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变-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哈!”那只鬼仰天大笑,随着笑声,一团烈火从他口中喷薄而出。
小李氏吓得魂不复体,恨不能把整个身体蜷缩进棺材里,原本令她恐惧的棺材,此时却成了她避风的港湾。
可惜,那只鬼却没有怜香惜玉的心思,何况小李氏也并非国色天香。鬼俯下身子,一双鬼眼亮晶晶地看着小李氏。
就在小李氏因为恐惧又想尖叫时,刚刚的那张鬼脸忽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另一张鬼脸。
这里是棺材铺,并非义庄,为何这些鬼不在坟里好好待着,全都跑到棺材铺里来了?
小李氏后悔了,早知如此,无论如何她也不会出门。
可是太晚了,那只鬼伸出两只鬼爪,抓住了她的脖子,小李氏被卡得直翻白眼,不停地蹬着双腿,阴狠的声音在她头顶响起:“你公公和你丈夫知道这件事吗?”
这一刻,小李氏以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下一刻,钳制在她脖子上的鬼爪忽然松开,她来不及呼吸,那个声音又道:“想活命,就说实话。”
小李氏一怔,喘息之间,鬼爪再次向她脖子上抓来,小李氏一边咳一边说道:“他们知道,他们都知道!”
……
今天,一向勤勉的魏骞没来官学上课,同一条街上,汤记饺子刀削面大门紧闭,没有上锁,是从里面关上的,街坊们看着紧闭的大门,议论纷纷。
平日里在铺子里帮厨的两个婆子,已经把珠儿找回来的消息说出去了,此时,街坊们便认为,这母女二人定是吓坏了,不敢开店做生意了。
孤儿寡母的日子本就不好过,如今又遇到这种事,换上谁,这个时候也没有心思做生意了。
汤大嫂母女的确都在铺子里,只是并非她们二人,还有魏骞。
从昨天到现在,魏骞一直没有离开。
珠儿受到惊吓,今天早上便发起烧来,直到下午方才退烧,这会儿还在睡着。
太阳落山了,屋里的光线越来越暗,汤大嫂点上灯,对魏骞说道:“珠儿没有大碍了,你也该回去了,否则家里会担心的。”
魏骞嘴角翕翕,想说什么,却又不知怎么说。
正在这时,只听砰的一声,屋顶的瓦片被掀开,露出了一个大洞,一个人从屋顶跳了下来!
第440章 你长大了
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魏骞和汤大嫂全都吓了一跳,汤大嫂下意识地上前一步,将魏骞挡在身后。
从天而降的是个年轻人,个子不高,也不强壮,但却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如果不是他头上还沾着蛛网,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他是从屋顶掉下来的。
但他并不狼狈,相反,他还笑咪咪的。
他含笑的目光越过汤大嫂,落在魏骞脸上。
魏骞也在看着他,目光中有惊异,有悲伤,还有不可置信!
“小廷,你长大了。”
青年的声音并不浑厚,但却清朗干净,如春日里流淌在山间的溪流,在绿树青草间一路向前。
泪水模湖了魏骞的视线,哽咽了他的声音:“……明叔……”
青年微笑着伸出手,似是想要摸他的头,但他的手停在空中,虽然他们中间只隔着汤大嫂,但却如隔了千山万水,阴世阳间。
“看到你,我放心了。”
青年笑了,笑容直达眼底,他低下头,依然在笑,可是当他抬起头时,那张儒雅清秀的脸,赫然变成了一张骷髅鬼面!
汤大嫂发出一声惊叫,魏骞则怔在了那里。
青年有些无措,他转身看向身后,当他的头重又转回来时,又变成那张让魏骞似曾相识的脸。
“不好意思,吓到你了,我,我还是走吧……”
话音方落,一团白雾徐徐蔓延,青年的身影消失在白雾之中。
四周一片寂静,落针可闻,汤大嫂和魏骞呆呆地站在原地,白雾消散,而他们仍然站在那里。
汤大嫂率先反应过来,她冲到青年曾经站立过的地方,抬头去看屋顶,屋顶完好,没有破洞,什么都没有。
她忽然转身看向魏骞:“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魏骞的脸上看不出悲喜,他缓缓吐出四个字:“一个故人。”
“我听你叫他明叔,他是谁?”汤大嫂问道。
魏骞缓缓坐回椅子上,良久,才说道:“一个死去多年的人。”
“啊?”汤大嫂大吃一惊,她只是觉得那人装神弄鬼,却没想到,竟然真的早已死去。
“你没看错?”汤大嫂惊异。
魏骞的声音如同梦呓:“十几年了,我变了,可他没有变,他还是那么年轻,那么英俊,他的笑容,依然温暖。”
汤大嫂惊魂未定,她四下看看,又走向窗边,甚至将关了一天的大门重又打开,没有看到人,更没有看到鬼。
汤大嫂重新回到屋里,在魏骞对面坐下:“要不明天我们备些纸钱元宝,给他烧烧吧。”
魏骞没有回答,也不知过了多久,魏骞才幽幽说道:“他死后变鬼,而我,却把自己活成了鬼。”
汤大嫂忙道:“你不要胡说,什么鬼不鬼的,没有这回事。”
魏骞苦笑:“我护不住你,护不住珠儿,我连自己的儿子也护不住,我如同行尸走肉般活着,和鬼有何区别,鬼尚可来去自由,而我,最大的自由,就是来这里看看你们,可他们,却连这一点点的自由也要收回去,阿芝,你说,我这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你不要这样说自己,你是好人。”汤大嫂泪如雨下。
“好人?一个没用的好人而已,想活不能好好活,想死,却又不能死。”一滴清泪从脸颊滑落,魏骞却在笑,嘲讽的笑。
“你是为了我,为了珠儿……”汤大嫂哽咽得说不下去。
“呵呵,你不要为我找借口了,我能活到今时今日,是因为我窝囊,我怕死,我连自尽的勇气也没有,我只是一个废物。”
说完最后一句话,魏骞便不再说话,寂静的夜晚,只有偶尔传来的女人抽咽声。
明卉转身离去,她还顶着明峦的脸。
花千变号称千变,那是因为她换过无数张脸,然而,今晚的这一张,却是她最没有把握,也最有把握的一张脸。
这是亲生父亲明峦的脸!
逢年过节,明家的子弟们参拜的那张画像只有六七分相像,明卉是根据她梦中的那张脸易容的。
虽然那只是一个梦,但明卉却固执地认为,梦里送她出嫁的人,就是她的父亲明峦。
很多梦,睡醒以后便会忘记,但唯有那个梦,却是历久弥新的,这么久了,那张脸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明卉的信心来自于当年的魏骞还是个孩子,明峦去世时,魏骞也只有五岁而已。
即使他还记得明峦的容貌,但也只是大致的样子,细微之处恐怕早就模湖了。
事实证明,明卉这一次赌对了。
她比明峦矮了一头,也更单薄瘦弱,但魏骞的注意力都在她的脸上,或者说,是在她的眼睛里,她的笑容里。
魏骞认出了明峦!
清晨,汤记小铺的门终于打开,汤大嫂苍白憔悴,强颜欢笑地打开门做起了生意。
谁也没有看到珠儿,有街坊问起,汤大嫂一脸苦笑:“不让她到前面来玩了,经过这一次,我是吓破胆了,真的害怕了。”
街坊也有同感,嘴里说着“是啊是啊”,转身回到自家铺子,冲着正在铺子门口疯跑的孩子喊道:“快回来,以后不许再出来,让拍花的把你们拍走,看你们怕不怕!”
魏骞没回家,他直接去了官学,除了汤记小铺,官学是另一个能让他短暂逃避的地方。
只是与在汤记不同,在汤记,他就是他,而在官学,他只是魏知州的儿子,他甚至怀疑,官学里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他是魏公子,知州家的公子。
魏骞在官学里晃荡了一上午,中午吃饭的钟声敲响,像往常一样,他没去饭堂,而是跟在一群学生身后走出官学。
学生们奔向那一个个小摊子,而他却独自站在官学门口,似是不知道要去何处。
这时,一个小厮跑了过来,魏骞知道,这是家里的小厮双喜。
“公子,您快回家看看吧,少奶奶一夜未归,太太急得不成。”
双喜说完这番话有些后悔,昨晚一夜未归的,不仅是少奶奶,公子也同样一晚上没有回去。
第441章 夫妻父子
魏骞叹了口气,回到官学告假,这才跟着双喜回到后衙。
后衙与官学只隔着一条街,也不过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
魏大人还在前衙,李氏独自坐在堂屋里,正在生闷气。
小李氏是昨天下午出去的,说是去她那间土产铺子,连丫鬟也没带,更没坐府里的马车,这一走就没有回来。
刚巧昨晚魏骞也没回府,李氏知道魏骞在哪儿,以为小李氏打翻醋坛子,留宿在她弟李武家里了,毕竟,那间土产铺子,如今就是李武在管着,小李氏去那里,等同于回了娘家。
上午时,李氏得知王婆子也没回来,心里来气,仆随其主,全都要造反啊。
李氏让人去土产铺子,把小李氏接回来,去了才知道,小李氏压根就没有去过,李武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她了。
李氏初时不相信,以为姐弟俩串通好了拿乔,便让双喜去叫魏骞回来,这烂事,都是魏骞惹出来的,凭什么让她来收拾烂摊子?
没想到,魏骞还没回来,魏大人却风风火火回来了,因为匆忙,进门时还让门槛绊了一下,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你这是怎么了,毛毛燥燥的。”
李氏嫌弃地白了魏大人一眼,这个男人,越发得不像样子。
“儿媳呢,她是不是不在府里?”
天气本来就热,魏大人急匆匆赶回来,更是大汗淋漓,身上的官服已经让汗水渗透了。
李氏知道,魏家父子全都不喜小李氏,因此,昨晚魏骞和小李氏全都没有回府,李氏在魏大人面前,也只是说了魏骞,决口未提小李氏的事。
魏大人是公公,即使没有看到小李氏,也不会主动过问,因此,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小李氏一夜未归的事。
现在听到魏大人这样问,李氏暗骂,也不知道是哪根搅屎棍子,捅到他面前了。
她没好气地反问:“你找她有事?”
魏大人瞪着她,喘着粗气,他只是一介书生,如今人到中年,体力不支,从前衙到后衙,不算远的一条路,他便跑得气喘吁吁了。
“我就问你,她在不在府里!”
魏大人提高了声音,他为人温和,即使和下人说话,也是谦和温文,像这样大声说话的时候,一年到头也没有几回。
李氏吓了一跳,狐疑地打量着他:“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想起魏大人问的是小李氏,李氏又补充了几句:“她没在府里,原本我以为她回了娘家,今天让人去接,李武说她没有回去,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我让双喜去叫阿骞了,他的媳妇,让他去哄。”
“哄?还要哄?怎么哄?”魏大人语带嘲讽,他从衣袖里掏出一个信封,扔到李氏面前,“你看看吧。”
说完,魏大人便自顾自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放在膝盖上的双手紧握成拳。
李氏看他一眼,又看看扔在自己面前的信封,信封上的字是馆阁体,方正呆板。
信是写给魏大人的,李氏抽出里面的信笺,刚看几行,便惊得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她不可置信地看向魏大人:“这,这信是谁送来的?”
“一个乞丐送来的。”魏大人语气诅丧。
“乞丐?乞丐的信能送到你面前?谁给递进来的?去查啊,那人一定有问题,是内奸,是内奸!”
李氏的声音越来越大,一边说,还一边拍打桌子,屋里的两个丫鬟全都吓得退了出去。
老爷和太太要吵架了,她们当然不能在场。
魏大人看一眼两个丫鬟的背影,嘲讽道:“你的仪态呢,还让我提醒你吗?”
李氏恶狠狠瞪了魏大人一眼,正要发作,门外响起丫鬟脆生生的声音:“公子回来了!”
李氏朝着魏大人冷哼一声,又对门外说道:“让他进来!”
魏骞推门而出,给魏大人和李氏见礼,客气而又疏离。
李氏上下打量着魏骞,见他衣衫整齐,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只是眼下一片乌黑,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也是,听说那孩子丢了,后来又找回来了,恐怕忙着哄孩子吧。
李氏把那封信往前推了推:“看看吧,你父亲带回来的。”
魏骞看一眼面无表情的魏大人,没有说话,默默地拿起那封信。
他看得很仔细,也看了很久,他把信反反复复看了几遍,仔仔细细折好,重又放回到信封里。
“你有何想法?”李氏问道。
魏骞牵牵嘴角,露出一个古怪的笑容:“这封信是写给父亲的,不是写给我的,信里勒索的人,是父亲,而不是我。”
李氏勃然大怒:“可她是你的妻子,是你女儿的母亲!”
魏骞像是听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笑了笑,看着李氏,一字一句地说道:“我的妻子,她早就死了。”
李氏脸色大变,一掌拍在桌子上:“反了,你要反了!”
魏骞嘲讽地看她一眼,没有理她,却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魏大人:“父亲,莫非您也想让我去处理这件事?您不怕那些人杀人不眨眼,一刀砍了我?对,我差点忘了,你们现在有了小的,比我听话,也比我更能听任你们摆布,你们……”
“够了!”魏大人冷声打断了他的话,意味深长地看着魏骞,话却是在对李氏说的,“她是你的人,她出了事,自是应该由你去处置。”
李氏大怒,姓魏的吃了熊心豹子胆,竟然敢用这种口气和她说话。
“姓魏的,你不管你儿子了?”
闻言,魏大人一怔,接着,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魏骞脸上:“我的儿子就在这里。”
李氏怔了怔,冷笑道:“姓魏的,你别后悔!”
魏大人苦苦一笑:“这辈子让我后悔的事情太多了,也不差这一次。”
李氏的目光在他们两人脸上扫过,冷哼一声,一甩衣袖,摔门走了出去。
见她走了,魏骞看着魏大人,忽然问道:“这封信上说,那女人说出了你的秘密,你不怕吗?”
魏大人自嘲一笑:“我最大的秘密就是你,你既不怕,我又有何可惧?”
“我?我早就不想活了,你不必硬要和我相比。”魏骞冷冷地说道。
第442章 另一拨人
“阿骞,你……”
不等魏大人把话说完,魏骞便转身走了出去,魏大人看着他的背影,无奈地摇了摇头。
刚才退出去的两名丫鬟,这会儿已经跟着李氏走了,堂屋外面没有人,这时,李氏身边的欧妈妈快步走了过来,放在堂屋的那只匣子,欧妈妈不放心让丫鬟去拿里面的东西,所以她亲自来取。
还没走上抄手廊子,欧妈妈便看到那个叫二丫的粗使丫头,正从堂屋后面走出来。
欧妈妈皱起眉头,二丫姓唐,唐家一家子和其他下人不一样,他们是州衙的人,二丫的爹娘已经服侍过三任知州家卷,魏家是第四任。
流水的知州,铁打的唐家。
当然,这也意味着,唐家人不会受到重用,无论这后衙里住的是哪位大人家的家卷,唐家人也只能干粗活,绝对到不了太太奶奶们面前。
二丫是粗使丫头,她和她娘她嫂子,负责整座后衙的洒扫,平时没有机会进这个院子。
因此,欧妈妈沉下脸来,怒斥道:“二丫,谁让你进来的,你去后罩房做什么?”
二丫吓了一跳,缩着脖子,垮着肩膀,一副没出息的样子,看得欧妈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