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

第92章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第92章

小说: 穿成女儿奴大佬早夭的闺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3章 83
  赵小姑说到做到; 每日除了抽时间和苏玉娘学习打扮、官话、算账外,其余时间都铺在酒楼里。酒楼的业绩蒸蒸日上,苏玉娘挣的银两早就够还宝丫的; 还存下了不少家当。
  赵宝丫和赵小姑也挣得盆满钵满。
  就在两人计划着要不要再开分店时,秦正卿找到赵凛; 询问他要不要提前跟着他家的商队去京都参加春闱。
  赵宝丫趴在窗户口看见她爹点头; 她有点懵:阿爹不是说中了举就去县学当教俞吗?怎么又要去参加春闱了?
  当天夜里; 她又做了那个许久没做的梦。梦里,她爹在朝堂上千夫所指; 被皇帝下令五马分尸!
  殷红的血流了满地; 一直渗透到她的脚下。赵宝丫被吓醒; 大冬天的出了一声冷汗。她爹就是在京都出的事; 原本她让阿爹弃戎投笔就是想让他远离那个结局,如果她爹去参加春闱; 事情不是拐来拐去又拐回去了吗?
  她爹要是去了京都会不会死啊?
  赵宝丫越想越心悸,整个人焦虑得不行; 大半夜的跑到她爹的屋子把人摇醒,问:“阿爹; 你能不能不要去参加春闱啊?”
  原本还困顿的赵凛瞬间清醒; 眸子微睁,困惑问:“丫丫; 阿爹一直想问你,你为何这么不想阿爹往上考?”提出让他读书的人是闺女,但闺女似乎只想让他考个秀才。
  他有些闹不懂闺女的想法了。
  黑暗里,他看不清赵宝丫的神色; 只听她小声道:“我就是担心爹太辛苦了。”
  赵凛:“这不是实话,阿爹要听实话。”
  床头的小姑娘默了默; 赵凛不疾不徐的催促她:“丫丫,你在阿爹面前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赵宝丫扯住他衣袖的手都在颤,几息后,终于坦白:“阿爹,三岁那年你和林茂伯伯去押镖,我做了个梦。梦见我死了,你和林茂伯伯去从军了,你当了将军,后来又当了什么摄政王。你开始变坏,被很多人骂,最后被人害死了!”她越说越害怕,声音都开始抖:“我害怕,我怕你又去京都,怕你还会死!”
  赵凛想起当年林茂提出要去从军,闺女那要吃人的眼神,原来从那时起,小姑娘就在担心他。
  “所以,你劝爹读书,又不想爹高中当官?”
  赵宝丫点头:她委实没想到,阿爹脑袋突然开窍了,一路过了院试、乡试!
  眼看着又拐回死路上去了,叫她如何心安。
  黑暗里,赵凛笑了起来。赵宝丫不明所以:“阿爹笑什么?”
  赵凛摸摸她发顶:“就算丫丫做的梦是真的,那丫丫有没有想过,从你阻止阿爹和林茂伯伯去从军开始故事的发展就变了?”
  赵宝丫不解:“哪里变了?”
  赵凛解释:“我家丫丫还活着啊,而且还会长命百岁!我们遇到了没有遇见的权道长、玉姨、你小姑、春生、星河……这都是变数!他们都是很好的人,只要丫丫在阿爹身边,和他们一直规劝阿爹,阿爹就不会变坏。即便阿爹去了京都也不会是什么摄政王,当了官也是好官,就不会被人害死了。”
  “你好好想想,是不是这个理?”
  赵宝丫歪头想了片刻,迟疑的说:“好像有点道理!”
  “可是,我还是担心。”
  赵凛:“那你告诉阿爹,害死阿爹的那人叫什么名字?阿爹和他成为好朋友,他肯定就不会害阿爹了。”以后但凡碰见那个人,往死里弄就是了,省得闺女寝食难安。
  赵宝丫摇头:“我在梦里没看到正脸,只看到一个背影,高高的,瘦瘦的,指着阿爹的鼻子骂!”
  赵凛安抚她:“不怕的,下次丫丫做梦努力看清楚他长什么样。”
  赵宝丫点头:“嗯,下次,下次我一定看清楚他长什么样。”
  赵凛打了个哈切:“天冷,你快去睡吧。明日一早我们还要出你师父那辞行呢。”
  赵宝丫乖乖的跑回去睡觉,抱着枕头努力想再继续那个梦。然而,她后半夜只梦见吃的,好多好多好吃的。
  次日一早醒来,她郁闷极了!
  赵凛带着她和赵星河往城隍庙去,到了庙里,权玉真又在翻他那一厘三分地。瞧见他们来,开口就问:“是打算提前去京都了?”
  赵凛诧异:“道长如何知晓?”
  权玉真:“算着日子要到了。”
  “长溪在南,京都在北,从长溪到京都光路程就要一月有余。十一月底出发去京都,越往北走越冷,接近年关时大雪容易封路,赶到京都差不多也就一月左右了。会试在二月,三月放榜,四月参加殿试,殿试之后若是中了,还有一系列繁琐事情。”
  “算起来至少要在京都呆四个月。”
  赵凛:“道长料事如神。”
  他娓娓道来:“其他学子只带书童去的话都是提前包客栈,我要带丫丫去,小妹和星河也要一起。提前去,好租屋子,比住客栈方便些。”
  权玉真起身:“那你算错了,春闱的档口,就是提前两个月也难租到屋子。”
  赵凛叹气:“那只能多花些银子住客栈了。”
  权玉真:“倒是不必,我提前给老友去了信。你到了京都后,拿着我的拜帖去大理寺卿刑大人府上,他会让人带你去租好的屋子。”
  赵凛惊讶:“刑大人到大理寺任职了?”从地方上的四品知县直接调任京都正三品大理寺卿,这跨度也太大了吧!
  权玉真看穿他的想法,解释道:“这没什么奇怪的,他本就是京官,曾在内阁任职。”
  能入内阁的,都是皇帝看中的,能任大理寺卿也不奇怪。
  赵凛问:“道长有什么要带给邢大人的吗?”
  权玉真想了想,从后殿拿出一只酒葫芦道:“这是我自己种的葫芦,酒是何记的‘琼枝仙’,你帮我拿去给他吧。”
  赵凛接过酒壶,迟疑着又问:“道长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
  权玉真摇头:“一把老骨头,就不折腾了。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尤其是宝丫,莫要冻着了。”
  赵宝丫乖乖点头:“师父放心,我新做了貂毛斗篷,保暖着呢。”帽子、手套、靴子、香炉、绒毯……凡是能保暖的东西,她几乎都带上了。
  一个马车是装不下,除了黑雪,赵凛又雇了一辆马车。
  出发那日,赵宝丫和赵星河去找何春生告别。三人还是头一次要分开这么长时间,都有些舍不得。赵宝丫软声道:“春生哥哥,你帮我照顾好小黑和猫猫哦,我回来给你带京都的特产。”
  何春生塞了一堆瓶瓶罐罐给她:“这里都是一些常用的药,瓶子上都贴了字,你看着点用。”
  三个小孩儿在旁边说着话,赵小姑也拉着苏玉娘告别:“玉娘姐姐,我这次去京都会多去各个酒楼走走看看,多学点新的菜色过来。”
  苏玉娘笑道:“这主意不错,京都的鸿运楼一定要去,那东家祖上是御厨,很多不错的菜色。”这么多年没回去过,菜品也更新了很多吧。
  众人挥手告别。
  赵宝丫和赵小姑一辆马车,赵星河只能憋屈的和赵凛同一辆。
  到了城门口,秦正卿和书童已经等在那了。这次他们随着秦家的商队走陆路一起进京,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原本可以走水路更快的,但经历过几年前的水匪事件,赵宝丫有些害怕。
  倒是陆坤走水路去了。
  一行人走了大半个月,天越来越冷。接近京都时,已经十二月底,天下起了雪。这一下就是十来天,大雪铺满了去路。雪天路滑,商队放慢了脚步。
  秦正卿担忧,询问领队的还有多久才能到京都?
  领队的冒着风雪给他们送了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安抚道:“大公子放心,一月中旬肯定能到的,绝对不会耽误您春闱。”
  路上不少同样赶考的马车经过,赵宝丫抱着手炉往外看,到处白茫茫的一片雪,连呼吸都冒着白雾。
  赵小姑担心她冻着,连忙把车帘子放下:“北边的天怎么这样冷?”她拿过脚边的铁杵翻动地上的小火炉:“幸好商队带了碳,不然得冻死。宝丫,你脚冷不冷?冷的话,脱了鞋子放到小姑怀里来。”
  赵宝丫摇头:“不冷的,我有鹿皮靴,袜子里面有加了绒的。”
  又行了十来日,终于在雪停初霁时到达京都。
  来赶考的学子很多,还未到城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赵凛跟在商队后面,交了路引,查看一番后进了城。
  秦家考虑到秦正卿将来有可能在京都为官,早早的置办了宅地的。秦正卿询问赵凛是否要一起过去。赵凛摇头:“不了,我们已经租了屋子。”
  赵家的家底,秦正卿是知道的,不可能在进京之前就租好了屋子。那只有可能还是因为先前保媒的事和他疏远呢。
  他也不好说什么,只道:“我就住在南城西祠胡同,清之兄有事可以随时找我。”
  两人自城门口分道扬镳后,赵家的车夫一路问到了大理寺卿,邢大人的府上。
  会试在即,京都不少重要官员的府门前都有学子前来拜见,攀附。邢大人府上自然不能免俗。
  赵凛他们的时候,邢府门前已经聚了两三个书生,还有一人被管家直接赶了出来。恼怒骂道:“不好好读书,整日钻营旁门左道做甚?都回去吧,我们大人不见课。”
  众人迟迟不肯散,眼看赵凛走了过来,眼神里都是不屑:“又来了一个攀附的,迟早也会被打出来。”
  管家刚想回府关门,又听见身后有人喊,转身想发怒,就被赵凛高大的压迫感给镇住了。狐疑的打量他:“你哪位啊?”
  赵凛掏出权玉真给的拜贴,管家接过翻开看了两眼,态度立马变了。老脸笑的像朵菊花:“哎呀,赵公子您总算来了。大人还在都察院办案,吩咐老奴您若是来了,先带去宅子里休息。”
  赵凛拱手:“那麻烦老伯了。 ”
  管家连忙道:“不麻烦不麻烦,老奴亲自带您去。”说着命家仆看好大门,亲自给赵凛领路。
  几个书生都惊讶:“这是哪家的赵公子?劳烦大理寺卿府上的管家如此优待?”
  几人面面相觑。
  管家一路把赵凛带到了北城一座宅邸,殷切道:“赵公子,京都人多,仓皇之下也只能找这么一处宅子了。”
  “有住处已经很不错了。”他又从马车里拿出那壶酒递了过去:“这是故人让赵某转交给邢大人的,劳烦管家转交一下了。”
  会试在即,他自然不好亲自去拜访。
  管家点头,提着酒壶径自去了。
  宅子确实不大,只有三间屋子,一个灶房,院子也只有长溪县的一半大。但天子脚下,寸土寸金,春闱的档口,能找到这么一处干净的宅院已经不错了。
  屋子显然已经派人打扫收拾过的,被子、家具一应俱全。
  一家人坐下来后,开始把行李归置。几人都默契的让赵宝丫坐在一边休息。赵宝要很想帮忙一起收拾,但奈何她身子骨不争气。马车颠了一路,浑身就像散了架,抬抬手指都费力。
  赵小姑先铺好床,让她乖乖躺在床上。拿了汤婆子和手炉给她暖。边收拾房间边道:“待会儿收拾完你和星河乖乖待在家里,不要去玩冰,化雪天冷。我同你爹去买些菜和米粮来。”
  赵宝丫拥着被子懒懒的靠在床头,一张好看的笑脸病白:“好。”
  兄妹两个出去一趟,不仅买了菜和米粮,还请了个大夫回来。大夫给宝丫把了脉后,蹙眉道:“这孩子天生体弱,本不该舟车劳顿,开几副药养养吧。”
  赵宝丫不想吃苦药,但为了让她爹安心,又不得不吃。
  幸好有足够多的蜜饯。
  整整五日,四人都窝在小院里修养生息。
  直到城里的雪完全化了,天气转晴气温回升,赵凛才带几人往馋了许久的鸿运楼去。
  临近年关,又赶上春闱,京都人多,马车是不能乘了。几人从北城一路逛到东城。
  京都繁华,玉楼琼阁耸立,商铺小肆星罗密布,来往之人多是锦衣华服,操着一口地道的官话。
  当真是富贵迷人眼!
  赵星河远远的瞧见鸿运楼的招牌,四人进去店里,人多的居然要叫号排队。
  好在店家周到,单独劈了一小块儿地方给等候的客人休息。还备下了暖茶瓜子供客人消遣。
  赵小姑学到了:“这主意好,往后我们何记忙不过来也可以这样干。”
  等的时间长,赵宝丫有些饿,又吃不惯瓜子,伸手从随身的布袋里掏了掏。掏出一包路上刚买的糖炒栗子出来吃。刚剥一个放进嘴里,面前就站了一个小姑娘。
  那小姑娘约莫两三岁,肌肤瓷白,一双溜圆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她手里的糖炒栗子流口水。
  赵小姑呀了一声,问:“哪来的小团子?”
  赵凛和赵星河同时看了过去,那小姑娘也不怕生,朝着赵宝丫伸手,奶声问:“姐姐,能给我吃吗?”
  赵宝丫还是第一次被人叫姐姐,还挺新奇的,立马掏了两个栗子递到她手里。小姑娘高兴坏了,外壳都不去就往嘴巴里塞,两边的腮帮子吃的鼓鼓的,像只小仓鼠。
  赵小姑呵笑道:“这娃儿和宝丫小时候还挺像的。”
  她一说,赵星河目光就在赵宝丫和那小姑娘脸上来回打量,然后撇嘴:“一点也不像。”
  “你自己还是个孩子,哪里记得宝丫小时候长什么样。”赵小姑看向赵凛:“大哥,你说像不像?”
  赵凛:“不像。”
  赵星河乐了:“你看吧,我说不像。”
  赵宝丫从布兜里掏出水镜,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面前的小姑娘:眼睛很像啊,一样圆滚滚的猫眼。
  她正研究着,伙计跑过来说轮到他们了。四人立刻起身跟着伙计走,等坐到一楼大堂东边的桌子时。那小姑娘也跟了过来,挤到赵宝丫身边坐下,大眼眨巴眨巴盯着她看。
  赵小姑惊诧:“哎,这娃儿爹娘呢,怎么跟着我们跑了?”
  赵宝丫环顾一圈,并没有看到有人找孩子,侧头问:“妹妹,你爹娘呢?”
  那孩子摇头,冲着赵宝丫傻乐,奶呼呼的喊:“姐姐。”
  赵宝丫挠头,看向她爹:“这要能办啊?”
  赵凛:“让她先待着吧,说不定家里人待会就找过来了。”这小姑娘穿着富贵,头上簪着红宝石、脖子上挂着金玉长命锁、衣服料子是上好的蜀锦,肩背处坠着一排小东珠。
  这样的孩子应该是自己走丢的,在家里人找来之前跟着他们反而安全。
  “要是没人找,吃完饭就送官府。”
  点的菜陆陆续续的上桌,赵小姑对这里的菜色赞不绝口。小姑娘眼睛亮晶晶的,但凡赵宝丫夹什么菜她就喊姐姐。赵宝丫拿了只小碗给她,每样菜都给她夹一点,又拿了根勺子给她。
  小姑娘不要勺子,一双筷子使得到处乱飞,赵宝丫捧着肚子笑得可开兴了。
  赵星河嘀咕道:“这小孩怎么有点傻呀?”
  小姑娘瞪着赵星河,噘嘴:“你傻!”
  赵宝丫乐不可支:“这妹妹真有意思。”
  小姑娘跟着她傻乐。
  赵小姑也笑了起来:“确实有意思,哎,我怎么越瞧越像宝丫?”
  几人吃到一半,一楼突然骚动起来,有官差带着一个妇人在大堂到处看。看到赵宝丫这边时,那妇人急忙冲了过来,一把搂住小姑娘,声音都是害怕:“姑娘,您可吓死乳娘了,快同乳娘回去,夫人急坏了。”
  小姑娘开开兴兴喊了句乳娘,赵家几人齐齐松了口气,看来不用送官府了。
  乳娘要把小姑娘抱走,小姑娘却一把拉住赵宝丫怎么也不肯走,奶声喊:“姐姐,吃。”
  乳娘这才把目光落在赵宝丫,赵凛等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