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花千变 >

第231章

花千变-第231章

小说: 花千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蕙大娘是花千变最初的老人之一,她是和明卉签下死契的,因此京城要设工坊时,明卉便把她调过来做了大师傅。
  香坊里的大师傅,是唯一能够看到香方的人。
  每一批香料,都是大师傅亲自配料,大师傅配料时,甚至不会留下人来帮忙打下手。
  而二师傅也顶多是知道都用了什么材料而已,至于是怎么配的,二师傅便不知道了。
  二师傅负责选料和研磨,当然,二师傅身边是有香工的,二师傅把所有的材料按照大师傅的要求研制之后交给大师傅。
  大师傅把香料配好之后,再交给三师傅,由三师傅进行下一步的工序,而最终香工们要做的,就是把香泥做成各种形状的香饼香丸或者线香。
  如果不是这两个人失踪得太过蹊跷,明卉是不会怀疑香方出了问题的。
  下午的时候,汪平风尘仆仆从外面回来,见明卉也在工坊,便说道:“金阿香死了!”


第575章 香、臭
  金阿香的尸体是在离她家不远的一口水井中找到的,汪平已经报了官,仵作已经赶过去了,人是溺亡,但身上有捆绑造成的痕迹。
  刘玉花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明卉觉得,无论是金阿香的死,还是刘玉花的失踪,都和宫里要的这批香有关系。
  所以,明卉决定交货前的这几天,她就住在工坊里了。
  至于家里那个正在断奶的熊孩子,谁爱管谁管,她是不管了。
  不用问,霍誉回到家里,还没走进垂花门,便听到他儿子那震破苍穹的哭声。
  霍誉连忙问道:“夫人呢?”
  答曰夫人出门去了,至今未归。
  霍誉抬头看了看,月亮都爬上来了,明卉去哪儿了,还没有回家?
  见到不迟不晚,霍誉这才知道,明卉让人送信回来,最近这几天,她要住在工坊里,不回家了,还留言给霍誉,让他好好照顾儿子。
  霍誉有点后悔生孩子了。
  也不知道那些贫家小户是怎么过的,就像他们家吧,有丫鬟婆子,还有乳娘,结果呢,他和明卉还是把日子过得像逃荒一样。
  早哥儿还在哭,那哭声,眼看就要断气了。
  想想没生孩子之前,霍誉恍如隔世,那时他和明卉每天甜甜蜜蜜,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干啥就干啥,这座大宅子,寄托了他们多少的希望和美好啊,可现在呢,除了那臭小子的哭声,就什么都没有了。
  霍誉头疼,原本是想找个地方藏起来的,可是招乳娘听说他回来了,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连忙把早哥儿给他送了过来。
  于是霍誉只能抱着早哥儿,在院子里上窜下跳,看星星看月亮已经不能满足早哥儿了,他要吃奶啊!
  霍誉没办法,只好抱着早哥儿去了马厩,把早哥儿放到马背上,原本是想吓吓这小子,让他不要再哭了,他爹的耳朵要给震坏了。
  可没想到,早哥儿抓着马鬃,哭得肝肠寸断,马厩里的马被他的哭声干扰得急燥起来,整个马厩都是跺马蹄子的声音。
  红笺爹吓得不成,又是作揖又是打千,眼看就要磕头了,求求了,你们快点走吧,这大半夜的,若是惊了马,这可如何是好。
  无奈之下,霍誉只好抱着早哥儿从马厩里出来:“祖宗,你究竟要哪样?”
  霍誉想哭了,他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少年没有哭过了,可现在他想哭,被他儿子给气的。
  “如果你再长大几岁就好了”,霍誉看着月亮叹了口气,“如果你长大几岁,我就能把你关进诏狱了。”
  早哥儿哭声更大了,无良的渣爹啊,你以为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吗?我记住了!
  春天的晚风中,霍誉抱着早哥儿坐在冰冷的台阶上,早哥儿终于哭累了,忽然抬起湿漉漉的小脸,冲着霍誉说道:“爹!”
  霍誉怔了怔,四下看了看,确定周围没有其他人,他惊诧地瞪着早哥儿:“你在和我说话吗?”
  早哥儿张开小嘴:“臭!”
  霍誉的心怦怦直跳,隔着衣裳他也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他儿子,会喊爹了,会喊爹了,会喊爹了!
  “好儿子,再叫一声,好不好?”
  “臭!”
  “你叫爹,爹,爹。”
  “臭,臭,臭!”
  “叫爹!”
  “臭!”
  霍誉气得想把他扔到粪坑里去,这是什么儿子啊!
  忽然,他想起一个人来,也是在这月光之下,那个小小的人儿,也是只会说香香臭臭。
  “乖,好儿子,你叫娘。”
  “香!”
  “叫娘!”
  “香!”
  “你叫爹!”
  “臭!”
  “叫爹!”
  “臭!”
  霍誉,卒!
  次日,霍誉一大早便直接去了工坊,花千变死了一名香工的事,他已经知道了。
  见到忽然而至的霍誉,明卉皱眉:“你这么早就过来,早哥儿怎么办?他正断奶呢,不能总是跟在招乳娘身边的。”
  霍誉我昨天抱了他一整夜好不好?
  说起正事,明卉问道:“是不是孟新海有消息了?”
  “是,孟新海找到了,现在送到四时堂了,要养些日子才行。”霍誉说道。
  自从那些孩子陆续找到之后,孟大海和孟小海便整日和顺天府的人一起四处查找孟新海。
  若是其他孩子,顺天府早就不找了,每天被拐子拐走的孩子那么多,也没有几个能找回来的,大多都是找着找着也就不找了。
  可是孟新海不一样,这个孩子与霍誉有些渊源,而王府尹现在还在留职察看期,但凡是和飞鱼卫沾边的案子,他全都不敢怠慢。
  这样一来,孟新海的案子,反倒成了顺天府近几年来最用心的一件。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被他们找到了线索。
  住在青衣胡同的一户人家,夫妻打架,不小心打翻火烛,大火从自家一直烧到了隔壁院子。
  因为青衣胡同距离贡院和树人书院都很近,因此,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全都派人前来救火。
  可他们却发现,隔壁那家明明里面传来孩子的哭声,可是却敲不开门,而被大火烧到的,也只有一半的房子,家里的人但凡有腿,是肯定能够跑出来的。
  邻居告诉顺天府的人,住在这里的是一对夫妻和他们的一双子女,一家四口平日里深居浅出,也不知道他们做何营生,他们的孩子也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耍,若不是偶尔见过,邻居们还不知道这家也有孩子。
  顺天府过来救火的人,除了最下面的衙役,还有一名值夜班的捕役,这名捕役曾经跟着孟家兄弟一起寻找过孩子。
  除此以外,孟家兄弟还曾经让他们着重在树人书院附近查找,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不过他们也确实在树人书院附近找过,但是没有任何线索。
  现在听说那对夫妻的孩子平时不出来玩耍,那名捕役心中便是一动,青衣胡同,严格说来也在树人书院附近。
  只是因为这里的路,没有直接通到树人书院,所以按照习惯,众人在排查时,便把这里忽略掉了。
  没有道路直达,并不代表离得远。


第576章 隐于红尘
  捕役冲进去,却意外发现那户人家的院子里有个地窖,把地窖上的锁头砸开,便看到地窖里有两个已经被烟熏晕过去的孩子。
  捕役见过孟新海的画像,觉得其中一个男孩子和孟新海有几分相像,便让人去商家胡同找了孟大海和孟小海。
  兄弟二人听说找到一个长得像孟新海的孩子,连夜便跑了过去,结果那个孩子果然就是已经失踪两个月的孟新海。
  而那户人家的大人,当时显然不在家里,也就是说,晚上家里只有两个被关在地窖里的孩子。
  明卉听完霍誉的叙述,大眼睛眨呀眨的,问道:“那个女孩,是珠儿?”
  霍誉点点头:“孟新海已经醒过来了,他说他在灯会上又看到了珠儿,他追过去,便被人从后面捂住嘴巴抱了起来,灯会上有很多被大人抱着看灯的孩子,所以没有人留意他们,后来他便晕了过去,醒来时便已经在地窖里了。
  珠儿并没有和他关在一起,只是那天晚上才被关进来,珠儿说家里大人有事要出去,怕她乱跑,就让她在地窖里待着,地窖里有吃有喝,还有玩具,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夜里会忽然走水。”
  明卉想起魏骞,低声问道:“珠儿现在的爹娘是谁?”
  霍誉说道:“不是你想到的那个人,那人已经成了废棋,而汤宝芝早就死了,珠儿醒了,她说爹娘是她的姨和姨父,我怀疑这两人是汤宝芝提前为珠儿安排的,他们带着珠儿隐居于此,而孟新海在灯市上认出珠儿,担心被他泄露珠儿行踪,所以他们便带走了孟新海。
  不过,他们并没有杀人灭口,而是将孟新海藏在家里的地窖之中,孟新海除了少见阳光有些虚弱以外,身上没有外伤,甚至还胖了一点,状态远远强于前些日子被找回来的那些孩子,显然这两个月来,那两个人并没有苛待于他。”
  明卉又想起珠儿:“珠儿的身份”
  霍誉压低声音:“这世上没有珠儿了,那孩子现在叫纤纤,周纤纤。”
  顿了顿,霍誉又补充了一句:“孟新海说那个孩子叫周纤纤。”
  明卉明白了,霍誉并没有将周纤纤就是珠儿的事报上去,并且没让顺天府的人给孟新海录口供。
  毕竟,孟新海只是一个孩子,又惊吓过度,胡言乱语才是正常的,所以他的两个哥哥完全可以代替他录口供。
  事实也如明卉猜想的那样,失踪儿童孟新海被找到了,他是在灯会上被人拐走的,可能是因为前阵子京城四处搜查被偷走的孩子,所以拐子没能将他脱手,他和另一个被拐的小女孩一起,被关在青衣胡同一户人家的地窖里。
  很多拐子喜欢用小孩诱拐小孩,小女孩周纤纤便是拐子专门用来诱拐其他孩子的工具,事实上周纤纤也是被拐的,因为被拐时年纪幼小,根本不记得家乡何处,只是叫这对拐子姨姨和姨夫。
  王府尹看到供词,终于松了口气,虽然这只是一桩小案,可这是从飞鱼卫转过来的案子,而且那孩子的兄长,还是霍誉的人。
  如果那孩子找不到,王府尹觉得霍誉一定会继续找他的麻烦。
  现在好了,那个孩子终于找到,而且还是顺天府的捕快找到的,更让他高兴的是,那个孩子真的只是被拐子拐走,而不像另外几个丢孩子的那样,背后还牵扯出很多重要人物。
  拐子好啊,拐子拐的孩子再多,也只是小老百姓的小案子。
  王府尹最喜欢办的就是这种小案子了。
  这个案子真是圆满啊,没有比这更圆满的了。
  因此,此案圆满结案,孟新海找到了,一家团聚,小女孩周纤纤脱离苦海,被送进善堂,那对拐子虽然下落不明,但天网恢恢,在正义的铁拳下,总有一天会落入法网。
  周纤纤被顺天府送进善堂的第二天,便被一位善人收养,改名换姓,从此隐没于滚滚红尘之中。
  那个孩子是霍誉安排带走的,至于她以后会如何,或许她会是挎着篮子的少女,和小姐妹说说笑笑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也或许她在阳光下挥洒汗水,被师父硬逼着练习武功;也或许她坐在绣棚前,正为了那绣不好的黄鹂鸟而烦恼。
  若干年后,她会是因为一点小事便和丈夫呕气的妻子,也会是行侠仗义的女侠,或者是靠本事吃饭的刺绣师傅。
  她会是任何人,唯独不会是某位皇子的女儿,她和皇宫里的那些人,扯不上半点关系。
  这一切,都是后话,而此时的明卉,还在为死去的金阿香和失踪的刘玉花而烦恼。
  好在制香进展得还算顺利,不过,在霍誉的盘问之下,有个香工说出了一件事。
  那天刘玉花请假回家之后,香工发现大盆里的香泥似是被人动过。
  之所以会发现被人动过,是因为香工曾经不小心在上面按了一下,揉制好的香泥,在没有送到下一道工序时,是不让人随便动的,她按了一下,恰好刘玉花进来,香工连忙把手缩回,担心被刘玉花责骂,便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后来刘玉花便回家去了,香工见她走了,便进来查看,却发现香泥上光洁如初,并没有被她按下去后留下的痕迹。
  霍誉问明卉:“如果一盆香泥,少了一小块,又被重新揉制光滑,下一道工序的人能不能发现异样?”
  明卉摇摇头:“除非是过秤称过重量,否则发现不了。”
  话一出口,明卉便倒抽一口凉气,刘玉花从香坊里带走了一块香泥!
  而金阿香是和她一起回家的,这些香工们住的地方,是明卉统一为她们租下的,两人的家离得很近,金阿香很可能是在路上时,发现刘玉花从工坊里带出了一块香泥。
  而金阿香是被灭口的!
  霍誉也是这样认为,因为金阿香就死在她家附近的水井里,而家里人也说了,她没有回过家。
  刘玉花也是同样,家里人也说她没有回来过,而她很可能是在杀人之后,便带着那块香泥逃跑了。
  霍誉又问明卉:“你能根据一块香泥知道什么?”


第577章 丢失的香泥
  明卉想了想:“如果是我,我能从一块香泥里,知道里面都有些什么香料,至于配比,可能不准确,但也能估出大概。”
  说到这里,明卉又补充道:“能有这个本事的人并不多,能够做到这一步的,最低也是香坊里的大师傅。”
  霍誉又问:“京城里除了你和蕙大娘,还有人有这个本事吗?”
  明卉摇摇头,笑着说道:“这就不知道了,我如果不是开了香坊,你也不会知道我有这个本事的吧?”
  高手在民间,除非做出名堂了,有了名气,否则谁会知道呢。
  霍誉沉声说道:“我多派些人手过来,配料上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明卉点头:“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小心的。”
  霍誉笑着拍拍她的脑袋,爪子刚刚放到明卉头上,就被她无情打开。
  什么毛病啊,天天摸脑袋,被他摸得,她已经两三年不长个子了,以后也只能看着早哥儿长个子了,她是没有指望了。
  霍誉无奈地摇摇头,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庆幸,若不是自家小媳妇警觉,提前改了香方,那被偷走的一块香泥,还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事来。
  明卉亲自在香坊里坐镇,霍誉虽然没有在这里陪着她,但是他也没有闲着。
  刘玉花的老娘和女儿都被带去了诏狱,刘老娘初时又哭又闹,什么也不肯说,后来被打了几棍子,终于说了实话。
  原来,刘玉花并不是像她对外说的,是丈夫死后,因为膝下无子,而被婆婆从家里轰出来的。
  她的丈夫还活着,而且她也不是只生了一个女儿,而是在老家还有一个儿子。
  丈夫对她非打即骂,刘玉花便带着女儿从家里逃了出来,因为担心逃妻的身份被人不喜,所以她谎称自己是寡妇,花千变在京城招收女工时,蕙大娘见她孤儿寡母很是可怜,便优先录用了她。
  刘玉花做事俐落,人也机灵,又能吃苦,没过多久便从学徒升成香工,又用了两年时间,提拨成了三师傅。
  香料是贵价之物,因此,香坊的师傅薪俸很高,蕙大娘虽然签的是死契,可她每个月有十两银子的俸禄,四时堂的坐堂大夫都没有她赚的多,更不用说逢年过节的红包了。
  刘玉花做了三师傅,虽然和大师傅不能相比,可每个月也有二两银子的工钱,仅是过年,她就拿了十两的大红包。
  赚了钱,刘玉花便想起了自己的老娘,她悄悄写信,让老娘来了京城,一来是让老娘在京城享福,二来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