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变-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时他还没有去京城,世人尚不知他与长平侯府的关系,明卉便已经觉得他们不合适了。
那年明卉才十二。
“正如大哥所说,我与长平侯府打碎骨头连着筋,的确是难断干净,但我是我,长平侯府是长平侯府,令妹不想和他们打交道,那就交给我,她只管去做她喜欢的事,不用去管长平侯府如何。
她在娘家,想住道观就住道观,想住越秀胡同就住越秀胡同,大哥,我现在能保证的也是如此,她成亲以后,想回云梦山小住,或是想回保定,我全都依着她,她出嫁也和在娘家时一样,无非就是换一个地方,换一个院子而已。”
第82章 嫁他就是跳火坑
昏暗的灯光下,明大老爷瞪着霍誉,这小子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女子出嫁以后能和在娘家时一样吗?
不一样。
女子成亲以后,首先是某家的儿媳,某某的妻子,某某的母亲,最后才是某家的姑太太。
唯独不会是自己。
闺名闺名,就是在闺阁里使用的名字。
女子在娘家有闺名,嫁人以后也就没有名字了,只能是某氏,某太太、某夫人,就是死了,墓碑上刻的,也是某门某氏。
所以,能一样吗?
“你啊,还是太年轻了。”这是明大老爷对霍誉那番话的点评。
霍誉正色:“大哥,我发过誓,这一生都要护着她。”
“不只是能护着就行了,不瞒你说……”
明大老爷酒量虽好,可毕竟多喝了几杯,肢体和表情与平时无异,但这话啊,开了头就收不住了,有些他平时绝对不会说出口的话,此时也顺嘴说了出来,当然,次日一觉醒来,明大老爷朝自己的嘴巴打了一巴掌,不过此时,明大老爷心中万千感慨,必须一吐为快。
“……小妹自幼没有住在家里,对于她,我这个长兄心中有愧!可小妹她真的很好,她虽生母早逝,可有汪真人这位师傅,小妹德言容功无一不佳,就连慧真观的两位老夫人对她称赞有加,这么好的小妹,明明能嫁个清清白白的书香门第,凭什么要逼她往你家那个火坑里跳?”
还有些话明大老爷没有说出来,小妹与他隔着心,与整个明家全都隔着心,小妹十二岁回家,原本有四年的时候可以加深感情,可妻子的所做所为,不但逼得小妹住进道观,还让小妹尚未成亲就与娘家生分了。
可是做为一家之主,一边是妻子,一边是妹妹,手心手背都是肉,他知道妻子做得不对,但是大太太除了是他的妻子,更是他四个儿女的亲生母亲,他不可能休妻。
再说,二十多年的夫妻,他了解大太太,大太太进门时上边就没有婆婆,她掌家二十多年,整个后宅她说了算,忽然来了一个同样是嫡出的妹妹,老太爷生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做为长嫂,大太太管不了这个小姑子,就连最重要的亲事,她也插不上手,所以她看小姑子不顺眼,处处想要拿捏,偏偏又拿捏不住,除了甩脸子装病,也做不出什么了。
明卉搬去慧真观,虽然对外说是为亡父祈福,可是大老爷心里清楚,小妹是因为自己的妻子,不想住在明家。
大老爷心中的这份愧疚,并没有因为明卉每每给他送来合心的礼物而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小妹在娘家过得不好,若是再跳进长平侯府这个大火坑,别说他死了以后无颜去见明老太爷和白氏,就是活着,他也无颜面对世人。
霍誉怔住,明卉嫁给他,就是跳进火坑?
明大老爷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继续说下去:“甲子桉过去还不到二十年,太后也还健在,所以无论你认不认,你都是长平侯府的嫡长子,小妹嫁过去,她就是长平侯府的长媳,只要你活着,只要你没有闯下滔天大祸,长平侯想要越过你,把爵位传给其他儿子,都不是一道折子就能摆平的。”
昔年的甲子桉,但是当弟弟的联同外家陷害长兄,谋夺皇位造成的一桩血桉!
上有皇室为鉴,即使长平侯现在还没有为霍誉请封世子,即使定襄县主是太后的堂妹,她也不敢越过霍誉,为自己的儿子争取爵位。
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御史正在等着长平侯府做出嫡幼不分的蠢事。
说不定当今圣上也在等,等着给长平侯府削爵降爵,毕竟这些开国元勋都要他来养着。
明大老爷一语中的,霍誉,你口口声声明卉嫁人后也能和在娘家时一样,这能一样吗?
她是长平侯府的嫡长媳,未来的世子夫人,侯夫人,她能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痴人说梦吧。
霍誉哑口无言。
明大老爷说到兴头上,勐然想到了吴家给吴丽珠订的亲事,继而又想到大太太对陈洪深的嫌弃,他满腔愤慨:“俗话说高嫁低娶,或许你们霍家觉得,明家的女儿嫁进霍家是高攀,是我们捡到宝,我们要庆祝,可你自己心里清楚,当年老太爷订下这门亲事时,你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儿,那时我的确嫌弃你没有家族依靠,那是因为我担心我妹子以后渡日艰难,可是现在你有爹有家了,我却觉得,这还不如以前呢。
以前虽然孤掌难鸣,但我妹妹嫁过去上不用孝敬公婆,下不用应付妯里,更不用面对令尊的那些红颜知己,陷入尴尬,出门出不用被人指指点点,背后嘲笑。”
这番话说得很重了,霍誉的心越来越沉,他知道此时此刻,无论他如何保证都是空话。
他起身,向明大老爷告辞,回了客房。
明大老爷望着他的背影,这就走了,不说了?还没有让他发毒誓,咬破手指立字据,写保证书呢,怎么就走了?
白菜端了洗漱的热水进来,霍誉看都没看,鞋子也没脱,合衣躺在床上。
那一年,明家扶灵回乡的路上,他追过去抓了两名女犯。
那两个女子,是东海最大的海盗蔡九峰的人,蔡九峰不但是东瀛倭人国主的座上宾,他的女儿还是东怀王的侧妃。
这两个女子一上岸就被飞鱼卫的探子盯上,原本以为她们会潜入京城,没想到却混进明家扶灵回乡的队伍里。
他得到消息,顾不上向上峰禀告,便带人追了过去。
那两名女子异常凶悍,但这次行动总体来说进行得也算顺利,人犯顺利归桉,唯一令他不悦的,是明卉的态度。
明卉要退亲,还是在明老太爷灵前,当着明大老爷的面,直截了当。
那时的他只是十六岁的青涩少年,靠着一股子狠劲坐上百户的位子,且刚刚大获全胜,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刻,却在措不及防的时候,被一个才到他胸前的小丫头,狠狠地打了脸。
第83章 霍誉的改变(月票满百加更)
他说的什么,他说“等你长到我这么高再提退亲的事吧。”
说完,他便拂袖而去。
回卫辉的路上,他依然很生气,这门亲事不是他求来的,而是明老太爷逼着他订下的,他连夜追过来,也不是为了给自己建功立业,他明明是为了明卉,为了明家!
没有人感谢他也就罢了,那丫头还要和他退亲。
霍誉越想越气,全没去想回去以后要面对什么。
因是私自行动,又是到别人的地盘上抓人,他没有背景,年纪又小,这次的事对他的前途影响很大,他不担挨了一顿军棍,也让他在几年之内都没有了晋升机会。
那顿军棍打得他皮开肉绽,他昏死过去,迷迷湖湖之中,他看到一具尸体,那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一群重孝的人怨恨地看着他,恨不能剥他的皮抽他的筋,不远处,那个女孩也在看着他,不知所措,如同一只受到惊吓的小鹿。
死的是明达,明老太爷的嫡长孙。
可他明明记得,他进破庙给明老太爷上香之前,明达还活得好好的。
怎么会死了呢?
他恍恍忽忽,看到明家人呼天抢地,看到他自己骑上马,回到了卫辉。
接着他又看到自己挨了军棍,被打得奄奄一息,他躺在床上时,上面派来承恩公府的十五少爷孙逊做了他的副手,代他主持军务。
他十五岁进飞鱼卫,仅仅一年就升到百户,他太年轻,太过冒进,升得太快,他处处树敌,得罪了很多人,自己却不知道。
趁他病,要他命。
他的伤药被人接连几次做了手脚,给他看伤的大夫也被人买通,他的内伤没有得到医治,外伤却又恶化,见他总好不了,白菜去城里请大夫,却在半路上坠马而亡。
而他的伤一直不能好,他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才勉强能下地,可是却也落下了病根。
他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百户所,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架空,那位孙家的十五少爷,成了百户所里的真正掌权人。
偏偏这时,明大老爷让人送信过来,那封信居然要退亲!
明家因为他失去了嫡长子,所以明家不想把女儿嫁给他。
他在盛怒之下把那封信撕得粉碎,告诉来人,只要他活着一日,明家就别想退亲。
一个月后,卫辉百户所接到命令,协助京城来的飞鱼卫捉拿犯官,他很想趁着这个机会重新被上面重视,因此,这一次他亲力亲为。
犯官豢养了死士,拼死顽抗,恶战之中,一支弩箭从他背后射来,他倒在血泊之中。
霍誉惊醒,醒来时发现他还躺在床上,全身剧痛,冷汗浸湿了他的衣裳。
他不知道那是梦,还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白菜领着大夫进来,他认出这就是梦中的那个大夫。
待到大夫走后,他口述,让白菜代笔,给师傅高子英写了一封信。
在梦里,他年少气盛,觉得被惩罚挨军棍是丢人的事,一直瞒着师傅。
可是现在,他知道,他能信任的只有师傅和白菜。
几天后,高子英带着闻昌,连同大夫和十几名仆从来到卫辉,他得到了有效医治,很快就痊愈了。
在此期间,孙逊调来卫辉,还没站稳脚根,霍誉就回来了。
重新回归的霍誉依然狠戾,却多了几分稳重。
以前执行任务,他为了立功从不顾及手下的伤亡,可现在他不会了,他甚至以血肉之躯为朱云挡了一箭。
与梦中不同,明家没有派人来给他送信,做为明家现在的大家长,明大老爷没有提出正式退亲。
也是直到这时,霍誉才明白,当年他在明老太爷面前立下的毒誓,其实也只是一句空话。
梦里明达虽不是死在他手上,却是因他而死,明卉回到明家,日子不会好过,可他那时自身难保,甚至从未想过这些。
明老太爷于他有恩,他护住明家女儿,无可厚非。可是他连自己也护不住,更何谈护住别人。
梦里他死了,死得不明不白,甚至不知道杀他的是谁,为何会杀他,是自己就想杀他,还是有人指使。
他什么也不知道。
不久,卫辉百户所再次接到命令缉捕犯官和他的死士,这一次,霍誉让孙逊带队,孙逊受伤,他为孙逊请功,承恩公府心疼家中子孙,趁着孙逊立功,将他调离飞鱼卫,去了金吾卫。
而不久之后,霍誉便得知纪勉正在调查他的身世,上次抓捕那两个女犯,虽然受到惩处,但却让他引起了纪勉的注意。
前世,如果他早早痊愈,早早回到卫所,顺利完成缉捕犯官的任务,会不会也会入了纪勉的眼?
纪勉,对于他们这些飞鱼卫而言,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可惜事与愿违,纪勉查到他的身世,便没有下文了。
一年前,安国公府三公子宋彦陪母亲回乡省亲,途经卫辉时遇到麻烦,其母安国公夫人险些受辱,多亏卫辉飞鱼卫百户所出手相帮,才免于一难。
宋彦感激不尽。
只是那时霍誉从懂事起便对生父霍展鹏怨念,因此,遇到同为勋贵子弟的宋彦,他也心存鄙视,明明有这么大的人情,他却不屑一顾。
可现在霍誉想通了,哪怕是为了活命,他也要放下心中成见。
他让闻昌进京见宋彦,宋彦听说是霍誉的事,竟然受宠若惊,拍着胸膊保证这件事包在他身上。
两日后安国公夫人递牌子进宫,又两日,太后把定襄县主叫过来训斥了一通。
不久,长平侯便派人来到卫辉,接霍誉回去认祖归宗。
霍誉强硬拒绝,长平侯只好硬着头皮,求到纪勉面前,最终,霍誉因在卫辉表现出色,由六品百户,升任京营副千户,从五品。
直到霍誉进京前,仍然没有收到明家的退亲书,为此,他特意绕路保定,得知明卉已经去了慧真观,他悬着的心便放了下来。
无论明卉是真出家,还是假出家,慧真观都是个不错的地方。
虽然他答应明老太爷要用命来护着明卉,可是那时于他而言,明卉只是他的责任,知道明卉很安全,他便放心地去了京城。
第84章 他的三年
之后的三年,霍誉依然很拼,因为他不知道那只藏在背后的魔爪,不知何时就会再次伸向他。
他的时间宝贵,他必须要让自己在短期内强大起来。
初到京卫营,霍誉人生地不熟,京卫营藏龙卧虎;他在其中如同逆水行舟,行差踏错就会功亏一篑,那一年里他小心翼翼,在外面吃饭,同样的饭菜不敢连续吃两次,生怕被人根据他的喜好做手脚。
这一年里他看似碌碌无为;实则却在沉淀中让自己快速成长,十七岁的少年依然稚弱,却已经全然没有了一年前的浮躁,如同一块正在打磨去糙的璞玉,渐渐散发出润泽的光辉。
第二年,他接到纪勉的密令,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带着在京卫营里关系不错的苏长龄和金寿林,连同白菜、朱云和邓策,悄悄离京去了鞑剌。
他们在鞑剌蛰伏了整整一年,最终与大军里应外合,胜利夺回先帝时被鞑剌侵占的两座城池。
从边关回来后,他调到纪勉身边,做了正五品左卫使,从班师回朝到他走马上任,再到他把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各种琐事安排妥当,便已是去年的秋天。
算算日子,明老太爷的忌日就要到了,他托了保定卫的人打听明家的事,这才知道西城明家已经在衙门备案,选黄道吉日给葬在东城明家祖坟里的张氏迁坟;与明老太爷合葬。
霍誉这才知道,当地有三年方可立碑的习俗。
既然张氏要与明老太爷合葬,那么明卉生母的坟茔自是也要迁过来。
他找了个出公差的借口,动身去了云梦山。
当时,他也只是去尽义务而已,明卉生母是他的岳母,岳母迁坟他必须到场。
路过卫辉百户所,他去看望了以前的袍泽,那时他才知道,明家派人来过卫辉。
他苦笑,明家还是来退亲了,只不过比梦中晚了近三年。
这一趟云梦山,或许他不该来,来了也要被人嫌弃。
可是后来,他还是去了,这一去,他没有后悔。
在明老太爷的仙庐外,他遇到了明卉;当年那个只到他胸口的小丫头,已经长成了亭亭少女。
她站在阳光下;生机勃勃,亮丽得让人心动。
上树摘果子这种事,他从十岁以后就没有做过了,可是那天,他不但上树摘了果子,而且在明卉再一次向他提出退亲时,他不仅拒绝,还调侃了她。
她气鼓鼓像只小刺猬,真可爱。
那些久远到已经淡去的记忆,重又变得清晰起来。
五岁那年,藏身在草丛里的夜晚,那张莹白如皎月的小小面孔,渐渐变成柿子树下灼如朝华的俏丽脸庞。
从那时直到现在,每当午夜梦回,他总会想起那个小姑娘,让他摘了一大袋子柿子,柿子到手,立刻翻脸,一本正经向他退亲,这个坏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