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世帝女-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秋慕霜微微一笑,道:“某听说瑨国平王礼贤下士,特意前来投奔,没想到能在此处遇见徐郎君。那平王……莫非就是那位白七郎君?”
徐元秀讪讪地笑了笑,点头道:“凌郎君果然聪敏过人!七郎君正是平王。自从那日在鸳山分别之后,大王对凌郎君十分倾慕,只恨无缘结交。没想到凌郎君投军至此,大王若是知道定然十分欢喜。”
“哦!”秋慕霜再次听到徐元秀说起梅松庭对凌晞卿的倾慕,因那日花烛夜争吵而冰冷一片的芳心,竟不觉柔软了许多。“徐郎君可否代为引见?”
“何须引见。大王若是知道凌郎君前来必定亲自迎接。只是,大王目下不在堆云关。”徐元秀说着,脸上掠过深深的忧虑。
秋慕霜听徐元秀说话弦外有音,不由自主地心一沉,连忙问道:“怎么?”
“唉!“徐元秀叹道:“请凌郎君先到都尉府中稍作片刻,容元秀详细说来。”
秋慕霜点头,跟着徐元秀进了都尉府,直接走进正厅落座。徐元秀命奴仆献茶,这才向秋慕霜详细说起梅松庭堆云关解围的经过。
梅松庭自那日率领援军赶到堆云关的时候,已经是十九日的傍晚。远远听见堆云关的方向传来战鼓之声,斥候飞马赶到梅松庭马前禀报:“平王!杨渊正督催人马向堆云关发起猛攻。”
梅松庭点了点头,回身看了看身后由于连日赶路疲惫不堪的将士,犹豫片刻,道:“元秀!你带领大队人马暂时歇息片刻,我带领王府的亲军先去闯营。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不!大王,大王带领侍卫闯营太危险了。不如趁杨渊攻打堆云关首尾不能兼顾之时,全军出击打他措手不及。”徐元秀眺望着远处的姜国联营说道。
梅松庭轻轻摇摇头,笑道:“将士们一路奔袭,已经劳累不堪,此时攻营无疑于飞蛾扑火。你先带领大队扎营,歇过乏来再作安排。我去闯营也无非是打草惊蛇,让杨渊暂时放弃对堆云关的攻势罢了。”
徐元秀想了想,点头道:“好吧,既然大王这样安排了,元秀领命就是。”
梅松庭命王府副典军甄勇、甄罡;校尉封英、封杰、雷升召集部下王府亲军、侍卫人等共计一千人,全部骑乘精良的战马;手持长刀;背后背弓,分成三路向姜国的联营扑去。
杨渊是姜国的副元帅,是极力主张和瑨国开战的武官之一,这次听闻张武被梅松庭所杀,正好给了他进兵瑨国的借口。
原本想趁着梅松庭成婚之际,突然出兵攻其不备夺取堆云关。没想到堆云关的折冲都尉徐元聪布防甚严,使得他屡攻不下。
今天,杨渊亲自坐镇指挥,再次向堆云关发起最为猛烈的攻势。眼看堆云关的防守迟缓下来,杨渊大喜,正欲下令发起猛攻,探马禀报:“瑨国平王梅松庭已经率兵赶到,此刻正在闯营。”
“什么?”杨渊闻报大吃一惊,他没想到梅松庭来得这么快。赶紧命攻城的将士撤下来,回大营阻击梅松庭。
杨渊率兵回师联营的时候,梅松庭率领的王府亲军已经冲进姜国的中军大营。
杨渊一面指挥士卒布阵防护,一面催马迎到梅松庭的面前,“什么人胆敢闯某的大营?”
梅松庭注目打量了一眼面前的将官。见他四旬左右的年纪,面如古月;长须飘洒;颇有威严。梅松庭看着他头上的帅盔,便已经猜到了他的身份。看到杨渊手里提着的兵刃的时候,梅松庭微微一愣。
杨渊手中的金刀颇有分量,刀刃雪亮,一看便知不是寻常兵刃。
梅松庭暗暗吸了一口冷气,“早闻杨渊手中有一口宝刀,果然不虚。看来我遇到劲敌了。”
“梅松庭!”梅松庭简短地报了姓名,“可是杨元帅?”
“正是杨某。小娃娃,久闻你武艺超群,今日某要领教一二。”杨渊说着,举刀就劈。
梅松庭右脚一点金镫,银河兽向右一偏身,一人一马躲过杨渊劈来的金刀。梅松庭手提蟠龙枪刚要迎战,封杰提刀催马赶了上来,“大王!某先迎战一场。”说着,催马上前向杨渊举刀就劈。
杨渊连忙接架相还,和封杰战在一处。不过几个回合,杨渊的金刀正碰在封杰的刀,“呛啷”的一声,封杰的刀折成两段。封杰大惊,倒提断刀拨马往回便败,杨渊不舍随后紧紧追赶。
梅松庭见封杰的刀被杨渊削断,正证实了自己的猜测,那口刀必定不是寻常兵刃。封杰是他府里的校尉,跟了他几年,虽然有主仆之别,却也有不薄的情义,自是不忍眼看着封杰遇险,连忙提马上前,让过封杰的战马拦住杨渊,“杨元帅!某与你一战。”
杨渊见梅松庭出战,正合了自己的心意,便放弃追赶封杰,举刀再次向梅松庭发起猛砍。
梅松庭见杨渊的金刀带着风声向自己劈了下来,连忙举起蟠龙枪接架相还。两匹马在大营里往来盘旋,马鞍上端着的将军刀枪并举展开一场激烈的厮杀。
………………………………
第二十七章 帅帐点兵
梅松庭和杨渊激战二十几个回合未分胜负,杨渊不仅暗暗佩服:“好利害的梅松庭!”为了尽快取胜,杨渊刀下加紧,专意用刀刃去碰梅松庭的蟠龙枪。
梅松庭顿时便心下明了:他想用刀削断自己的枪。梅松庭手里的蟠龙枪也算得上是宝器,但却不敢和杨渊的金刀硬碰。一则,他的刀比自己的枪分量重,碰在一起自己要吃亏;二则,梅松庭心里没底,怕伤了自己的蟠龙枪。如此一来,梅松庭只能凭借巧妙的招式和杨渊周旋,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他的本领。
杨渊见梅松庭处处闪避他的金刀,不禁心头大喜,越发加紧用刀去找梅松庭的蟠龙枪。
梅松庭的本意不是要和杨渊分出胜负,他此来的目的只是打乱杨渊的攻城计划而已。如今,目的已经达到,便也不再恋战,蟠龙枪一挥,回马便走。
梅松庭率领平王府的亲军侍卫杀出姜国联营,一路向徐元秀扎下的联营而去。杨渊眼睁睁的看着梅松庭率领亲军从大营闯出去,抬手欲命部下三军追赶,被部下谋士拦住:“元帅!谨防伏兵!”
谋士的一句话,让杨渊熄了追赶之心,沮丧地令军卒收拾残局,严命谨防营门,以防梅松庭再次袭营。
梅松庭率领亲军回到已经扎好的联营,徐元秀正焦急地站在辕门外向远处张望,见他安然回来,连忙上前迎接。“大王!如何?可曾受什么损伤?”
“并无损伤!”梅松庭一面说着,跳下战马,将缰绳扔给马童,健步走进中军帐。
中军帐内,没有跟着梅松庭闯营的将官们正焦急的等候消息,见梅松庭平安回来,连忙顶手施礼,”参见大王!“
梅松庭一面微微颔首,一面走到帅案后落座。
“大王!怎么样了?”徐元秀站在帅案旁边问道。
“我见着杨渊了。”梅松庭走到帅案后坐下道,“他手里的刀是宝器,以后遇着他只怕要吃亏了。”
徐元秀沉思半晌,才道:“那口刀某知道。”
“噢!”梅松庭有些意外地看着徐元秀,问道:“你知道?”
“是!某知道。杨渊的刀乃是上古遗物,名曰‘金刃’,削铁如泥锋利无比,便是一般的宝刃遇到它也要吃亏的。”徐元秀有些担忧地说,“元秀正为此事替大王担忧呢。怕大王用蟠龙枪去磕他的刀,不但蟠龙枪受损,只怕大王也要吃亏的。”
梅松庭微微点头,“原来如此!看来我没有碰他的刀是对的。这口刀可有破解之法?”
徐元秀想了想,忽然笑道:“自然是有的。”
“说来听听。”梅松庭知道徐元秀博览群书,对这些杂学很是精通,听他说有破解之法,想必是有的。
“九凤朝阳刀专能破解这些稀世之宝。”
“九凤朝阳刀?”梅松庭微微愣住,如果他记得没错,九凤朝阳刀就是秋慕霜手中的那口刀。
“是!这也是我大瑨的福分,只要命人请王妃前来,何惧杨渊的宝刀?”徐元秀一面说着,一面不着痕迹地窥视梅松庭。
梅松庭听了徐元秀的建议,不由蹙紧了双眉不发一语。请秋慕霜?那不就意味着自己向她服软吗?
“大王怎么了?”徐元秀看着梅松庭的神色,便隐约猜到梅松庭和秋慕霜肯定有不睦。
听见徐元秀有些怀疑地质问,梅松庭抬眼看了他一眼,冷声道:“我说过,我只是迎娶她。成亲之后,怎么相处是我自己的事情,你们无权过问。怎么?这么快就忘记了。”
“大王!”徐元秀见梅松庭有些恼怒,情知再说下去势必引起一场争执。眼下大敌当前不是争执的时候,便闭口不语了。
梅松庭看着帅案上铺开的堆云关地形图,命徐元秀:“传众将来见。”徐元秀连忙出了帅张,命掌旗周畅传令下去。时间不大,众将闻令前来,在麾下施礼,“参见大王!”
梅松庭看了他们一眼,道:“我方才回营的时候看了几眼天气。今夜明晨必有大风,我**焚姜国大营,一举将杨渊击溃。你们且依令而行,违令者斩。”
竒 書 蛧 W W ω 。 q í s ú W à N G 。 c c
“请大王令下,某等必当全力以赴!”部下众将连忙施礼应诺。
梅松庭点头,连续点了武文斌、张剑锋、江风、龙云等几位得力将官的名字,下令道:“你们各自带领五千人马,多备引火之物,今夜五鼓去闯杨渊的联营,不求斩杀将士多少,只要放火焚营即可。”
武文斌、张剑锋等四为将军连忙领命,转身走出帅张各自去做准备。
梅松庭又点了甄勇,甄罡两位平王府副典军,令道:“我料杨渊败走必走济河,你们带领一千人马,在济河上游用沙袋截住流水,等杨渊的败兵到达河中心的时候,再将沙袋移开放水下来。”
甄勇、甄罡也连忙接着将令,退出帅张去做准备。
“封杰、封英、你们点齐五千人马,随我绕到济河对岸松林埋伏截杀杨渊,务求将其一举全歼。”
“是!”封氏弟兄应命,出去点兵。
梅松庭又吩咐徐元秀率领余下的四千人马守好联营,接应各路人马,破营之后去和堆云关的都尉会合等等。一切安排妥当,梅松庭方回到寝帐略做歇息。
定更时分,甄勇、甄罡带领本部人马,人衔枚、马摘铃悄悄向济河上游疾行而去。二更时分,梅松庭亲自带领封杰、封英、雷升等率领五千善骑射的军卒离开联营,绕路济河东岸在密林中设下埋伏。四更刚到,武文斌、张剑锋、江风、龙云各自率领五千精骑,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无声息地潜近杨渊的联营。
果然不出梅松庭所料,刚到后半夜便起了西风。开始只是几缕轻风,不多时便飙风大作,以摧朽拉枯之势从西北方向席卷而过。所到之处黄沙漫卷,走瓦飞石,惊煞树头乌雀。在风沙遮蔽之下,本是清明的星月暗淡无光。
刚刚交过五更,武文斌等四将一声令下,两万瑨国精骑分为四面,如旋风一般冲进姜国大营。
………………………………
第二十八章 迷岭犯险
梅松庭退出姜国联营之后,杨渊便料到他可能夜间袭营,命各部将士多加防备。不想直到四更也没见瑨国袭营,这些将士们困顿不堪便松懈下来,各自归帐休息。
武文斌、张剑锋等四将率兵冲进姜国联营的时候,姜国的将士们正沉沉大睡,冷不防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听见杀声慌慌张张披衣起身,拿起兵刃出账迎敌。却于慌乱中相互践踏,致使损伤惨重。
瑨国四将命令部下军兵分为两队,一队击杀姜国军士;一队只管射火箭放火。
霎时,姜国联营陷入一片火海之中。火借风势,风助火威,漫天大火映红了天空。杨渊一面命人救火,一面集结军士抵挡瑨国兵将。怎奈,为时已晚,大火已经成势,再想扑救势比登天。
风声呼啸;火光烈烈;风声火光中是刺耳的兵刃碰击;是军士们凄惨的哀号**。在深沉的夜色中声震数里,令闻着胆寒。
与此同时,堆云关折冲都尉徐元聪看见城外的漫天火光,便知救兵已到,正在闯营解围。急忙披挂齐整,召集部下校尉等率领所部军士冲出堆云关接应。
此时的杨渊已经被大火烧得须发焦糊,盔甲不整。万般无奈之下,传令三军退出联营。看着那漫天通红的火光,杨渊长叹一声,随即率领亲信将官以及随身侍卫撤出联营。既然无法扑救大火,唯有保存将士们的性命,也好再图别策。
好容易冲出火海,杨渊检点部下的残兵败将。原本的五万人马幸存者约剩了三万有余。看着原本雄赳赳的将士们丢盔弃甲的惨象,杨渊咬紧了牙关,暗恨梅松庭:“孺子!我杨渊不杀你誓不为人!”稍作休整之后,传令三军退回谷阳,欲借地利之势和梅松庭死战。
杨渊率领败兵一路回撤,行至午时时分,兵至济河。看着济河清浅的河水,杨渊不由心头大喜,只要安全度过济河,便可以进入姜国边界。
紧急时刻,无处寻找渡河之物,唯有涉水而行。杨渊命三军火速涉水渡河。姜国的将士顾命心切,顾不得结了覆冰的河水冰冷刺骨,纷纷下水向河对岸走去。
谁知,刚刚走到济河中心,便听见远处传来一声轰鸣。随着轰鸣之声,澎湃的河水夹杂着碎冰从上游劈头而下,姜国三万余人马连冲带冻又折损数千。杨渊在侍卫的护持下,度过济河,回望济河里漂浮的尸体,不由洒下几点老泪。
部将连忙相劝,护着杨渊离开济河意欲东行。还没走出几里路,便听见金鼓大作,随着鼓声渐紧,雕翎箭如飞蝗一般从济河岸边的密林中射了过来。姜国军士没有防备,一排箭雨过后,地上便已死伤遍地,鲜血汩汩,染红了地上的枯草。
杨渊见状大惊,慌忙传来藤牌手上前掩护。看着那雨点一样扑射而来的雕翎箭,杨渊便知梅松庭在此处设了埋伏密林深处、枯草之中隐隐有旌旗摇摆。敌暗我明,杨渊无法估量梅松庭究竟在这里埋伏了多少人马,所以不敢力拼,只好传令三军绕路向迷岭火速撤退,以保全实力。
萧瑟的密林之中,梅松庭立马横枪遥望林外杨渊转路而退,蟠龙枪一举传下将令,命三军随后掩杀。封杰、封英闻令,率领部下军士分两路追赶杨渊残部。
梅松庭所部五千人马,一路从风凌关赶到堆云关,期间并没有多少时间休息。如今长途奔袭早已劳累,速度上难免有些迟延,再加上杨渊所部乃是急急奔逃,因此便落下一段距离。
直到黄昏时分,远远望见一座高山横亘南北,梅松庭连忙带住战马,命掌旗周畅传令:“火速命封杰等回撤!”
周畅刚刚转身欲走,前方的探马便飞奔而来,在梅松庭马前施礼,“大王!两位封校尉追着杨渊的残兵进了迷岭。”
梅松庭闻言,在金镫里一跺脚,“这二人好生鲁莽!雷升!”
雷升听见梅松庭呼唤,连忙近前施礼,“大王!有何吩咐?”
“你率领两千人马暂且扎下营寨,命人火速回堆云关调兵前来接应。我进迷岭寻找封氏弟兄。”梅松庭一面吩咐道,一面令随后赶来的甄勇集结王府亲军,随自己进山。
雷升连忙拦住,劝道:“大王!据传迷岭山势险峻,若是不熟悉地形的人进去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