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宛启天下-第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戚如鹰点了点头,道:“好,你们去吧。”
走出大将军营帐,苏子冉与林宛同行,身后跟着青桐和苏子冉的小书童。
苏子冉是去年秋试的文科状元,却和他的老师丘明一样拒绝了皇上的赐官。他当时的说辞是,希望四处游学,多长些见识,将来才能更好地报效朝廷。
林宛早就知道此人,而且一直都想见见这个传说中貌比潘安的美男子。如今见到了,虽然没有让她失望,但是也没有太大惊喜。
若论貌美,不及深眸雪肤的靳浩然;若论风流,不如潇洒倜傥的西门玉清;若论文雅,不如丘明的气质天成;若论身材,不如玉树临风的长风公子。
林宛在心里对苏子冉评头论足了一番,最后的结论是,苏子冉虽然没有哪一样特别突出,但是却都是名列前茅的,结合在一起倒让人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堪称完美。
苏子冉配合着林宛的步伐,走得极慢,二人都不讲话,但也没有觉得尴尬,仿佛真的是老朋友一般。
林宛既然认定了苏子冉这个朋友,也就不会再装什么矜持,主动问道:“苏大哥,你此去东黎,所为何事”
苏子冉看了看林宛,见她表情自然,仿佛只是朋友间闲聊一般,心中也顿感亲切,边走边道:“我与莫林,还有东黎左相之子宁广琰都是同窗好友。他们两个人身份特殊,当年拜在老师门下时,都是用的化名。然而经过两年的相处,我们三人惺惺相惜,自然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去年秋试结束后,我也没什么地方可去,就一路向东,来找这两位朋友。我已经来了近一年了,所以,对东齐军营和齐城左相府,包括车船马夫,都十分熟悉。”
林宛想了想,又问道:“那苏大哥这是从哪里来”
苏子冉微微一笑,答道:“我从连碧城来。我在连碧城办了一个学堂,专教一些有天分,但又家世不好的孩子读书。”
林宛点了点头,表示十分赞赏,道:“苏大哥的所作所为,实在令小妹佩服,这些孩子能遇到你,也算是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苏子冉淡淡一笑,道:“宛儿姑娘也令子冉十分佩服,现在连碧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是一位药王谷来的仙子治好了戚老将军的病,还想出那么好的办法,拯救了整个连碧城。若子冉猜的不错,应该就是宛儿姑娘吧”
林宛笑着摇了摇头,道:“我哪里有他们说的那么神,我也只是恰巧遇到了,正好帮上了忙而已。”
说着,就已经到了戚莫林的营帐外。侍卫进去禀报,很快,戚莫烟就亲自迎了出来。
戚莫烟见到苏子冉,脸上现出少有的害羞,声音低低地道:“苏大哥,宛儿妹妹,你们是来看莫林的吧,快请进。”
苏子冉点了点了,抬步走进了营帐。
戚莫烟走到林宛面前,又恢复了豪爽的本色,拉着林宛的手,道:“宛儿,听说你今早就要走,我还以为你要不辞而别呢算你有良心,还知道再来看看我们。”
林宛不禁有些汗颜,若不是苏子冉要来,她还真是打算不辞而别的。她最不喜欢的就是告别,不喜欢分离的场面,也不喜欢依依话别的伤感。
走进营帐,只见床上的戚莫林已经醒来,半靠在床头,披着一件外套,盖着薄被。清秀的脸上,浓浓的眉毛仍然微微皱着,嘴唇发白,面无血色。
老军医一脸疲累,正拿着一个空药碗,吩咐身边的小军医道:“我先回去歇息片刻,少将军若有什么不适,立即来找我。”
小军医连连点头,接过老军医手上的药碗,道:“师傅放心,徒儿一定小心伺候,绝不会出什么差错的,师傅您守了一夜,快回去歇着吧。”
老军医经过林宛身边时,对林宛微笑点头,感激地道:“姑娘的药真是神奇,少将军今日一早就已经醒来了,再调养几天就能完全复原了。”
林宛点了点头,笑道:“那真是太好了。这些药能用来治病救人,也正是医圣前辈赐药于我的目的,也算是没有辜负他老人家的一片医者仁心。”
第二百三十七章 交友不慎
老军医走出了营帐,小军医也跟着退了出去。营帐里只剩下戚莫烟、戚莫林、苏子冉和林宛。
戚莫林的目光向苏子冉和林宛看了过来,在林宛身上停留了片刻,转到苏子冉的身上,苍白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声音有些虚弱:“子冉兄,你来了,快过来坐”
苏子冉微笑点头,走到戚莫林的床边,在他的床沿坐下。把床边的矮凳让给了林宛,道:“宛儿,你坐这儿。”
林宛弯唇一笑,也不客气,依言坐在了矮凳上。
戚莫林有些疑惑,用探究的目光打量着,苏子冉带来的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丫头。
苏子冉见戚莫林不认识林宛,也不向他介绍,反而调侃道:“莫林老弟,你这次可是从鬼门关捡了一条命回来,听说还是被一位药王谷来的红粉佳人所救。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也不知是不是艳福”
戚莫烟站在一边儿,袖手旁观,抿着嘴憋着笑。
戚莫林摇了摇头,赧然一笑,道:“子冉兄,别开小弟的玩笑了,小弟还没有见过这位女恩公,也不知是俏佳人,还是无盐女。”
戚莫烟终于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戚莫林拧眉望向已经笑得背过身去的姐姐,感觉自己似乎又中了苏子冉的什么圈套。
见苏子冉也正笑笑地看着自己,戚莫林更加感到脊背一阵发凉。心中暗暗打鼓,难道是被自己说中了
戚莫林看向营帐里的最后一个人,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小丫头,可是苏子冉却对她特别关照,莫非
林宛斜眼望向貌似良善的苏子冉,心中暗道。果然人不可貌相,若论腹黑,这苏子冉可真是首屈一指,当仁不让啊
戚莫林知道戚莫烟和苏子冉是不会给你自己解惑的,只好看向林宛,直接了当地问道:“敢问姑娘怎么称呼是子冉兄的朋友吗”
林宛无奈地一笑,点了点头,平静地答道:“药王谷无盐女至于苏大哥这个朋友唉,虽说实属交友不慎,但也只好认了。”
戚莫林顿里满脸尴尬,苍白的脸上硬上泛起一丝红晕,双手抱拳,低下头,喃喃地解释道:“请恩公恕罪,在下愚笨,上了奸人的当,无意间冒犯了恩公,实在该死等在下伤好了,一定给恩公磕头认错。”
林宛微微一笑,道:“莫林大哥不必自责,宛儿虽然一时不察,误交了损友,但也还分得清好坏,这笔帐自会算在那罪魁祸首的身上。你也不要再叫我恩公了,实在听着难受,和大家一样叫我宛儿吧。”
戚莫林见林宛如此大方,并没有和旁的女子一样最介意别人说自己长相丑陋,不禁对林宛又更加敬佩了几分,点头道:“大恩不言谢,宛儿姑娘,只要是用得着在下的地方,你尽快开口,莫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林宛也不推辞,点了点头,笑道:“莫林大哥,你放心,宛儿没有拿自己当外人,自然也不会与你客气。”顿了顿,接着道:“宛儿此来,是向莫林大哥辞行的,顺便来看看你。莫林大哥身体底子好,恢复得快,但是一个月内最好还是不要动武,要好好休养。”
戚莫烟走到林宛身边,拉着她的手,担忧地道:“宛儿,你一定要今日就走吗承宽大哥走不开,要不,我陪你一起去吧”
林宛摇了摇头道:“不用了,苏大哥正好也要去东黎,我和他一起。你们放心吧,我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的。”
戚莫烟轻叹一声,道:“好吧,有苏大哥在,我们也就放心了。苏大哥经常去东黎讲学,在齐城的文人圈子里,也有很高的声望,一定能帮得了你。”
苏子冉也站起身来,告辞道:“时间不早了,我们要启程了。天黑前我们至少要先赶到江边,明日一早过封黎江,明晚天黑前应该能赶到齐城。”
戚莫林微笑点头,道:“祝两位一路顺风”
戚莫烟起身相送,出了营帐仍然依依不舍。
林宛停下脚步,劝道:“烟姐姐,就送到这儿吧,送君千里终需一别,过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再相见的。”
戚莫烟目光中满是担忧,点了点头,紧紧握住林宛的手,道:“保重”
林宛微笑点头,转身离去。苏子冉也对戚莫烟拱了拱手,互道珍重,迅速跟了上来。
戚莫烟久久地看着二人的背影,直到看不见了,才轻叹一声,转身回到戚莫林的营帐中。
后山林的火早已灭了,烧毁了一大半的树木枝叶。通过将士们一夜的努力,也仅仅只是保住了一小部分。山林中一片狼藉,今日将士们没有别的操练项目,整理善后已经是他们今日训练强度最大的功课。
小马倌已经将林宛、青桐、烈风、隐魂、苏子冉、书童小卓等六人的马牵到了后山的入口处。
远远的,林宛就看见红帆两只前蹄兴奋地踏着地面,仿佛要挣脱缰绳飞奔而来。林宛快走两步来到红帆面前,抱着它的脖子,爱抚了一番,才翻身上马。
红帆被主人骑着,就变得乖顺起来,跟在苏子冉的马后,绕开焦糊的地面和烧断的树枝,缓缓前行。
林宛用手帕捂住口鼻在烟尘未散的树林了煎熬了近两个时辰,终于走出了树林。
斜阳下,一个穿着青色长袍的修长身影,站在树林的出口外笑看着自己。林宛松开手帕,深深地吸了两口新鲜空气,翻身下马,欢快地向那身影奔去。
奔到近前,林宛仰头笑问道:“承宽大哥,你来接我的吗你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会到呢”
周承宽哈哈一笑,道:“我掐指一算,你一定会睡到中午起来,能在太阳落山前来到这里,已经算不错了。”
林宛也呵呵地笑了起来,一点儿也不因为自己的贪睡,而感到有丝毫的羞耻,反而开心地道:“这说明承宽大哥了解我啊而且,能睡是福哦”
周承宽点点头表示赞同。然后侧过身,面向已经下马走来的苏子冉拱了拱手,道:“子冉兄,好久不见”
苏子冉饶有兴趣地看着与林宛似乎非常亲近的周承宽,点了点头,道:“承宽兄,别来无恙”
第二百三十八章 前世种种
周承宽、苏子冉、林宛三人信步向封黎江边走去,烈风、青桐、隐魂、小卓四人牵着六匹骏马,跟着周承宽的贴身侍卫先往先锋营行去。
波光粼粼的江水在斜阳的映照下,染上一层耀眼的金色,层层浪涛一波一波地向岸边袭来,又缓缓退去,退到更远更深的江水里。欢快的水花不厌其烦地来来去去,带走了谁的脚印,谁的愁绪。
林宛看着眼前的江水,远处的青山,隐在山后的太阳,还有满天的云霞。不由想起了住在长江边上的外婆,小时候放暑假,最开心的就是可以去外婆家玩儿,那时候和小伙伴们在江边光着脚丫踩泥巴,似乎就是最有趣的游戏了。
每年的暑假,妈妈都会给林宛报很多兴趣班,学习各种艺校女生必须从小培养的才艺。随着课业一年比一年繁重,去外婆家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
林宛离开那个世界的前一天,还跟外婆通过电话,答应除夕晚上会回去吃年夜饭的
刺眼的阳光照在林宛的脸上,眼前的景物变得模糊,一眨眼,泪水就流了下来。林宛抬手抹去脸上的泪水,对自己笑了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忘了吧,前世种种
“宛儿,你怎么了”周承宽心疼地柔声问道。
苏子冉也探究地看着林宛,突然很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年纪这么小,却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看似那么坚强,仿佛什么也难不倒她,却也有如此脆弱的一面。
林宛展颜一笑,道:“没什么,不过是被风沙迷了眼。”
周承宽淡淡地一笑,没有再追问什么,指了指不远处的几艘停在岸边的渔船,道:“昨晚死了不少鱼,渔民们今日也不敢出去打渔了,也不知道这水和鱼还能不能食用,还要再等多久。”
林宛看着远处的渔民,男人们都坐在岸边抽旱烟,女人们坐在沙滩上织渔网,几个孩子围在一起用小木棍在沙滩上写写画画。林宛突然来了兴趣,道:“我们过去看看吧。”
周承宽点了点头,道:“好。”说着,指了指那个年纪大的老汉,道:“那位是张大爷,是这个渔村的老村长,他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有一艘大一些的渡船,做着摆渡的生意。二儿子和三儿子都是渔民,都已经结婚生子了,那几个孩子都是他们家的。”
脚下踩着细细的沙子,嘎吱作响,迎着温柔的江风,发丝飞扬。不一会儿,三人已经来到了张大爷面前。
周承宽微微一笑,温和地道:“张大爷,您身体还好吗”
张大爷正吸着烟,拧眉沉思,听到问话才转过头来,见是周承宽,连忙站了起来,愁眉苦脸地道:“周将军,劳您关心了。老汉我身体倒是无恙,只是我那老婆子,昨日烧鱼时尝了一口,之后就开始腹痛、腹泻,直到现在还下不来床。”
周承宽皱了皱,看向林宛,也不知道针对腹泻的病症,她有没有办法医治。
林宛点了点头,微微一笑,道:“张大爷,您不用担心,这位苏先生医术高明,您带我们去看看,一定能治好张婆婆的。”
苏子冉闻言一怔,却也没有推脱,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
张大爷高兴地点了点头,道:“太好了,我这就带你们回去。”说着,转身对自己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们喊道:“我先带周将军他们回去给老婆子瞧病,你们也赶紧收工,回家做饭。”
远处正在补船帆的张老大,高声应道:“是,爹,您先回去吧,我补完这最后一个窟窿就回。”
张大爷带着林宛等三人往南边山林走去,走进山林,没走多久,就眼前一亮,只见眼前是一个很大的山坳,山坳里有几十户人家,家家现在都是炊烟缭绕。
在昏黄的天色下,依稀可见各家的媳妇们在灶房里忙碌,孩子们跟前跟后的忙着添乱。
林宛看到此番景象,心中一片柔软,仿佛又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在外婆的灶房里上蹿下跳。
走进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五间房,除了张大爷和三个儿子的房间,就只有一间大厨房,大灶的另一边摆着一张大桌子,看来这厨房也是吃饭的地方。
一个年轻的妇人在厨房里忙碌着,一阵微风拂来,带来一股米饭的清香味,还夹杂着淡淡的桂花香。
穿过院子,走进正屋,屋子中央的香案上供奉着一个一尺来高的佛像,香炉里还袅袅燃烧着三支已经烧了一半的佛香。
张大爷带着林宛等人径直往里走,撩开里间卧室的门帘,一股中药味扑鼻而来。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人躺在一张五尺宽的木床上,闭着眼睛,口中发出痛苦地呻吟声。床边的矮凳上放着一只药碗,碗里的褐色汤药正冒着热气。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蹲在矮凳旁边,小心地往碗里吹气,嘴里念叨着:“奶奶,药就快能喝了,喝了药就不疼了。”
张大爷走进房间,对小女孩道:“兰兰,这药先不要给奶奶喝了,爷爷请了神医来给奶奶瞧病,你去告诉你娘,今晚多做几个菜。”
兰兰高兴地跳了起来,应道:“好勒,爷爷,我这就去”
张婆婆见来了客人,努力想要撑起自己的身子来,可是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