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

第22章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第22章

小说: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队长啊,我儿子是被揍了,你要为大队的人出……”
  “你给我闭嘴!”罗建林怒视她,“你敢再说一个字,我就把人送去公社处理。”
  “……”葛桂有满肚子的话,可一个字都不敢说。
  只能用劲的拍着大腿,恨自己干嘛要闹这么一场。
  现在好了,这事要是传出去,谁还敢嫁给她儿子?
  罗建林重重一声,背着双手转身离开。
  在院门前,他怒吼一声:“你们闲是吧?还不赶紧去干活,再耽误下去,别想要今天的工分了。”
  热闹挺好看,但工分还是更重要。
  容晓晓也是乖乖顺着人群离开,绝对不当冒头的人。
  只不过,她再一次被叫住。
  “容知青你等等。”罗建林叫住她,“我同你一起走。”
  容晓晓能拒绝白曼,可不好拒绝大队长,“好嘞。”
  两人一前一后,前方的罗建林刚张了嘴,容晓晓就开了口:“大队长,我正想和您交代下养猪的事。”
  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罗建林会特意找容知青,何尝不是为了大队的四头宝贝疙瘩?
  既然容知青主动提起,他自然是让接着往下说,“你说说。”
  “这两日我和焦知青也算是熟悉了猪圈,每日喂食和清理看着和以往没什么不同,不是我们不抓紧时间让猪长肉,而是我们手中的东西太少了。”容晓晓诉苦,“想要猪吃得有营养,这营养从哪里来?最方便的途径自然是去买……”
  “那不行。”罗建林立马拒绝。
  在没有看到成效之前,他绝对不会给容知青批一分钱。
  本来让两个新来的知青养猪,就差点引起大队的人不满,这要是再给他们批钱,那他别想安宁了。
  “不批钱,批人总行吧?”容晓晓说出难处,“像贝壳、田螺壳磨成粉末之后喂食,就能让猪长肉,可贝壳田螺从哪里来?又该怎么磨成粉末?”
  罗建林拧起眉头。
  容晓晓摊手,“总不能让我下河捞贝壳捞田螺,让我徒手磨成粉吧?”
  所以,没钱可以给人呀。
  当员工的哪有当老板舒服?
  “……”罗建林这瞬间觉得特别怪异。
  怎么觉得自己这是一步步落入容知青的圈套啊。


第22章 
  容晓晓见大队长没回应,便灿烂一笑:“你听我说,我绝对不是……”
  “停!”罗建林立马喊停。
  恨不得直接捂耳朵,他不知道容知青会说什么,但他知道一旦听她说下去,自己怕是稀里糊涂就答应她说的事。
  容知青原先说的那些没道理?
  很有道理。
  可其实他也不是听不出这些话都很空,想要实施起来难度太大。
  问题也是出在这里。
  说得空,但偏偏又能实施起来。
  这种话听在耳里特别容易上头,随着容知青说说说,脑子突然间一懵,然后就稀里糊涂答应下来。
  罗建林不确定这次会不会又松口。
  所以他选择不听!
  他抢先道:“你也别说了,这件事我先考虑考虑。”
  “行叭。”容晓晓遗憾的砸吧砸吧嘴,她都已经打好草稿了呢。
  不过,反正草稿已经打好,大队长要是不批她肯定找机会去说。
  大队长要是直接给批了,那她也省得多费嘴皮子了。
  虽然她挺想费费嘴皮子……
  其实这些事也不是很难处理。
  之所以没做,也是有拖的意思。
  不然她办得太快,岂不是让别人觉得很容易?
  那可不行。
  她得让人觉得,这件事难办、不好办,办起来吃力不讨好,还容易担上责任。
  这叫什么?
  这也叫‘闷声发大财’,只不过这个‘财’和意义上的‘财’不同而已。
  “那行,你去猪圈吧。”罗建林直接挥手,让人赶紧离开。
  本来叫住容知青是想提点提点她,现在是特后悔自己叫住她,现在好了,一堆麻烦的事等着他,现在又多了一件。
  心里长长一叹,背着双手朝办事屋走去。
  杨银的事不好处理啊。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算他狠心把人拎去公社,也不一定能判什么罪。
  至于卫东,卫东属于知青,他更不好私自处理,看来明天他还是得去镇上一趟。
  ……
  错过杨家的大热闹,焦港是悔得跳脚。
  不敢怪丢下他跑的容晓晓,只气自己怎么就放不下这四头猪?
  都在呼呼大睡了,他偷跑一会又有什么关系?
  看来他还是不够精。
  还得跟着容晓晓学学,学会怎么合理利用借口偷懒。
  要说她没做事吧,偏偏又做了。
  连猪粪也是不眨眼跟着一起收拾。
  可要说她勤快吧,一起养猪两三天,她硬是半天都没呆住,人不是跑镇上就是跑去看热闹。
  就留着他和这些猪为伴,真的太欺负人了!
  “焦知青!”
  坡下传来一声喊,正生着闷气的焦港往下一看,脸上瞬间乐开了花:“桂枝婶,你怎么来了?”
  王桂枝迈着大步跑过来,特热情道:“我这不是见你没去杨家看热闹吗?专门跑来给你说说,我跟你说,刚才可热闹了!”
  说着的时候,那眼珠子就忍不住盯着焦港的口袋。
  一边一个特别对称,还鼓鼓的,显然装了不少东西。
  焦港眼睛一亮,下意识就开始掏兜,“快快,桂枝婶你赶紧说说。”
  王桂枝也下意识想伸出手,就和之前一样,每次伸出手就能得到一小把瓜子花生。
  别看这一小把,这要是自己的东西她肯定舍不得吃。
  可手才伸过去,眼瞅着就要抓到那把瓜子,却见前方多了一道身影。
  容晓晓挡着两人,不赞许道:“婶子你可别和他聊天,猪圈还有一堆活等着他干呢,干不完下不了工,回去连晚饭都没得吃了。”
  说完,就催促焦港去干活。
  焦港不乐意,刚要抱怨时就见容晓晓对着他眨眼。
  咋个意思?
  容晓晓挥着手驱赶,“走走走,活都没干完还想偷懒,赶紧把猪圈给收拾了。”
  “哎哟!不就是这点活吗?几分钟就收拾好了。”王桂枝撸起袖子,直接迈步进了猪圈,一边忙活着一边道:“焦知青你等我几分钟,把这里收拾好了,我再给你说说!”
  她一个乡下的老婆子。
  天天都有活干,谁不想偷闲一下?
  可帮焦知青她特别乐意。
  她是没读过书,但她会算账!
  不过就是一点点活,过后就有小把瓜子花生,干其他活可没有,这笔买卖不划算?
  焦港目瞪口呆。
  看了看正在收拾猪圈的桂枝婶,又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花生。
  这一瞬间,他觉得自己领悟了一个真理!!
  原来花生瓜子不仅仅可以打进婶子圈子听八卦,还能做其他事。
  容晓晓不理焦港的惊叹。
  有个手脚利索的婶子在,他们在旁边搭把手,本来两人得磨蹭半个小时的活硬生生在十分钟搞完。
  王桂枝擦着手,“这下可以说话了吧?”
  说着,还瞪了容知青一眼。
  这两个知青啊,她还是更喜欢焦知青一些。
  人长得白白净净,一笑起来脸上还肉乎乎。
  最重要的是他大方啊!
  谁不爱和大方的人当朋友?
  既然是当朋友了,自然不能让自己的小友被欺负,“你们虽然是一起干活,可也没说一定要谁管着谁,焦知青啊,以后有谁欺负你,你尽管跟婶子说,婶子给你做主。”
  刚说完,跟着又加了一句,“要是有什么活太忙,你也别客气,婶子别得没有,一身力气还是有的。”
  “婶子,你真好!”焦港感动的不得了。
  这种话,别人以为是客气,那他不会,他已经当真了。
  都已经想好,要是容晓晓又偷跑,他就把桂枝婶叫来作伴。
  不过,接下来的两天容晓晓特别老实。
  该上工就上工,期间也不找任何理由旷工。
  显得是既乖巧又老实。
  容晓晓将猪饲料倒下去,四头猪拱着过来吃食。
  朱婆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道:“我瞅着真长胖了一点,容知青你可以啊,拔草行养猪也行,能耐着呢。”
  “胖了吗?”
  “还真胖了点,可我瞧着他们也没怎么特别照看,怎么真长肉了一点。”
  旁边说话的几个婆子婶子凑了过来。
  要说这几天是真热闹。
  猪圈这边上工和其他地方不同,有些时间段正好隔开了,这些婆子婶子们一到下工清闲的时候,不往自家跑,就往这边凑。
  “刘婶子,你这边没刮干净……马婆婆,猪草得煮熟……方大姐,你别光嗑瓜子,赶紧过来搭把手,把这护栏给修一修。”
  焦港特别忙,喊完之后又追问另外一人:“然后呢然后呢?记分员怎么那么喜欢陈寡妇啊?”
  干活归干活,但干活的时候不影响说话呀。
  干活和八卦同时进行,一举两得,完美!
  “可不是喜欢么,罗宝君现在都已经二十五岁了,人家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能跑了,他呢?连婚都没结。”
  “喜欢有什么用,只要有他爸妈在,他别想娶一个寡妇进门。”
  朱婆子撇嘴,“再熬个几年罗宝君还不结婚,别说寡妇了,就是一头母猪他爸妈都愿意。”
  “噗……”
  “朱婆子你嘴上积积德吧,罗家的要是听到,保证骂死你。”
  朱婆子挺着胸脯,“我怕她?”
  瞧着挺刚,却不敢继续说下去。
  她扫了一眼干干净净的猪圈,开口道:“我说怎么那么多人惦记养猪的活,就这么点事还能拿四个工分,谁不乐意来?”
  活是真少。
  唯一麻烦的就是每天清理两回猪圈。
  可要是想偷懒的话,弄一回也行。
  再就是四头猪的吃食,就算现在得将猪草剁碎了煮熟再喂,工作量也特别少。
  一婆子嗤笑着,“既然觉得活少,让你来干呗。”
  “我才不干!”朱婆子毫不犹豫就拒绝,还嘀咕着:“傻子才会来干。”
  就这么点大的大队,又能有什么秘密?
  之前大队长还瞒着。
  现在谁不知道容知青和焦知青承诺了,如果他们将猪养死了会赔猪,也就说,接下来的大半年谁也不用担心猪能不能活。
  不管能活还是不能活,年底都有猪肉吃!
  这也是为什么没人盯着养猪的活了。
  容知青两人有这个底气,其他人可没有。
  万一一个不小心养死了,难不成还要他们掏钱赔猪?
  那就不是掏钱了,而是直接掏命!
  谁敢拿自己的命去赔?
  活就是再轻松,那也没人敢接。
  原先大队的人还在怪大队长偏心、糊涂,现在只觉得他想的长远。
  把养猪的活分配给这两个知青,年底家家户户都能吃上肉咯。
  “你这张臭嘴,不会说话就别说话。”王桂枝瞪了她一眼。
  要说容知青和焦知青的做法在他们想来是有些傻。
  但也不能当着人面说呀!
  说说容知青也就算了,她们吃了焦知青多少瓜子和花生,怎么能骂人傻呢?
  容晓晓可不知道自己被婶子们排除在外了。
  要是知道,她也只能长叹一声,瓜子和花生的魅力可真够大。
  然后……然后该做什么还是继续做什么。
  让她用瓜子和花生来交际,她还真没这个本钱。
  就她现在看到的,焦港这几天怕是已经撒出四五斤瓜子花生了,真的壕无人性!
  焦港的路她走不通,她只能走自己的路。
  她的路是什么?
  是画大饼!!
  干完活,其他人在说大队里的八卦时,容晓晓装模作样的拿出纸和笔,随手勾画,纸上就画出几个图形。
  王桂枝好奇问道:“容知青,你这是在做什么?”
  “哟,怎么能在这么好的纸上乱画,你也太浪费了。”马婆婆一脸心疼,“我家小孙子在公社上学,像你这样的本子得不少钱,怎么能乱画呢?”
  “马婆婆,我可不是随意乱画。”容晓晓皱了皱眉头,像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随后便道:“你们应该听说过我爸在机械厂当锻工吧?”
  这一说,大部分的人都没将注意力放在记分员和寡妇的感情纠缠上,而是全都偏向容晓晓这边,纷纷好奇问着。
  “听说了,你爸是六级锻工,那一个月得大几十块的工资吧?”
  “嘶!这么高的工资?”
  “你爸可真有出息,他绝对是咱们大队走出去最有出息的人了。”
  “你爸这么厉害,你要想进工厂当工人是不是特别容易?”
  容晓晓苦笑着,“婶子们,你们一下问这么多我怎么答呀?”
  朱婆子一下挥开身边的人,急切问道:“容知青啊,我家小子人聪明又特别能干,你看能不能让你爸把他带进厂当工人?”
  这话一说,所有人都开始屏住呼吸了。
  对于乡下,去镇上当工人那可是货真价实的铁饭碗。
  他们大队这么多户人家,除了大队长的小儿子之外没有一个人进了厂子当工人。
  听着朱婆子这话,谁心中又不会浮现出一点希望?
  容晓晓哭笑不得,“我爸要是有这个能耐,我也不用下乡了。”
  边上的人瞬间失落。
  也是……
  要是容知青有一份工作也不会来他们大队当知青了。
  “你爸的命可真好,当年逃荒的人谁日子不苦?就没有一个像你爸这般有出息的。”方大姐感叹着。
  她婆家也是容家人。
  和容知青也算是血缘关系特别远的亲戚。
  她公公的堂叔一家就是为数不多逃荒后又走回来的人。
  听说在外面的日子过得特别苦。
  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房没有地,日常所需全都得靠其他人救济,就相当于伸手乞讨的乞丐一般。
  “我爸最开始的日子也不好过。”容晓晓缓缓说着,“你们听我说,他最苦的时候抓了把土就往嘴里塞,他知道吃不得,但肚子饿到极致谁还顾得上能不能吃?也好在街道的一位老人看他可怜,便将他安顿在救济所,又因为人老实本分,在纺织厂大量招工的时候被推选进去当了一名临时工……”
  这些事倒不是她随意编造出来的。
  容爸不是一个话多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去鼓励和安抚自己的儿女。
  他对儿女说过最多的事,就是他年轻时候的过往。
  翻来覆去说个遍,没有厌倦的时候。
  儿女们听多了,自然就坐不住。
  可容晓晓是一位特别感兴趣的观众,每次容爸在说的时候,她都会搬来一把小板凳坐在他旁边听着。
  “也是他运气好,纺织厂新建开工,需要的工人不少,有一些工种凭着街道的推举就能直接进去,我爸也被分配到纺织厂的垃圾站,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临时工。”
  “纺织厂?”王桂枝有些疑惑,“他不是在机械厂吗,难不成我记错了?”
  “没记错。”容晓晓接着说:“你们听我继续说,就在我爸转正之后没几个月,隔壁机械厂突然来了几批设备,紧跟着又接下了大量订单,厂子里的工人人手不够便来纺织厂借调,当时的机械厂要比纺织厂来的大,大厂和小厂之间怎么说都有些区别,听闻这个消息都是纷纷报名,可最后选到的不到十人。”
  “哎哟,你说归说就别再画了!”马婆婆还是一脸肉痛的看着她手中的本子,这故事好听归好听,但干嘛一边说一边在本子上乱画,哪怕不是自己的东西都觉得浪费。
  “马婆子,你听就听不听也别插嘴!”
  “容知青你赶紧往下说,最后你爸被选上了吗?”
  “肯定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