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强惨男主的作精继母 >

第60章

美强惨男主的作精继母-第60章

小说: 美强惨男主的作精继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母扫了一眼躲在她姥姥身后的囡囡,“你现在可不是带一个孩子,是两个呢,这小的这么小,带起来更是费心费力,听娘的,让我把囡囡带回老家去吧,你们也别多给,就按照给托儿所的钱给我们就成。”
  本来囡囡姥姥还觉得亲家愿意带孩子,减轻女儿女婿的负担是好事儿,结果越听越不对劲儿。
  这是来接孩子的吗?这根本就是变相要钱嘛!
  “要这么说,我也想带囡囡,我也不要什么钱了,自己的亲外孙女,提钱也太不要脸了,”囡囡姥姥抬起手划了一下自己的脸,表示害臊,可把赵母气得脸都黑了。
  赵大嫂正在给孩子喂女乃,听婆婆和亲娘在那打嘴仗,好一会儿没听见她表态的赵母又问了一句。
  “就说让不让我带囡囡回家吧?”
  “婆婆的好意,我和赵天心领了,囡囡我们会照顾好的,自己能生,那当然能养,要是能生不能养,那就不会生了。”
  赵大嫂死不松口,赵母虽然生气,还是吃了午饭才回家的,并且把家里的鸡蛋拿走了一大半。
  这可把囡囡姥姥气得哟。
  赵大嫂的嫂子已经回家去了,留下她娘来伺候她月子。
  囡囡和赵天睡在外屋,赵大嫂母女和孩子睡在里屋。
  “你们说我那亲家是不是太黑心了!”
  这不,囡囡姥姥在洗水池那洗菜时,就把赵母那奇葩行为给宣扬了一番。
  “来看孙子,啥也没带,反而拿走了家里的鸡蛋,她可真会做婆婆啊。”
  吴二嫂瘪嘴道。
  “上次闹得要跳楼的时候,我就知道那婶子不是个好相处的,得亏没让她把囡囡带回去,不然囡囡的日子可不好过。”
  张大嫂也点头。
  封映月和宋枝也在旁边洗菜呢,闻言虽然没有插话,但也觉得赵母这做法实在有些过分。
  于是回家后,各自又送了点鸡蛋到赵大嫂家,赵大嫂拦也拦不住。
  之前封映月给她炖鸡,那钱赵天已经给了唐文生,不仅给了,还多给了,不准他们还,不然就翻脸。
  囡囡姥姥看着那些鸡蛋,一个劲儿地说五楼的同志好,让赵大嫂以心换心。
  囡囡已经被赵大嫂好生安抚过了,而且每天都会抱抱她,亲亲她,渐渐地就算是有人在囡囡面前说些不好的“玩笑话,”囡囡也不会理会他们。
  在纸厂那个类似幼儿园的弄成后,元蛋也被送了过去。
  这一次就开始识字、数数了。
  每天回家还会大声朗读,并且做一点简单的加减法。
  封映月和唐文生也没有逼他太紧,偏偏这个孩子自己喜欢多看书,多学习,军子他们来的时候,元蛋就跟着拿出自己的娃娃书,那模样别提多认真了。
  元蛋比燕子还有囡囡小,都送到识字那边去了,于是赵大嫂和张大嫂他们也跟着把孩子送了过去。
  晚上不懂的时候,赵天他们也在家里教女儿,五楼孩子们的读书声也渐渐多了起来。
  转眼就进了十一月。
  天冷了,封映月又开始钩织一些小玩意儿给杨保国送去,老家那边也由唐文慧带着钩织了。
  今年杨保国也不收毛线衣和毛线鞋了,都要一些小玩意儿,钩起来挺快的,价钱也稍微低了些,但这也是钱啊。
  封映月一开学就进了高三年级,虽然还是伴读,但是每一次的考试她都没有缺席,刚开始她的成绩还有些“跟不上,”但是成绩一次比一次好,这也让王老师等人大力地在班级里赞扬她。
  让好些同学都燃起了斗志。
  也有人害怕她抢走了推荐上大学的名额,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实力的竞争者,所以高三的同学要更努力些。
  不仅如此,她还被多次请去学校,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关于她学习情况的事儿,也很快在筒子楼传了遍,佩服她的人不少,特别是之前跟着她一起参加小升初考试的那两位女同志。
  王大嫂更是得意,觉得自己慧眼识珠。
  “要不是我把军子送过去,咱们军子的成绩哪有现在这么好。”
  这不,老家送来了冬笋,王大嫂一边剥一边对一旁的王大哥道。
  王大哥连连点头,“你是一个有远见的,我看以后封同志肯定会被推荐去上大学的,小唐同志家要出一个大学生咯。”
  “那也是人家的本事,”王大嫂把卖相好一些的挑选出来,放在篮子里,准备待会儿给封映月送去,“我要是有映月那脑子,我也念去!”
  “可惜了,你这辈子是不行了,”王大哥摇头,被王大嫂打了一下。
  刚把冬笋提上去,就见封映月家有人,还是个有些眼熟的小伙子,仔细一想,可不就是封映月小姑子的那个对象吗!
  章南泉是来给他们报丧的,报的是老祖婆。
  “我走的时候,队里的几个婶子正赶过去给她穿寿衣呢。”
  知道唐文生和老祖婆的关系不一样,所以章南泉让唐二哥去帮忙布置,他借了牛车来县里。
  封映月沉默了一会儿,才哑声道:“怎么走的?”
  “说是出去溜了一圈,然后说困得很,想睡一觉,中途婶子进去拿东西,发现不对劲儿,这一探手,就没气息了。”
  章南泉叹了口气,“算是梦中去的吧。”
  王大嫂听得也是一叹,“老人家也算是走得安详。”
  笋子到底没要,就怕不知道几天后回来,坏了。
  封映月去接元蛋,章南泉去纸厂找唐文生,然后在供销社那会合。
  唐文生面上没什么表情,一家三口上了牛车,前面是章南泉在赶车。
  往元蛋脖子上套了围巾后,封映月双手握住了唐文生冰冷的手,“文生……”
  “没事,”唐文生反握紧她的手,声音低沉得厉害,“她走得安详……就好。”
  只可惜,没见到她最后一面。
  唐文生闭上眼,脑子里全是老祖婆当年照顾他的情景,以及去年冬天,看见她一个人站在自家院子门口的样子。
  封映月让元蛋坐在唐文生的怀里,三人的手握在一起。
  作者有话说:


第七十九章 
  到老祖婆家时; 院子里已经摆好好几张桌椅板凳,来帮忙布置灵堂和院子的人不少,其中红着眼睛的人也不少; 这都是承过老祖婆情的人。
  唐二哥他们早就在了; 见他们回来,唐父赶紧招手。
  封映月和唐文生带着元蛋上前。
  “去磕个头吧。”
  二人点头; 带着元蛋去堂屋灵堂下磕头。
  虽然和老祖婆的接触并不是很多,但封映月也很喜欢这位慈祥的老人。
  唐文生曾经养在老祖婆门下,所以二人也披麻戴孝,开始帮忙。
  元蛋被唐母带着; 倒也不用他们操心太多。
  老祖婆的女儿女婿们全都回来了,曾和唐文生一样被养在她这; 活下来的孩子们,也都回来了。
  一时间院子里的桌椅板凳都不够用; 于是唐文生他们又去队里借桌椅板凳。
  好在院子够大。
  这一夜还下了些小雨; 封映月是凌晨一点多到家休息的; 而唐文生一晚上没回来。
  翌日封映月过去的时候,唐文生还在忙,他眼底带着一点青黑; 一看昨晚就没休息。
  看见封映月,他快步过来。
  封映月盯着他的眼睛看了看,唐文生心虚别过眼; 毕竟昨晚封映月走的时候; 他答应了会休息的。
  “你也知道自己过分了,不过我不劝你; ”封映月看向灵堂那边; “多为祖婆做点事; 你也安心。”
  唐文生眼眶一热,很久以后才应了一声,“嗯。”
  两天后,唐文生做了抬棺人之一,送老祖婆上了山,下山后,又帮着把桌椅板凳一一归还,又帮着将院子里里外外打扫干净。
  老祖婆的大女儿在他们眼下给院门落了锁,后面是两个妹妹和她们的家人。
  “我们再也没有娘了。”
  这话就是封映月都眼酸得厉害。
  回家的路上,唐文生和她都没有说话,一直快到家门外面的岔路口时,他忽然转过身看向对面的田坎处。
  “小时候我只要回家,祖婆都会把我送到那,站在田坎上看我进了家门,才放心回家。”
  封映月看过去,那处田坎此时就只有杂草,“文生,活着的人就要好好活着,这样变成星星的人,才会放下心。”
  “我知道,”唐文生伸手揽住她的肩膀,将人带入怀中,“我都知道。”
  唐母牵着元蛋和唐父站在院门口,看着相互依偎的二人,唐母叹了口气道:“祖婆去世,文生不知道有多难过。”
  “这个时候,只有映月陪着他是最好的,走吧,进屋去,”唐父道。
  唐母点头,牵着元蛋跟着他进了院子。
  两天后,他们回到筒子楼。
  元蛋继续上幼儿园,唐文生和封映月也各忙各的。
  生活似乎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只不过唐文生夜里总会惊醒一两次。
  封映月也会跟着醒来,然后与其靠着低声说一会儿话。
  他说总梦见老祖婆。
  唐母也是不放心,在唐文慧来交货的时候,特意让她向封映月打听打听,最近唐文生怎么样。
  “总是做梦,说梦见祖婆。”
  封映月也没瞒着。
  结果唐文慧回去一说,唐父和唐母脸色都不好。
  “他祖婆在的时候,最疼他了,这离开人世,肯定舍不得文生,想和他亲近亲近再走。”
  “是这样没错,”此时唐母已经用筷子在装有半碗水的碗里弄“站立,”筷子正好立住了,“得给祖婆再烧烧香,送几碗水饭了。”
  唐二哥在灶房门口听得嘴角猛抽,回到堂屋对唐二嫂还有唐文慧吐槽道:“还让我们不要信那些东西,结果他们自己倒是商量得起劲儿。”
  十二月中,唐父亲自来到筒子楼,又向封映月打听了一番,得知唐文生晚上很少梦见祖婆后,心满意足地走了。
  “爹说咱们每个月十五,都不要忘记给祖婆烧香,还说家里也会烧,送水饭也他们来。”
  唐文生听得头疼,“怎么还信这个……”
  “这也是一种对长辈的孝敬。”
  封映月笑道。
  这话唐文生没有反驳,到了日子,就和田叔他们偷偷去空旷的地方烧香等。
  转眼就是腊月,元蛋已经放假了,这天正好是他生日,唐文生特意选择在这天休假,和封映月一起给他做了好吃的,带着他去县里的电影院看了电影。
  晚上的时候把小红封塞给他。
  元蛋快快乐乐地钻进温暖的被窝里,美极了。
  天冷了后,元蛋睡的木板床就收了,现在跟着爹娘睡。
  唐文生进来的时候,元蛋已经睡着了,他低声跟封映月道:“我刚才听二楼的黄三哥跟李二哥说,前几天去市里学习,听到了高考要恢复的消息。”
  “真的?”
  封映月看过去,“那我能赶上热乎的吗?”
  按照原有的时间,明年冬天高考就恢复了,而她明年夏天正好高中毕业。
  “能,”唐文生被她这个形容词逗笑了,躺下后将她拥住,“除此之外,我也收到昔日几位老同学的信,里面也隐约提了提,我看这一两年就很可能恢复高考。”
  说完又摸了摸她的脑袋,“要好好做题,好好学习,然后我们一起赶热乎的。”
  封映月也被那热乎二字逗笑了,夫妻二人笑成一团,直到听见元蛋的哼唧声后,他们才收了笑,依偎着睡去了。
  暑假的时候郑文文和另外几个孩子依旧来了,但因为要回家过年,多陪陪老人,所以只定了20天。
  今年冬天纸厂放假要晚几天,而且唐文生值班是第一轮,也就是说值班后,他可以休息到正月初八。
  于是腊月二十五,一家三口便收拾了一番回了老家。
  一到家,就吃上了唐文强家后院今年的橙柑。
  “今年的橙柑甜,好吃!”
  “是啊,就是没有文生那好运气,随手拿一个都是甜的!”
  元蛋坚持要自己剥来吃,所以就没管他,阿壮这会儿和他一起捣鼓呢。
  “文强他们本来想的是今年年底把房子修了,结果因为镇上修水渠,就耽搁了没修,看了日子,改成春后了。”
  作者有话说:


第八十章 
  这修水渠也不是让你白去; 要不给工分,要不给钱,但是一般来说都是工分。
  唐文强和唐三叔一同去了; 唐大伯家是大堂哥; 他们家没去人,主要是人已经够了; 唐二哥去报名的时候,已经不需要了。
  回来的第二天,家里就做了豆腐,封映月和唐文慧提着篮子送豆腐去章家; 结果在路上遇见了五婶子。
  五婶子瞧着瘦了很多,也苍老了许多; 她佝偻着身体从旁边走过,身上还散发着一股酸味儿; 一闻就知道是很久没洗澡了。
  等她走后; 唐文慧低声道:“她现在可安分了; 而且长盛嫂也把孩子接了回来,五婶子不闹腾,家里的日子还算过得去。”
  “五婶子会带孩子吗?”
  封映月问。
  唐文慧摇头; “不让她带,加上孩子大了,也不用天天盯着。”
  “这样啊; ”封映月又回过头看了一眼对方的背影。
  去了章家; 自然是被章家人留下吃了点果子,聊了聊天; 章南泉摘了半背篓的果子; 又把她们送回家。
  今年过年大家庭里多了一个孩子; 年夜饭也多了一副碗筷,虽然孩子还在喂母乳,可唐大伯还是坚持给她留了一个位置。
  去年去唐大姐那边,是封映月他们去的,今年则是唐二哥夫妇跟着唐母去那边看唐大姐,还有龙凤胎。
  回来时笑着说起孩子的小名。
  “一个叫欢欢,一个叫乐乐。”
  还挺喜气。
  而大堂嫂家的小侄女就叫幺妹儿。
  “去你大舅家,去不?”
  到去大舅家拜年时,唐父问唐文慧。
  唐文慧抿了抿唇,“虽然听舅娘说表嫂已经没有那么说话难听了,可我还是不想去。”
  “那就看家咯。”
  唐二哥笑眯眯地蹿出来。
  唐文慧左右手同时挽住封映月和唐二嫂的手臂,“看家就看家。”
  封映月和唐二嫂她们不去,唐父他们带着唐文生还有唐二哥去。
  至于元蛋,他就想在家。
  “我下午就回来。”
  唐文生对封映月道。
  “好,路上慢着点儿。”
  封映月应着。
  今年的雪比去年小一些,可到底铺上了。
  表嫂确实安分了许多,没有管钱,这说话的底气就越来越不足了,加上表哥修水渠攒了不少工分,家里的日子也比去年好过,对于上门来的亲戚,她也没有像以前那么阴阳怪气的。
  唐文生果然是吃了午饭不久,就要走。
  大表哥有些不高兴,将人拉到一旁,“你是不是还在气我去年没照顾好姑姑他们?”
  “不是,”唐文生摇头,“家里就只有阿月她们在,没有一个成年男丁,我不放心。”
  闻言,大表哥也表示了理解,还把人送到了村口,等唐文生的身影都看不见了后,大表哥才缩着脖子哆哆嗦嗦地回去,这天可真冷啊。
  到家的时候,发现章南泉和章淑芬也在,原来是知道他们都走了,章南泉不放心,这不,带着妹妹来串门。
  唐文生看了他几眼,“想得还挺周到。”
  “谢谢三哥。”
  章南泉咧嘴一笑,往嘴里丢了一颗花生。
  旁边的唐文慧立马瞪了他一眼,“好好吃,丢什么丢。”
  “哦哦,”章南泉应下,下一颗瓜子就老老实实地不再丢了。
  封映月看见这一幕,微微一笑。
  元蛋蹲在旁边扒拉着刚从火堆里弄出来的红薯,唐二嫂则是一个劲儿地追问起表嫂。
  “今年这么安分,我还不习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