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夜带刀-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醭倍寄芩慵平ィ坎耜渴桥诱饧拢土呛康疾恢溃质撬抵写蛱降搅苏飧雒孛埽�
最重要的一点,谁会想要害柴昕?
大堂那边忽然传来一阵喧闹,李观镜心道不妙,果然不过片刻,陈珂急匆匆地开门进来,道:“公子,秦官人的堂弟被人蒙着脑袋打了,眼下正带着人四处搜呢!”
秦家家风严明,一贯行事严谨,不可能在权贵子弟遍地的云韶府里大肆搜捕,除非他是借着搜捕之名行他事。
李观镜察觉来者不善,立刻道:“去告诉子裕,就说翩翩娘子今日身体不适,恐怕不能上台了。”
陈珂领命而去,李观镜走到屏风边,问道:“翩翩,怎么样了。”
屏风后人影一闪,柴昕垂着手,低着头走了出来,脸色羞红,嘴唇却略显发白,李观镜以前见过女同学来月事痛晕的情况,知道此时柴昕需要好好休息,如今形势危急,只得简单地嘱咐道:“我派人护送你回去,这两日别去军营了,好好卧床休息——对了,此事一定要告诉你阿娘,她定然明白怎么做。”
柴昕乖觉地点头,见李观镜面色凝重,便问道:“外面出事了?”
李观镜“嗯”了一声,不欲多说,催促着让柴昕离开。
那厢秦子裕一听陈珂说翩翩身体不适,当即跳了起来,火急火燎地往她屋子里去,朗思源稍作犹豫,见雅间里只剩下自己,便也跟了上去。
秦子裕还未到翩翩的屋子,远远便瞧见另一伙人冲着那个方向去了,为首的正是自己那草包堂弟,秦子裕知道今日是他大哥带着堂弟过来的,一时犯怵,脚步不由得慢了,转而想到翩翩的安危,便又勇敢起来,快速冲了过去。
那群人先到了门口,狠狠拍起门来,喊道:“快开门!快开门!”
兄长固然可怕,好在并不在其中,其他人皆是家奴,秦子裕倒不至于怕秦子律的手下,当即过去喝止,没想到一凝神,却见堂弟秦文涛整个鼻青脸肿的,眼中还噙着泪花,模样甚是凄惨,秦子裕见不惯他这幅上不得台面的样子,不悦道:“这是怎么了?”
秦文涛擦了一把鼻涕,哭诉道:“二哥,有人打我!”
朗思源来到秦子裕身边,听闻此言,垂眸忍笑,秦子裕白了他一眼,向秦文涛道:“可看见是谁了?”
秦文涛摇头,手下人禀道:“回二郎君的话,五郎是被人蒙着头打的。”
秦子裕呵斥道:“自己主子被人打了,竟有脸站在这里?还不速去查是谁!”
家奴看向翩翩的屋子,秦子裕气得笑了起来:“敢情打人的是翩翩娘子?”
秦文涛弱声道:“二哥,我想着人或许还在云韶府中,便挨间地查了起来。”
秦子裕恨不得将秦文涛揍得更惨一点,他咬牙道:“今天什么日子?这里都是什么人?你挨间找?谁给你的胆子挨间找?”
“我给的。”身后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
秦子裕回过头去,见秦王李璜和秦子律并肩而来,他愣了愣,倒是一旁的朗思源率先行礼,秦子裕这才回神,跟着行了一礼,李璜到近前,看向紧闭的房门,问道:“此间何人?为何不开门?”
秦子裕小声道:“是翩翩娘子的住处。”
李璜了然:“那个舞剑的翩翩?”
秦子裕点头。
李璜道:“既是舞姬,有何缘由闭门不出,莫非……”
话未说完,门从里面打开,李观镜穿着中衣,有些尴尬地向李璜行了一礼,道:“失礼失礼,方才谈论诗词太过专注,竟未注意门外动静,还望秦王见谅。”
李璜面色惊异,转而一笑,道:“是我扰了你们,只是没想到阿镜也长大了,怪我怪我。”
李观镜道不敢,李璜见此情形,也不好再进屋,只道:“我们去别处看看,你们自去玩罢。”
秦子裕道:“我也要和阿镜一起玩!”
秦子律脸色一黑,眼看着要发火,李观镜忙道:“好好好,子裕留下来罢。”
朗思源轻咳一声,示意还有自己。
李观镜扶额,道:“思源也留下,今日翩翩身体不适,恐怕不能上台,我们与她谈谈心便是。”
李璜等人走后,秦子裕和朗思源被领进房间,进屋刚坐了一会儿便觉得热,秦子裕也要解外衣,解着解着,见李观镜好整以暇地给自己倒冰饮,不禁问道:“莫非你脱了外衣是因为热?”
李观镜懒洋洋地笑了笑,道:“你以为呢?”
朗思源神色淡然地拿起水杯,四下扫了扫,问道:“阿昕呢?”
翩翩从里间走出,笑道:“奴今日偶感不适,不能为公子们献艺,还请多多见谅。”
秦子裕十分见谅地挥挥手,道:“身体要紧。”尔后将探究的眼神瞥向李观镜。
李观镜问道:“你看我做什么?”
秦子裕急道:“当然是问阿昕呐!”
“她吃坏肚子,我差人送她回去了。”
朗思源遗憾道:“好不容易得了假,竟然病了。”
秦子裕点头赞成。
朗思源想了想,又道:“太尉府冷清的很,阿昕自己在家肯定闷得慌,我们不如约个时间去探望她。”
李观镜抿了口水,没有搭话。
秦子裕踌躇一番,小声道:“可别让我去太尉府,我看不如等阿昕身体好了,约他出来游玩。”
李观镜点点头,道:“如此甚好。”
秦子裕得了支持,当即理直气壮冲着朗思源道:“去和你阿爹说,让阿昕多休息几天。”
朗思源失笑,道:“你说的什么话,阿昕是军营里管的,我爹哪能说放人就放人。”
“你爹不是左卫将军么?”
朗思源无奈道:“阿昕不直接归我爹管——再说了,你何必非找我爹,虽说太尉如今不在军中,但给阿昕请个假还是没问题罢。”
秦子裕道:“这……杀鸡焉用牛刀?”
朗思源:“臭小子你什么意思?”
李观镜看着他们瞎扯,知道危机暂时过去了,心里放松下来,正闲适间,忽觉周遭的声音若远若近,眼前的人影渐渐模糊,变故来的太快,他站起身,刚要伸手喊人,眼前一黑,已然失去意识。
秦子裕正发动脑筋为难朗思源,眼角瞥见李观镜猛地站起身,紧接着竟直直地倒了下去,脑子还未反应过来,身体已经先行一步,上前一把接住李观镜,冲撞之下,膝盖直接跪在了地上,一声闷响,疼得他直冒冷汗。
翩翩花容失色地捂住嘴,秦子裕急迫地向门口吼道:“快来人!”
朗思源是行伍出身,上前一步扛起李观镜,对着冲进来的陈珂等人道:“速回郡王府禀报,其余人备马车,快!”
秦子裕跟着朗思源向外跑去,他的惊慌比别人更加真切,因为这样的情景,他在六岁时便见过一次!
翩翩一个人留下,失魂落魄地站了片刻,一个黑衣女子进了屋里,翩翩这才找到了主心骨,忙抓着女子的袖口,惶然道:“阎姬,李公子他……他……”
阎姬止住翩翩的话头,上前一步拿起李观镜用过的茶盏,在茶盏边缘闻了闻,淡淡道:“是牵丝。”
“牵丝?”
“牵丝,天下万药之引。”
……………………………………………………
作者有话要说:
御池水色春来好,处处分流白玉渠。密奏君王知入月,唤人相伴洗裙裾。——王建《宫词一百首》
第10章
李观镜梦见自己回到了七岁的时候。
那些日子,林忱依受了风寒,担心传染他,便远远地避开了,独自在小院里养病。李观独自一人,颇感无聊,因着年纪小,又不好外出,只能留在自己院子里,对着古琴勾勾拨拨,荼毒侍女们的耳朵。
印象之中,好像永远只有橘络站在他身旁,耐心地听着曲子。
李观镜磕磕碰碰弹完面目全非的“广陵散”,一回头,看橘络温和地看着自己,笑道:“橘络姐姐,好听么?”
橘络柔声笑道:“好听,不过奴未读过书,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曲子。”
李观镜眨了眨眼,起了使坏的念头,道:“高山流水。”
橘络恍然,道:“原来是这个名字,奴要好好记着,下回再听到,一定知道是什么了。”
李观镜见少女认真的模样,心里泛起一阵罪恶感,于是放弃了戏弄,清了清嗓子,纠正道:“我记岔了,是广陵散——算了,你不要记这个曲子,我弹得乱七八糟,什么也不是。”
“公子说的是什么话。”橘络弯下腰,轻轻地拂去琴上飘絮,道,“奴虽见识浅,却也知道学问不是一天能学成的,公子这般小的年纪便能弹完整首曲子,他朝定能成为古琴大家。”
小小的李观镜老脸一红,讪讪道:“借你吉言。”
橘络诚恳道:“到那一日,不知橘络是否还有幸能听到公子的琴音。”
李观镜愧疚得有些吃不消,便收回手,道:“若能练成,自然天天有你听的,不过今日不练了,把琴收了罢。”
橘络依言将琴收回到盒子里,尔后抱着走回屋。李观镜歪坐着发了片刻呆,忽见一个小侍女匆匆跑来,道:“公子,秦舍人府上二郎来了。”
秦舍人府上的二郎必然是秦子裕那个缠人的小鬼头了,李观镜大感头痛,拒绝道:“就说我在睡午——”话未说完,便被迈进院子的小短腿打断。
侍女偷笑,李观镜挥挥手,示意她们退下,自己则背着手,装模作样地走了出去,浑不知自己也是个十足的小短腿,故作老成的模样反而逗笑了一群人。
秦子裕见到李观镜,乐呵呵地笑开,一边往这边跑,一边喊道:“镜哥哥!”
李观镜嘴角抽搐,咬牙道:“蓉妹妹你好哇。”
秦子裕停在李观镜面前,委委屈屈地纠正道:“镜哥哥你认错人啦,我是子裕啊!”
跟过来的嬷嬷见礼,道:“李公子。”
李观镜点点头,见橘络走了出来,便不再打趣秦子裕,而是笑问道:“那子裕今日来我这里,所为何事啊?”
秦子裕最喜欢李观镜和他一本正经地说话,每当这时,他才觉得自己是个大人了,此时李观镜问得认真,他自然也严肃着脸,鼓着嘴,认真道:“镜哥哥,我今日偷跑出来,是去见一个人,但是我一个人不敢去,你陪我一起好不好?”
李观镜无言地瞥了眼秦子裕身后跟着的嬷嬷侍女,估计外面还有不少家奴跟着,这可真是一场别致的“偷跑”。只是入眼是小家伙满眼的希冀,李观镜说不出拒绝的话,况且带着这么多随从,又得了秦白年的同意,长安是天子脚下,也不会发生什么,李观镜便答应了,遣了人去和郡王妃禀明,得到应允后,一众人往城西去。
在马车晃悠悠地前行时,李观镜从秦子裕口述中大致明白了要去见谁——此人是本朝最负盛名的炼器大家,名作徐孺子,据说他祖上师承欧冶子一派真传,在本朝建立之初,曾为圣人打造了一柄玄铁宝剑,名作冲虚,李璟说那把剑至今还挂在两仪殿中,想来传说并非虚言。徐孺子本人的技艺丝毫不逊色于历代祖先,年纪轻轻便已经名扬四海,成名作是霁月银鞍,由此可知,他最擅长打造的就是马鞍。
秦子裕从小就对良驹情有独钟,如今徐孺子入世定居长安,他想要去拜访,也在情理之中。
徐孺子的马鞍铺子开在西市,住宅就在西市旁的延寿坊里,马车行到一个一人行的巷子前停下,几人下了马车,李观镜和秦子裕被抱着往里走,来到一家小院前。
李观镜略做打量,便觉这位徐孺子会选住处,居西市而大隐于市,小院深居巷内,却阳光充足,前后穿风,即便夏日也不会觉得闭塞闷热。如今春日正好,院子里的大槐树开出淡青色的花,东风过处,槐花便纷纷扬扬地落下,撒在过路人的肩上。
若李观镜会写诗,此情此景应当即兴挥墨了。
橘络上前去敲门,院内很快便有脚步声响起,一位青衫小童打开门,看到外面这一行人,小童一副意料之中的模样,一字一顿地说道:“先生说,本不应见外客,只因秦官人与故人曾有一段缘分,故而愿意见一见他的孩子,敢问几位,谁是秦官人的孩子?”
“我是我是!”秦子裕一边喊,一边急迫地扭动着身体,从嬷嬷手上拱了下来,屁颠屁颠跑到小童面前,抬脚就要往里走,转而又想到今日还有伙伴,便又刹住了步子,指了指身后的李观镜,问道,“我还想带镜哥哥一起进去,行不行?”
小童点头,道:“先生说,若是来了两位小郎君,便一起进来罢。”
橘络放心不下重镜,上前笑问道:“劳你问一句,我能不能跟着去?”
秦子裕的嬷嬷也上前一步,笑眯眯地问道:“老身也想跟着伺候小郎君。”
眼看着人越来越多,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小童嘴一瘪,委委屈屈地向里面跑去,一遍跑一边哭,嘴上喊道:“先生!他们都要进来!怎么办啊?!”
李观镜无言地看了看天,心道徐孺子能招来这样一个小孩当门童,想必也是个奇人。
里屋的门打开,一个围着围裙的清癯男子走出来,他无奈地看了看自家门童,叹道:“罢了罢了,这里交给我,你去后院看火罢。”
小童依言抹着眼泪往后院走。
橘络上前一步,盈盈拜道:“想必这位便是徐大家,冒昧来访,还望徐大家见谅。”
徐孺子温声道:“既然来了,诸位便都进来罢。”
虽然徐孺子发话了,他们却不好太过冲撞,真正进门的还是只有四人,其余人都留在院子外守着。
李观镜和秦子裕由徐孺子带着去参观了一番马鞍,尔后徐孺子换了一身行头,在院子里的槐树下给众人倒水,自己也坐下,开始正眼瞧秦子裕,连看了好几眼,令秦子裕觉得奇怪,便问道:“先生为何总看我?”
徐孺子倒也是个直接的人,答道:“你很像秦缺。”
秦缺字白年,是秦子裕的父亲,身居中书舍人一职,虽是五品,这却是谁都不敢小瞧的差事,且他同时又是丽妃胞兄,如今能连名带姓叫他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偏偏徐孺子却叫得这般自然,李观镜不禁扬了扬眉,抬头瞥了眼秦子裕的嬷嬷,发现她无端地紧张起来。
秦子裕听到徐孺子这般不恭敬,有些不开心,冷着声音道:“我是我爹的儿子,长得像有什么稀奇?”
徐孺子不以为意,只是问道:“你可有同胞妹妹?”
秦子裕摇头,秦家不许纳妾,他家里的兄弟姐妹很少,只有一个大哥秦子律。
徐孺子意味不明地点了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众人放松了心情,又听徐孺子说了些马鞍的学问,李观镜打着哈欠陪着听,眼看着睡眼朦胧了,余光之中,那青衫门童从后院垂着头走了出来。
徐孺子在专注地跟秦子裕说话,并未注意到小童的行迹。李观镜扫了一眼,忽觉小童走路姿势有些奇怪,便偏头想去细看,不料那小童如蛇一般,蓦然扑上来抱住李观镜,李观镜刚要伸手推他,只觉肋下一痛,是被利器所刺。
徐孺子等人俱是平常人,那小童速度又快得惊人,刺中李观镜后,立刻拔出匕首后退,自己抹了脖子。
李观镜感觉到自己的五脏六腑都疼,连气都喘不上来,意识模糊之间,他看见橘络抓着他的手,正冲徐孺子喊着什么,又见秦子裕张着嘴傻站在一边,他想笑着安抚他们,却眼前一黑,没了知觉。
恍惚之间,不知过了多久,李观镜渐渐能够听见外面的声音,只是听不清在说什么。他脑袋疼得厉害,一会儿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