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第1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到底应了这几位,“等我吃完就做。”
人多,一锅显然煮不下。
宋满冬飞快的烫菜,一碗碗递出去。
洪师傅她们则是赶紧包包子。
服务员也吃了饭,拿着纸笔在一旁记耗材。
饭是吃饱了,这些人却又不肯走了。
非要殪崋尝她们的包子。
一群人就在走廊上闲聊起来。
洪师傅还跟其中两人交换了联系方式。
等大家把包子瓜分好,回到房间,洪师傅才笑起来,“这回就算红豆面包没学会,咱们也不算白来。”
她晃了晃手里的纸片,“这是湖南那位同志的联系方式,他是棉纺厂的,但他爱人家里跟食品厂有点儿关系,到时候能帮咱们牵线去交流一下。”
“还有这位……”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成,但多个人就多一分可能。
洪师傅一一说完,才看向宋满冬,“满冬,这回多亏了你,回去我会把情况如实向厂里汇报,该你的奖励绝不会少。”
宋满冬惊讶了一下,如实表明,“我只是觉得大家都不容易,顺手的事儿,没必要拒绝,没想过要奖励。”
她是想到了赵胜男他们,想到自己这些日子在研发车间收到的照顾,又想到臭着脸还是帮了她们的服务员。
想拒绝的话是有很多借口的,可应下来也不麻烦。
“客气什么!”李师傅拍她一下,笑着说,“反正是厂里给。”
“行了,别说这些了,赶紧休息吧,明天还有一场硬仗呢。”
宋满冬送她俩出门,洪师傅却叫李师傅先回去,在门口停住,看向宋满冬。
她眼底情绪复杂,几转之后变为欣慰,“你还记得招工考试头一天么?”
宋满冬点点头。
“提出质疑的只有王希娜,但最后所有知青都受了牵连,进不了研发车间。”
洪师傅顿了下,问她,“你知道为什么会牵连到其他人么?”
宋满冬猜测,“王希娜是知青,她的表现让厂里觉得知青这个群体靠不住?”
洪师傅点点头,“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
她问,“你当时为什么不站出来呢?”
宋满冬一愣。
“她是知青,你也是知青,她在给你们这个群体抹黑,你只当看不见是没用的。”
洪师傅神色认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还是怕站出来惹麻烦?”
“不管当时是为什么,但是如今你进了研发车间,以后得学会承担责任了。
遇到风浪的时候要上前抵抗,而不是站在后面等它自己退开。”
洪师傅告诉她,“你知道我们没研究出来一个能售卖的新品意味着什么么?”
宋满冬有很多猜测,但她觉得都不是洪师傅想要的答案,便静静听着。
洪师傅告诉她,“厂里今年预计招收新工人三十,为萨其马额外新增了四十。”
“新云改良版萨其马如果能做成功,春季厂里还会再进行一次招工。”
宋满冬霎时明悟。
洪师傅已经说出答案,“这是给了几十个家庭希望。”
她抬起手拍了拍宋满冬的背,“当然,也要知道,你其实很厉害,给你的奖励和荣耀都是你应得的。
腰杆子挺直,继续朝前走吧。”
直到她转身进了屋,宋满冬才回过神,心跳快的厉害。
她一直不明白洪师傅为何对她冷冷淡淡,后来隐约有想法,但还不明朗。
如今被洪师傅挑破,回过头来看,当时的自己确实做的差劲极了。
不逞风头没问题,可做缩头乌龟,是绝不行的。
至少研发车间要的不是这种人。
研发出来一样新品,至少可以给数十家庭带来希望。
听着便极有压力,可她却满是期待。
红豆面包。
真想自己做出来试试。
隔天,周先生把她们带到车间,立马就溜了。
这次她们都瞧的更仔细了。
宋满冬也认真看着,脑海里不断模拟、思索。
吃过午饭,洪师傅便道,“下午去找周先生,叫他找人带咱们做一下。”
“钱可不能让他赚的这么容易。”
工厂之间交流技术,是不用给钱的。
但她们厂里都是手工,京卫食品厂瞧不上,这才需要她们给学费。
若非如此,也不会叫人这么火大了。
洪师傅让工人带着她们到了周先生办公室,还没开口,就见周先生脸色大变。
“你们怎么过来了?”
不等她们开口,周先生忙说,“算了算了,赶紧回去啊,我这会儿没时间招待你们。”
洪师傅也抓紧道,“周先生,我们也不想耽搁你的事儿,可说好的教我们学红豆面包……”
“知道了。”周先生摆摆手,“等会儿我忙完过去,带你们做啊。”
洪师傅知道他不会用心,但也没把人逼得太急,见好就收。
只是她们还没离开办公室就被人给堵住了。
黑色西服的男人约莫一米九,把门堵的结结实实。
洪师傅她们停下脚。
宋满冬回头看去,周先生脸上的笑容已经僵了。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一道带着笑意的声音响起,挡住门的男人才让开位置。
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位样貌英俊的斯文青年,穿条纹西装,带着单片眼镜,笑的温和。
周先生忙凑上前来,点头哈腰,“郑先生,这就是一点儿小事儿,不用您费心,我马上处理好。”
他说着冲洪师傅摆摆手,叫她们赶紧走。
郑先生带的人挡住门。
他自己则是走过来坐在沙发上,才抬起眼扫过几人,“我可不记得厂里让外人进了。”
洪师傅也看向周先生。
“下面员工不懂事,把家里亲戚带过来了。”周先生尴尬解释,“我刚骂完。”
“你是说“等会去教她们”这句么?”郑先生轻轻的笑着,“我是出国了几年,可也不至于忘本啊。”
周先生这会儿也反应过来,忙扑上前跪地痛哭,“怪我!是我鬼迷心窍!收了钱把人带进来的。”
“郑先生你就绕了我这次吧!”
洪师傅脸色也不大好,任周先生如何糊弄,她也能笑脸相迎。
可没想到他竟然是自作主张带她们来的!不知情的人岂不是一位她们偷了京卫食品厂的配方。
她当即把情况全都说明,不给周先生的泼脏水的机会。
“原来是这样啊。”郑先生的眼掠向跪在自己脚边的人,又移开,“我们工厂是非常欢迎其他厂的人来进行技术交流的,不过配方和机器都不卖。
还是等下次再合作吧。”
说完,便叫门口的人,“阿南,你把钱退给她们。”
话虽说的客气,但是看周先生的模样,就知道不是好商量的人。
洪师傅别无他法,只能收钱离开。
宋满冬心里觉得惋惜,但也没办法。
她跟在洪师傅身后转身。
“等等。”郑先生忽的叫住她们。
洪师傅转过身来,宋满冬也看向他,以为有什么转机。
却见那位郑先生看向了她,“你叫什么名字?”
洪师傅挡住宋满冬,“我们厂的新工人,要是有哪儿得罪了您,您多多包涵,就别跟她计较了。”
“我们现在就离开。”
她说着十分自然转身,还推了宋满冬一下。
郑先生没搭理她,忽的开口,“袁家沟。”
宋满冬忍着没回头,但还是脚步停了下。
门口的阿南反应极快,挡住了她们的路。
郑先生皮鞋踢了踢周先生,轻笑着说,“跪在地上干什么,平白叫人笑话。”
“你既然收了钱,就好好办事儿,别总糊弄人。”
“我知道了,郑先生。”周先生又是一阵鞠躬点头。
宋满冬听出言外之意,回过头来,可她从郑先生脸上找不出一丝熟悉。
袁家沟是宋家老家在的大队,她在那里十余年,没什么玩伴,也没什么亲近的人。
更何况那里也出不了这么厉害的人物。
这位郑先生实在冒出来的突然。
郑先生也没有多说的意思,抬起下巴,对周先生吩咐道,“去吧。”
一同出了办公室,洪师傅才问起来宋满冬的意思,“不然咱们直接溜走也行。”
“那可不行!”周先生立马道,“你们走了不是想害死我么!”
宋满冬脑海里回忆着郑先生看她的模样,“先学了再说吧。”
倒不像是有恶意的。
洪师傅转过身,这次也懒得笑了,“周先生……”
周先生笑的热情,“叫我周来福就好,早说你们认识郑先生啊。”
洪师傅沉默了一下,才向他打听,“这位郑先生什么来历?”
“这我就不清楚了。”周来福直接摇头。
可想到他方才畏惧的样子,大家便明了,是不敢说吧。
宋满冬只好揣着疑惑,先学红豆面包了。
可周来福能教给她们的也不多,问什么都是,“这我哪儿知道?配方上就是这么写的,按照步骤操作就行了。”
“可别觉得我是糊弄人啊!厂里工人都这么操作。”
又对宋满冬道,“我发誓说的都是真的!我就是敢糊弄你,也不敢糊弄郑先生啊!”
宋满冬脸上也是无奈。
倒是信他。
毕竟她们厂里教给工人也是这样,按照步骤来就行,原理什么的甚少讲解。
京卫食品厂不过是因为有了机器,操作步骤显得更傻瓜式一些。
比如和面,多少面多少水和酵母、鸡蛋倒进去,搅拌三十分钟。
这搅拌跟人手揉又有差别了。
好在这回能叫她们上手碰,一日下来,操作机器烤面包是不成问题了。
又学了一日,差不多也摸索出来点儿门道。
直到他们离开,郑先生都没再出面。
洪师傅才安下心来。
宋满冬上了火车,忍不住又朝外望了眼。
实在想不到哪里跟郑先生有过交集,收回目光后便决定放弃。
既然郑先生不愿出面,以后他们应当也不会再有交集了。
不论怎么说,她们这趟都算是满载而归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10…29 23:58:42~2023…11…02 03:45: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没有头绪的mj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4章
◎面包与馒头。◎
辗转到了怀安县已经是大年初三; 下了火车往宿舍走,李师傅便邀请她们,“新云; 满冬晚上来我家吃饭?”
“厂里初七才开食堂,你们俩人少也做不起来饭。”
贺新云拒绝了,“我随便吃点儿就行。”
宋满冬也没应; “我打算回大队上待几天。”
早先进研发车间就该回去宴请大家的; 只是后来忙; 拖到过年又遇上出差。
好在她们休息时间还是做了调整; 从今日起,休到初十; 比旁人晚三天上班。
李师傅不便留她; 便想拉着贺新云上她家。
说说笑笑到了宿舍前,宋满冬也不知是她俩谁说服了谁。
她是没什么时间看热闹的,把东西收拾了一下; 就匆匆忙忙赶车去了。
先坐公交车,又徒步走回去。
宋满冬到河东大队时,天色都暗沉下来,迎面一阵凉意。
她伸手一摸; 冷风夹着雨雪正往下落。
宋满冬手指捻了捻水珠; 脸上不由得露出个笑。
“满冬?”赵胜男喊着的时候; 便由远及近跑了过来; “我就想着你这两天该回来了,叫我哥去接你呢!”
“他去公社了?”宋满冬不由得回头望去。
赵胜男摇摇头,“那倒没有。今个儿没过来; 许是又忙去了吧。”
说着她便谴责起来; “关键时候净掉链子!”
“还好这雨夹雪是现在才下; 不然路可不好走。”
“好走多了。”宋满冬瞧着旁边轧实的路。
她还以为赵胜男说动张大队长要费上一番功夫,没想到这就已经开始了。
赵胜男见她看过去,也笑着道,“原本是要等过完年,仔细商定工分之后再分配人手的。这不是张兴旺回来了么?
他拿工资做报酬,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先打了个头,说要给大队上出份力。”
赵胜男又说起,“陈家明也跟着拿了钱,说是感谢大家当初给了他这个机会。”
“虽然加起来的钱还不够修一半,但有他们带头,后面的事情就都好商量了。”
“我看这一段路,开春的时候就能修好了。”
宋满冬点着头,又想了想,“既然这样,我也搭个添头吧。”
赵胜男先是眼睛一亮,又克制住,“用不着,你自己也不容易。”
宋满冬先说,“往后这条路我也要常走,怎么能只占便宜?”
又笑道,“我是有点儿忙,但收获也不少。这钱还是能拿出来的。”
照着张兴旺、陈家明他们的数给,不超过二十块,没百货商店的一件衣裳贵。
米糕给她技术费是这好几倍,而且这次出差她算是立了功,厂里还会奖励她。
她赚钱实在比赵胜男她们容易许多。
更何况张大队长也对她十分关照,大队上的人除了陈小婶儿,其他那些也没几个坏心的。
这钱她愿意给。
说话间,已经走到了知青点儿。
宋满冬进门,就闻到了烤红薯的香气。
朝里走去,屋子里人全齐了,正或坐或躺,怡然自得。
“满冬,你回来啦!”姚娉婷冲她挥挥手,又从火堆里扒出来个皮烤黑了的红薯,“先吃个垫垫肚子,晚饭还在煮呢。”
宋满冬放下东西坐在火边,有些奇怪,“怎么都没回家过年?”
尤其是姚娉婷和江志农,到了县里,只要几个小时的火车就能回去。
姚娉婷低低头,小声同她说,“好像是有几个大队出了乱子,今年咱们怀安县的下乡知青都回不去,大队上不能给咱们开介绍信了。”
“不过大队长说,等情况稍微好点儿就给我们开介绍信,叫我们回家看看。”
她对张大队长十分信任。
宋满冬听着也点头,不做怀疑。
对于知青闹事儿这消息,她也不怀疑,河西大队那不就是现成的事实么?
虽都是同龄人,但他们也不知胆子如何生的,大得很。
吃了个小红薯,身体也烤的暖和起来,宋满冬香气,“汤怎么样了?”
姚娉婷一跃而起,边朝外面跑着,边念叨徐清,“不是说了叫你提醒我么?”
徐清辩驳,“你忘了,我也忘了,不是很正常?”
宋满冬跟着去厨房瞧。
其他人也关心的跟上来。
走到院子里,才发现地上已经被雪铺白了。
瞧着像是月辉,踩上去是一脚一个印。
宋满冬正要提醒她们,赵胜男已经有经验的开口,“待会儿得撒点儿草木灰,免得走在雪上脚下打滑。”
姚娉婷方松了口气,“应该是没问题的,就是炖的烂了点儿。”
宋满冬已经闻出来了几种食材,走近才确定,姚娉婷今天做的是这边常吃的糊涂面条。
玉米糁煮汤底,胡萝卜青菜炒一下加进去,再放面条,煮至稀软。
冬天吃,又热乎又顶饱,很是舒服。
只是现在面条煮成了一截一截的,菜也煮烂了,卖相有些不雅观。
陆许山看了眼就开始叹气,“我怎么瞧着这像猪食。”
“可不能这么说!”姚娉婷脸一板,“猪比咱们吃的好呢。”
话音一落,她自己先笑了起来。
宋满冬也跟着笑出声。
大队上的猪可是宝贝,一般就是过年这会儿卖给收购站。
平日里便得仔细照顾,冬天更是要煮热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