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婿欺我-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愿意!”
作者有话说:
下更0点5分,感谢订阅!
第38章 三十八:兄弟战争
晏昶鲜少这般怒样; 气冲冲地走到前堂,朝于氏问安后,坐到崔沅绾对面; 却不敢看她。
“二哥,再不愿意你也得娶妻。难道你想叫我晏家断子绝孙么?”于氏拍桌; 也是难得生气一次。
“爹有两位儿郎,大哥与我。大哥才娶了新妇,小日子过得畅快; 与嫂嫂夫妻和睦,定会绵延子嗣。我晏家何至于断子绝孙?”晏昶低头偷瞄一眼崔沅绾的尖头鞋; 一面说着气话。
“大哥娶了新妇,你以为你就能孑然一人了?你从小不拘礼节,一向看不起我与爹爹一贯坚持着的所谓繁文缛节; 你觉着这样过毫无半点乐趣可言。可二哥你也不想想; 人活一趟,哪能事事如意; 都顺着你所想所愿来?就算是万人之上的官家,行事也常身不由己。何况是你呢?”
于氏这般清醒; 倒是叫崔沅绾一头雾水。她出嫁前便听于氏是个疯傻人,时常说胡话; 时常做痴举; 叫外人看她不起。嫁来后; 于氏三日疯; 六日傻,剩一日便是极难得的清醒明白。可她这日前几个时辰犯痴傻; 这才换个衣裳的功夫; 行为举止竟与常人无异; 当真是奇怪。
眼前场面僵持难堪,崔沅绾忙插话道:“二哥,你若是喜欢哪家小娘子,就放心提出来,嫂嫂给你觅新妇,保准你满意。”
于氏见她帮忙劝慰,忙附和说是。
“嫂嫂,你怎能置我于不情不义之地,你明知我心中……”
“二哥,你心中如何?”于氏逮住这话根不放,忙追问道。
晏昶叹口气,道:“娘,你听茬了。我是说,心中有山河壮景,我本不是埋头于情爱的俗人。”
于氏被他这不孝话给噎了住,朝崔沅绾使眼色,叫她赶紧给自己解围。
“是么?照二哥这般说,我与你大哥,与姑舅,与世间大众,倒是都成了沉溺情爱的俗人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嫂嫂,你明知我话中有何意,为何还要故意找茬呢?”
晏昶终于敢与崔沅绾对视起来。崔沅绾的眼眸里坦荡清白,丝毫不惧他会放出何话。这是这般明媚张扬的样子总叫晏昶心中愤懑不平。
“嫂嫂,我与你井水不犯河水。我的事,你为何要多插一嘴,多此一举?”
崔沅绾被他这话气笑了来。莫名的笑声叫于氏不解,问道:“新妇,你笑什么?可是有什么隐情?”
“家姑想多了。”崔沅绾掩面笑着,“我只是觉着二哥这话有些荒谬。一家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府上又不是那玉津园,走来走去,总能意外遇上几次。二哥说与我井水不犯河水,当真是诓人了。二哥敬我,常送我金石字画来。我知二哥喜爱绘花鸟画,送了几只金贵的莺雀过去,又求得不少名家真迹来,皆赠与二哥。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二哥接画时点头道谢,怎么今日只因我说了句实话,便要跟我决裂来呢?”
话音刚落,于氏的眼神便冷了起来。
“二哥,你当真是不知何为礼节。纵使你与新妇是知己,与她志趣一致,也得懂得避嫌。她是你嫂嫂,你可懂?”
晏昶有口难辩,何况是他骚扰崔沅绾在先。
“是我说错话了,我知错。可娘分明知道,我最厌烦拿娶妻说事。我有错,娘也有错。”晏昶冷笑一声,似是对崔沅绾方才一番抱怨推责的话颇有怨气。
于氏冷哼一声,“娘是有错,不该时刻逼你。可养你长大成人,你却只顾自己享乐。平时若非囊中羞涩,在外混不下去了,或是又顶撞了哪位权贵了,你才会想起你还有个家。不过是要你娶个新妇,却跟要了你的命一般。我且问你,枕边多一人有何坏处?”
于氏在崔沅绾面前揭晏昶的短,晏昶是敢怒不敢言。于氏说的都是大实话。自弱冠后,他便向晏梁要了一笔钱,与他那群好友建了个茶馆,生意惨淡,曲终人散。后来他又向晏梁要了一笔钱,不知用到了何处,竟是稳赚不赔。
晏梁怕他剑走偏锋,拉着他仔细盘问一番。晏昶说是把钱投到了汴京某处地皮上去。那块地起初不显眼,后来新法施行力度加大,那块地被皇家高价买走,每月还多给他钱。晏昶这般机智的赚钱法叫晏梁放下心来。此后晏府无人管二哥的出入,他来去自由。
原来是三月一回家,崔沅绾嫁过来后,常常是三日一回家。
他的算盘打得全府都知,却唯独瞒过了晏绥。无他,每每贴到崔沅绾身边时,晏绥都不在家。
他不在意府内仆从的看法,可崔沅绾在意得紧。
崔沅绾心一狠,定要在今日相聚时撺掇于氏给晏昶定下亲。
“家姑,我听人说,三司使家的小女还未曾有婚配。先前赴宴时,那家小娘子与我离得近,我俩便聊了几句。那小娘子容貌俏丽,想的却与旁人不同。也是对这繁文缛节不耐其烦,偏爱自由,总想去外面闯荡。她这性子倒与二哥多有相似。想来这二人若是处在一起,定会擦出火花来。”
于氏还未开口,晏昶便一口回绝。
“不可。嫂嫂叫我娶三司使家的小娘子,到底是觉着她与我性情相似,还是想叫两家联姻,光耀门第?嫂嫂可知,我亦不喜白白沦为世家联姻的工具。”
“两全其美。”崔沅绾不卑不亢地回道,“二哥需知,人活一世,哪里会事事胜意。这桩婚事,你若不满意,那便再换一家。不过我都给你操着心,要娶新妇,还是这家小娘子与你合得来些,婚后依旧快活。”
“嫂嫂真是有心。”晏昶讥笑一声,“不过便是我有心迎娶,那小娘子中意不中意我还不得而知呢。嫂嫂总不能不顾女家意愿,将人强娶过来罢?”
“就像,大哥把嫂嫂抢过来一样么?”
“二哥,休要胡说!”于氏听他想把气撒到晏绥身上来,忙厉声制止道。
“娘急什么,这不是汴京城上下都知道的真事么?”晏昶反问,“若是那日大哥的庚帖递得晚些,嫂嫂或就成了别家新妇。”
崔沅绾见他话有深意,不留情面地回怼道:“我与官人成婚是顺两家父母之命。庚帖送到后,我爹娘尚未反应过来,晏老便指定了大婚日期,丝毫不容人拒绝。我嫁到夫家,是众人所求。”
于氏见崔沅绾面色阴沉,似是心有不快,赶忙点头说是。
“二哥你看你这话说的,当真是不像回事。你且说说,除了大哥,还有谁能配得上新妇呢?她与大哥是天作之合,谁都拆不开。”
于氏见晏昶还有话要说,不过不欲再听,发话道:“二哥,你先出去罢。你这一闹,我有些头疼。我还有话同新妇说,你也男郎,也不便在场。”
晏昶不是愚笨人,自然知道要是他再呆下去,崔沅绾便会把他做的事都抖出来。权衡利弊,自然是早早离开得好。
临走前,晏昶睨了崔沅绾一眼。
“嫂嫂,既然你对我娶妻的事如此上心,那这事我就放心交给你了。还望嫂嫂,莫要叫我失望。”
崔沅绾含笑不语。待晏昶走远后才叹了口气。
“家姑,二哥这般桀骜模样倒是叫我想起了胞弟,都觉着外人欠着他们。”
崔沅绾说罢,场面便冷了下去。她没听见于氏说话,抬头望过去,于氏竟又成了那般痴傻模样。
原来为数不多的清醒时候都分到了自家儿郎身上。到底把她看成外人,她常在于氏跟前伺候,就没见过她清醒几次。可每每晏绥或晏昶来瞧她,于氏便成了讲道理的明白人。
崔沅绾也不知她这位变来变去的家姑到底想做什么,不过还是走上前去,低声问了句:“家姑,你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
“我想不起来了。”于氏眼神空洞,与方才干练精明的样全然不同。
“那新妇便先退下了。”崔沅绾无意同她多做纠缠,谁料刚转了身,于氏便揪着她的衣襟不让走。
“新妇,你知道夏昌么?”
于氏强拽着她衣襟一角不让走,崔沅绾只得坐到她旁边,听她说话。
“我知道。”崔沅绾说道,“不过夏长史与我并无交集。家姑提他作甚?”
“夏昌他品行不端,你要避开他走。莫要在他面前出风头,他要是记上你就完了。”于氏似是陷入回忆,盯着前方一梨花凳发呆。
“我是大哥的新妇,平日里来往的都是城里安人或是哪家小娘子,与男郎见的面不多,更不要说是夏长史了。”崔沅绾觉着于氏这番话似是在提醒她什么事一般,可于氏蓦地说出这般推心置腹的话,崔沅绾也不知作何反应,只能点头附和着。
于氏也不听她的话,自顾自说着:“夏昌这人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纵使你为人妇,深居内宅,他若看上你,也能把你给抢过去。抢过去也不珍惜,凌|虐你一番,你无路可逃。”
“家姑,朝里那么多作风不堪的官,你都不说。为何偏偏要揪着夏长史不放呢?”崔沅绾轻声问道。
不曾想这话惹得于氏眼神一变,恶狠狠地瞪着她,嫌她与自个儿顶嘴。
“新妇,你莫要轻敌。”于氏留下这么一句,便催她赶紧离去。
到底也没说出个好歹来,于氏莫名气急,崔沅绾也攒着一肚子气。
晚间用膳,于氏又不知想做什么事,竟求晏梁叫一大家聚在一起用膳。
原本是各院有各院的小膳房,晏梁或与于氏一同用膳,或与几位受宠的外室用膳。而晏绥与崔沅绾自成婚便是小两口呆在一起用膳。晏绥那脾性也不容许有人插足其中。平时晏昶若来,便是自个儿一人食。
只是今晚不管事的于氏竟做出这般举动,当真是叫人摸不着头脑来。
晏绥来得晚,这膳用得也晚。
戌时二刻,一家子人都到齐了来,围着坐到一张圆桌上。
崔沅绾这位置坐得巧,左手边是晏绥,右手边是晏昶。这桌上没有碍眼的外室,只有一家父母儿郎与新妇。
“你看看,一家齐整整的,多好。”于氏满脸笑意,在晏梁身边耳语着。
“可惜二哥家的新妇不在此。”于氏说道。
晏昶听罢这话,喝粥的动作一滞。
“食不言寝不语。夫人,禁声喝粥罢。你总说想老家的玉米糁,二哥孝顺,专门跑了一趟老家,给你提过来一袋玉米糁。你多念念二哥的好,就莫要再念叨他了。”
晏梁看向于氏的眼里满是鄙夷,他这一发话,尚在对面说悄悄话的崔沅绾与晏绥也息了声。
这餐桌上的风起云涌晏绥早见过数次。爹娘貌合神离,娘时疯时傻,爹风流偏信。幼时晏梁脾气更大,常常是阴着脸无端斥责他兄弟二人。
亲情温存,不过都是做给外人看的假象罢了。
幼时晏梁是一家之主,现今两位儿郎都长成人,出人头地,家里掌权的,自然不是心无大志的晏梁。
“娘把我们叫过来是有话要说罢。若是食不言寝不语,自可各回各的院里去,何必专门跑来一趟听着静默的声。”晏绥说道。语气平淡,听不出喜乐来。
“那你就说。”晏梁没心同晏绥争个高低来,何况他也争不过。
晏昶嘁了声,朝于氏问道:“娘,你有什么话要说么?”
于氏怯懦地摇摇头,她被晏梁说怕了,不想惹事来。可她又不愿叫孩儿们白跑一趟。
“我只是想让一家聚聚。我总做噩梦,不是梦见大哥遇险,便是梦见二哥生病。我心里慌,想多看看你们。我说不出什么话来,要是有事,你们就先走罢。”
于氏这话可怜,她叫人走,可话意却是不想叫人走。崔沅绾自然知道她为人母的心思。
“家姑,既然人都来了,就莫要说丧气的话了。”崔沅绾给于氏挑了块嫩鱼肉,放到碟上。
“家姑,吃饭罢。”
桌上只一蒸鱼,一荠荠菜,四碗粥。于氏不爱吃菜,崔沅绾给她夹块鱼肉也是理所当然。可这般举动却叫晏昶多想了来。
“鱼肉补脑。幼时我常吃鱼,养娘说孩童吃鱼聪明。想来吃鱼多,人就不会愚笨了。”晏昶说罢,叨了块鱼皮,“这鱼当真是嫩。”
晏绥清楚他意图,回道:“你想说什么,说便是。一家人,说话何必拐弯。”
“那兄长以为,我想说什么。”晏昶也不怯,明眼人都能瞧见晏绥脸上的不悦,可他偏偏逆风而行,叫一旁站着的养娘都替他捏了把汗。
晏绥不把晏昶的叫嚣放在心里,一面给崔沅绾冷着热粥,一面说道:“我以为,那些鱼肉进你肚里当真是浪费无用。若你肯把那些小心思花在仕途上,想必也不会如眼下一般一无所成。半大不小,无傍身官职,整日游手好闲,交二三狐朋狗友。这就是你常挂在嘴边的惬意快活日子么?”
晏绥的兄长风范也只有晏昶能逼得出来了。崔沅绾目光在兄弟二人之间来回转,二人剑拔弩张,对话尽显锋芒,恍若下刻便能打起来。
“兄长高贵,自然看不惯我这粗鄙日子。我自知,我不配与兄长相比。我自知,我说的话不中听,可我……”
“那便禁言闭嘴,离我远些,离我新妇远些。自知不配,便不用时常前来受辱。”
晏绥满眼轻蔑,晏昶这些自以为天衣无缝的伎俩,在他面前,便是再低劣不过的儿戏罢了。
说他汲汲名利,晏绥并不在意。他确实是享受权势满身的人,他生来便不愿待在深山老林里隐姓埋名淡然度过一生,他一步步往上爬,哪怕死在权势塔下也不悔。
可他在意晏昶对崔沅绾的龌龊心思。晏昶以为他能窜空子讨好崔沅绾,却不知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
叫他愉悦的,便是崔沅绾从始至终都未接受过晏昶的示好。崔沅绾很听话,从不愿多施舍晏昶半个眼神来。
“这……这是作甚。”晏梁自是没想到兄弟相争竟会发生到他家里,还是在难得一起的用膳时。
“既然难得相聚,那我便把话说开了。”晏绥说道。
“你既叫她一声嫂嫂,那她只会是你一辈子的嫂嫂。旁的,绝无可能。你知我脾性,睚眦必报。我不是宽宏大度的人,你既有胆做出那些腌臜事,那便要想好后果。”
“回去后还是想想如何存下钱过日子罢。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人活一世,哪有儿一帆风顺的呢。”
晏昶被他一番番示威的话震慑了住,话中深意一重又一重,竟叫他不知先思虑哪些事来。
晏昶心机被晏绥公然戳破,半分情面不留。晏绥能与他撕破脸来,可他却不能把心里事放到台面上来说。
晏绥打小便压他一头,直至眼下,他还是在晏绥面前抬不起头来。
人活一世,为的是尊严。可晏昶只能忍气吞声,咬着牙说是。
这次用膳风波不断,早超出了于氏的预料。于氏身子止不住颤抖,往晏梁身边倾去,祈求得个庇佑。奈何晏梁也是瞠目结舌,只往一旁躲。
能解这死局的,还得是局外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崔沅绾一想便知,晏家的矛盾不比她家少。
“官人,你要是再搅搅这碗粥,它便泄||了。”崔沅绾揪着晏绥的衣襟,轻声问道。
小娘子家娇娇怯怯的声音打破了僵持局面。晏绥知崔沅绾是在解围,给众人台阶下。看在她求情的面子上,觉着鱼死网破也甚是无趣。
“要我喂你么?”晏绥问道。
崔沅绾摇摇头,靠在晏绥身旁小声说着:“姑舅都在看着呢,回屋由你去闹。”
她没提晏昶。不过一句话,便留下无限遐想。
崔沅绾说由他去闹,那便真的是任他胡乱折腾。床榻之上乖得不成样子,偏偏又会不时露出些野性来,常叫晏绥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