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表演之神[娱乐圈] >

第187章

表演之神[娱乐圈]-第187章

小说: 表演之神[娱乐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当时刚刚入坑嘛,想得很美,就觉得一根簪子好贵啊,我做了卖钱就能。。。”一边说,这位小姐姐一边教程程他们做一个最简单的缠花,不难,但是超级繁琐,纯粹是吃人工的大户。
  做到一半,这位小姐姐就问他们怎么看。
  文书言看了看自己歪歪扭扭的半成品,想了想:“其实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一般人没有基础,即使是很简单的也会搞砸。”
  古绍聪对这种东西就更没有耐心了,纯粹是面对镜头必须得自我管理,这才没有半路扔下东西不做了。这个时候顺势就放弃了继续肝,说:“如果是我的话,做不来这么细心的活儿,太佩服了。”
  程程还在继续绕来绕去,听到小姐姐的问话,她沉吟半晌,一本正经地说:“嗯,怎么说呢,我只能说。。。有些钱还是要给别人挣的。”
  众人都笑了,小姐姐笑着摇头:“我当时这么快有这种觉悟就不会在簪坑里越陷越深了。”
  程程跟着笑笑:“但结果是好的吧?”
  这一期《华夏大工》播出后,这一段也是程程粉丝们留评很多的。
  “笑死,程程不愧是金句王啊!‘有些钱还是要给别人挣的’,乍一听没什么,但想想真是再实用不过的道理呢。”
  “有一种看透了的坦然,啊,其中还有淡淡的咸鱼味。。。”
  之后在各种手工、工艺品类视频里,‘有些钱还是要给别人挣的’出镜率极高,某一范围内也算是热梗了。


第178章 牵丝木偶(28)
  对于表演班的学生来说; 形体课当然不只是字面意义上的练练形体那么简单。
  或许刚刚入学时可以这么说?那个时候大家跟着老师学瑜伽、拗柔韧性、跳舞什么的,看起来就是练形体。
  不过随着课程的深入,这门课还是回到了它本来最该呆的的位置——作为表演班的课程; 所有的专业课都是辅助表演的; 形体课当然也不例外!形体课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肢体; 使其成为表演的一部分。
  维持一个漂亮的身形; 学点儿舞蹈基本功什么的; 都属于是附带作用罢了。
  不过有一说一; 在当下的表演科班出身学生里,很多人其实有意无意忽视了形体、台词这些东西。事实上,就连作为专业核心的表演课,他们都没有上明白,台词和形体就更容易忽略了。。。台词不行?用配音就好了。至于说形体?形体是什么; 对表演的影响不是只存在于纸面上吗?
  在当下行业环境里,名气最大的一批艺人大都在比烂; 大家拼演技根本没到拼细节的份上。这样,形体好不好似乎确实显不出重要来?就算大家形体不好,大家吐槽集中在‘脸部’的演技就够了,且说不到形体呢!
  在‘形体’这个问题上,在校学生和已经毕业的前辈,差距很小,至少比演技上的差距小——在校的学生很少有演技超神的; 那种天赋挂真的很罕见。但毕业多年的前辈不同,多的是演技绝佳的。
  华夏其实不是没有好演员; 只是总是出现在大家眼前的那些,有流量、受追捧的很多在摆烂而已。
  形体不同于演技(形体其实也是演技的一部分,这里说的演技; 其实是狭义的演技),不需要那么丰厚的积累,演员们苦练两三年,效果是拔群的,有基础的还能更短时间见效。至于演技苦练两三年,能有什么成果?多少学校里认真学了几年的,出来演技还是不过关?
  形体在基础有了之后,其实很依赖演员的态度。演员足够认真,拍戏的时候一直有注意,基本都能交出不错的答卷。如果不够认真,即使出道多年,早年间形体不差,也有可能一朝回到解放前,仪态和路人差不多。
  当然,这些说的都是正常标尺内的‘形体’。。。至于到了水平很高的一个维度内,就和世界上其他很多技艺一样,都是想要好一点点,要付出过去十倍百倍的努力,这也是边际递减效应的一个体现吧。
  所以,形体课上,见到程程现在的表现,班上的同学就会格外惊讶啊。
  程程之前在拍《周虹》的时候,尝试了‘质朴戏剧’对应的表演训练方法,其中包括了非常严格的形体训练、造型训练、表情训练、发声技巧训练。。。形体训练和造型训练的特训结果都体现在了形体课上。
  其实程程从《周虹》剧组归来那会儿,就有人察觉到了她的进步。不过,一个星期形体课也只有一次,现在都大三下学期了,缺课又很正常,再加上大家上课的时候总是更关注老师和自己。。。所以还是有同学没有察觉到,或者说不知道程程悄悄有了很大进步。
  “之前听老师说,程程有进步,让我们学习,我还没什么感觉,今天算是服气了。”看着程程非常轻松地按照老师的要求,模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的人的步态,上官静挺服气的。
  平常程程做形体训练、造型训练,各种花里胡哨的动作和花里胡哨的训练法,看不出什么来,毕竟大家练形体的时候都有一些外人看来古怪的、不能理解的、夸张的动作。最多就是有时候觉得程程好像真的很灵活,动作难度挺高,不是随便能试的。
  但大家不会觉得自己做不了。。。只是觉得自己没有练,所以一上手肯定会失败。如果给自己一点儿时间练□□能做好。
  等到种种不会出现在舞台上、镜头前的训练动作转换为表演时可以见到的东西时,大家才真正感受到了程程这方面的进步。
  “现在想想,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程程的表演还很生涩呢。。。学东西很慢,就算以前应该学过表演,靠着那些基础在班上也只能混个中等偏后的水平。当时她最好的是台词,因为基础真的很好,而且很努力。形体也好,但那是因为刚开始形体学的东西还没有那么多表演的成分,她舞蹈好,又努力,所以。。。。。。”和上官静在一起站在旁边的是班长王星辰,说着说着就摇了摇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就越来越好了。台词是班上最好的了吧?形体现在看起来也是了。。。就是表演,她也只是缺乏一些灵光一闪的东西。但就表演而论表演,比基本功,比正常发挥,她也是数一数二。”
  程程的水平放在整个行当里,是得不到这么高的评价的,但如果只是放在班上,这没问题。
  “你们都没说到点子上,我觉得程程现在最让人着迷的是那种专注力,模仿不同的步态只是炫技而已——我更喜欢她刚刚无实物表演时,模拟摸索不同物品时的额手部动作,非常专注,信念感真的很强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张宇希蹭到了上官静他们这边,听到了他们的交谈。
  “以前信念感其实是程程的弱点来着,她演一个角色,想要足够有信念感,就得完全投入,差一点儿都不行,所以她得比别人准备多很多,才能完成同样的角色。。。。。。”
  听着张宇希自顾自往下说,上官静插嘴:“所以她现在不必要那么强的信念感了?”
  “当然不是。”张宇希矢口否认:“开什么玩笑,程程表演上天赋不行是明摆着的,这一点现在也没有改变,所以她还是得全情投入才能演好一个角色——只不过,现在对她来说,完全投入、进入状态,变得简单一些了。”
  停了一下,张宇希又笑了起来:“虽然程程表演天赋不够,但她有‘努力’这个天赋,某种意义上,她也是天才啦。”
  “别笑,我是认真的。。。像她那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始终态度如一地努力,凭良心说,有几个人做得到?我们班上有人可以拍着胸脯说自己比程程努力。。。特别是程程现在都这么红了,还能这样,这就很了不起了。”
  “你这样说,也很有道理呢。。。”上官静听了张宇希的话,虽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话,但还是让她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之所以能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主要是这次的形体课快结束了。。。就在老师宣布下课之后,不少人没有直接走,而是一屁股坐在了垫子上,想要休息一下。上完一节形体课总是很累的,大多数人不是精神上的疲惫,而是体力告负了。
  程程没有坐下,而是和莫英子一起慢慢做着呼吸训练,平复了下来。
  “今晚上你们组要排练吧?”收拾东西的时候莫英子关心了一句。
  程程‘嗯’了一声,最近她时不时出去跑宣传,但始终没有错过期末大戏的任何一次排练。。。跑宣传虽然时间紧,但她除了跑宣传又没有其他事绊住手脚,再加上《灵珠传奇》怎么都没有到高密度宣传期,所以也就还好了。
  回去在食堂吃了一点儿,程程又去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常服,去了‘《雷雨》组’约好的排练间——她其实不太喜欢晚上排戏,因为这会打乱她的作息。一般六七点开始的排练,是很难在她平常睡觉的时间结束的。
  而一旦过了平常的睡觉时间,她就会因为生物钟开始瞌睡,注意力不再那么集中,这是没办法的事。
  不过,同组八个人想要约到都有空的非上课时间,也挺难的,所以晚上排练也没什么可说的——有的同学是从片场赶来的,一段时间休息不足,来的时候就在车上小睡了一会儿,对于演员来说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状态不那么好的情况下,要尽量调整自己的状态。
  “程程,对一下我们那几场戏吧?”人还没来齐,也没到约定的时间,但大家已经可以根据需要和别人搭对手戏了。首先找到程程的就是罗天成,他演的是周萍,与程程演的繁漪有足够多、足够有张力的对手戏。
  程程点头,走过去和他搭戏。
  看着两人在角落里搭戏,这次在《雷雨》中饰演鲁贵的李业忽然开口:“最近罗天成是不是总在程程跟前凑?”
  这次饰演周朴园的班长王星辰似乎是觉得有点儿尴尬,又似乎是不太在意这个事,语气有些敷衍:“好像是,他演周萍,和繁漪的对手戏又难又多。。。本来繁漪就是外放的那个角色,周萍是气场更多的那个,他还演技被程程压,这就更难了。”
  “得多练练么。”
  很有道理的话,但大家总能从王星辰不行多谈的表情、过快的语速里感觉出他的敷衍。
  李业平时在班上没什么存在感的,这个时候却有些不依不饶的意思。似乎非要拉人认同自己的话,转头看向王奇,问他:“你觉得呢?”
  王奇‘哦’了一声,随口说:“就算是常往程程跟前凑又有什么关系?前几天你不是也探班钱媛了?”
  王奇自己对于演艺事业还是有一定想法的,不见得要做大明星。。。做大明星也需要本身足够出众,有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质,另外,还需要很多很多的运气。小火靠捧、大火靠命,这不是说说的。
  王奇就想着能在圈子里站稳脚跟,这就行了。在演艺圈达成‘站稳脚跟’成就的科班出身,基本上收入就能远胜过一般白领,达到白领精英的程度。而且收入往上走的机会,比白领要大得多。
  他自己是小康家庭出身,不穷,但如果不做艺人,家里也不可能给自己什么特别的支持,让自己成为同龄人中卷成功的那个了。
  所以总的来说,王奇是13级表演班里面比较有上进心的,他也不怎么隐藏自己想往上爬的上进心。。。即使是普遍‘早熟’的表演班,这一开始也容易被大家不待见。不过在度过这波不待见之后,大家的也就慢慢接受这个了。
  圈子里最基本的都做到这个地步了,有什么好说的?说到底,大家都是想在圈子里有更好的发展的,只不过有些人还是有着学生式的‘矜持’。
  王奇其实有点儿不爽李业这个——明明也不是那么没想法,却总是装的很淡定,很专注磨练演技的样子,顺便还看不上别人‘上进’。
  这个时候还是王星辰靠谱,眼看着李业脸色难看,有些下不来台,立刻就转移话题说:“说起来哦,我们班上有多少人已经签约了?讲真的,真有危机感啊,我还没签约呢。”
  说这话的时候王星辰有点儿卖惨的意思,大大叹了一口气。
  怎么说呢,虽然大家常常说,某某在校的时候就拍上电影、电视剧了,演的还是主角。至于说签约,更是好像人均签约大公司,签个小作坊就算是遇人不淑,被人坑害了。但实际上,即使是顶级影视学院表演班出来的,能在毕业之前和业内大公司签约的,也不多,至少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多。
  所以很多人毕业之后,要么选择跑单帮,要么选个小作坊‘屈就’,要么就只能转行了。
  大公司固然喜欢签有潜力的科班新人屯着,不要成本么,演技都有学校教了。但也不可能能签都签,不然到时候资源不够分,底下人要造反,那也是要坏招牌的!所以其实演员们抱怨大公司随便签新人,经常放养,这话有真有假。
  有这种情况,演员物伤其类,会经常抱怨。。。但其实这种情况并没有那么多见。
  “你没签约,你还有的选啊。。。其实我也不知道我现在这个情况是好是坏了。”王奇叹气。他去年就签约了,然而签的是一个小作坊,没有了自由身,换来了很有限的资源。比王星辰这种没有签约的资源肯定好些,但也好的有限。
  小作坊资源少一些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小作坊最麻烦的是容易有些骚操作!艺人成名之后不仅帮不到艺人,反而拖后腿——当然,那得是有了一定名气后,现在的王奇还不到担心这个的时候。
  互相‘抱怨’了一下各自近况,又过了几分钟,也各自低头看话剧本子,或者找人搭戏去了。等到晚六点半,八个人都准点到齐,排练正式开始——再有不到一个星期,就要到小剧场演出了,《雷雨》的排练其实是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今天大家就是约好了全剧排练,除了没有化妆、穿戏服,和彩排也差不多。
  戏一开场,首先是饰演四凤的陈胜男和饰演鲁贵的李业出现在排练间中央,陈胜男做无实物表演,假装自己在滤药渣,时不时拿手帕给自己擦汗。旁边的李业也假装擦着不存在的家具,父女两个说些话。
  “四凤!”
  陈胜男不回应,自顾自做事。李业又加强了声音:“四凤!”
  陈胜男终于瞥了他一眼,然后就仿佛自言自语一样,一面往‘衣柜’那边走,一面说:“喝,真热!”
  从这一场开始,没自己戏的时候大家就盘腿坐在一边看着,该自己上场了就赶紧旁边候着准备。。。大家期待的排练现场肯定是像正式演出一样认真、严谨、状态正佳、一气呵成。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排练的过程中大问题没有,小问题不断。
  不提大家的水平怎么样,就是一些明明可以避免的小毛病,最让人摇头。比如说无缘无故的忘词了,又比如说,忽然就笑场了——刚刚紧绷的、沉重的情绪突然无以为继,笑场更像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并不是真的觉得好笑。
  不过不管怎么出问题,大家都按照先前约定的,不要耽误,不要暂停,立刻接着演下去。这样一来,排完整场《雷雨》,就是三个小时之后了。
  这个时候九点半,离宿舍闭门还有点儿时间,所以八个人就围成一圈,讨论刚才一遍排练的问题。如果是自己用功就能解决的小问题,那就不说了。非要拎出来说的,都是对于一部戏来说更难、需要讨论才能解决的。
  比如说角色动机的问题,两个角色对手戏的设置。。。虽说对于《雷雨》这种已经很出名的经典剧,大多数问题都能找到参考,但大家既然是排这部戏,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