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摆烂吃瓜-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晓晓摇了摇头,“那可不一定,贾菊姐能说服供销社主任,那就证明他心中其实也有这个念头,你们说服他是迟早的事。”
“那也是替我们省了很多麻烦。”
容晓晓扬了扬眉头,“这倒是,以后窑洞要是能烧出陶瓷,可以给贾菊姐送上一些,还上这个人情。”
人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毕竟她可是明白白曼等人的打算,利用时间差,争分夺秒抢先一步。
即便是多几个小时就能多挣一些。
白曼点了点头,“我会的。”
紧跟着俩人就没什么话好说了。
她们是同一批知青,是在同一个时间被接到红山大队的,最开始两人还同住一间屋。
要说完全不熟悉那肯定不是。
只不过那个时候白曼的心思根本就没有落在红山大队的人和事。
同时容晓晓也是有意撇开两人的关系。
所以白曼突然找上门,容晓晓还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如果是特意来感谢,那谢谢也说了、人情也替贾菊姐要了,好像也就没什么事。
这时候应该就要离开了吧?
可她瞧着,这位女主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就这么沉默着还挺尴尬。
容晓晓主动问道:“要不要参观下?”
她伸手指了指,在一堆破碎的配件中,有几个相对来说得大物件。
这类东西在外人眼中,有些怪异,看着和某些东西相似,但真要对比起来,又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就比如陈婶子先前说得小型版的三轮车。
而且也不算三轮车。
倒像是铲车,不算太大,高度也就丑牛身高的样子。
实在是搞不懂这是什么玩意。
容晓晓回过头,“丑牛,你给白知青陈婶子展示下。”
“好嘞!”丑牛扬声应着,他早先就弄过,知道这个物件的用处后,就恨不得当着大队所有的人展示一下,好让他们都知道姑姑的厉害。
丑牛握住最上方的手柄,稍稍用力,竖着的一个长形铲子就放倒下来,紧跟着伸出腿将铲子往前推了推,就跟撮箕似的将前方的碎件铲了进去。
再放下手柄,铲子又竖了起来,将里面的碎件全都倒进了后面挂着的布袋中。
布袋瞬间装满了三分之一。
丑牛跟着又来了两下,短短两分钟不到,布袋就装满了。
陈婶子皱了皱眉,“这是扫地用的?”
“不是不是,陈奶奶你猜错啦。”丑牛连连摆头,还带着一丝着急:“这比扫地的簸箕好多了。”
陈婶子眉头更深了一些,实在是想不出是做什么用的。
倒是白曼有些诧异,“装粮食的?”
这四个字一说出,陈婶子猛地拍了一下大腿,“嗐!可不就是能装粮食吗,这玩意好用啊,比咱们自个干活轻松多了。”
到底是农家人。
这么一提醒,陈婶子立马想象到了。
收成来的庄稼得打散暴晒,脱水后再装进麻袋中,一部分上交公社一部分大队按着工分来分配。
在之前,装袋不是一件很累的活。
但太过繁琐,用竹簸箕一点点的铲,铲后再装进麻袋中。
这个活不太累,工分也不高。
陈婶子以前常常做,大概得铲个十来次才能装满一麻袋,用时绝对没有丑牛这么快,也没这么轻松。
让她惊喜的也不单单是这一点。
晒谷最怕遇到的是什么?
是变天,天说变就变,有一年他们来不及铲谷装袋转移,暴雨突然下了起来,接近三分之一的稻谷都泡了雨水。
那一年,要不是有大队长到处借粮,大队里怕是有几户都支持不到来年分粮的时候。
“陈奶奶,还有这个!”虎娃子也迫不及待起来,他手里也拿着一个新玩意,和丑牛手里的三个轮子不同,他手里的只有一个单轮。
这个轮子较大一些。
前面一个大点的橡圈轮,边上也是两个手臂。
就感觉像是倒立的自行车,少了一个轮子的自行车。
不对,还少了坐垫。
坐垫那里多了一个像是锄头样的物件,虎娃子推着这个东西出了院门,还在门口招呼着,“快来块来。”
陈婶子迫不及待的跟了上去,就见虎娃子到了容家的自留地,将锄头样的物件插入地面,然后握住把柄超前推。
一用力,就能很轻松的耕地了。
瞧着自己耕出来的地面,虎娃子笑得眯眼,“陈奶奶,我以后是不是也能跟爸爸一样干活挣工分了?我也能耕地了哦。”
他以前看过爸爸干活。
也知道只有干活他和爸爸才能吃饱肚,才能有钱给他看病。
在早两年就生出了去干活挣工分的心思,只可惜都说他太小,连地都耕不动,根本不能挣工分。
可现在不同了。
瞧瞧,他已经能耕得动地,是不是也能和爸爸一样拿十个工分?!
光想着,虎娃子就已经笑得合不拢嘴,已经在想挣了工分后要买多少颗糖果,要和爸爸一起把糖果当做饭吃。
“你个小毛头,想什么好事呢,耕地可没你想得那么容易,这么浅一层,哪里能种得了庄稼?”陈婶子敲了敲他的脑袋,随后半蹲着用手摸了摸地面。
虎娃子刚刚那么一推,只铲掉了表面的一层。
但他只是一个六岁多的孩子,他的力气又能有多大?
可现在借用工具就能很轻松的铲掉表面薄薄一层地面,这已经很让人惊讶了。
如果换个成年人来效果肯定更好。
怎么说都比自己挥木耙、推木犁更轻松。
陈婶子早在几天前就知道晓晓在家里折腾,拖回来几板车的碎件,还有人劝着她干脆去卖废品,指不准还能卖掉一点钱,没必要拉回家里,还占地方又不能用,凭白浪费精力。
她倒是没这么建议,只当她闲来无事觉得好玩,只是在看到院子里一片狼藉时好奇问了几句,看着她弄出来的半成品也不知道是什么,就将注意力放在窑洞那边了,都没详细过问。
可谁能想到,晓晓给了她这么大一个惊喜。
这两样物件真要用在农活中,一定大大减轻他们的辛苦,要是用对地方,还能替他们保住更多的粮食。
陈婶子当下觉得。
晓晓拖回来的哪里是废品,分明是宝藏啊!
她赶紧跑回院子,本来看着一地狼藉还有些头疼,想着什么时候提一提,让晓晓收拾了。
可现在,这些物件在她眼里那就是宝,比后山寻得宝还要来的珍贵,她期待着问道:“晓晓,还有吗?再给我展示展示。”
第127章
可让陈婶子失望了。
容晓晓拿不出第三件来。
一来时间太短,从开始到现在不过短短两三日,她带着三个孩子干活,还真没那么快的手速。
二来没必要那么赶,本来就是当一件组装游戏来玩,不需要当做工作来做,效率从来都不是她追求的第一位。
最少现在不是。
她不追求效率,再加上能用的配件实在是太少。
别看现在院子里堆得满满,但大部分的形状和尺寸都对不上,再加上她手上没有修改的工具,唯二弄出来的东西都像是四不像。
看着特怪异,不过好在能用就行。
不过,容晓晓指着旁边的几个半成品,“再找找合适的配件,也就能将这些组装出来,不急不急,慢慢来。”
陈婶子瞧得眼热,“真要弄出来了,记得第一个找我来看看哈。”
干了一辈子农活,在场的人中没人比她更清楚这些物件的重要性,她连着深吸几口气平息下来,总算缓过那份激动的情绪。
她迫不及待地道:“这段时间大队长没少发愁,你要是把这些好东西摆在他面前,他一定特别高兴。”
比后山挖出宝藏还要高兴。
毕竟宝藏再珍贵,他们也就凑热闹的份,除了看上几眼之外也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可这些农用工具不同。
那可是能让他们世世代代用下去,能让他们少卖很多苦力。
容晓晓道:“不急,今天大队长肯定也高兴,等过几天再让他高兴一次。”
窑洞卖出砖块,绝对是一件大喜事。
值得全大队的人狂喜,她甚至能想到等会一定能听到很多人的欢笑声。
陈婶子也想起了这件事,她又是一巴掌轻轻拍在白知青的肩膀上,“真是多亏了你们啊,有这个进项,咱们大队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不管能挣多少钱。
能挣一点算一点。
不过就算知道窑洞那边开始盈利,陈婶子也没想过让自己儿女去窑洞帮忙,争取在成立烧窑厂之前占得一个工作名额。
倒不是不想,而是大队长原先就说过。
一旦烧窑厂成立,到时候肯定会有人成为烧窑厂的工人,专门负责烧窑的事,不用干农活就能给他们分发工分。
就跟镇上的工人一个样,或许不能吃上商品粮,但也差不离。
但大队长早前就说了,烧窑厂最初的工作名额只会给知青,因为窑洞是他们一点一点成立起来的,如果不是他们,红山大队不会多这么一家厂子,同样他们也不会沾着知青们的光获得好处。
他们能力不强,除了一身力气之外也没法回报什么。
唯一能做的就是将烧窑厂的主事权交给他们,除了分红之外不参与任何,除非对方主动说缺人,不然他们不能主动开口,如果被大队长知道,烧窑厂以后就算要招人,第一个排除的就是先前强求着要进厂的人。
即使烧窑厂缺人,也得由知青们来安排。
先前大队长说起这个时,有人反对不满,但一个反问就将对方问的毫无反驳之力。
‘没有这群知青,红山大队中谁能成立起烧窑厂?’
没有人,一个人都没有。
陈婶子并不反对罗大队长的话,不过当时她想了很多很多。
想得不是自己。
而是孩子们。
为什么自家大队的人就比不上这群年轻的知青们?活得比他们长、经历的比他们多,但有时候待在知青屋听着知青们说着话,明明还是那些事,但就是听不明白。
陈婶子倒不觉得自己有多自卑。
那些学识上的事她是不明白,但真要比起干农活,这群知青们也比不上她。
之所以不明白,是因为她以前没机会接受这种教育,没条件去学习。
她这辈子就快到了头,没这个机会去尝试。
但她家的孩子还有机会。
别再一直封闭在这座小小的生产大队,去更远的地方好好看看。
那天晚上,她就跟自己老头子说了,说以后的日子就算再困难,她也得让孙子孙女们去读书。
不仅仅是孙子,孙女一样能有出息。
瞧瞧晓晓、瞧瞧白知青,还有知青屋那边的女同志们。
这女孩一样能有本事,不比男孩来得差。
陈婶子说了好些好些,说到最后谁都能听到她语气中的遗憾。
为儿孙想这么多是本能,但何尝不遗憾自己没这种机会?
她轻叹:“有时候我是真恨不得自己晚生几年,眼瞅着日子越来越好,可我也是越来越大把年龄,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看到以后。”
白曼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只是反手拍了拍她的手背。
容晓晓却坐在她的旁边,“以后的事谁也预料不到,把握住现在就是,婶子要是有兴趣,没事的时候可以来帮帮我,比起亲眼去看,自然没有亲自去经历来得有意思,想想看,以后说不准好多好多人拿着你制作出来的农具干活,这么想,是不是内心火烘烘的?”
还别说,这么一听确实蛮有意思。
陈婶子是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她看了看四周,开口说着:“正好,就算做不了其他,我也能替你收拾收拾,瞧瞧你这里乱得,连下脚的地方都没了。”
她倒不是一个爱干净的人。
真要爱干净,那在生产大队没法待。
谁干活回来不是一身脏?
就是想着帮做做事。
“那正好,过两天就得去接二姑,我还发愁着她回来之前怎么收拾。”容晓晓是真的发愁。
二姑情况不同,她双眼看不见,院子里满地都是物件她也不好行动。
不过她这个人,‘懒’根深入心脏,要是能有个人来帮忙,她绝对不会因为不好意思去拒绝,反而是咧嘴答应下来。
一提到老姐姐,陈婶子问道:“也不知道她眼睛怎么样了,你说真的能治好吗?”
“医生说了有能看见的可能,就算再差也不会比先前差。”容晓晓说着,“实在是不行,等年后带二姑去其他地方看看。”
既然医生说了有治愈的可能性,这里不行还能去其他地方,去一些大城市治疗,总有机会。
尤其是现在二姑也不会拒绝。
因为她手里拿着一笔钱,这笔钱完全能让他们祖孙过上不愁粮食的日子,也能供着丑牛一直读下去。
有这笔钱在,二姑不会拒绝医治。
因为她也想重获光明,在这个世上有很多很多她想亲眼见到的人,也正是这个缘故,所以有希望。
这次不行还有下次。
“那就好。”陈婶子算是松了一口气,却又叹声:“要是容祥泉下有知,想来也会安心一些,先前那几年,他们两祖孙过得实在是太艰难了。”
‘容祥’两个字,让一旁的白曼突然抬眸,“陈婶子,我先前听说容婆婆的独子去当兵,那人是怎么没了?”
“容祥可是咱们大队难得有出息的孩子,入伍当兵后没多久就获得了嘉奖,具体是什么我忘了,每年寄回来的津贴是一年比一年高。”
陈婶子回忆起过往。
入伍到底在做什么事,没人知道的太多。
容祥也不会说得太多,唯一知道的就是他不管在哪里都是挺能干的人,而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想来也是接了不少危险的任务。
“有那么一个月,董春去镇上拿津贴,高高兴兴去惨白着一张脸回,容祥惨死的消息传了回来,连尸骨都没有,下葬的时候都是放了他以前旧衣。”
尸骨无存,那个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就这么没了。
容晓晓认真听着。
虽然待在二姑身边已经有一段日子,但她真的很少听二姑提起这位表哥,真的很少很少。
还不如陈婶子这么寥寥几句来得多。
她也能理解,毕竟是二姑心里最为难过的伤心事。
“有一句话我或许不该问,但还是想问问,为什么容祥的尸首没有被运回来?”白曼说这话的时候,头部一直微微下垂,让人看不清她脸上的神色,只能看到嘴巴一张一合,“就我所知,就算尸首不好运回,也会将骨灰运送回来安葬,为什么……”
“哎哟,哪里是没有,只是因为不能。”陈婶子不是太想说这个。
难不成她要说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在她心里一直如同孩子的人,下场是连尸骨都找不回来吗?
原先的好心情瞬间消失,陈婶子实在是没心思再聊了,她道:“晓晓,那先前的事咱们就这么说定了,明天开始我就来帮忙。”
容晓晓轻轻点了点头。
视线却落在另外一个人身上。
白曼的话让她很难不多想。
原文中并没有太多提起白曼上辈子的事,就算有写,绝对大部分的剧情她也记不起来。
但白曼不同。
上辈子是她亲身经历过的,肯定能记起很多很多。
现在白曼突然说这么一番话,到底是无意还是说故意提起这个事?
如果是后者,是不是在提醒什么?
然而,白曼没有继续说下去。
也没法说。
她总不能说容祥没有死,几年后便会衣锦还乡。
最后是什么职位她忘记了,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