之此刻的模样看起来也太过狼狈了些。
  今早起来时那叫一个阳光明媚、暖阳高照的,蓑衣斗笠油伞等防雨的用具并未有携带,哪知这到了下午, 却忽然变了天, 层层灰白的云笼罩了天际, 鹅毛般的雪花开始纷纷扬扬地落。
  这趟公差所涉及之事远比表面上浮现的要复杂,裴敬之比预先计划的多花了几天, 才处理完一长串的事务踏上归程。
  耽搁了几日, 怕江杳杳担心, 裴敬之一路都是弃了马车, 轻骑快马而行,虽然走的是官道, 不至于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但一路的奔波还是让他看起来沧桑了不少,风尘仆仆。
  离长安不远, 已经能遥望到长安的城门的时候, 大雪忽然下了起来,风也变得更猛烈。
  雪中的道路湿滑难行,饶是上等的骏马, 跑动的速度也慢了不少, 马蹄子要时不时提防着打滑。
  裴敬之见这个行进速度,怕是不能在长安城门关闭前赶回城里, 撕了包袱的一角布料,缠在马蹄之上, 防止在冰雪中打滑, 赶到离长安最近的驿站, 把马先暂寄在那儿,自己穿上防水的皮靴,徒步疾行进城去。
  他习过武,轻功还算不错,在雪地里行得稳健,紧赶慢赶,终于赶在长安城们紧闭之前,进了城。
  从城门走到永靖坊又花了些时间,等他到庆延街时,街上的积雪已经覆了一层,路上已无多少行人,他的脚步踩在积雪之上,发出嘎吱嘎吱的轻响。
  他等不及回府先换个衣服,就直接先到了食肆,来见江杳杳。
  结果一进食肆,迎面第一个看见的不是江杳杳,而是他那整年见不着人影的老爹,正坐在桌前悠闲地饮着茶,芳香浓郁,喝的还是他陪江杳杳一起采摘了晾晒好的桂花。
  裴崇手中正翻着的书卷,看着字迹十分眼熟,仔细一瞧,裴敬之脸更黑了,您老没事看我写的读书笔记干嘛?!
  还是江杳杳先反应过来,看着裴敬之头发和眉毛上沾着的雪花片儿,赶紧拉了他坐下,先拿了条干净的布帕给他擦干,再倒一杯热腾腾的茶在他手里,给他取暖。
  裴敬之身上带着室外的寒气,怕冻着江杳杳,没有跟她靠得太近,坐在暖炉边上,先把自己烤暖。
  裴崇用余光打量了裴敬之一番,这一年未见的儿子,看起来似乎更成熟了些,身上的青涩之感越来越少,不过……
  裴敬之小时候调皮得很,闹腾得裴崇经常一个头两个大,等到长大些却忽然收了性子,变得安静了起来,不管心里如何想,面上不再显露出明显的喜怒哀乐。
  但现在的他,却肉眼可见得翘着眉,扬着唇,笑意充盈地看着边上的小娘子。
  裴崇在心底笑着摇摇头,这小子。
  不过裴敬之到底还是没忘记先给他老爹行个礼:“父亲。”
  裴崇哼出一口气:“你倒是还记得有我这个父亲,我还以为你心里只有这漂亮伶俐的小娘子呢。”
  话虽如此说,裴崇脸上的表情可一点也不严肃,才故意威严了片刻,自己就忍不住破了功:“哎江娘子,咱们别管他,不是说要做点心吃的吗?”
  “点心自然少不了您的。”江杳杳起身,留他们爷俩说说话,自己则去做些糕点过来。
  裴崇刚才说到这桂花煮的茶香味沁人,他十分喜欢,又说有点想吃豆沙了,这两样裴敬之也喜欢,果然吃的基因还是有些遗传。
  要说将桂花与豆沙凑在一起,那不如做个桂花条头糕来尝尝。
  做条头糕,最好的便是用糯米粉混合澄粉制作而成,糯而不粘,晶莹剔透,但江杳杳最近都没用上澄粉,没有备着,就用了玉米淀粉来替代,做出来一样能达到软糯滑绵的口感。
  水磨糯米粉和玉米淀粉混合到一起,将牛奶稍稍加热后冲入搅和均匀,趁热挖一勺猪油放进去融化开。
  待糯米团被搅成光滑细腻,没有粉块的糊状,放入蒸屉中蒸至糯米团呈透明状即可。
  糯米团放置一会不烫手后,手上抹一层油,将糯米团揉捏一番,再擀成长方形的薄片。
  豆沙之前就有炒好分切成小块存放于阴凉处的罐子里的,江杳杳取了一块过来,将豆沙块隔水温热,揉搓成粗细均匀的一整条豆沙条。
  红豆沙放在糯米糕片的一端,修整下豆沙条的长度使其能被糯米糕彻底包裹住,用手掌往前推紧,推成一条圆柱形的长条,再用手指将边缘处细细贴合。
  最后用刀将卷好的糯米豆沙条切成长度均匀的小段,整齐地摆放到盘中,淋上一层桂花糖浆。
  江杳杳又取了小竹签摆上,可以用来叉起条头糕,不必担心被表面淋着的这层桂花糖浆给黏了手。
  条头糕可以趁热吃,软糯香甜,也可以放凉了吃,口感会变得韧一些,更有嚼劲。
  江杳杳将剩下未装盘淋糖浆的那部分条头糕裹上一层干桂花,装起来放凉,可以保存上三天左右。
  她端着装有桂花条头糕的白瓷盘过去时,裴崇和裴敬之父子俩正在因对一项政事的看法而争论,见她过来,两人皆闭了嘴。
  再次张嘴之时,是把缀着糖桂花,半透明包裹着澄沙的桂花条头糕给递入口中。
  豆沙筛得很细腻,丝毫没有豆皮残留,用了不少糖油炒制,香甜润泽。糯米团用牛奶代替了清水搅和,糯米的清香糅合着牛乳的醇香,因豆沙和桂花糖浆甜度已经足够,糯米团中没有再额外添加糖,薄薄的一层软糯无比。
  条头糕毕竟是糯米制成的,豆沙又甜,容易饱腹,江杳杳只给他们两人每人两小段做个晚餐前的点心,点到为止。她自己胃口小,只吃了一段就够了。
  裴崇抿了抿唇,将上头沾着的桂花糖浆给抿干净,裴敬之也一副意犹未尽的模样。
  “暮食您可还想吃那茄子打卤面?”江杳杳看着裴崇,眼神向裴敬之那边示意,“既然多了一位,不如一起吃一顿更丰盛些的,您意下如何?”
  裴崇笑呵呵地应了,裴敬之却有些不满,什么叫多了一位?明明是这老头抢了我的位置!
  下雪天,其实最想吃的还是火锅。火锅的材料倒是现成有,食肆里还有那么多串呢,无论是取下来涮,还是直接丢进锅里做成串串,滋味一定都很不错。
  只是江杳杳定下的一批火锅还没送到,外面风雪依然不停,哪怕裴府离得近,这时候让人去取,也不太合适,不过她脑筋一转,火锅没有,但店里的砂锅可多得很,大的小的胖的瘦的,之前总是用大砂锅一锅炖,这回要轮到小砂锅发挥作用了。
  江杳杳将装着食材的大竹筐拿过来,让他们两人自己挑选些喜欢的食材。
  “江娘子,不是说要吃得更丰盛些吗,怎么还是铁板烧和炸串?”裴崇知道江杳杳肯定有新的花样,笑着逗她玩。
  “您就安心等着吃吧,包您满意。”江杳杳对裴崇眨眨眼,一转头看到裴敬之已经挑了满满一堆,赶紧喊停,“够了够了,还得往里面加主食呢,你这满得锅都得溢出来啦!”
  裴敬之一脸哀怨。什么铁板烧和炸串,光听名字就一定好吃得很,他那老爹肯定吃了不止一顿了,而他却连样子都还没见到过,只能化悲愤为食欲,可劲地拿着各种食物,一副要把他不在的时候没吃上的都补回来的样子。
  裴崇瞥了他一眼,瞧你这点出息!
  裴敬之回敬过去一眼,你还不是一样馋?
  江杳杳找了三只小砂锅出来,在炉子上一一放置好,切了些姜蒜片,砂锅内热油炒香,放上一小勺茱萸酱化开,红油炒出来后,倒入两碗清水,放入香叶和八角,又加入盐和清酱调味,撒上一些胡椒粉。
  将肉类和丸子等需煮久一点的食材先抽出竹签来下锅,待水滚起沸腾后,再加入一把泡软的粉条和一些切片的年糕,最上头铺上各色蔬菜,五彩缤纷。
  煮到一半,江杳杳又往里头搁了一勺自己调的芝麻花生酱,汤底顿时浓稠上了几分,芝麻和花生的香味飘散开来,闻得她自己都馋了。
  趁着煮砂锅的时候,江杳杳又在灶台上架起了铁锅,宽油热锅,磕几个鸡蛋打散至起泡,蛋液轻而迅速地绕着圈浇在热油之上,迅速如开花般膨胀开来。待到蛋液在锅中凝固成蓬松的小圆饼状,就可以翻面再炸上片刻捞出。
  炸好的鸡蛋放在砂锅之上,炸蛋表面金黄酥脆,内里细密绵软,无数蓬松的小孔能吸收满满的汤汁,轻咬一口,浓郁的汤汁就迸溅出来,滑入喉中。
  江杳杳用湿抹布垫着手,将滚烫的砂锅小心翼翼地挪腾到桌上,裴敬之见状立马过来接过:“我来吧。”
  他的手十分稳,砂锅的汤汁一滴也没洒出来。
  江杳杳将不同食材的砂锅分到各人面前,又拿了几杯打满厚厚奶盖的橙汁出来,用长长的竹筒装着。
  三只砂锅一上桌,顷刻间桌上白雾袅袅腾腾,掀开最上头的那只云朵般蓬松的炸蛋,底下满满铺着牛肉、羊肉、猪肉,还有一些鱼豆腐和虾滑完,绿的青菜黄的白菜,还有藕片和土豆片。
  筷子往锅底一捞,卷起一筷子米粉,滑滑溜溜地就进了嘴里,包裹着浓稠的汤汁,茱萸的辣被花生芝麻酱的浓醇所中和,看上去红通通的,吃起来却并不太辣。
  江杳杳埋头又夹了一片年糕,氤氲的热气里,忽然有了几分家的味道。
  作者有话说:
  蹬蹬蹬,三人一起吃饭啦,离完结也不远啦!


第91章 羊肉手抓饭、酸奶
  后面的这段时日, 江杳杳变得异常忙碌。
  对面买下的那间店铺的装修已经进入尾声,江杳杳没法再完全交托给元宝,许多细节之处需要她亲自一一核对检验。
  她打算把这间铺子开成一间专门用来吃火锅和烤肉的食肆, 通风便需要格外注意, 否则食肆内油烟缭绕或者辛辣熏人的, 食客的体验感就会直线下降。
  铺子呈细长形,面积不大, 桌椅摆放的位置就很讲究了, 要尽可能在有限的空间里, 放入更多的桌椅, 又不能显得太拥挤,江杳杳为此很是动了一番脑筋。
  定的第一批火锅炉子已经制作完成, 江杳杳将这些火锅炉子一一开锅试用,确认没有问题后先保存起来,又去西市采购了一批餐具回来。
  临近年节,东西市比往常更加热闹, 长安城的男女老少们都忙着采买年货, 各类商铺也都摆出了琳琅满目的商品,放出了优惠和折扣,以吸引顾客。
  江杳杳在一家瓷器店买了一系列配套的碗碟杯筷后, 又在西市继续转转。
  比起东市, 西市有着更多胡人开的商铺。她兜了一圈,买到了不少编织精美的胡毯, 可以用来铺在店内的座椅上。
  江杳杳好不容易才抽出身来跑上这一趟,免不了多走走逛逛, 眼瞅着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街上开始逐渐飘起饭菜的香味。
  想着下午还要再买些装饰品和香料, 来来回回太过麻烦,天气又冷,江杳杳探头探脑地打量着西市的这些食肆酒楼,打算寻一家店把这一顿昼食给解决了。
  既然来了西市,那就肯定要吃些胡食。江杳杳还在犹豫不决,一股香味就飘进了她的鼻腔里。
  这香味浓郁辛烈,带着些膻味,正是羊肉的味道。她循着味往香味的来源处一瞧,不远处的一家食肆的门口,正用一口大锅,炖煮着切成大块的羊肉。
  炖羊肉的底汤里,加了不少香料,江杳杳能分辨出有桂皮、香叶、小茴香,此外还有一些香料的味道,许是店家的独门秘方,她仔细闻了闻,也没有分辨出来。
  边上另一口大锅里,滋滋滚着热油,翻炒着切成细条的洋葱,独特的浓香不断从锅中溢出。洋葱,胡人常谓之“皮牙子”,与中原人多半只在菜里加洋葱佐味不同,胡人对皮牙子有着不一般的喜爱,平日的主食里,也经常会见到它的身影。
  洋葱的辛香煸炒出来之后,鲜嫩的羊肉块倒入锅中,羊肉丰腴肥美,旺盛的火苗在锅中窜了起来,把羊肉燎得一阵浓香。
  翻炒着洋葱和羊肉的也不是常用的锅铲,而是一只大勺子,勺子一颠,锅中的羊肉就翻了个面,不断翻炒过后,羊肉渐渐变了色。
  那只大勺子就往边上的调料罐中一舀,加入一勺盐,一勺酱,将羊肉裹上色,继续翻炒至羊肉变得微干,往里头加入一锅凉水,再丢入不少香料,就成了和边上一样的一锅炖羊肉。
  边上那锅羊肉此时已经差不多炖好了,汤勺往里头一舀,除了羊肉,还有快炖好时加入的胡萝卜条,汤底呈橙黄色。
  炖好的羊肉汤里铺上大米,汤汁略微高过米饭,架到热气腾腾的锅上蒸煮,江杳杳看明白了,这便是手抓饭吧。
  果然,这新的一锅饭蒸上后,食肆的胡人老板立刻将一锅已经蒸好的羊肉饭端了出来,开盖一看,上头还撒着一层葡萄干,米粒颗颗分明,每粒米都油光灿灿的,羊肉的香味扑面而来。
  在江杳杳观摩着羊肉手抓饭的做法的时候,边上已有不少食客在排队等候最新的一锅手抓饭出锅,里头既有满脸络腮胡子的胡人,也有地地道道的长安人。
  一锅手抓饭份量颇大,一大勺舀下去就是满满的一盘。
  手抓饭顾名思义,是要用手抓着吃的,譬如排在前头的那两个胡人,掏钱一人买了一盘,就迫不及待地端到食肆里坐下,用店里放着的水盆净了手,用巾帕擦干,直接用手抓着便吃了起来。
  不过这抓也不是乱抓一通,而是抓来米饭和羊肉,用手指捏成一个小饭团,再一口吞到嘴里。
  虽说这手抓饭用这种手抓的方法来吃,是最地道的,讲究一个原汁原味,但是对于长安的本地百姓而言,这种吃法还是不敢轻易尝试,故而这胡人食肆也是因地制宜,桌上也摆了勺子和筷子,想要怎么样的吃法,任你自己选择。
  江杳杳胃里的馋虫被这香膻的羊肉抓饭给勾了起来,也排队买上了一份。
  除了这羊肉手抓饭,胡人食肆里还有如脸盘大的撒满芝麻的胡饼,以及紫红澄澈的葡萄酒,人来人往,生意很是不错。
  江杳杳端着羊肉手抓饭,找了个空位坐下。她往四周瞧了一圈,发现这用手抓着吃的人还真不少,有些原本用着筷子或者小勺的,见周围其他人,用手捏着饭团,吃得分外得香,不禁也心痒难耐,最终还是选择放下筷勺,加入手抓的队伍中。
  江杳杳则没有丝毫犹豫,就果断选择用手。抓饭抓饭,要的就是这一份用手抓出来的口感。
  店内有专门用来给客人净手的水盆,边上还放着胰子,见有客人要净手,伙计从水桶里舀一勺清水到盆中,江杳杳伸手一触,还是温的。
  净完手,她掏出帕子擦干,回到座位上。羊肉手抓饭略放了会,已不像刚出锅时那般烫手,江杳杳抓了一手米饭,又抓了块羊肉和胡萝卜,揉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