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

第120章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第120章

小说: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上前帮忙提个袋子。
  贺新云没有同她客气,“我待会儿来帮你搬。”
  “不用了。”宋满冬笑着摇摇头,跟贺新云一块儿朝女生宿舍走着。
  贺新云只当她是客气,暗自想着待会儿放下东西跟宋满冬一块儿回来。
  毕竟今天是她们最后一天还能住在一室一厅的房子的日子。
  林厂长已经叫人转告她们了,如果这次还不能交出新品,便要搬到普通宿舍去。
  这里要腾出来给新师傅们住。
  贺新云正想着,乍然听到宋满冬问起,“新云,你为什么来食品厂?”
  贺新云跟洪师傅她们年龄相差十数岁,刚到食品厂几年,应当同她情况差不多,对食品厂没太深厚的感情才对。
  这个问题她一开始就好奇,无奈没机会问,后来又觉得不重要。
  但今天,宋满冬想知道。
  贺新云愣了下,又朝前走了几步,才答道,“食品厂救过我爸妈的命,也救过我的命。”
  三十多年前,第一食品厂曾在最困难的时候,无偿发放食品,让大家坚持了下来。
  而往后的每次难关,都有第一食品厂的身影。
  贺新云低着头,掩去自己的神情,“第一食品厂不是谁的工厂,是我们的工厂。”
  “不过现在不是了。”
  宋满冬仍无法像洪师傅她们那样摇摆、停留,倒是理解了她们的想法。
  不论林厂长这人如何,叫她们同食品厂分开,她们是做不到的。
  宋满冬看着贺新云,犹豫了一下,还是暂且将话咽了回去。
  只在放下东西之后,同她道了别,“我要回东风公社了。”
  贺新云默然片刻,坐了下来,“回去也好。”
  “我听说过东风公社的事,日后有机会,也上那里看看。”
  她同宋满冬相邻,这两年见过许多次东风公社的人来找宋满冬,有大队上的人,也有知青。
  虽只是简短的照面,但她能感觉到这些人感情极好,那时候宋满冬也十分开心。
  “会有机会的。”宋满冬望着她。
  从宿舍出来,宋满冬又去买了五花肉,另挑了只鸡。
  这两年似乎大家都条件好起来了,鸡都比从前肥了许多。
  不过要做白切鸡用鸡不能太肥,宋满冬仔细摸了才带上自己要的鸡回来。
  她还要跟宋瑾做道别。
  宋瑾越来越忙,来找她吃饭的次数已经不多了。
  不过她要离开的话,还是得说一声。
  毕竟这两年河东大队的事情,也没少麻烦他。
  饭菜做好,放进保温饭盒里,宋满冬不停歇的往宋瑾住的地方走去。
  开门的人是刘妈,瞧见她脸上的笑容真切了几分,招呼着宋满冬进门,又说道,“阿瑾这会儿还没下班呢。”
  她已年过六十,瞧着身体依旧十分健朗的模样。
  宋瑾还不放心,过年时,常常要徐清过来帮忙看看。
  徐清没瞧出刘妈有什么毛病,倒是给宋瑾开了半个月的药,大年初一就叫他喝上了。
  宋满冬想着,脸上便是不住的笑意。
  她讲饭菜放好,就听刘妈在客厅里打了电话,叫宋瑾赶紧回来。
  刘妈打完电话,又按着宋满冬坐下,“阿瑾待会儿就回来。”
  “你平日里可不往这边来,今天来肯定是有要紧事儿的,不用跟他客气。”
  “也不算是要紧事儿。”宋满冬先同她说了自己要离开的事。
  刘妈眉头直皱,“你们那个食品厂……”
  宋满冬没说食品厂的事儿,而是道,“我从去年就一直在想回河东大队,这次正好回去。”
  “想回就回吧。”刘妈便改口道,“你这有本事的人,在哪儿都不怕。”
  正说着,宋瑾已经回来了。
  自行车停在院子里,他进门先倒了茶,扫了眼桌子上的饭盒,“无事不登三宝殿。”
  “这回是真的不求你帮忙。”宋满冬帮他打开饭盒。
  刘妈也收拾着桌子,附和着,“赶紧坐下来趁热吃吧,往后想吃到满冬的饭菜可不容易了。”
  “你要去哪儿?”宋瑾说着回忆了一下。
  县城内最近也没什么大动作。
  宋满冬告诉他,“我打算回河东大队。”
  宋瑾这才放心吃饭,“那这确实是最后一顿了。你不来,我也要找你呢。”
  刘妈惊喜的看他,“难不成?”
  宋瑾点点头,“我要调到市里了。后天下午就要过去。”
  “怎么这么急?”刘妈不解。
  交接一般来说都得一个月左右呢。
  宋瑾只道,“再过一个月就是麦收了。”
  宋满冬猝不及防得了这个消息,感慨之余,也替宋瑾高兴。
  他这两年确实做了不少事儿,升迁是应该的。
  辞别宋瑾,最后一件事便是去厂里辞职了,顺便转走自己的关系。
  宋满冬刚提辞职,林厂长还当她是为宿舍的事情赌气。
  放着食品厂这么好的工作不要,回大队上吃苦?
  林厂长不受她威胁,“满冬,你可得想好,走容易,但再回来可就难了。”
  宋满冬笑着说,“厂长放心,我不打算回来。”
  林厂长本就不喜欢这种忤逆自己的性子,加上最近研发车间有新人流入,更不打算挽留宋满冬,一抬手便批了,“行,那我就在这里祝你一帆风顺。”
  “借厂长吉言。”宋满冬客客气气的谢过,出门办手续去了。
  给她办手续的人事部干事还是当初帮她办理入厂那人,接过宋满冬递来的材料一愣,“宋师傅,怎么就要走了?”
  她左右看看,举着纸挡住脸,小声问,“是因为厂长么?”
  宋满冬想了想,摇摇头,林厂长算是一重原因,也还有另一点。
  “我朋友种的葡萄枝挂果了,请我回去吃呢。”
  “啊……”女干事眨眨眼睛,“可在厂里上班也不耽搁吃葡萄呀。”
  宋满冬只说,“还是有一点儿影响的。”
  看她不愿多提,女干事遗憾的登记起材料,“我一直在等你的新品呢。”
  “你做的鸡蛋糕我家里人可喜欢吃了!还有那个南瓜面包,我妈买不到还想自己做的呢!一次没成功不说,害得我吃了好久的南瓜馒头,脸都吃黄了。”
  宋满冬听着笑笑,从她手中接回自己的材料,才道,“我是不在食品厂做了,不是往后都不做了。”


第119章 (一更)
  ◎72年夏。◎
  宋满冬前脚辞职; 还没出食品厂,陈家明就得了消息追过来。
  “你要辞职怎么不跟我说?”陈家明气势汹汹的质问。
  前几日他还跟宋满冬一块儿骑车回河东大队呢,路上也聊起来了厂里的事情。
  宋满冬不是冲动的人; 这么大的事儿不可能一脑热就定了,必然是先前就有想法。
  他自问两人没闹过什么不快,宋满冬却在这样大事上瞒他!
  宋满冬先解释道; “辞职这事我原先就在考虑; 正巧厂长催我们给新人腾地方; 我便顺势辞了。”
  “一直没跟你说; 是因为我还没拿准主意。我怕你受我影响辞职,也犹豫该让你留下还是同我一块儿离开。”
  陈家明脸色缓和下来; 但仍有些不满; “这有什么纠结的?”
  “你跟我不同。”宋满冬摇摇头,“你如今工作清闲,工资稳定; 正是过的舒心的时候,哪里能叫你辞职?”
  跟研发车间不同,陈家明他们部门是为数不多没有受林厂长影响的地方了。
  盖因林厂长上任伊始,市场部的主任就瞄准风向; 飞快投诚; 带着陈家明他们成为第一批追随林厂长的人。
  陈家明曾私下里同她讲过部门里的想法。
  他们戏称; “林厂长比老厂长好糊弄多了。“
  “从前要调查研究大众的想法; 现在只要看林厂长的想法就行。”
  这群人精,能干也能混。
  老厂长在时,他们总能为厂里带来新惊喜; 虽然厂里的人很少能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能力; 但他们也没为此不平过; 依旧兢兢业业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现在跟着林厂长也混的风生水起。不计成本不管民意,尽捡着林厂长喜欢的推,若是卖的不好,便是别人没眼光,总不会是林厂长的错。
  不用到处跑,也不用费劲儿调查,只需要吹捧一下林厂长就行。
  不论厂里盈亏他们工资都是照发的,如今说他们部门是肥差也不为过。
  “可我回河东大队,是想做点儿别的事。要是你能同我一起,再好不过了。”
  宋满冬如实说着自己的想法,“旁人我不放心,能放心的几个没你脑子活。我私心是想你一块儿回河东大队的,可我又怕给不了你跟食品厂一样的条件。”
  她能信任的诸如赵胜男几个,人品是没问题,但要是想叫她们赚钱,就难了。
  这几个如今都还在倒贴钱呢。
  河东大队的人更不行,见的少,又总想着落袋为安。
  只她一个人撑着,怕是劳心劳力,最后也赚不了太多钱。
  所以她心底还是想陈家明来帮忙。
  可陈家明跟她不同,她是与林厂长理念不合,又在研发车间生出了野心,才会想拼搏一下。
  陈家明没受到压迫,却叫他放弃如此轻松惬意又稳定的工作,去赌一个不定的未来,实在有些为难人。
  陈家明听过之后,倒没有太纠结,干脆利落道,“我跟你一块儿回河东大队。”
  “你早该跟我说的。”陈家明,“我早就觉得食品厂这工资分配不合理,就应该干多少活分多少钱。”
  “更何况,我孤身一人,可没那么多顾虑。”他说着又露出个自信的笑,“能做大做好就做,不行就再找个工厂上班。你担心张兴国还行,担心我就没必要了,还怕我找不到工作啊?”
  宋满冬思索过后,跟着露出个笑,“也是。”
  她陷在旧时的思维里,也就忘了他们都今非昔比。
  “不过你也不用着急辞职。”宋满冬又同他道,“我现在有个大致想法,要回去同大队长他们商定。估计要再过几个月才弄起来,你先在这儿过段清闲日子,往后就有的忙了。”
  “行。”陈家明脑子一转,欣然同意。
  宋满冬等到工人下班,又将一些带不走的东西送给了牛若真。
  这两年虽然没见过几次面,但当初同为室友的情谊还在。
  牛若真又不是讨人厌的性子,宋满冬乐得交个好。
  牛若真欢喜的收下,又奇怪她为什么要清东西。
  待知道宋满冬辞职后,没控制住声音,“你疯了!”
  引来室友的频频探望,牛若真这才再次压低,脸上带着不赞同,“厂里虽然有变动,但影响不到工人。”
  “就是做跟我一样的工人,也比回大队上好啊!那里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她是这辈子都不想回去。
  宋满冬知道她们想法不同,毕竟大家的境遇不同。
  若是三年前,有人对那个还在拖拉机厂上班的她说,有朝一日,她会辞掉稳定体面的工作,跑去大队上搞什么小加工厂,她只会觉得荒谬。
  傻子才放着这样的好工作,跑去胡搞。
  可现在的她,却觉得河东大队才是自己最好的选择,是能给自己无限底气的地方。
  宋满冬对着牛若真笑笑,“我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道理,不用替我担心。”
  “河东大队比你想象的更好,将来有机会,我请你到那边待上一段时间,你就知道了。”
  牛若真脸上露出抗拒的神色。
  她初下乡的那段经历把她弄出了阴影,现在不论宋满冬怎么说,她都是不肯去的。
  宋满冬也不强迫她改变想法。
  或许对牛若真来说,留在这里是更好的选择。
  同牛若真分别,她才将轻简的行李放在自行车上,骑车追着夕阳往河东大队赶。
  夏日天长。
  在最后一丝阳光消散前,宋满冬也赶回了河东大队。
  骑到河东大队农田的范围内,她速度便已经降了下来,目光扫过两边丰收的盛景,才又加速前行。
  河东大队如今变化极大。
  麦田里种的是北方研究所研究的麦种,如今已是第二年,又有肥料加成,穗大饱满,麦穗向下垂着,一眼就能瞧出里面麦子的分量。
  今年无疑又是大丰收。
  宋满冬回来的时候,正赶上赵胜男她们吃饭。
  寻常人家是不会吃这么晚的,都要赶在天黑之前吃完把厨房收拾好,免得再费油灯。
  不过他们几个人忙的很,常常拖到天黑才能闲下来。
  今日也是,正慌慌张张的朝堂屋里端着饭菜。
  还伴随着指摘声,“就这么点儿饭,够谁吃?”
  “没做你的,你要吃自己想办法。”姚娉婷不客气的声音跟着响起。
  宋满冬从车子上下来,疑惑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前头那道声音是陆许山的,可他不是上大学去了?
  她推着车子进门,正忙碌的人转过头来。
  姚娉婷惊讶极了,“满冬,你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赵胜男也跟着探头,“出什么事儿了么?”
  宋满冬想了想,“说来话长,吃过饭再说吧。”
  她把东西放好,又奇怪的问陆许山,“你怎么回来了?”
  “我们放暑假了啊。”陆许山理直气壮。
  宋满冬虽然没读过大学,但河东大队有在读的人,“可张兴旺暑假也没回来。”
  陆许山面不改色,“学校不一样吧。”
  姚娉婷撇了撇嘴,“张兴旺是巴不得住在那儿多学一点儿,他怕是刚说了放假,当天就跑了。”
  陆许山的厌学程度,没人比她更清楚。
  这倒也能说得过去。
  宋满冬没多想,跟其他人一样接受了这事儿。
  只顺嘴问了句他怎么不回家,被陆许山给糊弄过去了。
  饭桌上又多了个人,饭菜更不够吃了。
  好在如今正是果蔬繁茂的时候,菜园子里走一圈,又多出来几个菜。
  等大家齐齐上桌,天色彻底黑了,唯有蝉鸣声还么停歇。
  宋满冬等吃完饭,才说起来自己辞职的事情。
  比起牛若真,赵胜男她们的反应就淡定多了,在听说她打算试着在河东大队搞一个食品加工厂后,更是积极赞同。
  不过随之而来的,还有别的问题。
  这座院子分两个卧室,原先她们四位女同志住在一屋是刚刚好,后来宋满冬走了,又住进来了王希娜。
  平日里宋满冬回来挤一挤还是能睡下的,但要是日日都挤着,未免有些太叫人憋屈。
  宋满冬刚说自己明日找张大队长商量事情的时候,顺道再租一个院子。
  赵胜男迟疑过后,开口道,“还是凑合一下吧。”
  宋满冬的目光落在了赵胜男身上。
  “其实我也有事情要说。”赵胜男掏出了身上的信,“我一直没想好怎么说。”
  姚娉婷反应极快,“上周赵奶奶寄过来的信?赵奶奶说了什么?”
  赵胜男本就是要跟她们讲这件事的,只是有些不知从何说起,想了想,直接把信拿给她们看。
  宋满冬凑过去也看了眼。
  原来赵胜男那对不靠谱的父母,后知后觉的想起来了这个女儿,又再得知赵胜男做的事情后,把她推荐去了“五七”干校。
  跟她们普通的下乡不同,干校大多是知识分子和干部待的地方,那里既有军事化的管理,又有农民的劳作,还兼具学习。
  真算起来比她们下乡累多了,但对赵胜男来说,却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干校人员流转,今年开始,已经有不少人从里面出来到了地方开始做干部。
  宋满冬扫过这些讯息,便看向了赵胜男。
  这简直是为赵胜男量身定做的地方,以她的信念和能力,绝对能从其中走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