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

第59章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第59章

小说: 穿书七零摆烂吃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咳咳咳。”罗建林连着咳嗽好久,总算缓过神,他顾不上喉间的不舒适,赶紧问着:“你说你碰到了谁?”
  罗冬把刚刚的事说了出来,以及在家属院看的那些。
  他是土生土长的大队人,家家户户都认识,就连在大队里待过一两年的知青也记得,除了新来的这些。
  他不知道那人的名字,但能形容出大概的模样。
  罗冬也没打算将这件事瞒着。
  无亲无故,又没任何交集,他不可能将这么重要的事瞒下来,如果真的是大队的知青,他父亲身为大队的大队长,到时候投机倒把的事暴露,他父亲都有可能受到牵连。
  “白曼!”罗建林听小儿子一形容,就知道这人是谁了。
  气得是牙痒痒,这白知青也真够大胆,不声不响就闹出这么大的事来。
  再想想,这次来的几个知青真的都让人头疼。
  “你今天别去容知青那里了,白曼既然敢去卖野猪肉,那显然不是第一次,你去镇上打听打听,看看她到底还做了多少我们不知道的事。”
  说到这,他就想磨牙了。
  野猪肉呢!
  白知青的本事可真不小,不声不响就弄到那么多野猪肉,还敢直接在镇上买卖。
  卖就卖吧,还这么不小心。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拖累自己也就算了,可别把他们都给拖下水。
  罗建林实在是放心不下,便让小儿子带着他二哥一同去往镇上,先把情况调查清楚再做打算,他道:“重点查这一星期的事,白知青突然请了一星期的病假,我看她健健康康的肯定就是找了一个借口,如果她真的是干这行,那这一个星期肯定也是在做这件事,你们就去打听镇上有没有一个陌生女人在买卖特殊的物件。”
  罗冬连忙记下。
  就这样,在家没待几分钟就骑着自行车载着二哥回到了镇上。
  到了家属楼也没顾得上休息,就开始打听起来。
  他对二哥道:“你去找强子,他经常在镇上跑,你问问最近有没有什么陌生人在镇上租过房子。”
  “白知青在镇上租了房子?”
  罗冬解释道:“她真要做买卖就肯定不会住在招待所,而且租的房子一定不会在人口多的地方,地点肯定较为偏僻,这样她才好行事。”
  罗夏点了点头,“行,我这就去问问,不过镇上这么大也不一定能问得到。”
  “那还真不一定。”罗冬说着。
  他们镇上确实不小,大大小小加起来还有好几个工厂,人流量挺多。
  但是别小看了一些消息灵通的同胞们。
  罗冬直接找到了他这边区域一大爷的老伴,平日里要是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她绝对知晓,发生了一些争执也是她从中调节。
  不单单是他们这边,其他地方她也是多少了解一些。
  罗冬抓了一把干枣,就朝着筒子楼的二楼走去。
  和那家人打了声招呼,便直接说明来意:“上回咱们这边不是来了一个卖野猪肉的同志吗?正巧着我堂叔过段时间想弄个酒席,家猪肉不好弄就想着能不能买一些野猪肉,崔奶奶,您知不知道这人的来历?”
  “你说上回那位女同志呀?就那位长得特别白净的姑娘对吧?”崔婆子想了想,开口说着:“那人不是第一次来这边了,最开始是带着一些山货和鸡蛋过来喊卖,她拿来的货色都还挺不错,价钱也蛮公道。”
  “对对,就是她。”
  崔婆子摇了摇头,“好些日子没来了,你也知道做这种生意的不敢随意抛头露面,这边晃悠两圈那边晃悠两圈,过段时间这人就消失了无影无踪,谁也不知道她是谁,也不知道她从何而来。”
  毕竟这可是冒着坐牢的风险,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罗冬正有些失望时,崔婆子又继续道:“你要问其他的人,老婆子或许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但这个人我还真知道一点。”
  罗冬有些惊讶,“您知道她从哪里来?”
  “那倒不是。”崔婆子没立马回答他的话,而是转身走进屋子,没一会儿手上拿着一样东西走了出来,“你瞧瞧这个。”
  罗冬伸手接了过来,他对这个东西倒是不陌生,当初拿第一个月的工资后,给家里所有人都买了礼物,其中给三姐的就是托人从省城带来的发带。
  那个发带特别好看,价格也特别贵。
  花了他一块五毛钱。
  不过也好看,三姐特别喜欢。
  而他手中的这个发带,要比去省城买来的还要好看一些,用几种不同花色的布料缝制起来,不觉得违和,反而还蛮有特色。
  罗冬带着一丝不可置信:“难不成这也是在她手中买到的?”
  “这是孩子小姑送的,前段时间突然有一个人请孩子小姑去缝制东西,缝的就是这些发带。”崔婆子神秘兮兮的说着,“短短几天的功夫做了上千个,但奇怪的是,做完这么多发带她也不出售,结了人工的工资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就她手中这个,都是孩子小姑偷偷昧下来的。
  前天来的时候一说,两人一对口供就发现是同一个人。
  主要是那位女同志实在是太好分辨了。
  长得白白净净,身材又特别盘条,她活了这么多年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
  罗冬跟着又问了问时间。
  一对就发现这个人真的很有可能就是白曼,问到这里他突然对白曼挺钦佩的。
  不声不响就铺展的这么大。
  又是卖野猪,又是卖上千个发带。
  不算不知道,这一算就是大几百甚至是上千的交易。
  也在第二天中午,罗夏那边也来了消息,通过朋友的帮忙,以及崔奶奶给的地址,他们真的找到了白曼在偏僻地方租下的院子。
  租金交了一个月。
  不过也就住了短短五六天的时间人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进院子中一看,里面也是收拾的干干净净,让人找不到一点消息。
  看着空荡荡的院子,罗冬心中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总觉得这位白知青做这种事越来越得心应手,从一开始事事露出破绽,到现在都知道收拾尾巴了。
  ……
  容晓晓回到家后并没有马上上工。
  请的七天假,怎么着都得休息完才行。
  在家先躺了一天好好歇着,等第二天早上她背着篓子去了镇上。
  一来空间里的粮食积攒了不少,等回来的时候背上一些,就当在外买来的,再来有些关系得经常维护,不然时间一长也就淡了。
  容晓晓在镇上唯一认识的人就是供销社的贾菊。
  要知道,供销社的工作可不是那么好来的,那简直是铁饭碗中镀了金的饭碗,或许工资不高,但隐藏的福利可不少。
  也正是这份福利,贾菊一定会有很广的关系网。
  就如贾菊和她的联系一样,贾菊身边一定还有很多类似于她的朋友,私底下互相交易着。
  容晓晓看中的就是这层关系网。
  像往常一样走进供销社,一眼就见到前方摆着的自行车的,她双眼瞬间一亮,冲到柜台边问道:“贾菊姐,自行车多少钱?”
  贾菊一看到她,立马变得热情,“小妹啊,你好久都没来了,表姐想死你了。”
  说完,对旁边的同事招呼一声,紧跟着带着她走到自行车边上,“这个季度刚来的五辆,凤凰牌的自行车全链套一百六十八元,再加上你自己去打钢印两元,以及一张自行车票。”
  加起来大概一百七十块,价格倒是蛮合适。
  可惜没自行车票。
  贾菊悄悄道:“刚来就只剩下两辆了,你要有兴趣我可以替你留着。”
  容晓晓立马道:“表姐,你帮我留着吧,留一天就行。”
  一个‘表姐’、一个‘表妹’,她们这是把亲戚关系坐实了。
  “要不要多留几天,一天就能弄到票吗?”
  容晓晓摇头,“不用,我就是替别人问问。”
  等回去就问问焦港,这小子前段时间就说要买自行车,他要是买了自己就能蹭车了。
  转头想想。
  这位是不是马上就要步入有房有车的成功人士了?
  贾菊回到柜台内,先是和同事交代一声,将最后的两辆自行车留一辆下来,紧跟着又请了半天假。
  她招呼着,“走走,也到了快吃饭的时候了,我请你去吃碗面。”
  容晓晓没客气,“好呀,那我再给我们俩添两个包子。”
  “不用,一碗面够吃了。”贾菊将人带到国营饭店,先是和后厨师傅寒暄了几句,随后道:“我家妹子难得来一趟,你可得让她吃饱了再走。”
  后厨师傅比了一个手势,“那还用说?”
  有熟人和没熟人多少有些差别。
  容晓晓总算明白一碗面怎么够吃了。
  满满一碗,面上是一层肉噪子,这一碗下肚,确实塞不进其他东西了。
  香味浓郁,光看着就特有食欲。
  她拿着筷子拌了拌面条,直接夹起一口闷。
  香中带辣、咸鲜适口,面条吸收了汤汁,美的她一口下肚后根本停不下来了!


第54章 
  最开始的时候,容晓晓还想着一边吃一边和贾菊说说话、聊聊天。
  结果面端上来两人都在埋头吃。
  一直吃得差不多,这才灌了一口水开始说话。
  容晓晓先说了这段时间出门了一趟,紧跟着对贾菊道:“顺路就往省城里的供销社跑了一趟,那边可真大,光门面就有四层楼,连电视机都有的卖。”
  “省城好啊,我前面去过一趟,一直都没忘呢。”
  容晓晓跟着又小声,“我还带了一些东西,等会你挑挑,有喜欢的尽管拿。”
  “好呀!”贾菊笑眯了眼,招呼着小妹继续吃。
  来的时候就见她后背的竹筐,虽然没见里面装得是什么东西,但装得是满满当当,上面用稻草盖着,都快满出竹筐了。
  她实在是太好奇里面装的都是什么东西了。
  两人快速吃完面条,踏出国营饭店时容晓晓伸手揉了揉肚子。
  这一顿吃得真饱啊。
  贾菊左右看了看,“这边离我家不远,要不要去坐坐?家里正好也没人,去喝口水吧。”
  “行。”容晓晓满口答应了,这次并没有拒绝。
  上回还有些防备,可贾菊带着她去了一趟自己的娘家,再之后她其实也悄悄打听过贾菊的消息。
  娘家是玩具厂的工人,听人提起贾菊后,都是一脸羡慕的神色。
  说是整个大院里就她嫁得好。
  婆家是双职工,公公是锻造厂的八级钳工,婆婆更厉害了,是锻造厂的副厂长,要知道这年头很少有女同志走到这么高的位置。
  既然贾菊的婆婆能坐稳,显然是她特别有能力,哪怕是女同志也让人极为佩服。
  她男人并不在当地,而是在军队。
  说是过几个月就能转业,家里都给他筹划好了单位。
  最开始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容晓晓真的有些惊讶。
  她知道贾菊的家庭条件应该不错,不然也不会在供销社当售货员。
  但也是真没想到会这么好。
  一个八级钳工、一个副厂长。
  虽然镇上的物资也不是那么好得,但到达某个层次后,想弄点物资真的不难。
  贾菊好像没必要那么热情。
  不过不管怎么说,和贾菊交易对她反而更有保障。
  毕竟人家背景这么强大,也正是因为背景大,所以不会因为一些蝇头小利去冒险,真出了什么事也有人替她擦屁股。
  容晓晓猜不透贾菊这么折腾的原因,但也是乐得和她来往。
  两人没多久就走到一家大宅院,穿过侧门走进后院,贾菊将正房的门打开,“进来吧,外面晒屋里凉快。”
  等人进门,贾菊就开始忙活起来。
  先是倒了一杯温开水,紧跟着又从柜子里抓了一把时令的果子。
  容晓晓吃着水果的时候,也将竹篮放在地面上,任由贾菊掀开上面的稻草,去翻里面的东西。
  “哟呵,你这里面放的东西可真全,不比供销社差哪去了。”贾菊看见放在里面的东西,是真的有些惊讶。
  一开始还想着是和之前差不多,比如一些红薯粮食或者是干鱼之类的。
  结果里面还有不少公用品。
  牙膏、肥皂、枕巾、尼龙袜等等。
  她翻出一个小壶,她问道:“这是什么油?”
  “豆油。”容晓晓伸手指了指,“铝盒饭里面装的是猪油。”
  贾菊眼睛一亮,“猪油好,不管做什么菜放上一点那味道就特别香。”
  说着就将铝盒饭放到一旁,显然对这东西感兴趣。
  翻着翻着,又翻出了一捆干面。
  容晓晓瞧着,就发现除了入嘴的东西之外她对其他东西都不怎么感兴趣。
  “嘶!”贾菊突然倒吸一口气,伸出双手将一个瓶子捧了起来,反复看上面的字样这才确定自己没看错,“这你都能弄得到,小妹你可以呀!”
  她手中拿的是什么?
  以前她对这东西并不熟悉,还是嫁人后她男人在部队获得了荣誉,等他回来探亲,公公尤为的高兴专门将自己收藏了好几年的白酒拿了出来。
  当时她还不怎么在意。
  后来男人醉酒一直在那得瑟,说自己惦记这瓶酒惦记了老长时间,总算是尝到了味道。
  入嘴的口感那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后来她在供销社上班,因为好奇寻人打听了一下,这才知道酒名为茅台,镇上的供销社是没得买,想买还得去省城。
  而且这一瓶酒怎么说都得七八块。
  拿得出钱也不一定买得到,还得有茅台票。
  听她男人说,公公这辈子也就珍藏了那么一瓶。
  要不是实在高兴,那是绝对不舍得拿出来喝。
  贾菊是越看越喜欢,拿在手里就不舍得放下了。
  正巧过段时间就是公公的生日,这不就是最好的礼物吗?
  她赶紧问道:“妹子,我知道这瓶酒来的不容易,你尽管开个价,要是合适我就拿下来了。”
  相对比贾菊的激动,容晓晓倒不甚在意,“你要想要的话就给十块钱吧。”
  这种平常心态倒是让贾菊忍不住脑补起来。
  这瓶酒说贵确实也贵,但像他们这种人人都有工作的家庭,也不是不能咬咬牙花钱买一瓶。
  钱好说,主要是这票比较难。
  茅台票属于特殊票,在市面上流通的并不广泛,像这类特殊票主要来源,一般属于厂子里奖赏给最佳员工的福利。
  但奖赏的这些票据一般都是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等的大件。
  而不是酒类票据。
  真要发放这种说不准员工还不领情。
  酒就算再好喝,喝下去后一泡尿就没了,并不是家家户户都舍得。
  其实放在她的婆家,想要弄茅台票并不难。
  她的公公婆婆赚的钱不少,但也是特别节约的两口子,让他们主动花这个钱那肯定是不舍得。
  但如果是小辈的一份孝心,他们肯定也特别的高兴。
  只不过对于她本人来说,七八块钱她能拿得出来,但是茅台票她是真的弄不到手。
  她没本事弄到的东西。
  但是她面前的妹子就轻轻松松弄到手。
  瞧妹子一脸不在意的样子,显然不觉得茅台酒有什么稀罕,就好像她随便去供销社买糖果一样。
  再看满满当当的竹筐。
  这一箩筐的东西花不少钱不说,光是票也得花上不少。
  就算只是一些平常的粮食票和工业票,那也不是普通人就能拿得出来的。
  贾菊越想越觉得这妹子有些来头,特别庆幸自己当初有和她打好关系的念头。
  “十块钱太少了,我是真把你当表妹看,你可不能让自己太吃亏。”贾菊说着。
  茅台酒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