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

第75章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第75章

小说: 美食发家从七零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车铃声消失,敲门声响起。
  姚娉婷纳闷,“换邮递员了?”
  之前的可是隔着远远的就喊起来了。
  她放下韭菜,一拉开门,就看到个陌生的中年男人。
  姚娉婷疑惑了下,客气问他,“叔,你找谁啊?”
  “哦,我找宋满冬宋同志。你也是下乡的知青吧?”唐忠路满面和煦。
  姚娉婷早知他做的事儿,双手扶着门给他个闭门羹。
  只是教养不许她这么做,便态度不怎么好的回着,“不是下乡知青还能是什么?”
  “你等一下,我问问满冬要不要见你。”
  唐忠路还冲她笑,“劳烦你了。”
  姚娉婷可不吃这一套,撇撇嘴朝厨房走去。
  瞧着她的背影,唐忠路心中暗自摇头。
  也不知道胡保国到底怕什么,这些年轻人,好懂的很。
  宋满冬听姚娉婷描述完唐忠路笑的奸诈,不怀好意,无奈摇头,“我去看一下。”
  照了面,宋满冬没请他进来,脸上也没带笑,“唐主任找我是想做什么?”
  “这有些话外面不方便说,咱们进屋说去?”唐忠路没因她的脸色变脸,声音温和。
  宋满冬没动,“我没什么事儿是不能在外面说的。”
  唐忠路眼底闪过一丝恼怒,他愿意放下姿态,来这个破地方,可不是真的怕了宋满冬,没想到宋满冬还拿腔作态。
  想到亲家和女儿的情况,他才忍了下来。
  且等过了这段时间……
  修完水渠,年后宋县长可就要回县里了。
  到时候宋满冬就算有心攀附求助也找不到机会。
     宝 书 网  w w w 。 b  a o s h u 7 。  c o  m 
  唐忠路心底念头眨眼过了许多,开口却半分不泄露,“宋同志,你不必对我这么大敌意,我这趟来是真心想对你表示歉意的。”
  “我爱人跟你吵架的事儿,我也听说了,她这人就是事儿不过脑,尤其是闺女嫁了人之后,一个人东想西想的,神经兮兮的,有时候说话就是得罪人。”
  “这事儿你不用道歉。”宋满冬也客客气气的回敬,“毕竟她当时说话难听,我说话也不好听。”
  宋满冬看他噎住,又说,“要是没别的事儿,我就回去继续忙了,我们大队上的知青生活也不容易。”
  还没说到正事儿呢,唐忠路可不愿离开,他只好又道,“柿子的事儿也不是我针对河东大队。
  你手艺好,也能看的出来,食品厂的柿子干味道不行,确实是卖不动,一早就打算少收点儿柿子的。”
  “我太忙把这事儿给忘了,结果别的大队来的早,收多了,那只能不要河东大队的柿子了。总不能图一时意气,叫厂里亏钱。”
  唐忠路叹声,“这事儿确实是我疏忽,我的错。”
  “后来我就怕这事儿对河东大队有影响。这几天一直在想该怎么解决,没想到你先帮了我的大忙。”
  宋满冬心想,他人是不怎么样,脸皮倒是够厚的,这种话也能说得出来?
  唐忠路脸上是一会儿懊恼一会儿庆幸,丰富多彩。
  他又说,“那我也不能叫你白忙活。这是我前几天出差带回来的特产,不是什么贵重东西,但想着对咱们没去过南边的人来说,也挺稀罕的。”
  唐忠路说着,把自行车上挂着的东西拿下来,朝宋满冬脚边放。
  “唐主任,礼就不用了,我可没帮过你的忙。”
  宋满冬挑破他的话,“我是在收拾自己的烂摊子,谁得罪的人谁收尾。”
  “嗐,哪儿有什么得罪不得罪的。”唐忠路一摆手,“大家都有疏忽的时候,发生一点儿小摩擦,很正常的。
  这点儿小事儿,不值得一直放在心上。”
  “哎呦,忘了说。”唐忠路一抚掌,“我已经跟我们厂长谈过了,之后我们食品厂的柿子干、柿饼都拿到县城卖。
  供销社只买你们河东大队的柿子干!”
  他瞧着宋满冬的脸色,一边想着宋满冬贪得无厌,一边又加码,“我知道这都是亡羊补牢,要是没有宋同志你,肯定要酿成大错的。”
  “到时候我们食品厂跟河东大队关系僵起来,我这采购主任也免不了受责难。”
  “你帮了我大忙,我给再多就是应该的。”唐忠路嘴上说着,“我在这里对你做个保证,明年河东大队的柿子,尽管交给我们食品厂,要是有别的东西也卖,也可以拿来,我全都收!”
  “宋同志你还有什么其他想法只管提,我能做到的我都答应,做不到的我帮你尽力争取。”
  宋满冬垂眼权衡了会儿,“唐主任你给的条件都挺有诚意的,我没什么别的要求。”
  “既然是误会,那也不用跟我道歉,咱们算作扯平,东西还是你拿走吧。”
  唐忠路,“这一点点儿特产,就不用推来推去了。”
  他确认道,“宋同志,你真没别的要求了?也不会再同别人说起咱们之间的误会?”
  宋满冬到这会儿才确认。
  唐忠路为的是宋县长来的,她跟宋县长不熟,这会儿也没必要狐假虎威,端着姿态。
  唐忠路这人心眼小,要是日后叫他知道了,指不定会再生什么事端。
  她脸上带了笑,“放心吧,唐主任,我不会在宋县长面前乱说话的。”
  “我一个小小知青,都没有往县长面前凑的本事。”
  唐忠路想的也是,不过还是吹捧着,“宋同志你谦虚了。就凭你的手艺,早晚是宋县长面前的红人,到时候我们还得多仰仗你呢。”
  “不会的。”宋满冬只笑笑,不接着话说太多。
  见唐忠路扶着车子立起来,把东西挂在了他车把上,“唐主任,你的东西你收好。”
  目送唐忠路离开,宋满冬才关上门,脸上的笑意淡去。
  “满冬,你厉害啊!”姚娉婷冲她竖起大拇指,“这个唐主任都来对你赔礼道歉了!”
  “他可不是因为我才来的。”宋满冬摇摇头,“他怕的是宋县长的权势,至于那些话,说的漂亮而已。”
  “明年的事儿今年说再多也是白说。”
  她也有想说的话,没说出来,也没必要说出来。
  做出来比说一百句都有用。
  她会培养人接手柿子干、柿饼,她要食品厂的柿子生意往后每一年都被压着。
  终有一日,她会叫唐忠路后悔,但不是因为怕得罪宋县长,而是后悔招惹她。
  骑车回公社的唐忠路心里骂骂咧咧。
  山路不好骑,颠簸的很。
  这一趟真是叫他受罪。
  骂完之后,看见自行车把手上挂着的东西,唐忠路又发出一声嗤笑。
  宋满冬还是太年轻了。
  年轻人啊,误把清高当命看。
  不过看她的样子,确实跟宋县长没攀上关系。
  也正常。
  会做饭的厨子那么多,宋县长又岂是哪个都能瞧上眼的?
  宋满冬也没想过去攀附宋县长,靠人不如靠己。
  包了韭菜盒子,又抽空去食堂看了眼,确保柿子干没出问题,才回来开始炸东西。
  炸东西是要多放油的,宋满冬很少做,实在是他们太穷了。
  照着他们赚的工分,一年到头也不可能炸一次东西。
  这回还是想着修水渠时间跨度长,不给他们补点儿油水,人早晚要倒下的。
  韭菜盒子炸上,陆许山便提着一网兜小虾小鱼回来了。
  热腾腾的菜盒,刚出锅,就进了他的掌心。
  宋满冬也没厚此薄彼,掰开每人分了半个先叫他们解馋。
  韭菜最好是趁着第一回 出锅吃,回锅味道就差许多了。
  地里现割的韭菜是又鲜又香,配着完美搭档粉条鸡蛋,牙齿穿过薄薄的饼皮,一口将这些包圆,嘴里尽是热烫的香味儿。
  姚娉婷烫的直吐气,却还一口接着一口,“要是能天天吃这个,我愿意天天修水渠。”
  宋满冬笑道,“那这水渠得是金水渠。”
  不然可管不起她的伙食费。
  又过几日。
  不知是不是这些炸物的功劳,姚娉婷他们勉强坚持着,可宋县长却倒下了。


第82章 
  ◎棉花被连同被套一十二块五。◎
  宋满冬是听姚娉婷提起来的; 口吻中带着感慨,“没想到宋县长瞧着瘦瘦弱弱的,竟然能坚持这么久。”
  赵胜男; “要是咱们一来就去修水渠,可不一定会比宋县长坚持的久。”
  姚娉婷她们一开始做的是掰苞米,还能坐着; 就是手臂累点儿; 但修水渠可就麻烦多了; 全是力气活; 还要走来走去。
  哪怕已是十月末,太阳见不着几回的天; 衣服也常常被汗打湿; 什么发型形象更是维持不了。
  甭管是谁,下了坑,都一个狼狈样。
  姚娉婷听着便自喜; “咱们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啊。”
  “是啊。”宋满冬心知她们差的还远,跟宋县长比就是矮子里面挑高的。
  河东大队同龄的姑娘都打小干活的,力气大,不止是农活; 家里的活也熟; 样样都能做。
  她们想追上; 没个几年不可能。
  不过姚娉婷她们能坚持下来已经不容易了。
  宋满冬鼓励着; “将来不用家里帮忙,咱们也能在大队上养活自己。”
  “这么苦的路走过来了,往后到别处也不怕。”
  “你不用学着胜男给我们画大饼。”姚娉婷笑嘻嘻的揽住她; “往后苦也好; 甜也好; 大家在一起我就觉得没什么过不去的。”
  宋满冬却没顺着她的话说,“我们不会一直在一起的。”
  姚娉婷一愣。
  “我们聚在这里,不是为了在河东大队上过一辈子。”
  宋满冬提醒她们,“你们来是想帮扶河东大队,志愿建设农村的,真做出了事业会离开,碌碌无功也该离开。”
  她的话过于平静,近乎冷漠。
  姚娉婷握拳,“我们肯定要干上一场再离开,可不能白吃这么多苦。”
  “有志者事竟成。”赵胜男信心满满,“更何况咱们种下的种子已经发芽了,还用担心一无所获?”
  “那至少要等这一茬麦子收了再走。”姚娉婷点着头,又问,“满冬,你呢?”
  宋满冬不做犹豫,“我?我肯定是有机会就要回城的。”
  姚娉婷惊讶了一瞬,很快反应过来,“也是,你本来就有工作,前途大好。回城肯定也不差,耗在这儿等着埋没你了。”
  赵胜男纠结着,旁敲侧击的试探,“河东大队是穷了点儿,但满冬你这么厉害,在哪儿都能发光发热,回不回城对你来说都一样吧?”
  不等宋满冬回答,她自己先憋不住了,“要是陆许山想走,我绝对不劝他,可我是真的舍不得你。”
  陆许山虽然脑回路不太一样,但这话还是能听懂的,“那我走?”
  姚娉婷看他一眼,“有本事你就走。”
  陆许山她是不担心的,但宋满冬一点头,她就知道肯定能走。
  陆许山想来想去,离开河东大队还是靠他爸。
  但他爸是吹锣打鼓送她下乡的,绝不会出力把他弄回去。
  想到这点,陆许山难得忧郁。
  被他一打岔,严肃的氛围不复。
  赵胜男心里不舍,但也知道不该勉强,释然笑道,“要是真有机会,肯定该你先走。”
  “你要是心不在这儿,人在这儿也没用。但你要是记挂着河东大队,在外面说不定还能帮上更大忙。”
  “朋友之间的忙我肯定会帮。”宋满冬只说。
  河东大队的只能看情况。
  不等赵胜男跟她探讨起来,宋满冬先掠过这话题,“都还是没影子的事儿,不说这个了。”
  “过冬的被子棉衣你们都有准备了么?是家里寄过来?”
  赵胜男扭头,跟姚娉婷面面相觑。
  北方天冷的快,一入秋,气温就急转直下。
  仿佛昨天还艳阳高照,今天地面便覆起了白霜。
  往后是一日比一日冷。
  河东大队又不比市里方便,市里哪怕到了落雪的时候,想买被子还是能买得到的。
  东风公社的供销社却是小的可怜,别说被子,连衣物、布匹都少见。
  等觉出冷了要加被子,也只会是翻山越岭的走过去,两手空空的回来。
  往年还真没注意过这些事。
  赵胜男回忆着,“棉衣我好像带了一件。”
  姚娉婷已经记不得带了什么过来,风风火火的去翻自己的行李。
  一通检查后,姚娉婷还找到了条红底的毛毯,喜不自胜,“我正觉得晚上有点儿冷呢。”
  她将毛毯铺上,又把棉衣拿出来等出太阳的时候晾晒,至于棉被,少不了要跟家里人商量怎么办。
  毕竟他们钱还能凑,棉花票却是没有多少。
  宋满冬是不用烦恼这些的,她来时就将东西全带上了。
  一来宋康平可不会想到要给她寄东西,二来她也不习惯伸出手来问别人要,更不想麻烦别人。
  下乡前花大钱采买过一通,差不多都备齐了。
  瞧着行李,宋满冬便想起来陈敬之。
  这段时日她忙的厉害,尤其是柿子干还在晾晒,没送出去卖之前,精神一直绷着,闲下来脑袋里想的也是柿子干。
  跟陈敬之见过两面,却是想不起来聊了什么。
  正想着他,他便来了。
  宋满冬惊讶看他。
  陈敬之也惊讶,“今天不忙了?”
  宋满冬看他的神色可不像是高兴,“你这么看我,是想我忙?还是不想我忙?”
  陈敬之仔细观察了她的脸色,才笑起来,“我当然是想你不忙的。
  可你要是不忙,我又怕是出了什么意外情况。”
  柿子前后的波折他已经从胜男那里打听到了,先有陈家明被举报,跟着又来了食品厂针对。
  陈敬之现在都提心吊胆的,生怕自己没过来的时候,又出了什么状况。
  明知宋满冬要忙着做柿子干,但他一有空还是赶紧来了。
  今日宋满冬还有心情同他闲聊,“现在看来,是没什么问题了。”
  宋满冬点头肯定了他的想法,“差不多都解决了。”
  王喜娟和平男越做越熟练,柿子削的又快又漂亮,捏柿饼也能把握好程度。
  宋满冬便把柿子的事儿托付给了她们,自己准备起过冬的东西。
  只每天去一次看看情况,心中留底。
  不管明年唐忠路还收不收他们的柿子,河东大队都有充足的底气应对。
  除了王喜娟她们,另一重保障便是陈家明。
  自打他去过市里卖了柿子干,在大队上的人缘便好了起来。
  也没什么人抓着他投机倒把的事情不放,大家关心的都是市里的情况,和他们的柿子干真有那么受欢迎?
  陈家明初时应对还有些无所,现在已经如鱼得水了,更是跟张兴旺称兄道弟起来。
  他本就脑子活,胆子也大,从黑市帮她买东西转到光明正大的帮河东大队卖东西,反倒是更上一层了。
  最为这事儿不平的也只有陈小婶儿和陈家人了,只是同宗族的长辈不插手。
  张大队长倒是管了,也说了,“家明,这好歹也是你长辈,不能没大没小的。”
  陈家明在他面前都一一点头,回去却照旧我行我素。
  陈小婶儿再找上张大队长,张大队长也只能摊手,“我这不是不管,是管不住啊。”
  陈小婶儿还想叫他把陈家明这个临时挂名的大队干事撸下去。
  张大队长又拿出还在捂霜的柿饼做理由。
  态度是给到位了,但一圈折腾下来,陈家情况还是如旧。
  宋满冬把这些事儿都讲给了陈敬之。
  陈敬之听的津津有味儿,末了才道,“这些做了几十年村长、大队长的人,比公社县城那些干部厉害得多。”
  宋满冬也十分赞同。
  她年纪小的时候,生活在大队上没这么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