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第七种生命 >

第14章

第七种生命-第14章

小说: 第七种生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劲听她有日记,问道:“你的日记没有写到过记忆宫殿吗?”

    “写过,只是我看不懂。”

    高劲不太理解,但顾襄并不准备跟他细说自己的童年隐私。

    她一路观察着周边的建筑,很快到了地铁站。

    进站买票,过安检,顾襄环顾四周。

    高劲拿上票,问:“在看什么?”

    顾襄说:“我在看这里的环境,这里跟你拍得照片很不一样。”

    “已经过了十多年,有变化才证明科技在进步。”

    高劲带着她进闸,下楼梯,指着铁轨边的候车线说:“地铁一号线在2003年开通,当年‘按线候车’就在这里试点。”

    “试点?”按线候车向来就是规定,什么时候变成了试点?顾襄不解。



    第23节

    高劲解释:“我不清楚全国的地铁都是怎么规定的,不过在2003年以前,我所知道的几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并没有按线候车这个规定。当年青东市开通地铁,还把这个规定做成了一个新闻。‘按线候车,先下后上’。”

    “还有这样的事?”顾襄以为这是自古就有的常识,原来这是文明社会走到2000年后才出现的硬性规定。

    地铁来了,两人先跟着人|流上车。

    周末乘客特别多,地铁一号线途经几个旅游热门景点,大家都趁节假日出行游玩。

    先下后上,两人好不容易才挤进去,勉强有两个落脚的空间,没有空位,连手扶的地方都够不着。

    没想到会这么闹,高劲乐观安慰:“平常再闹也比地铁试运营的头一天好。”

    顾襄看着他,听他往下说。

    “那天乘车免票,整个青东市的大半老人估计都来凑热闹了,造成地铁站部分设施损毁,正式运营的时间又推迟了半个月。”

    顾襄好奇:“你怎么记得那么清楚?”

    高劲说:“那年我十四岁,4月1号是我的生日,4月2号地铁一号线开始试运营。我生日那天刚得到我的第一部胶卷相机。”

    顾襄想起来了,“所以,你拍的第一张照片,就是地铁一号线?”

    “唔。”高劲点头,“我还记得当年地铁票起步价两元,六公里到十六公里是三元,现在四到十二公里就要增加一块。我当年花了三块,坐了十六公里。”

    顾襄有些不可思议,并非因为高劲的第一张照片是这里,而是她第一次真切的感受到他曾经做过这样有趣的事。

    记录历史,保存回忆,让他四十岁以后的人生不会活在空虚里。

    她母亲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上面有句话是说,“记得生活细枝末节的人,他一定活得很好,因为他热爱他的每一秒。这样的人,他的时光也是温柔的”。

    顾襄看着面前的人,觉得“他”就是他。

    时光也是温柔的。

    “小心——”

    高劲扶了她一下,很快又松开。

    人群太挤,没有扶手可扶,就没重心可以依靠。高劲伸出手臂,说:“不如你扶着我。”

    顾襄已经晃了两次,四周人挤人,她越来越往里缩。站不稳,她也不会矫情,听高劲的,她伸手扶住了他的手臂。

    高劲穿着短袖,顾襄一扶上去,就贴住了他的皮肤。

    他的胳膊不像焦忞那样粗,也不像焦忞那样硬邦邦的像钢板。他比焦忞瘦些,皮肤温热,但足够坚硬,能支撑她的重量。

    高劲有些麻,手臂抖了下,见顾襄眼神疑问,他重新绷紧肌肉,让她扶得更稳。

    顾襄说:“你还记得些什么?我还想听。”

    高劲说:“那年的4月2号是礼拜三,我放学后才过来这里。虽然我父母是摄影师,但我当时对摄影并没有兴趣……”

    他温声细语的讲述,顾襄仿佛看到了十多年前的地铁站。

    这里试运营的第一天,进站口自然有记者在采访,工作人员也殷勤周到,每一层的台阶都光可鉴人。

    这里离家不算远,也就十五六分钟的路。她一个人,没有玩伴,应该会好奇她当时从未接触过得地铁。

    不是为了上学放学,只是因为好奇而已。

    “啊……”顾襄小小地叫出一声。

    高劲低头问:“怎么了?”

    地铁报站,左侧门开,有人下,有人上。

    顾襄看着这一幕,恍惚间,仿佛她曾经背着书包经历过。

    耳边又是一句关切的问:“怎么了,顾襄?”

    顾襄回头,“我好像——”

    地铁里太闹,她音量放不大。她抓着高劲的胳膊,踮起脚说:“我好像看到了我自己。”

    高劲微弯着腰,闻言,他问:“你想起了什么?”

    “2003年,我小学二年级。我觉得,我放学的时候,一定也来坐地铁了。”

    她垫着脚,他弯着腰,呼吸交汇,比他那天抱她时还要近。

    单肩包里的手机一直显示着来电,轻音量唱着歌,无人理会。

    ***

    周末的培训班不放假,学生都趁这时候来上课。

    焦忞靠着桌子,已经给顾襄打了两通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他看见郭千本拿着文件夹在跟人打电话,等他讲完,他叫了声:“郭千本!”

    “老总。”郭千本走过去。

    “知不知道顾襄跟那姓高的医生今天去了哪里?”

    “呃……”郭千本一头雾水,“我不知道。”

    焦忞蹙了蹙眉,转了几下手机,又问:“对了,香香昨天刚拿到体检报告,知不知道她身体怎么样?”

    “哦,她身体都很好。”

    焦忞多看了他一会儿,郭千本有些不自在,没话找话,“褚阿姨刚才打给我,也问我顾襄的身体情况,她怕顾襄报喜不报忧,但顾襄身体真的挺好的。”

    “……褚琴打给你?”

    “呃……是。”

    “有没有提起我?”

    “没有。”

    “跟没跟她说我在这里?”

    “呃……没来得及说。”

    “别告诉她我在这儿。”

    郭千本不解:“为什么?”

    焦忞敬告:“记住别告诉她就成。”他转身要走,又回头,“你打一下香香的电话。”

    郭千本按下快捷键,焦忞撩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电话响了一会儿,没人接。

    焦忞这才转身离开。

    ***

    傍晚的时候,顾襄回到家。她跟高劲在电梯道别,进了屋,她先去洗澡。

    水汽氤氲,浴室像仙境。顾襄站在花洒下,擦去脸上的水珠,缴了缴湿发。

    看见玻璃门上覆盖的那层水雾,她顿了顿,不由自主地伸出手。

    8——

    0——

    2——

    3——

    love

    顾襄拧着发尾,歪头看着她留在玻璃门上的印记。

    母亲那篇文章的末尾,还有一句话。

    “他愿把时光与你分享,你就是她的时光。”

    ☆、第21章 21

    洗完澡回房; 顾襄从包里拿出手机,这才看见白天有好几通未接来电。她正要回拨; 听见文奶奶在外面敲门,放下手机,她走去把门打开。

    文凤仪托着食盘; 上头放着一杯热牛奶和切好的水果; “要睡了吗?”

    “还没有。”

    “待会儿睡觉前喝杯牛奶; 你来了这么久,我都忘记给你买牛奶了; 这是在楼下小店里买的,明天我给你去订新鲜的,好不好?”

    顾襄并没有每天喝牛奶的习惯,但她近期要调养身体; 多喝点牛奶没有坏处。

    “你等一下。”顾襄接走托盘,放到桌上; 从钱包里拿出两百块钱。

    “这里够一个月的份吗?”她问。

    文凤仪把钱推回去; “你之前已经给过伙食费; 不用了。”

    “要的。”顾襄说。

    文凤仪蜷起她的手,“香香,我是你的奶奶; 我们不要算得这么清楚; 好不好?”

    顾襄迟疑; 慢慢收回手; “谢谢。”

    重新关上门; 顾襄看了会儿牛奶,又用手摸了摸。

    还是温的。她拿起喝了一口,想起之前要回的电话,她翻出通话记录,拨了过去。

    “顾襄。”

    “你找我有事吗?”

    “没什么事……”郭千本说,“就是……对了,你妈妈今天打我电话问你身体了。”

    顾襄蹙眉:“我身体很好,她没必要拐弯抹角。”

    郭千本笑:“褚阿姨是关心你,怕你有事不说实话。”

    顾襄回忆:“我撒过什么谎吗?”

    郭千本:“……”

    顾襄的脑回路偶尔是与众不同的,郭千本已经习惯,他转移话题,“那个,听说你今天跟那位高医生一起出去了?”



    第24节

    “嗯。”顾襄大致跟他说了几句。

    郭千本听完,说:“巧是巧了点,难怪老总不放心。”

    顾襄已经喝完牛奶,肚子饱了,吃不进水果,“之前那几个月他连电话都少打,这次才来这里几天,又开始管着我。男人是有更年期吗?”

    “呃……”郭千本磕磕碰碰,“可能,男人每个月也会有那么几天。”

    背后这样说老总,他还是头一次,心里很虚。

    顾襄心里顺了点,“我这也不是说他坏话。”

    “是。”

    她强调,“我知道他也是为我好。”

    郭千本笑了,知道她在别扭。

    她不喜欢焦忞太过干涉她,但日积月累,这种干涉已经成了习惯,她像是叛逆期的孩子,嫌家人管太多,但又知道不能辜负家人的关心。

    郭千本挂掉电话,眉头渐渐蹙起。他想起顾襄的话,“之前那几个月他连电话都少打”,又想到焦忞今天叮嘱他别告诉褚阿姨他在这里的事。

    他觉得有点奇怪。

    ***

    高劲回家后也先洗了个澡,洗完出来,他翻了翻相册。琢磨片刻,他给姑妈打去电话,说晚饭不下去吃了,拿上车钥匙,他又出了门。

    他的摄影师父母住在青东市的另一个区,距医院车程不到一小时。

    路上没堵车,七点就到了。

    这一片都是老排屋,算上地下室,房子三百多平。屋后的小花园栽着葡萄架和各种水果时蔬,他父母在国外的日子,专门请人打理照料,如今花园依旧生机盎然。

    高劲先去园子里转了一圈,摘了两颗小番茄尝尝。回屋上到二楼,那是他的卧室。

    他搬家时没有把所有的东西都带走,自然留了一部分相片和胶卷在这里。

    找完自己房间,他又去了父亲专用的暗房,翻出了他从前储存在这里的黑白胶卷。

    胶卷入显影罐,放定影液,上机。

    高劲在黑暗中摸索,一步一步,慢条斯理地进行着。

    返程的时候,已经很晚,路上车流更加少。

    等着红灯,高劲在车里伸了一个懒腰,瞥见路边装饰的甜美又温馨的蛋糕店,他想了想,过了红绿灯后,把车掉头。

    到了小区,他上了十一楼,在电梯门口顿了顿。

    这样太突兀失礼了。他转了方向,拨通佟灿灿的电话。

    佟灿灿半眯着眼睛开门,高劲问:“已经睡了?”

    “没啊。”佟灿灿死气沉沉,“善善不睡觉,让我陪他搭积木。”

    高劲笑着把手上的蛋糕盒还有小番茄递给她,“蛋糕是路上买的,番茄是去排屋摘的。”

    “你回舅舅舅妈那里啦?”

    “嗯,有点事。”

    佟灿灿接过来,马上就要拆蛋糕,高劲提醒:“晚上别吃太多。”

    “隔夜就不好吃了。”

    “那就跟别人一块儿吃。”

    “我爸妈又不喜欢吃蛋糕。”

    “还有其他人可以分享。”高劲说,“你得试着学会分享。”

    等高劲上楼,佟灿灿提着蛋糕盒,嘀咕:“又怪里怪气的。”

    低头看自己腿边,小弟正在扒塑料袋拿小番茄。

    佟灿灿看看蛋糕盒,又看看他,蹲下来说:“那我们分享一下?”

    小善善点点头。

    佟灿灿惊奇:“你懂哦,分享?”

    小善善流着口水又点头。

    天啦,小弟跟小孙女一样是天才!佟灿灿激动。

    ***

    2003年,4月。

    青东市开通本市的第一条地铁,地铁一号线车身全长120米,宽3米,高3。8米,最高时速80公里每小时。起步价2元,6至16公里3元……

    她听着前面的阿姨说着话,话里的数字一个个跳进她的脑海。边上的老爷爷看着稀奇,但听不清楚,他问她:“小朋友,那个记者在说什么?”

    她仰头回答:“120,3、3。8、80、2、6、16、3……”

    老爷爷:“啊?”

    “地铁一号线车身全长120米,宽3米,高3。8米,最高时速80公里每小时……”

    她一字不差,老爷爷向她道谢。

    她看着拥挤的人群,入口处扛着摄像机的叔叔、拿着话筒的阿姨,想了想,用力提了提书包,跟着人潮走了进去。

    好多人啊……

    眼前全是腿。

    她在班里个子最矮,坐第一排,到了这里,她几乎被人群淹没。

    早上她该喝牛奶的,喝牛奶才能长高。

    她学着大人的样子,买了一张地铁票,再跟着大人走下楼梯,站到了黄线后面。

    没有安检。

    车子到了,按线候车,先下后上。她挤不进,脚一扭,摔在了地上。

    “呜哇——呜哇——呜哇——”

    是救护车的声音。

    顾襄猛地睁开眼。

    意识还未清醒,她转了下头。

    昨晚睡前没关窗,天微亮,又有救护车出车了。她坐起来,回想着刚才的梦境。

    跟真的一样……

    她没有懒床,只坐了一会儿,就起来了。

    她打算今天再去验一下血糖,跟文凤仪打过招呼,她就出了门。

    空腹抽完血,她在医院大楼里徘徊了一会儿,拿出手机听了下时间。

    离午休还早……

    她犹豫半天,还是走去了住院部。

    她没有进大楼,在花园里找了张椅子坐下,期间又听了两回报时,算着离医生午休还有多少时间。

    她不想打扰别人工作,可她又有些等不及。

    看着花园里的景色转移注意力,她听见有人轻唤:“小姑娘。”

    她仍旧看着草丛里的花。

    “小姑娘,那个天才小姑娘。”

    顾襄循声找了找。

    坐在轮椅上的老太太笑着招了招手:“小姑娘,你记不记得我?我们之前在安宁疗护中心见过。”

    顾襄听过护士对她的称呼,她姓欧阳。

    顾襄点头:“你好。”

    欧阳老太太身边伴着两个八|九岁的小孩,还有两个成年人。她让他们推她过去,对顾襄说:“你好,小姑娘。这是我的儿子和媳妇,这是我的孙子孙女。”

    欧阳老太太六十出头,前不久她想学数独,家里孩子以为她对益智类的东西感兴趣,今天买了一堆益智玩具过来。

    她被两个小家伙缠得头疼,不想在小辈面前丢面子,看见顾襄,这才灵机一动。

    她对顾襄说:“我家这两个小的突然喜欢玩这个……这个……”

    顾襄扫了眼她腿上摆着的东西,说:“汉诺塔、九连环、勾股拼图。”

    欧阳老太太惊喜:“你全都知道呀,你有没有时间,要不要玩一玩?”

    两个小孩周一不上学,被父母带来医院,顾襄有点奇怪,但也不会问别人的家事。

    她见几双眼睛都盯着她,伸出手,把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