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万福金安-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戏做全套,不能惹人怀疑,不然小儿子就危险了。
“娘,我心悦她。”
听到这话,蒋氏顿时露出了愁容:“娘自然希望你能娶到自己喜欢的姑娘,但你们两人都是带兵的,我担心皇上会不同意。”
雷明霁以前不愿跟蒋氏谈论这个话题,但现在改变了想法:“娘,皇上那边不是问题,现在问题是郡主因为许多顾虑不愿接受我。”
“什么顾虑?”
雷明霁说道:“淮王府就剩他们父女两人了,淮王是藩王不能离开封地,郡主不可能因为我就丢下王爷不管了。而我,也不可能去洪城生活。”
蒋氏说道:“这有什么,你爹以前在大同的时候我也是留在京城,郡主放心不下王爷就在洪城照顾他。”
“这样也太委屈她了。”
蒋氏却是摇头说道:“只要你一心一意对她,别整什么乱七八糟的妾氏通房她就不会觉得苦。反之,你留在她身边也不会开心。”
第两百九十章 心疼
李勉不喜欢走水路,因为水路有太多未知的危险,不像陆路最大的危险也就来自于土匪了,他带了二十多个护卫并不怕。
到洪城后他先去的淮王府,听到楚锳不在也不意外,直接去见淮王了。
淮王看到他第一句话就是:“不过半年多没见,怎么胖了这么多?在京是不是没坚持训练?”
李勉不由摸了下自己的脸,说道:“我有坚持训练,就是我娘天天给我补补得有点过了,不过等回了军营跟大家一起训练很快就会瘦下来。”
淮王笑着点了下头说道:“军中新招了两万人,你师姐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天天惦念着希望你早些回来。你现在回来,他肯定会很高兴。”
李勉也很想回来,只是被亲情拖住了脚步。
淮王问了天雷制造图泄露的事:“我听闻你大哥也卷进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说起这事,李勉就觉得憋屈。事情解决后,李强不仅没悔改反而还指责忠勤伯对他不够重视。若是他有李勉那么多机会,肯定也身处高位不会被人轻易算计了。忠勤伯差点给气病了,也知道长子是彻底废了,都准备直接将爵位传给嫡长孙。毕竟嫡长孙能力一般,却是明白人。
李勉一叹,说道:“我哥连设计图是什么样的都不知道,他是因为贪财所以被姓李的坑了。”
“你忠勤伯府莫非很缺钱?”
李勉摇头道:“没有,我们家很宽裕。是我大嫂,被那点钱迷了眼怂恿我哥的。唉,不说了,这就是一笔糊涂账。”
淮王颇有感触,娶妻不贤祸三代。好在他运气好,原配聪慧过人也一心为他跟孩子,后娶的穆氏是个蠢货但女儿却聪慧孝顺又乖巧。
傍晚的时候,楚锳回来了。
不等她开口李勉摸着自己的脸道:“你不用说,我知道自己胖了很多。不过回了军营,不用三个月就能减下来了。”
楚锳笑得不行:“在家里胖是正常的。你明早跟我回军营,不过你身边的人只能秋纬入军营。”
李勉有些诧异:“为什么?”
像他现在的级别,可以带贴身护卫入军营的。
有些事直接摆在台面上说,比私底下行动更好。楚锳直白地说道:“我不相信他们。你新添置的人中有细作,他们来肯定是监视我的。我本就在锦衣卫的监视下,不想身边的人再有细作了,这会让我紧张。”
其实说出来,比私底下解决那两个细作更好。现在说了,这两个做得太过弄死了,李勉也不会?他。反之,两人会心生嫌隙,
“细作?不可能的。”
见楚锳看着他不说话,李勉心里有些堵:“我都听你的,只带秋纬去军中,其他人都留在我的府里。”
因为这事李勉心里沉甸甸的,回去以后就问秋纬勉:“师姐说我们的人里有朝廷安插的细作,你觉得呢?”
他是不相信的,但又无法说服楚锳。
秋纬沉默了下说道:“五爷,郡主现在今非昔比。不仅文武百官,就是皇上跟太后对她也颇为忌惮。跟在你身边,也能了解郡主的动向。”
李勉很难受,满是埋怨道:“爹怎么能这样?他这样做,让我怎么跟师姐交代呢?”
“五爷,你别多想,不放你身边也会用其他手段将人送到郡主身边。五爷,只要郡主问心无愧,太后跟皇上就不会对郡主不利的。”
李勉苦笑一声,没有吱声。他相信楚锳没有谋朝篡位的心思,但她对朝廷忠心不二,傻子听了都不信。
第二天去军营,李勉真只带了秋纬。另外两个新来的要跟着去军营,被他拒绝了:“军营重地无关人不宜进入,你们就在这儿安心等着。”
两人没预料李勉竟不配合。没办法,等李勉去了军营他们就自己去打探消息。一个月后,李勉寻了个理由打发两人回了京。
两人前脚离开洪城,淮王后脚就知道了。他与楚锳说道:“这孩子心思倒不错,就是不知道等知道咱们要干的事后会不会跟我们站在对立面。”
楚锳没去想这些,她说道:“我尊重他的选择。父王你也是,哪怕他跟我们作对你也别埋怨。”
淮王拽着她的右手说道:“我埋怨他做什么,我只是心疼你。”
楚锳知道他的意思,她轻轻地用左手拍了下淮王的守备:“父王不用为我担心,这条路事我自己选的,不管什么结果我都不会后悔。”
就算失败了,她也努力过在世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就足够了。当然,能成功自然最好了,至少藩地的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
淮王鼻子有些酸酸的,不过他不想让楚锳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于是转移了话题:“这都过去大半个月了,怎么雷明霁那儿一点动静都没有?”
“父王,雷明达这次来洪城肯定要等枪支改造成功才会回去。离开那么长时间,雷明霁肯定要做周全的安排。”
淮王嗯了一声道:“你宗伯回来与我说,雷明霁对他特别热情。阿锳,这都是看在你的面上。”
楚锳颇为无奈,怎么又来了。莫怪现代许多年轻人被催婚催得都抑郁了,她现在都有些抑郁了。
淮王说道:“阿锳,父王只是不希望你后悔。”
楚锳摇头说道:“父王,路是我自己选的,我不会后悔的。父王,你以后不要再说了,不然我真要生气了。”
“好,好、好,我不说了。”
就在这个时候,宗政伯在外说道:“王爷、郡主,大同那边传来消息说雷三爷在制造天雷时出了意外,天雷爆炸雷三爷炸成重伤。”
父女两人对视了一眼,刚还说雷明霁没动作消息就来了,有些事真经不起念叨啊!
楚锳起身,疾步走了出去:“伤得重不重?”
虽然知道是在做戏,但不能让人发现端倪。
宗政伯说道:“据说全身都炸伤了,一直陷入昏迷之中。不过魏国公府上的大夫医术高超,应该能将人救回来。”
楚锳面露沉痛地说道:“只希望雷三爷能平安无事。”
第两百九十一章 民乱
刘大壮坐在火盆旁边看公文,突然一阵冷风吹进来。抬头一看,穿着狐皮大氅的曹诺推开门走了进来。
呼出几口冷气,曹诺脱下狐皮大氅后坐他旁边烤手:“老刘,今年这天气冷得有些邪乎。”
往年腊月他穿一件厚棉衣加件外套就可以了,可这才十月底就穿上了大毛衣裳。不然这风吹在身上,冷得让他打哆嗦。
刘大壮蹙着眉头说道:“你说得不错,今年确实冷得有些邪乎。也幸亏郡主早就发放了御寒的衣物,不然军士们身体好也扛不住这鬼天气。”
楚锳让人准备的棉衣棉鞋棉被等御寒的东西,用的都是新布跟新棉花,非常的保暖。
曹诺点头道:“咱们的人有郡主管着不愁,可怜那些百姓没人管。”
许多百姓反都吃不饱,哪还有钱置办御寒的被褥衣服。今年冷得这么邪乎,这个冬天肯定又要冻死许多人了。
刘大壮有些惆怅地说道:“我有时候,真希望郡主将地方上的那些王八蛋都宰了,这样老百姓还能过上安宁日子过。”
以前他们为了让底下的将士过好也是绞尽脑汁,自从跟了郡主日子就好过起来了。而军中那些战死的将士,郡主也会妥善安排其家人。不像以前,士兵战死发一笔抚恤金就不管了。跟了郡主,死他们都不怕了,反正死了家人也能过好。
曹诺摇摇头道:“你说起来容易,上次郡主杀了孙哲差点将自己赔进去,要再有动作朝中那些大臣不会放过她的。”
刘大壮没说话,但心里却不得劲。
就在这个时候,曹诺的心腹走进来说道:“大人,我刚才看到总兵大人急匆匆地出去了。瞧总兵大人凝重的神情,怕是出了大事。”
刘大壮立即叫了亲随过来,让他去打探消息。没一会两人就知道是程巡抚派人来请郡主过去,至于是什么事暂时没打探到。
楚锳快马加鞭敢到巡抚衙门,不过等与程广平进了书房并没急着询问,而是喝了一杯热茶才开口:“袁州叛乱,带头的人是谁,做什么的?”
她急匆匆地赶过来其实是做给人看的,并不是真为叛乱着急。毕竟她是江西总兵,叛乱匪乱这些都是她的责任。
程广平说道:“带头的人叫秦寒,他的义父亲是个老秀才叫秦光义。林不韦发公文要收御寒税,那秦老秀才看不过眼跑去跟他理论,林不韦不仅没改变主意还将秦秀才打了二十大板。那秦光义都五十多岁的人了,二十板子下去,抬到家就咽气了。”
楚锳没有说话。林不韦是一个月前发公文说要收御寒税,这事她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但并没插手。今年特别冷,不到十一月就下雪,这样寒冷的天老百姓本就难熬,官府再收税简直是雪上加霜。只是军政分家,地方官员再胡作非人按照规矩她都不能插手。
当然,楚锳才不管那些破规矩,她没插手是需要一个出兵的理由。林不韦逼迫太过,老百姓活不下去势必会反抗,这样她出兵有名了。
程广平见楚锳没说话,继续说道:“官差为了将御寒税收上来,一个月内打死了十六个人。秦寒是袁州镰刀帮的帮主,他要为秦光义报仇雪恨就煽动这些老百姓反了朝廷。他先买通了城门的官兵,然后趁夜摸进城内闯进知府衙门。也是林不韦命大,他当晚并没在府中,而是去了万花楼找老相好了,第二日又逃出了袁州城。”
只是逃出了袁州城也没用,被郡主盯上一样没活路的。
楚锳脸上很平静:“然后呢?”
程广平说道:“秦寒将知府衙门占了后打开官仓,将里面的粮食发放给城中的穷苦百姓,抢掠的金银珠宝也按照众人的功劳大小分配。”
楚锳有些诧异地问道:“官仓内还有粮食?”
就这些硕鼠的德性,官仓内该是空空如也才对。
程广平说道:“有的,不过都是陈年老米,而且也只有三分之一的数量。秦寒这一举动收买了人心,让城中的百姓都拥护他。”
楚锳陷入了深思之中。
程广平拱手说道:“郡主,还请你立即出兵平叛。再这样下去,我怕他将整个袁州的百姓都鼓动了。”
楚锳点头说道:“我会亲自带兵去平叛的。”
出了巡抚府,楚锳就回了淮王府。她将袁州城叛乱的事说了下,说完后楚锳道:“父王,我觉得这咱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件事。”
“你说。”
楚锳的意思是让淮王派人将她带兵去平叛的事告诉秦寒。然后秦寒带着一群心腹跑路,不是跑去深山躲藏,而是跑到下面的县去。这样楚锳就能带着兵马一直追捕他,而在追捕的过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处理那些贪官污吏。
淮王看着她,久久没有说话。
“父王,你盯着我看做什么,难道你觉得这主意不错?”
淮王摇头道:“没有,我觉得你这主意好,只是我没想到我儿竟变得如此有计谋了。”
楚锳苦笑一声道:“我这不是没办法吗?我要抓那些贪官总得有个让人无法反驳的理由,这样也能应付皇帝跟京中那些官员。不然皇帝一道圣旨下来让我去京城怎么办?这样干是麻烦了点,但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这计策只能适应于袁州,其他地方准备办?”
“父王,我已经掌握了下面所有州府的情况了,也在各地都安插了人。借着这股风,我要将那些个害群之马都揪出来。”
洪城下辖一共有十二个州府,其中有两个州下半年换了新知府,还有三个知府算是有良知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也不能将所有人都杀光,只要这三人愿意将所得的不义之财跟田地上交就不动手了。
淮王虽然想楚锳早些掌控藩地,但真到了这一刻他又有些犹豫:“阿锳,步子迈得太大了,我怕咱们摔倒爬不起来。”
这点楚锳还真不担心,她说道:“父王,不管做什么都有风险。我也不想冒进,但你看看朝廷现在这样子,我真担心哪日大楚就亡了。父王,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淮王叹息一声,说道:“都听你的。”
第两百九十二章 平叛
楚锳带了两万五千兵马去袁州,其中六千是她的亲兵营。虽然手底下有五万多兵马,但只有亲兵营一万人马才最得她信任。
秦寒得了消息,在楚锳他们赶到袁州的前两日就跑了。楚锳派人分成十队人马去追捕他们,自己留守袁州。
袁州知府听闻洪城来人平叛,立即现身。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到衙门就被抓了,哪怕他表明身份也被五花大绑起来。
看到楚锳坐在上头,袁州知府大声喊道:“大人,我是袁州知府林不韦啊!将军,我不是反贼。”
楚锳看着他,面无表情地说道:“我听闻你制定了个御寒税,朝廷什么时候发了个公文让你征御寒税了?”
秦寒搜刮了知府衙门,只搜到了三万多两银子。有句老话说得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用特意去贪污的三年就能敛十万两银子,像林不韦这种贪得无厌的,十个三万亮都不止。这些钱,楚锳都要他吐出来。
林不韦脸色微变,不过很快就道:“大人,官府没钱衙差都没过冬的御寒的衣物,下官无奈只能征税了。”
楚锳不愿意跟他废话,朝着站在一旁的福叔道:“林知府这些日子在外头肯定过得不好,福叔你带他下去歇息吧!”
福叔明白他的意思,躬身道:“是,郡主。”
一个半时辰,福叔将一份厚厚的供词交给楚锳道:“郡主,林不韦都都交代了,全在这儿。”
楚锳认真地看了这份供词,然后提笔在上面圈了二十多个名字,叫来了胡高:“将这些人都抓来交给福叔。”
这次是有备而来,军中会审讯的人以及福叔带的那些徒弟全都带来了。其中,福叔带的那六个徒弟手艺事最好的。
这二十多个人有六个被秦寒杀了,剩下的以为逃过一劫没想到官兵来了还将他们抓了。
这些人里没一个熬过酷刑,将自己做过的事全都招了,而就他们犯下的罪砍三次头都不够。
这次查抄到的钱财并不多,二十多家合起来才八十多万两银子,这其实也跟楚锳之前干的事有关。为避免被抄个干净,像林不韦将贪得的钱一部分送回老家,一部分放钱庄里,然后留一部分在家里。其他人也都一样,弄到的不义之财存了许多地方。
不过这些人为了保命将藏起来的钱财都吐出来,又追回两百八十多万两银子,这其中大头都是来城中的几个富商。这几家仗着官府的势肆意抬高物价,并且暗地里还做了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