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

第106章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第106章

小说: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心问道,“怎么样?”
  张大队长把麦粒放在嘴里嚼了嚼,的脸上逐渐染喜,“这小麦不止麦穗大,里面的麦子也大,味道也不错,香正。”
  赵胜男学着他尝,吃的满脸发苦。
  不过知道这批麦子没问题,便欣喜起来。
  晚风拂过,麦穗轻轻摇晃。
  赵胜男蹲在低头,一脸幸福的同宋满冬说,“这块地的麦子收了做麦种,明年咱们大队的小麦产量都会提升。
  “大家终有一日顿顿都能吃上白面。”
  宋满冬看着饱满个大的麦穗,点了点头。
  心中也涌起感动和期待。
  宋满冬转头看向赵胜男,她去年种下的麦子已经开始结果了。
  而她将来还会种下更多的种子。
  回去时,宋满冬想着大家的防备,又问赵胜男,“王希娜呢?”
  “在家里看书吧。”赵胜男猜测,“待会儿把我从县里带回来的东西给她。”
  说着压低声音,“大队上的人确实是担心她,所以才多派了人手看着。”
  那块地是他们明年的麦种,重要性当属第一,决不能叫王希娜给破坏了。
  “不过我觉得王希娜不会做这种事儿了。”赵胜男又说起自己的想法。
  宋满冬想了想,“你信任她没关系,但不能拿麦田赌。”
  自从河西大队的知青被分开之后,这半年来倒是相安无事了。
  分散在各个大队的知青,虽然偶有闹腾的,但都没闯出来什么祸。
  发配去农场的事情自然不了了之。
  但她们就像长埋地下的雷炮,叫人不敢彻底放心。
  “我知道的。”赵胜男点点头,“我就是觉得她有点儿可怜。”
  她叹气,“可能是知道大队上的人对她防备,最近也不怎么出门了,每天只吃一顿饭,除非必要都不去打水砍柴。”
  宋满冬的心肠硬许多,“这也是她自找的,如今这样还能叫她多多反省。”
  “只要她保持这样安分的姿态,过两年大队上应该就不会对她这么戒备了。”
  赵胜男欲言又止,“我就是觉得……”
  “算了,应该是我多想了。”她摆摆手。
  回到家后,便把王希娜托她买的衣服、食物送过去。
  宋满冬眼见着她开开心心的出门,惊慌失措的跑回来,连忙站了起来,“怎么了?”
  赵胜男急的不行,可嘴巴张张合合几次,才说出话来,“王希娜说,明天可能会下暴雨。”
  宋满冬抬头看去,又问赵胜男,“她跟你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天空万里无云,分明是一副晴朗的模样。
  “我分辨不出来。”赵胜男苦涩道。
  “她对我的态度一直是不冷不热。”
  “不会下雨吧?”姚娉婷不确定的看看天,“大队上也有会观测天象的人,这会儿都没出声,总不会还不如王希娜?”
  方宛突然道,“王希娜她爸妈都是气象研究员。”
  见大家看过来,补充了句,“我听河西大队的学生们说的。”
  “麻烦了。”江志农忍不住道,“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抢收时候。”
  “不一定能说动大队长提前收割麦子。而且现在收了恐怕损失也不小,要是没下雨,我们就成罪人了。”
  赵胜男点着头,“就是这个。”
  “我记得大队长说还要再晒一周最好,现在收会减产七八成。”
  几个人左右为难,可大家根本没有犹豫的时间。
  如果明天暴雨,她们根本收割不完,每耽搁一分钟,都会有一部分麦苗毁掉。
  宋满冬果断道,“我去找王希娜,你们先别乱动。”
  自食品厂之后,她没见过王希娜了。
  虽然王希娜住在河东大队,但平日里深入检出,她周末回来从未碰见。
  加之她本就不想跟王希娜打交道,也就没刻意去找她。
  今日一见,才发现王希娜大变样。
  头颅已经高高的扬着,但不似之前骄傲的模样,好像什么都不被她看在眼里了异样。
  宋满冬没时间跟她废话,直接问她,“你是骗胜男的吧。”
  “这个天气明天根本不会下雨,大队上的老把式都没看出来。”
  “随便你们怎么想。”王希娜转身回去。
  宋满冬推开门跟上,扫过院子里的陈设,看得出王希娜过的窘迫,许多东西都是凑合用的。
  屋子里的东西也简单至极。
  宋满冬扫了眼,才继续逼迫她,“胜男已经去找大队长了,她肯定会说服大队长收割麦子的。”
  “如果明天不下雨的话,她就是河东大队的罪人。”
  “你要害她沦落跟你一样的地步么?”
  王希娜垂着的眼睛闪了闪。
  宋满冬又说,“赵胜男待你如何,你应该能感受得到。”
  “我原以为你只是冲动了点儿,心肠不坏。没想到你竟然这么歹毒,连掏心掏肺对你好的人,也要设计陷害她!”
  王希娜豁然起身,瞪着通红的眼睛看宋满冬,“我不会害她。”
  “明天一定会下雨,暴雨、而且几日内不会停。”王希娜说完,见她不动,“我这几天在……”
  “总之,我害谁也不会害赵胜男!”
  宋满冬深深看她一眼。
  转身离开。
  她没回知青点,而是直接找了张大队长,花了十几分说服她。
  张大队长是跟她一同从屋子里出来,出门便叫张兴旺一同去大队部。
  宋满冬回到知青点儿的时候,大队长已经响起了召集人手的声音,还有张大队长的广播。
  “所有人尽快到晒谷场集合,准备抢收小麦!”
  “怎么回事?”赵胜男正要出门,见宋满冬回来,先问她。
  “是大队上也看出天象了么?”
  “我把王希娜的话告诉大队长了。”宋满冬平静道。
  她语气太多自然,赵胜男好一会儿反应过来,“啊?”
  姚娉婷更着急,“不是还没确认真假么?你找王希娜怎么找到大队长那里去了?”
  宋满冬笑了下,“算我想抢功吧,我说这消息是我从县里得来的。”
  “满冬……”赵胜男为难,“应该我来说的。这是我从王希娜那里知道的,我去找大队长。”
  陆许山奇怪,“直接告诉大队长是王希娜说的不就好了?”
  江志农也不解,“对啊,到时候要是假的,也不用咱们承担责任啊。”
  “如果说是王希娜的预言,大队上不会进行抢收。”宋满冬心底早就分析过。
  在这个节骨眼儿,能劝大队长提前收麦子的人可不多。
  赵胜男算一个,姚娉婷勉强可以,其他人都难说,更别提王希娜了。
  她说出这种话,大队上的人第一反应绝对是骗人的!
  “连咱们都不相信王希娜,大队上的人则呢么会相信?”
  宋满冬同她们解释完,“好了,你们也去帮忙。麦种要尽力抱住。”
  赵胜男点着头,还有些担忧的看她。
  “放心吧,我还有另一手准备。”宋满冬告诉她们。
  说着跟她们一起出门,打算去找陈家明。
  陈家明也找过来了,“怎么回事儿?”
  跟着他的还有张兴旺。
  张兴旺虽然不知道什么情况,但他是知道宋满冬跟他爹进屋聊了一会儿,出来大队上就开始提前抢收了。
  “边走边说吧。”宋满冬脚步飞快,“陈家明,你自行车借我用一下。”
  陈家明不放心的跟着她,张兴旺也追了过来。
  宋满冬当着张兴旺的面,便不好说王希娜的事情了,只道,“我现在去找陈敬之,看他那边能不能确认。”
  陈敬之如今也没那么忙了。
  大坝修建工作顺利在夏日前结束,他平日里除了训练外,没什么旁的事情了。
  还担忧部队离开这里之后,他跟宋满冬又要分别了。
  瞧见宋满冬来找他,先是一喜,看到他们三人,才觉得部队。
  “暴雨?”陈敬之听到这个消息,没着急反驳,而是飞快道,“你们等我核验一下。”
  他知道暴雨会带来多大损失,不管消息渠道,都要核验过后才能否定。
  十分钟后,宋满冬听见里面突然响起哨声。
  隔着大门,看到里面忙碌起来,虽然陈敬之还没回来,但宋满冬已经确定——王希娜说的是真的!


第107章 
  ◎收麦、新知青。◎
  几乎确认了下雨的消息; 宋满冬脸色却更难看了。
  即便从现在开始,不眠不休的割麦子,及至明日凌晨; 他们至多能抢回四分之一。
  即便情况往最好的发展走,雨过天晴再暴晒数日,也会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糟糕的情况; 宋满冬都不敢想。
  可只顾自怨自艾是没用的; 当务之急还是先进行抢收。
  宋满冬脑袋飞速思索着; 扭头拜托; “家明,你待会儿去趟公社; 打电话给洪师傅; 帮我请下假。”
  今天若是留下来,明天肯定回不了食品厂,雨也不知道要下几日。
  宋满冬思忖着; “最好是把下周都请下来,不行的话先请两天。”
  张兴旺后知后觉的捋顺了情况,忙说,“帮我也请下假。”
  “行。”陈家明没有推脱。
  他们三个人中自己是最适合的。
  虽然长在河东大队; 但论干农活; 他还比不过宋满冬。
  陈敬之匆匆跑来; “刚刚我去汇报了一下; 传回来的消息不太乐观,具体安排还没出。”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你们先回去抢收; 情况紧急的话; 部队会安排人手去附近的大队帮忙。”
  粮食乃国之根本; 影响深远,万不能轻易放弃。
  宋满冬点点头,没时间同他闲聊,对视一眼,便转身离开。
  陈敬之也回去等待命令。
  到河东大队,宋满冬便去领了镰刀,先奔去她们种的麦田收麦子。
  张兴旺则是找到他爹,将情况转述,而后也投入抢收的行列。
  半个小时后。
  卡车的轰鸣声由远及近,地面都震动着,但收麦的人只在朝前迈步时扫过一眼,便继续低头收割了。
  已是傍晚,山林里的风吹了过来,带着清凉,可大家都挽起袖子,喘着粗气,豆大的汗水从脸盘滚落,热的不行。
  张大队长原本只看了一眼,见车子停下来,把手里的一把麦子放在边上,朝那边走去。
  卡车停好,上面下来的人是刚骑自行车离开的张兴旺。
  他正要去给河西大队通信。
  就算是结仇的大队,也不会在收粮食的时候犯糊涂。
  更何况两个大队姻亲结的多,他们不通知,大队上有些人家也按捺不住,倒不如直接叫张兴旺跑一趟。
  “爹!”张兴旺的脸上带着喜意,“解放军同志说他们已经派人到附近的几个大队的,包括河西大队。”
  说着他又转头看向身侧的男人。
  陈敬之上前冲张大队长敬礼,而后说明情况,“根据气象预测,这次的雨会持续两到三天,很可能是暴雨。
  所以从今天起到下雨之前,这段时间至关重要。”
  “我和我带领的小队成员会在河东大队帮忙抢收。其他大队也是同样情况,不必担心他们。”
  “好!好!”张大队长感激的连声称着。
  他也不迟疑,飞快说了自己的安排,又询问陈敬之的意思。
  重点收割的麦子都在山脚连着河边一带。
  比起山上的麦子,这些地方种的麦子因为地势低,一旦雨水涨起来,很容易被泡根。
  张大队长询问陈敬之也是有原因的,他对这位军人十分眼熟。
  知道他是同宋知青处对象的那位。
  可如今那块儿附近的麦田已经分好人了。
  他给这些军人是就近安排的麦田。
  陈敬之不假思索的应下,叫人带上镰刀,飞快投身其中。
  他们弯腰割麦子的动作也熟练,而且比大队上的人瞧着还轻松一些。
  边收麦还边打趣陈敬之,“营长,你对象呢?”
  “我记得是河东大队,咱们没来错吧?”男人说着冲旁边的战友挤眉弄眼。
  陈敬之板着脸,“不要分不清轻重缓急。”
  “分得清,分得清!”男人嘟囔着,“这不是没耽搁么?”
  说话间,周围已经腾出来一块儿空地了。
  “既然你这么有力气,今晚就别休息了。”陈敬之扫他一眼。
  “就今晚啊,我能干到明晚呢!”男人嬉笑着。
  陈敬之索性朝旁边走了两步,跟他拉开了距离。
  他们是想看热闹,但他是真想跟宋满冬站在一起。
  哪怕不说什么,离得近点儿,一抬头能看见,就觉得干劲儿满满。
  可天灾当前,哪儿有时间去做这些调整,心里想想罢了。
  宋满冬也从村民的口口相传中得了这个消息。
  她仰头看了看高悬的月亮,放下水壶,继续去田里忙碌。
  直到陈家明叫她,才从地里出来,“怎么样?”
  要是洪师傅那边说不行,她明天就得赶在下雨前回食品厂了。
  陈家明叹了声气,“咱俩得问题不算大,洪师傅说可以请一周,下下周再去。”
  宋满冬拧眉,“张兴旺为什么不行?”
  陈家明把洪师傅的话转述给她,“车间里每个人做什么活都是固定的。张兴旺不去,跟他同组的人的人就要多分担一点儿,他请个一两天还好,请假天数多了,难免会叫其他人心里头不舒服,而且还是为下雨这点儿事儿……”
  洪师傅不好多说。
  但陈家明和宋满冬都明白,埋怨之后,张兴旺恐怕也会受到排挤。
  他们其中很多人也难以理解即将到来的暴雨会对河东大队造成的影响。
  宋满冬拧了下眉,“叫他明天回去吧。”
  从长远来看,这是最好的处理办法。
  张兴旺也没有吵着闹着要请假,只是听完陈家明的分析后,有些沉默。
  “别做傻事。”陈家明提醒他。
  如无意外,张兴旺要在食品厂工作几十年,因为这几天叫自己后面处处不如意实在合不来。
  张兴旺勉强笑了下,“我又不傻。”
  顿了下,他又低声道,“真羡慕你跟宋知青。”
  “要是我也有本事,不只是个普通工人就好了。”
  张兴旺握紧了镰刀,说完又道,“我先去收麦,离开之前能做一点儿是一点儿。”
  好似他的话只是随口感慨。
  忙碌到晚上八点。
  大队上举着喇叭呼喊,叫大家轮流开始休息,并且各家多备一餐。
  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干。
  宋满冬拦住回去回去做饭的姚娉婷,“今天还是我来吧。”
  姚娉婷虽然会,但还是慢一些。
  她回去路上又遇到了张大队长,“正找你呢。”
  张大队长请她帮忙,“给那些帮咱们得军人们也做点儿吃的,粮食大队上出。”
  “行。”宋满冬一口应下,又问了人数,便回家做准备。
  收麦子是体力活,这顿饭必须扎实又有油水,不然干不了多久,肚子便又饿了。
  宋满冬做了面条,放在盆里过凉,又准备了一盆浇头。
  叫人送到地头,再给他们打饭。
  先捞上八分满的面条,再打一勺西红柿鸡蛋,汤汁是必不可少的。
  把饭碗递出去时,宋满冬还告诉他们,“不够吃只管来加,面和浇头管够。”
  一碗碗递出去,到了最后一人,她照旧重复着这话,不过这回是瞧着陈敬之的眼睛,还多说了句,“辛苦你们了。”
  “我们应该做的。”陈敬之接过碗。
  看看蹲在另一边的战友,才在宋满冬身旁蹲下。
  他倒是有挺多话想问,但知道自己那群战友耳朵尖的要命。
  而且他们也没太多时间,吃过饭还得继续干活。
  陈敬之吃了两大碗面条,才从宋满冬身边走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