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给太子当小弟后他弯了 >

第68章

给太子当小弟后他弯了-第68章

小说: 给太子当小弟后他弯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就连陈皎都快忘记今天了, 方才从梦中的景象才恍惚窥见真相。
  陈皎一本正经,摇头感叹说:“死者为大,今日实在不是什么好日子。”
  她满嘴毫无忌讳,谢仙卿刚刚生出那一丝怒意来不及动作便消散。
  他微微蹙眉,上前捂住陈皎那胡说八道的嘴,郑重道:“切勿胡言乱语。”
  太子不信鬼神,但涉及心爱之人,却难免有所忌讳。
  陈镜瑶假死已是大忌,如今她更是没将生死放在心上,将死挂在嘴边。
  入秋的季节,太子穿着单薄的寝衣站在床榻外许久,此刻指尖微凉。
  陈皎对上他关切的目光,心中忽然一动。
  这世上除了她父母祖父祖母,恐怕只有太子殿下才会如此关怀她了。
  对陈皎而言,最特别的日期恐怕便是这今日。因为是从这个时刻开始,宣布她下定决心,没有退路地变成陈皎。
  然后才有了她截然不同,精彩又混乱的后半生,最终遇见眼前的太子殿下。
  陈皎一眨不眨地盯着谢仙卿,舌尖轻轻舔了一下对方掩住自己唇的指尖。
  陈皎杏眼圆润,眼眸清澈,指尖传来的动静和温度烫人。谢仙卿一时不妨,下意识收回手,目光震惊又不敢置信地看向她。
  陈皎于是笑了起来,眼眸中藏着得意。
  她从床上跳下来,伸了个拦腰,喜洋洋地说:“好啦,我要回家了!”
  既然吃不着,她就不在这里呆着了。
  否则等太子殿下回过神,说不定又要追究刚才成婚的事情了。所以她还是早早回家睡觉好了。
  谢仙卿还来不及反应,陈皎便飞快地跑了。
  嘿嘿,现在太子殿下肯定开始后悔刚才不同意她的提议了。
  陈皎开开心心地跑掉了。她态度多变,有时令人疼爱有时令人头疼,像一只抓不着的猫。
  谢仙卿站在原地,看着她欢快离去的背影,指尖微微摩挲,怔然的眼眸缓缓流露出笑意。
  ……
  几日后,别宫的陛下终于启程回京了。
  回宫第二日,圣上在朝上宣布了一件事。
  他将下旨成立锦衣卫,只听令于皇帝,职责查抄诸位大臣,负责保护圣驾。
  朝中上下,哗然一片。
  当朝只设有十二卫,两军保护皇宫,另十卫驻守国都。经过五皇子舅父谋逆一案,如今太子党掌控近半数,原本以为胸有成足。老皇帝此举无疑釜底抽薪。
  这一举措,使得沉寂许久的皇帝,再次回到与太子博弈的棋盘。
  圣上一意孤行,保皇派和其余几位皇子的立场纷纷赞成,太子党的劝阻没有立场,根本无法挽回大局。
  朝中的动静瞒不过众人,陈皎听闻此事后,脸色也难看起来。她只是稍稍一想,便能明白锦衣卫的成立代表着什么。
  真正历史上,锦衣卫出现于明朝,其职责和十二卫冲突。
  锦衣卫出现便是皇帝为了加重巩固皇权,打击臣子的势力和话语权,老皇帝这个办法前所未有,就连陈皎乍然听后都忍不住说一声妙。
  谁都没想到,老皇帝为了跟太子博弈,居然废除了流传了数百年的十二卫府兵制,启用另一套班底。此举无异于釜底抽薪。
  众所周知,在皇权中兵权的重要性。
  自古成王败寇,掌握兵权的人便掌握着主动权,也掌握着话语权。
  此前老皇帝心灰意冷移居别宫,除了他身体缘由,更重要的便是因为五皇子谋逆一案,使得原本掌控在他手中的兵权被太子夺去了大半,让他斗志消沉许久。
  老皇帝对太子早有不满,若是兵权回到他手中,太子的处境可想而知。
  ……历史上,有多少太子是被皇帝派兵圈禁关押至死。
  想到这,陈皎的心沉了下去。
  皇帝令人看不清,太子的处境因此变得危险。
  年迈的皇帝破釜沉舟,太子殿下却不能跟着他一起掀桌子。
  相反皇帝越疯,太子殿下的每一步便更要慎重小心,谨防被抓住把柄。因为不到万不得已,太子绝不能轻易谋反。
  他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储君正统又得文臣心意,即位是理所应当。
  一旦太子反了,便会被史书上载入史册,原本的好名声蒙上污点,甚至臭名昭著。
  更重要的是,谋逆代表皇位不正,纵使太子成功坐上皇位,其他封地的宗亲王室见此也会蠢蠢欲动,从而找到借口谋反。
  所以太子谋反绝对是下下策,不但为日后留下隐患,长此以往也不利于民生社稷安稳。
  更何况,太子谋逆不一定能成功,但谋逆的太子绝不会有好下场。
  陈皎蹙眉,忽然想到了一件事:“老皇帝是从哪里听取的建议?”
  问出这句话的人不止陈皎,事实上长安城中,不知多少人和她抱有同样的想法。
  老皇帝的手段他们早就领教过了,对方更注重面子,手段也更含蓄和克制。如今雷厉风行步步紧逼,实在不像是老皇帝自己的手段。
  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此次皇帝回京,那位恭谨伴随于皇帝身边的青年。
  圣上从别宫回京都时,身边竟多了个青年道士跟随。
  此人年纪轻轻,眉眼阴柔,听说出身乡野。他在别宫时见了陛下一面,从此便荣获圣心,时刻伴于陛下身边。
  曾经众人认为陈世子上位历史已经足够离谱,没想到此人更为传奇。
  从前诸臣只羡慕此人的幸运,现在却明白此是隐士高人。陛下此次回宫之事,大约便是有对方辅助。
  据皇帝当日朝堂一事过去数日,锦衣卫的成立势在必行。太子党深知此事后果,纷纷消极应对试图拖延,五皇子等人则是蠢蠢欲动,期望得到皇帝重用,将成立锦衣卫一事交由自己负责。
  但老皇帝并没有将此事交给五皇子等人,他先是大肆斥责了消极怠工的太子党诸人,随后直接放权给了那位伴于他身边的青年。
  宣政殿中。
  皇帝目光锐利如鹰:“夜长梦多,望你如当日所言,早日将锦衣卫成立。”
  青年躬身:“必不负陛下所托。”
  两人商量完政事,青年方才徐徐退下。
  皇帝注视着对方的背影,忽然想到自己见到对方时,此子的第一句话便是:“陛下,您危矣。”
  没等他暴怒令人将此人拖下去砍了,对方又跪首道:“储君势大,陛下退无可退,安居别宫放任其监国。陛下真以为您能在龙椅上安坐至老吗?恐怕时势所迫,退位让贤才是下场吧。”
  “不如放手一搏,且还有余力!”
  光影朦胧,皇帝浑浊的目光从数日前回到此时。
  放手一搏,又有几分把握?
  早知今日局面,当初他便不会立下储君。
  ……
  皇帝大约是身体好了些,在立下锦衣卫后,又开始处理朝政。当他发觉太子监国期间把持朝政的手段后,心中又惊又怒,毫不意外地又开始找太子的茬。
  锦衣卫成立第二日,皇帝一改从前风格,上朝当日训斥太子有不臣之心,罢免对方早朝令其在家中反省。
  随后他又从冷宫中将五皇子生母云贵妃放出,还提拔了四皇子进户部,试图瓜分掌控户部的太子权力。
  皇帝一系列动作都毫不避讳众人,公开表示自己有废太子之心。
  谢仙卿倒也听话,退而居之,不再上朝,每日在家中赋闲。
  太子府,庭院中。
  谢仙卿安然站于石桌前,笔下墨迹点点。
  画纸上,松柏寒风萧瑟,肃杀之气跃然纸上。
  张公公在一旁等待良久。待见殿下放下笔,他才低着头躬身上前,小心道:“殿下,天色渐冷以免风寒,不若添一件大氅吧。”
  谢仙卿抬起眼,望向府外上方。
  已是深秋了啊。


第82章 
  太子被罢免朝政, 皇帝命其在家中闭门反思,试图借此减少对方接近政治中心。
  临近九九重阳丰收佳节,陛下宫廷设宴,携群臣祭祖祈祷国泰平安, 风调雨顺。然而身为一国储君的太子殿下, 却并未一同出席。
  天子祭祖, 储君不被允许在旁陪伴, 这本身便已经是一种强烈的信号。
  节日喧嚣热闹, 朝堂群臣心情却各有千秋。风雨欲来之势,形势凛然, 有人欢喜有人忧。
  祭祖归来当日,皇宫中。
  皇帝看着案桌上诸多请求让太子复朝的奏折,面容扭曲:“他倒是好手段。”
  青年躬身道:“太子经营把控朝堂许久, 自然不是一朝一夕间能够清楚。”
  皇帝目光锐利如鹰:“若朕借此废掉太子……”
  青年道:“还未到时机。”
  圣上可以抓住把柄勒令太子禁足, 却无法因为此等小事直接废掉对方。
  皇帝也只是随口一问, 心中也知道答案。太子势大,除谋逆巫蛊之祸族之罪, 很难拔根而起。
  他只是罢免太子朝政令其在家中反省, 群臣的奏章便如雪花般抗议, 他要是直接圈禁太子, 恐怕更难。
  与此同时, 太子府中。
  外面形势凌然,太子党们都被打得措手不及,忧心忡忡,当事人太子却淡然依旧, 还有闲情逸致作画。
  陈皎今日早早便从国子监偷偷溜走, 跑来了太子府。
  外面是皇帝驻守太子府的士兵, 原本辉煌的太子府此刻门庭寂静,远远看去竟有些萧瑟。
  陈皎看见后,顿时心中一沉。
  驻守在太子府的士兵没有撤去,只能说明太子的圈禁令还没被解除。然而今日分明是重阳节。
  早在数日前,陈皎和其他太子党便在等待今日。猜想皇帝为了顾全大局,避免史官和百姓纷纶,必然会在今日放太子一同出席祈福祭祖仪式。
  然而现在看来,皇帝已是放手一搏,铁了心要废太子。
  陈皎在当朝生活了十几年,早已清楚重阳祭祖祈福时,储君没有一同出现意味着什么。
  她远远站在太子府外,不等士兵看来,便绕路离开。
  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这次陈皎也不打算大张旗鼓地天天去看太子,惹了皇帝的眼。
  毕竟这次老皇帝从别宫归来,明显是更疯了,陈皎也不会莽撞到这个关头拿自己性命去赌博硬刚。
  但陈皎必然也不会没良心到直接不理太子了。
  不提她和太子非同寻常的情谊,便只说她身为太子党,目标是要当太子最信重的宠臣,此刻她便不能退缩半分!
  废话,领导没事你献殷勤,领导有事你跑得比谁都快,长此以往下去,谁还会用你?!
  陈皎可不觉得自己和太子谈个恋爱,便能让对方在这些生死攸关的大事与她不计较了。
  陈皎先是避开了士兵的耳目,随后在太子府外找了一圈,最后从西河中的柳树下找到了目标地点。
  老皇帝为了避开群臣口舌,如今的借口是看管太子在家中反省,而不是直接圈禁。所以他明面上派来驻守太子并不算多,其中也有不想此事惊动民间的缘故。
  这也给陈皎找到了一些漏洞,否则若真是十二卫将太子府围得水泄不通,她疯了才会这么干。
  而且陈皎仔细看了一圈,发现太子府外围的人不算多,也就侧面证明太子府内应当也没有皇帝的人。
  所以自己只要避开人翻进了太子府,应该就不会被皇帝的人发现,就是安全的。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陈皎好不容易爬进了太子府。
  然而她一落地,便被几个人压着胳膊联合拿下。
  陈皎以为是皇帝的士兵,吓得立刻道:“别别别,我走错路了,大哥们有事好商量啊!!”
  她也太倒霉了!
  老皇帝难不成外面居然还派人进了太子府?可若是如此,太子党们肯定不会如现在这般,必定早就坐不住直接商量谋反了!
  何况太子为人谨慎,绝不会允许老皇帝的士兵进驻自己府中。
  陈皎没料到自己会被当场逮捕,很识时务地认怂。
  算了算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没想到她刚说完话,扣押她的那几人便蹙眉,松开手:“陈世子?”
  陈皎揉着自己胳膊,仔细一瞧,发现这些都是太子身边的侍卫。
  她这才松了口气。
  果然她的猜想是正确的!
  和陈皎想的一样,太子府作为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太子的大本营,若是此地都有了皇帝的人,太子必定不会如此淡然。
  而如今正是因为外面有了皇帝的变数,太子侍卫这才加强了府上的巡逻和看管。
  等陈皎到了太子眼前时,对方正坐在庭院中对月用膳,身前并无其他人服侍,太子府的下人都站在院外等候。
  直到此刻,陈皎才隐隐窥见了太子心中的不平静。
  太子殿下从前最重规矩,用膳一向都是在屋内,此时不让他人伺候,独自赏月用膳,可见此时心情异于平常。
  从事发到如今,太子都依然沉稳,所有人都认为他运筹帷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但只要是人,又怎么会没有情绪呢。
  张公公见到陈皎后,瞪大眼:“陈世子你怎么来了!”
  陈皎揉着胳膊,说:“我来看看太子殿下。”
  哎,她上辈子中学时没能早恋,这辈子倒是体会了一把翻墙谈恋爱的滋味。
  两人动静不算小,庭院中的谢仙卿也听见了动静。
  他淡淡回首,蹙眉疑道:“陈皎?”
  陈皎当即放开揉胳膊的手,笑嘻嘻地走进庭院中,说:“殿下,微臣来了。”
  谢仙卿先是一怔,随后浅浅叹息一声:“下次别来了。”
  如今时局动荡,陈皎稍有不慎,若是被陛下的人发现,恐怕又要成为众矢之的。
  陈皎笑嘻嘻地答应说:“好啊。”心中却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身为上位者,在某种时刻太子殿下便是主心骨般的存在。他沉稳,太子党才不会乱。
  但他真的如他所表现的那般淡然,毫不计较吗?
  在发生了诸多事情后,他真的心如止水不会有任何波动吗?
  没错,陈皎贪生怕死,虚伪懦弱,但她也是普通人,知道以真心换真心。
  太子殿下对她向来不薄,即使忽略对方是她的男朋友,她也不会在这种时刻,做出“明哲保身”的行为丢下对方。
  谢仙卿见陈皎这副模样,便知道她的心意。他的眉眼终于有了暖意,温声道:“你别担忧,孤无甚大事。”
  自他和陛下争斗开始,便早已预料到会有此事。从前他跟陈皎说两年之约,并不是无心之言。
  只不过谢仙卿也未料到中途杀出来一人,为棋盘增添了变数。
  因为陈皎的到来,桌上又添了一副碗筷。不过太子已经用过膳,所以后半程只饮酒,并未动筷。
  太子殿下玩笑道:“中秋时未能与你同聚,今日倒是如愿。”
  他身为太子,几乎所有重要的节日都要出席场合,并不能与陈皎一同相伴,如今倒是阴差阳错。
  陈皎知道他的意思,本想说:“殿下身为一国储君,自应在更重要的场合,而不是此地。”
  想了想,她怕引起殿下感伤,便咽下了没说出来。
  还未过吃蟹的季节,最后一道菜上了份蟹羹,还有几只清蒸蟹。
  陈皎其实没多喜欢吃蟹,但这种时候还挑剔就显得不太好了。她也没说话,便自顾自地剥壳。
  谢仙卿托首望月,目光悠远,轻声道:“母后生前,很爱品蟹。”
  听到这句话,陈皎愣了一下。
  她忍不住看向太子殿下,对方神情淡淡看不出喜怒,令人捉摸不透。
  但陈皎却莫名想到那日佛堂,从对方如此简单的一句话中,恍惚窥见了太子心中的不甘,以及莫名的遗憾。
  怎么能甘心呢?元后所出,兢兢业业没有错处,却被生父忌惮,父子兄弟反目,兵刃相抵成就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