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花千变 >

第215章

花千变-第215章

小说: 花千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非这两个孩子与其他几个不应该并案调查?
  花生又想起了孟新海说过的珠儿。
  那天他去书院前街,就是为了珠儿去的,却没想到在那里意外遇到了王管家,珠儿没有查到,反而扯出了王府尹家里丢孩子的事,一来二去,倒是把正事给忘了。
  霍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花生索性换下飞鱼服,独自又去了书院前街。
  已经出了正月,书院前街重又热闹起来,卖笔墨的,卖字画的,还有卖书箱考篮的。
  花生又去了那家小茶馆,买了两个烧饼两个茶叶蛋,又要了一碗豆浆,小茶馆里今天有不少客人,大多都是穿着书生袍子的读书人,这里便宜,无论有钱没钱,全都吃得起。


第534章 贾浩
  伙计没有认出花生,谁能想到,眼前的少年就是上次的老婆婆呢。
  花生也没有看到眼熟的面孔,他想起上次跟踪王管家的四个人。
  在得知王府尹的小儿子丢失之后,他曾经以为那四个人与偷孩子的人有关系,可是现在,花生觉得自己之前想错了。
  那四个人与这个案子没有关系,他们跟踪王管家,应是另有目的。
  可惜,如今王府尹风声鹤唳,对手下的人管理极为严格,府里再也不是以前的大筛子了,就连王管家也只能比以前更加收敛,怕是最近这一两个月,是不会再来这里一边吃肉一边聊天了。
  花生把两个烧饼吃完了,也没有看到可疑的人,不由得有些悻悻,他抖了抖落在衣衫上的烧饼渣,正准备打道回府,却见夹棉的帘子一挑,走进来一位长身玉立的少年。
  王宪!
  王府尹的长子。
  这家铺子距离王宪上学的学堂并不远,在坐的学生里面,可能就有王宪的同学,所以王宪出现在这里再正常不过。
  果然,王宪刚一进来,坐在中间一张桌子上的三个学生,便冲他招手:“在这儿呢,快过来,就等你了。”
  王宪目不斜视地走过去,他们那一桌,与花生的桌子是并排着的,三个学生,与王宪一样,都是头戴蓝布巾,身穿蓝色粗布袍子,想来这就是他们书院里统一的穿着,能够区分他们各自家境的,只有脚上的鞋子。
  从花生的角度,能把四个人放在桌下的脚看得清清楚楚。
  王宪来得晚,坐在最外面,他脚上穿的是京城老字号福高升的鞋子,福高长虹的鞋子卖得不便宜,最便宜的也要三两,花生给霍誉买过几双,其中有一双,和王宪脚上的是一样的,当时花了八两银子。
  另外三人当中,有两个穿的就是最普通的布鞋,十文钱一双,路边的小摊子便有卖的。
  还有一个人,花生发现,他脚上的鞋子好像有点古怪。
  那四个人正在说书院里的事,谁也没有留意到坐在他们对面的那个少年,正在看着他们的脚。
  花生盯着那个人的脚,看了好一会儿,终于恍然大悟。
  她就说吧,为啥觉得这人的鞋子怎么看上去这么古怪,那是因为这人的双脚各有不同,一只脚是五根脚趾,而另一只脚则是六根脚趾。
  而这人脚上的鞋子,也是福高升的,只不过比王宪脚上的那一双要便宜,是福高升最便宜的鞋子。
  这时,六趾的那人站起身来,对其他三人说道:“你们先吃着,我先回书院,夫子布置的功课还没有做。”
  这人一走,另外三个人的话锋就变了,他们压低了声音,和刚才高谈阔论的样子完全不同。
  花生竖起耳朵,听到其中一人说道:“我听说贾浩他姐回了娘家,该不会是被宋家休了吧,王宪,你认识宋家的人吗?”
  王宪摇摇头:“不认识。”
  他脸色不太好,可是那人也没在意,继续说道:“我还听说,那偷走孩子的,就是贾浩他姐的陪房,也算是他们贾家的人。”
  另一人恍然大悟:“他这人一向眼高于顶,以前压根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今天却主动和我搭讪,我还以为他转了性子,现在看来,他是冲着王宪来的。”
  “冲我来的?为何?”王宪不解。
  那人便笑着说道:“为何?当然是因为你有一位有本事的父亲了。”
  听到同窗提起父亲,王宪冷哼一声,不再言语。
  另外两人则是你一句每一句,句句说的都是贾浩平时有多傲。
  “他们贾家虽然也是名门世家,可毕竟不在京城,他不远万里来京城读书,就是想要依靠宋家,以后考上进士,凭着他与宋家的关系,也能有个好前程。
  可是现在,他姐出了那么大的事,他不心慌才叫奇怪,我听人说了,他姐十有八九是要被宋家休了的。”
  另一人冷哼:“活该,谁让她不长眼呢,连个那么小的孩子也护不住。”
  “是啊是啊,王宪,贾浩主动和我们搭讪,想来就是因为你,他现在不能依靠宋家了,便想着自己找退路,真不巧,王宪,他可能是看上你了。”
  王宪被两个好朋友说得面红耳赤,嗡声嗡气地说道:“你们若是再胡说八道,以后我再也不请你们吃饭。”
  两人一听,连忙换了一个话题。
  花生想了想,知道这个贾浩何许人也了。
  徽州贾家的公子,他的姐姐嫁进了安国公府宋家,便是丢了儿子的那位贾氏。
  那个被灭门的老李,便是贾氏铺子里的人。
  贾氏的孩子,是被她自己的人串通外人偷走的。
  贾氏在安国公府的日子,不用猜也能知道,肯定不好过。
  花生记得贾氏的那个孩子,虎头虎脑的胖小子,憨憨的,很是可爱。
  不知为何,花生总觉得那个贾浩好像有些不对劲。
  说不定,还真是病急乱投医,着急给自己找个倚仗。
  可能是从宋家的事想到了自己家里的那些破事了,王宪的脸色不太好看,一直低头吃东西,一言不发。
  虽然也是烧饼豆浆,可是王宪进来时,还带来了几样卤味,他很认真地啃着一只鸡腿,静静地听两名同窗聊天。
  不知何时,他们的聊天内容又变成了贾浩。
  “你说贾浩他姐被从婆家赶出来了,那她去哪儿了,贾家远在徽州,贾浩都要住在书院里,他姐总不能也来住书院吧。”
  “当然不会住了,贾浩跟着咱们一起来的时候,他的书僮去了与咱们相反的方向,我问贾浩书僮去做什么,贾浩说不用管。”
  此时,花生已经起身出去了,刚好,伙计正在往炉子里添煤,花生问他:“那位贾公子是不是在租房子啊?”
  伙计一怔,脱口而出:“你是怎么知道的?”
  花生一笑:“看来贾公子真的在租房子啊。”
  伙计忙道:“上午的时候贾公子的书僮从这里路过,我和他聊了几句,他问我这附近可有正在出租的独门独院。”


第535章 跟踪
  贾家是徽州人,贾氏嫁进安国公府来了京城,贾浩便也被家里送到京城读书,并非是京城的书院好过江南,还是想让他在京城拓宽人脉。
  贾氏一举得男,在安国公府地位稳固,连带着贾浩这个小舅子,在姐夫面前也很有面子。
  以前,宋仑出去应酬,经常会带上贾浩,就连宋彦的聚会,贾浩也会以自家亲戚的身份出现。
  可现在不同了,贾氏不但丢了儿子,而且偷走儿子的,还是她的人。
  贾氏被安国公府嫌弃,就连丈夫宋仑也对她不理不睬。
  原本花生不相信安国公府会把贾氏赶出府去,可是贾浩急着找院子,花生便信了几分。
  其实事实上,贾氏还真不是被安国公府赶出来的,她是自己走的。
  这几日,飞鱼卫在城中搜查孩子的下落,宋仑牵挂自己的儿子,也跟着飞鱼卫一起去了,两三天没有回家。
  昨天,宋仑终于回府了,贾氏听说丈夫回来了,连忙梳妆打扮去迎接,可是宋仑从老夫人屋里请安出来,便直接进了姨娘的房间。
  那个姨娘是贾氏怀孕时,主动给宋仑给的,相貌也只是勉强称得上清秀,一向乖巧听话,宋仑对她也不是很在意,很少会去找她。
  听说宋仑去了姨娘那里,贾氏气得不成,她觉得宋仑是因为儿子的事嫌弃她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她收拾了一下,便带着自己的陪嫁婆子和两个丫鬟从府里出来,去书院找弟弟贾浩。
  贾氏来找贾浩时被书院里的人看到,于是便有了她被宋家赶出来的传言。
  贾家在京城有铺子,也有宅子,可是贾氏住在国公府里,贾浩则是长年住在书院,于是贾家在京城的两处宅子便全都租出去了,现在贾氏跑出来,没有地方住,昨天晚上,贾浩只能将她安顿在客栈里。
  今天一大早,贾浩便去了国公府找宋仑,因为贾氏的不告而别,宋仑已经被父母训斥了,现而看到贾浩来找他,宋仑正在气头上,没有好气地说道:“你告诉她,是和离还是休妻,让她自己挑,她走了,就不要再回来了。”
  贾浩刚刚走出国公府大门,宋仑就派了长随过来,指着贾浩告诉门子,以后无论是贾浩还是贾氏,都不许再踏进大门一步。
  贾浩哪里受过这个,只觉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可是平静下来,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
  那个孩子,恐怕是找不到了。
  找不到那个孩子,宋家就不会消气,贾氏若是一直留在宋家倒也没有什么,可她脑子抽了,竟然离家出走,这一走,想回去,就难了。
  贾浩觉得,贾氏和宋仑十有八、九是要分了,宋家指望不上了,他想起这两年在书院里得罪了不少人,如今没有了宋家做靠山,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和这些人搞好关系。
  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王宪,王宪的爹是顺天府府尹,名符其实的实权人物,王宪还是嫡长子,他虽然有个弟弟,可弟弟年纪太小,弟弟的生母又是庶女出身,无论是年龄,还是外家的人脉,王宪全都远胜于他的弟弟。
  于是,贾浩这才想到自己以前太傻了,眼前就有王宪这棵大腿,他竟然从未想过要抱一抱。
  贾浩托人约了王宪一起吃饭,可惜,他傲气惯了,这顿饭不但没能和王宪拉近关系,反倒让王宪当他有毛病。
  贾浩找的借口是说他要回去做夫子布置的功课,可他从小茶馆里出来,却没有回书院,而是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花生闲着也是闲着,索性在后面跟上他。
  贾浩伸手拦下一顶拉脚的青布小轿,花生有样学样,也拦了一顶,远远地缀在后面。
  前面的轿子走了很远,约莫走了半个时辰,在一条胡同前停下,花生掀开轿帘看了看,这里她没有来过。
  她问轿夫:“大哥,这是哪里啊?”
  轿夫说道:“这是老橛子胡同。”
  看到贾浩从轿子里出来,花生也下了轿子,继续跟在贾浩身后。
  贾浩走到胡同口,四下看了看,花生连忙躲到一棵大树后面,见四下里没人注意到他,贾浩这才抬腿进了胡同。
  花生也跟了上去,她没进胡同,而是把身子留在外面,只是探头往里面张望。
  只见贾浩一边走一边回头,像是生怕被人看到一样,他在一家门口停下来,伸手敲门,门开了,贾浩闪身进去,进门前又四下张望一番。
  花生拉过两个在胡同口踢毽子的小女娃,问道:“正数第五个门是哪家?”
  说着,花生摸出几颗糖瓜,看到糖瓜,两个小女娃立刻来了精神,其中一个指着另一个:“那是她老姨家。”
  另一个不高兴了:“才不是,她才不是我老姨。”
  “就是就是,我娘说了,那个狐狸精就是你老姨。”
  “你娘胡说,我再说她是我老姨,我就告诉我娘去,让我娘撕烂你娘的嘴。”
  眼看两个小女娃要打起来了,花生连忙给她们拉架:“我这里有一整袋的糖瓜,我问一句你们答一句,不许吵架,我就给糖瓜,如果吵架,那就不给了。”
  两个小女娃齐声说好,两双眼睛齐刷刷地看向花生手里的荷包,那里面装着的,可都是糖瓜啊。
  这种糖瓜是用麦芽糖做的,虽然卖得不贵,可对于很多人家的小孩而言,却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这两个小女娃身上的衣裳都有补丁,想来家境都不好,小小的糖瓜对于她们,就是很稀罕的东西。
  花生开始问第一个问题:“刚才进去的那个人,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一个点头:“他来过。”
  另一个说道:“他是来找李文兰的。”
  花生每人给了一颗糖瓜,又开始问第二个问题:“李文兰是谁?”
  一个指着另一个:“是她老姨。”
  另一个怒目而视:“我都说了,她不是!”
  花生忙道:“我说过,打架没有糖瓜吃。”
  两个小女娃全都老实了。


第536章 李文兰
  一个不说话了,另一个蔫巴巴地说道:“她是我娘的妹子,可我娘不认她了,说她是破鞋,丢人现眼。”
  花生给了她一颗糖瓜,另一个小女娃急了,连忙替她补充:“李文兰可不要脸了,是最不要脸的人,她是跟人睡觉的,我娘说她还比不上花楼里的窑姐呢。”
  之前那一个小女娃羞愧地低下头去,虽然她娘已经不认李文兰了,她也不承认,可是李文兰是她老姨的事,却不是她嘴硬就能不算了的。
  花生是一颗狠心的花生,她又给了那个小女娃一颗糖瓜,还附送夸奖一句:“回答得很好。”
  花生心里有数了,这个李文兰十有八、九是暗门子。
  继续问道:“除了刚才进去的那个人以外,还有其他人经常来找李文兰吗,我说的是经常来的人,不是偶尔来的。”
  担心两个小女娃说得不够多,花生晃晃手里装满糖瓜的荷包。
  两个小女娃立刻争先恐后起来。
  “前面那条胡同的小伍他爹,对了,小伍他娘还来吵过架呢。”
  “还有唱戏的大花脸,他来得比小伍爹要多。”
  “还有一个大高个,我爹说他是当官的。”
  花生眼睛一亮,问道:“他是当官的?你爹怎么知道的,你爹认识他?”
  小女娃摇头,有点心虚地说道:“那天,我爹爬墙头偷看,被我娘看到,把他拽下来,他告诉我娘,那个当官的又来了,我娘说你咋知道那是当官的,当官的会来咱这破地方?我爹说那人穿着皮靴子呢,那是牛皮靴子,只有当官的才穿那种靴子。”
  这条线索很有用,花生给了她一颗糖瓜,又问另一个小女娃:“你说唱戏的大花脸,你们这里还有戏班子?”
  小女娃指着一个方向:“那边有个戏班子,我们常到门口看里面唱戏,那人就是唱戏的大花脸,是吧?”
  最后两个字,她是对她的小伙伴说的,小伙伴点点头:“对,就是那个大花脸。”
  花生又问了几个问题,两个小女娃把她们知道得全都说了,花生素来是一颗大方的花生,他把一荷包的糖瓜全都给了她们,这才心满意足地走了,至于贾浩,他想在这儿待多久随他去吧。
  从那两个小女娃的话里,花生知道,李文兰虽然现在是个暗门子,可是以前却是个唱戏的。
  她小时候被家里卖给了戏班子,坤班很少,她所在的戏班子后来出名了,李文兰也赚了很多钱,给自己赎了身,还在这里买了两处宅子,一处给姐姐,一处给自己。
  可惜后来出了事,至于什么事,小女娃不知道,李文兰不唱戏了,回到这里,后来就经常有男人来找她,她姐和姐夫打了她一顿,虽然两家只是一墙之隔,可从此再无往来。
  花生听得心寒,这个李文兰真是眼瞎心瞎,明明是自幼被家里抛弃了的,赚了钱做什么不好,反倒回来给亲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