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

第138章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第138章

小说: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封信间隔的时间有些长。
  前两封相隔不到一两年的时间,怕是因为没收到来信,也以为家里没了人便停止了寄信。
  可十年后突然又来了一封信。
  信里的内容与原先没什么差别,却总让人觉得有些不好的联想。
  不过这些,容晓晓并没有表露出来。
  而是开口道:“那二姑现在就给大伯回信吧,等明天早上我就去镇上寄信。”
  “好好好。”容婆子连连点头。
  一旁的陈婶子道:“老姐姐别伤心了,好不容易眼睛才好,你再哭下去眼睛坏了怎么办?现在大哥和弟弟都找到了,难道就不想以后亲眼看看他们的样子?”
  容婆子哪里会不想,想的不得了。
  可这眼泪就跟不听使唤一样,就哗哗的落。
  容晓晓已经拿出纸和笔,她道:“二姑你来说我来写。”
  “好好好。”容婆子深深吸了一口气,使劲的把眼泪给憋了回去,这才说起了想和大哥说的话。
  足足写了三四页纸。
  写了老多老多的事情。
  说了自己的事又说了和小弟相认的事,更多的是在问大哥的情况,还将公社的电话留上,说是希望对方收到信之后马上回一个电话。
  让大家都知道他还在。
  这一夜,容婆子是翻来覆去的没睡着,天还没亮人就醒了,想着早点将信件寄出去。
  但又没去打扰晓晓睡觉。
  而是待在厨房中忙活着,干完这个干那个,人忙起来了就不用想太多的事。
  容晓晓也知道二姑着急。
  这天要起来的比平常早一些,可看着二姑将厨房收拾的干干净净,还把粥和馒头给蒸好,显然起来的要比原先早,怕是早早等着的。
  她快速梳洗,喝了半碗粥拿着一个馒头就出了门,“我今天稍微晚点回来,中午的时候就别等我了。”
  除了把信寄出去之外。
  她还想去公社走一走。
  想查查有没有大伯所在地址的其他联系方式,要是能查到有电话就好了。
  不然信件寄出去寄回来,怕是得年后才能得到消息。
  “好。”容婆子点着头,她又将一个馒头塞在了她手中,“一个哪里够吃,再拿上一个,要是路上饿了还能填填肚子。”
  容晓晓没有拒绝,拿着一块干净的帕子包好,就塞进衣兜中。
  一切准备好后便出了门。
  结果没走多远,就见罗夏朝着这边来,“容知青,你是不是要去镇上寄信?”
  容晓晓点了点头。
  “那正好,等会一块去吧。”罗夏道:“我爸就知道你会去镇上寄信,让我来同你说说,昨天收到信的容家人不少,都打算回信看看,现在都聚集在办公屋那边,说是让你等等,等会写完我就直接送到邮局,也省得你们跑一趟。”
  “全都在?”
  “都在呢。”罗夏叹气道:“昨天他们知道消息后,聚在一块哭了好久,容三伯哭得差点晕厥过去,不过缓了一晚上,现在也都好了许多,也能平缓下心情去写信了。”
  昨天办公屋那边聚了好多人。
  人一多,都不知道该怎么劝。
  有人哭、有人大闹,还有人嚷嚷着要宰了盗窃信件的人。
  再加上都是一群上了年龄的人,好些人哭到喘不过气,捂着胸口就往下倒,差点把他给吓死了。
  不过好在,时间能抹平一切情绪。
  经过一夜的沉淀,现在倒是平静了不少。
  这么一平静下来,自然想着尽快联络到自己失散的家人,便大清早的赶到知青屋这边,想着让爸和支书他们代笔写信。
  “我已经跟焦知青借了自行车,等信件写完就去镇上。”罗夏说着。
  “我跟你一块去吧。”容晓晓本来也是想借焦港的自行车,既然已经有人抢先,那她就等等吧。
  跟着一块去了办公屋那边。
  除了大队的三大头之外,还有几个知青也坐在桌边帮着写信。
  一旁的朱婆子瞧着,她道:“看看吧,上学读书还是有用的,要不然一封信都写不来,还得这里拜托那里拜托。”
  马婆婆跟着点头,“是这个理。”
  “谁不知道上学读书有用?问题是拿不出那么多钱,供着一个孩子就得拖着家里,可现在谁家又只有一个孩子?三四个一块送过去,家里吃什么穿什么?”王桂枝叹着气。
  以前只觉得孩子生多了好。
  儿孙满堂,真要出什么事也不怕没帮手。
  就拿打架来说,家里四五个壮小子,谁还敢欺负?
  可真养着的时候才知道有多费力。
  光粮食就足够令人发愁,更别说送去读书识字。
  “那是以前。”朱婆子朝着知青那边的方向抬了抬下巴,“有窑洞在,以后肯定能多分一点钱,而且窑洞发展的越好,需要干活的人就越多,要是在那里谋得一职不比在镇上当工人来得差。”
  听到这个,边上的人不由跟着舒展眉头。
  还真是这样。
  要是大队发展的好,那不就有足够的钱送孩子们上学了?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些心动。”
  “小方,我记得你家侄子在上学吧?得花多少钱?”
  “现在别打听,就算有这个钱,也别现在送过去。”一旁的袁馨说着,“我前两天去了一趟镇上,可是听到一件大新闻。”
  朱婆子眉眼一挑,没抓住重点,“去镇上?是不是和你对象去镇上了?”
  这话一说,袁馨脸上瞬间爆红。
  周边的大妈大婶立马打趣着。
  “看来袁会计家好事将近啊。”
  “你那个对象看着确实不错,比某人强多了。”
  这里的某人自然是引得袁馨当众示爱的盛左元了。
  在这群大妈大婶的眼里,但凡是个男人都比盛左元来得强,毕竟这个人现在不一定是‘男人’了。
  袁馨本来还有些害羞,一听到这个讨人嫌的人立马撇嘴,“重点不是这个,你们还不知道吧,镇上发生命案了,杀人犯现在还没抓到,我妈都不打算让侄子去学校了,万一在上学的路上遇到杀人犯了怎么办?”
  “嘶!”
  “真的杀人了?”
  “哎哟,怎么还没抓到呢?”
  “那我家娃娃怎么办?难不成也让她在家休学一段时间?”
  容晓晓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他们在说这件事,她插话道:“一直休学也不是事,休学时间长了孩子们怕也跟不上学业,不过让他们自去学校,确实也不让人放心。”
  大队没有学校,上学都是大清早去其他地方上学。
  每次上下学的时间都得费上三四个小时。
  一路上倒是有同伴同行。
  但都是差不多年龄的孩子。
  真要遇到歹人,怕是逃不过。
  “这件事我爸也知道。”罗夏蹲在一旁,“他打算安排人接送,有大人在,到底放心些。”
  “让我家小柳去啊。”一旁的大娘说着。
  这种接送的活肯定不是白干,正好近段时间农闲,想挣工分都挣不到。
  “那不成。”朱婆子直接摇头,“瞧瞧你家小柳瘦弱的样子,真要遇上杀人犯,这不是直接送人头吗?”
  “……”小柳他娘刚想骂两句。
  不过想想自家儿子的小身板,确实不太抗造。
  万一遇到杀人犯,好像真的打不过。
  “我觉得大壮不错,瞧瞧那一身腱子肉,吓都能把杀人犯吓走。”
  “刘金也行,谁不知道他力气大?”
  “还有还有……”
  一人一提议,提得还都是大队的壮小伙。
  真的特壮的那种。
  肩膀都有其他人两个宽,瞧着力气就特别大。
  突然,朱婆子开口:“容知青也行啊,她那力气可不小,一个人就能把几个壮汉给掀翻。”
  容晓晓眨了眨眼,“???”
  朱婆子也跟着对她眨了眨眼,这种讨好的时刻她自然不能放弃了。
  “……”容晓晓干笑着。
  真的不太想和壮汉们放在一块对比呢。
  “对对,容知青可以啊,你们还记不记得,她刚来大队的时候扛着两个老大的布包,就算是大壮他们,也不一定比容知青的力气大。”
  “我先前还听容知青的二姐说,她举起一个人都轻轻松松呢。”
  “哎哟,老厉害了,我也觉得容知青行。”
  容晓晓干笑几声,“不行,真不行,我过几天就要去外省,这一去就得一个月的时间,肯定是没法干这个活。”
  她是真没这个时间。
  不过也相信大队能安排好。
  红山大队里去读书的孩子虽然不多,但也有十几个。
  不能真的明知道有危险还放任着他们独自上路。
  在跟着去寄信后,容晓晓又和罗夏去了一趟公社,说明来意后这边的干事也愿意帮这个忙。
  费了一番功夫,惊喜的是居然真的找到两个地方的联系方式,“你们可以尝试去联系这两个电话号码,请那边的人在附近找找,在当地生活几十年的话,应该都能认识吧。”
  容晓晓道了谢。
  可惜遗憾的是,其中并没有大伯所在地的电话。
  罗夏拿着两个电话号码,高兴的不得了,“这下好了,容三叔直接电话联系,也不用一直苦巴巴等着回信,他肯定特别高兴。”
  迫不及待的往大队赶,猜想着容三叔一定等不及,下午就要去镇上打电话,如果运气好的话,今天就有可能联系到远方的家人。
  容晓晓没跟着。
  她直接回了家陪着二姑。
  掰着手指头算,还有五天的时间她就得去外省。
  在这段时间里,她决定哪里都不去,就在家好好陪着二姑。


第153章 
  容晓晓闲着的时候,大队却特别热闹。
  她倒是没出门,不过陈婶子时不时来串门,便会将她听到的事一一说了出来,“也是多亏晓晓弄来的两个联系方式,罗夏带着他们去了镇上,连着打了几次电话,还真找到了人。”
  是来信地址那边的电话。
  如果一直住在那片地方,多让接线员帮忙找几次,也不是不能找到人。
  这次运气好,两个电话都找到了。
  然而陈婶子去叹气道:“容溜子是找到了自己的姐姐,但都这么多年了,两姐弟在电话里哭诉了几声,就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电话费又那么贵,各自的情况都没说清,那头就挂了电话,说是以后书信来往。”
  接近三十年。
  即使是亲姐弟,也不能说关系就一定那么好。
  近三十年没联系,在最初的激动过去后,就显得有些生疏。
  再来离得这么远,一年到头也不知道能不能来一封信,随着彼此的年龄越来越大,还不知道能联系几回。
  “能知道对方还好就行。”容婆子淡淡说着,“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人还活着,有自己的家人陪伴就足够了。”
  陈婶子一想,跟着点了点头,“你说得也对。”
  她无法体会这点,但老姐姐是当事人之一,肯定深有体会。
  她跟着道:“还有容三,他弟弟也联系上了,不过他弟弟情况比较惨,一大把年龄了都没成过家,到现在都是孤寡一人,要不是所在大队给了他一间旧屋,怕是都过不下去了。”
  容婆子听到这里,突然愣住了。
  一旁的容晓晓劝慰着,“大伯要更幸运一些,他在信里可是说了,已经在那边成家。”
  其实,容三叔弟弟的情况对于逃荒的人来说不少见。
  他们孤身去往陌生的地方,没钱没物件没亲朋好友,什么都得靠自己。
  像她爸爸那样,被选中当上门女婿都算是极为幸运的。
  大部分的人都是孤寡一人,他们得想尽办法在陌生的地方安顿下来,等到生活好一点手中攒了一些钱之后,才会有条件为自己操办起终身大事。
  可那个时候,大多都年纪很大了。
  即使手中有一点闲钱,也不一定有人愿意将女儿嫁给一个老光棍。
  极少的人会像平常人那样在合适的年龄娶妻生子。
  运气好一点的就跟她爸爸一样,被人看中当上门女婿,要不就是家中条件还行,但缺一个顶梁柱的寡妇。
  但大部分的人应该都像容三叔弟弟那样,即使在陌生的地方安顿下来,也没法在那个地方成个家,年纪轻的时候还能靠自己养活自己,只要好好干活,每年也能分到足够自己吃的粮食。
  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身上的毛病越来越多,即使不想偷懒身体也根本扛不住。
  其他老人还有儿女子孙帮着赡养。
  可要是没个家,独自一个人想要活下去就真的很难很难。
  “容三了解他弟弟的情况后,就和家里的人商量了一下,想着把他弟弟给接回来。”陈婶子继续说着,“这些年容三一直念叨着他这个弟弟,从小兄弟俩的关系就亲,逃亡的路上要不是兄弟俩互相扶持,容三也不一定能活着回来,当时听说信件有可能被盗,容三可是头一个哭出来的人。”
  任谁都知道他是真的把这个弟弟放在心上,现在听说弟弟过的日子特别艰难,当天晚上就和家里人商量着想把人给接回来。
  这事要是搁在以前。
  他家里人也不一定会答应,但前头选去镇上当短时工的人中就有他的大儿子,再加上窑洞那边的效益特别好,再多赡养一个老人也不是大难事。
  再说对方虽然年龄大了些,但也不是完全干不动活,经过一夜的考虑后,便同意了这件事。
  “能把人接回来?”容婆子赶紧问着。
  心中不由多想了一些。
  弟弟的现状她不担心。
  能遇到弟妹一家人是他的福分,要不然也就没有这么出色的他。
  可大哥那边的情况她就有些担忧。
  如果……如果真的不太好的话,是不是也能像容三这样?
  “难喽。”陈婶子摇了摇头,“隔天容三就去找了大队长,结果大队长往镇上跑了两天都没有解决,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把这件事办成。”
  这确实是一件挺麻烦的事。
  虽然本身容三的弟弟就是红山村的人,但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一些证件早就丢失或者损坏,根本没法去证实这件事。
  两个省城之间的人员调动,还真不是想办就能办的好的事情。
  罗建林连着跑了两天,最后都没法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镇上的人只是说能帮着申请,具体能不能办下来那就说不准。
  为了这个事。
  一大把年龄的容三在他家哭的是眼泪鼻涕齐流。
  他倒不是觉得麻烦,而是挺无奈的。
  再来生怕容三哭出毛病来,是让自己儿子时时守在他的身边,要真的出了什么事还能马上抢救一下。
  连着这么几次的事,他是越来越庆幸当时把罗夏送到赤脚郎中那边学点医术,虽然最后只学了个皮毛,但作用还是蛮大的。
  他甚至想着要不要把他送去镇上学一学。
  多学一点肯定没坏处。
  不过这件事还得先放放,现在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
  窑洞那边的生意越来越好,在卖砖块的同时他们也留下一些,趁着这几天的功夫建了第二座窑洞。
  一共两座窑洞,自然就需要更多的人手。
  而这个人手,也自然是从大队里来选。
  这可不仅仅是简单的选人了。
  要是窑洞能一直发展的这么好,在窑洞干活的人以后就不用再下地干活了,而是像在镇上厂子里工作一样,只不过他们每天拿得是工分,但到了秋收之后也是能换钱换粮食。
  所以,谁不想要这个名额?
  恨不得直接去抢了。
  当然了,抢是不可能抢得到,具体怎么分名额还是得知青和他们商量着来,只不过这个消息传出去后,罗建林这边时不时遇到找上来的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