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诈妻攻略 >

第20章

诈妻攻略-第20章

小说: 诈妻攻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阵子实在太憋屈了。

    真是的,相个亲游个泳就穿越了。从此父母亲人朋友相隔不知道多少个时空那么远,这已经够难受的了。

    可穿越以来,先是被扣上魅惑太子的大帽子丢进了咸宜观,再遇上胖丫这样的极品室友,然后又被老千们看上了。

    终于挣扎出来,好不容易整了点儿家底,半路上又来一出劫匪惊魂。到了肃州,连张文娟这样的人也要作威作福小样儿,想欺负我保证不打死你就是了。

    在庄夫人和夏拔山先后对夏小冬的行为表示支持之后,这心情就愈发好了。

    然后夏小冬想起来,还有正事儿没办呢。

    所谓正事儿,就是要将那位雷先生找过来。

    说不定这位姓雷名锋呢。

    雷锋,不对,是雷雄先生,其实很好找。老周很快便问清了消息,将人请了过来。

    面铺事件之后,雷雄因为挨了唐三爷的打,就委顿在旁边喘气,并没有离去。后来被官差录了姓名住址才放了走当然汤药费和精神抚慰金是没有的。

    因为要见外男,这次夏小冬没有带玉容,而是找了大弟,也就是庄夫人所生的夏军威一起见客。

    与上次在面铺见到的不同,雷雄将自己好生收拾了一番。头发梳得很整齐,浓密的胡子也仔细修剪过,甚至还穿了一件人模狗样的长袍,看起来有几分斯文的意思。

    “原来那日便是夏姑娘。”见到夏小冬的时候,雷雄眼睛一亮,一下就认出了夏小冬。

    “嗯。”夏小冬点了点头,顺口介绍了一声夏军威,便直奔主题:“今日请先生来,是有事情请教。”

    “不敢不敢,姑娘请问。”雷雄连声谦逊,不过态度不卑不亢,并没有一般小民常见的局促之态。

    “之前先生曾说,是做瓷器的。”夏小冬微笑道:“我对这个很好奇,想打听一下,瓷器是怎么做的。”

    原来是这个。

    看来大概是小姐清闲无事,故此好奇问问。

    “其实我不是瓷工,”雷雄先解说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家里在城东开着瓷窑,因为家父的名字里有个春字,所以就叫做春窑。只是我从小爱这个,经常自己动手。日子长了,还有个小小的名号,称作匠人。”

    雷雄失望地发现,对面的姑娘对匠人这个名字毫无反应。

    须知,在陶瓷界,匠人大师这个名字可是响当当的

    要是被人知道,匠人大师在小面铺里多管闲事,被人痛殴了一顿,不知多少人会心痛万分只怕唐三爷多死几回都不够。

    幸好那日的伤都在身上,脸上看不出来,故此雷雄都没跟家里说。

    “瓷器是用瓷粉捏出来的么”夏小冬故意问了个白痴问题。

    雷雄一下子笑起来,声音浑厚如钟。这大家子的小姐真有趣,难道面食是面粉捏出来的,瓷器就是瓷粉捏出来的么

    “做瓷器得有合适的粘土、瓷砂和石料。不同地方产的材料、不同的配比,做出来的效果都不一样。比如这粘土,用量很大,咱们肃州城东郊外就有所以我家才在此设窑。但是别的东西就要从外头运来,比如长石就是从岐阳山买来的”

    说起制瓷,雷雄滔滔不绝,从用料到选材,再到制坯烘干绘图入窑成型等等,真真儿是如数家珍。

    夏小冬听得津津有味儿,这可是原版的古代制瓷技术,等闲听不到的。

    不过夏小冬并没打算去做瓷器,虽然她肚子里有很多现代的制瓷配方夏小冬所学专业是应用化学,这可是一门极其实用的学科。

    雷雄并不担心夏小冬会抢他家生意,实在是指挥使和瓷器业务关系太远。

    做官的当然不会全靠俸禄过日子,亦有许多灰色收入,涉商的更是不在少数,但一般都是拐着弯的入股,不会直接去经营。

    若是夏指挥使真的有意插一脚,雷雄其实还蛮欢迎的。

    后台不怕多嘛。

    “制瓷这一行,是不是需要很多人啊”夏小冬微微歪了歪脑袋,很天真的问道。

    “那当然了。”雷雄笑道:“运来的材料都是粗料,需要碾碎、配重、过筛,有的还要预烧,之后制坯、拉坯、印坯每样都要好几道工序,入窑上釉更是精细活儿,林林总总算起来,有六七十道工序呢,每道工序都要人来干。”

    “那太好了”夏小冬拍手道:“如今灾民渐渐在城外聚起来了。既然你们需要这么多人,岂不是正好请些灾民来干活,以工代赈,你们有了人做事,灾民们也有个活路。”

    “啊”难道指挥使家的小姐找自己过来,是要帮忙赈灾雷雄的脸黑了几分,为难道:“这些活计都要熟手才能做,那些灾民未必干得了。再说,我家本来已经请了好些工人了,总不能为了让灾民有活儿干,将原来的人赶走吧。”

    小姐们还是呆在绣楼里比较好呀,这些赈灾的事儿,就别掺合啦。

    “那要是另外再新起几座窑呢”夏小冬并不死心。

第四十八章 灾民难题

    

雷雄认真想了一下夏小冬的问题。

    事实上,城外灾民渐渐聚集,对雷家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官府设了粥棚,但只能让灾民们不饿死,而且还不知道能支撑到何时。

    这些灾民,妥妥的都是不安定因素。

    没法子,生死关头,好人也能挖掘出狼性来。

    雷家的瓷窑在城外,躲都没地方躲去。只是幸好是瓷窑,既不能吃,也不能穿,所以目前尚能自保。而离得不远的史家农庄,早已被抢得涓滴不剩,连地里的蚯蚓都被挖出来吃了,护庄的壮丁更是被打得抱头鼠窜。

    这些饿红了眼的灾民,保不齐晚点儿就会对雷家下手啊。听说之前在兖州,就发生过灾民劫持富家子弟,要求城里的亲眷用粮食赎人的。

    灾年堪比乱世。也就是肃州,从前曾经过战乱的,城墙高且厚,如今封了三边城门,只留南门出入,且有重兵驻守,才拦住了灾民不让进城。

    若是能建新窑,收容一部分灾民做工,那雷家的形象就会高大起来,至少不会成为灾民攻击的对象了。

    “建新窑当然可以多请人。”雷雄头疼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可是如今很难买到粮食,城里的粮价涨得不像样,而且还有价无市。家中的存粮也不多,只怕灾民只要粮食不要银钱呢。”

    “好吧,”夏小冬点头:“情形我知道了。如今有件事,请先生帮帮忙。”

    夏小冬从袖子里拿出一张事先写好的纸,递给了雷雄。

    其实请雷雄做的事情很简单,只要按照纸上所写的材料和步骤去操作就行了。

    雷雄看着纸上的材料,石灰、粘土。很常见很便宜的东西。将这些东西又是磨又是搅又是烧的,搞什么鬼之前这小姐问了许多瓷器的东西,难道是什么新配方

    一念及此,雷雄的心思也有了几分火热,当即应了下来。

    “别忙,”夏小冬回头示意军威将门口的一个袋子拿过来:“凡是单子上有圆圈标记的地方,就要加这个,用量上边有写。”

    雷雄接过袋子用手捻了捻,登时络腮胡子都翘起来了。

    新配方,绝壁是新配方。看人家这保密的,材料都磨成粉混在一处,根本看不出来有什么。

    保密没关系啊,应该的。若真是有了新配方,那可是商机无限。

    雷雄兴冲冲地走了。

    夏小冬却一时没有离去,坐在原位冥思苦想。有银子也买不到粮食。这是早就能够预见的事情。

    但实际上,夏小冬知道,肃州城里是有粮食的。

    “不行不能动军备粮仓”坐在中间的中年男子斩钉截铁地说道。

    “如今已经开了广惠仓赈灾,可灾民还在不断涌来,若是不动军备粮,顶多只能支撑十日。”左侧的青年男子丝毫不为所动:“张知府难道认为,这些灾民十天之后就会自行离去”

    “本官承朝廷恩典,既然就任知府一职,便要护着辖下子民”张知府一向自命美髯公,留着长长的胡须,此时颌下的长须跟着他激昂的话语飘动,颇有几分气势。

    “只护着辖下子民”宁俊武猛地站起身来,怒道:“你自己都说,承朝廷恩典,那么自当为朝廷分忧这些灾民虽说是外省逃荒来的,难道你就能坐视”

    “国家自有政策,”张知府分毫不让:“广惠仓便是为备荒赈灾而设。本官已经开仓放粮,连府衙的轿班都遣去维持粥棚的秩序了。你还想怎样没有战事,想开军备仓,不可能”

    “你这是逼着灾民过境劫掠啊”宁俊武气得耳朵都红了:“一旦挑起边衅,战事无情,何人能知会发展到何等地步,后果堪虞”

    “是啊,若真是有了战事,可战备粮没有了,拿什么养兵丁去打仗这责任你负得起么”张知府冷冷道。,宁俊武一时气结,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夏拔山。

    这里只有他们三位,知府张伯安、指挥使夏拔山、赈灾特使宁俊武。

    一文一武一特派,便是如今肃州紧急赈灾领导小组的成员了。

    夏拔山见宁俊武看过来,只是耸了耸肩,将双手一摊,表示张知府不松口,自己也没辙。

    朝廷讲究制衡之道。兵权在武官手里,那么粮食就在文官手里。这等于给武官加上一只掐脖子的手再厉害的队伍,没有辎重粮草,也是没可能发挥战力的。

    宁俊武没能找到同盟,只能耍横了:“反正若是广惠仓没粮了,问题还没解决的话,我就带着亲兵,亲自去砸战备粮仓的门我倒要看看,谁敢拦着我”

    “你打算靠你们这三二十人搬走那么多粮食”张知府冷笑道:“我倒要看看,谁敢帮你们搬到时候我也亲自过去,真要搬,就从我的尸体上踩过去”

    别说,张伯安一个文人,说话颇有几分武气,还是相当霸道的。

    开仓放粮是能硬来的么其中涉及无数环节。就算宁俊武仗着身份尊贵,硬是闯进粮仓,还是搬不出米来。

    话已经说僵了,张知府扫了一眼另外两人,甩了甩袖子,将双手背在身后,迈着官步走了。

    宁俊武脸色阴沉地看着张知府的背影,脸上已经没了刚才的怒气,修长的手指轻轻敲着面前的桌案,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夏拔山也没走,他饶有兴趣地看着宁俊武。看不出这位敏亲王的第二十六位孙子,相当的有城府。

    控制情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这是官场必修课。

    变脸人人得会,巧妙各自不同。

    从宁俊武的表现来看,之前的暴躁和怒气只是施压的一种手段。张知府一走,转眼间不是就很平静了么。

    “夏指挥使,”此时宁俊武冲夏拔山俯身过去,低声问道:“有没有法子让东边的有点儿动静”

    东边便是邺国,和北楚朝表面上还能维持着睦邻友好关系,但实际在边境上还是时有冲突的。

    养贼自重,乃是武官们维护自家地位的不二法门。若是太努力了,弄得邻居不敢犯边,贼寇不敢冒头,那也就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了。

    夏拔山在肃州经营多年,肯定有打入敌人内部潜伏的内线。

    若是操作得当,让邺国配合一下,来个虚晃一枪的军情,那就有理由动用战备粮了。

    这位能想到这么个主意,已经算相当不错了,就是实务经验还差了点儿。夏拔山心中暗暗点评了一番。

第四十九章 困局

    

“这样是不行的。”夏拔山将脑袋向宁俊武凑过去了些许,两个人几乎额头顶着额头了。若是有外人见到,必定会觉得这二人有古怪。

    “这样的动静太大了,”夏拔山微微眯着眼睛看过去,一副你懂的的表情:“而且即便因此可以动用战备粮,那些粮食应是配给军伍使用,都是由军需官跟着的,要流到灾民手里,难度更大。”

    “就算最后成功了,虽说灾民得了救助,可回头你我都可能被弹劾,闹不好还得背上谎报军情滥用军粮的大罪。”

    宁俊武双唇抿成一条线,露出冷酷的神情:“弹劾那些尸位素餐的家伙,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城外真的很惨了,民变在即,难道真的任他们饿死或是闹事被弹压死夏指挥使,你就说办不办吧,你若是不肯,我另外去找人。”

    你还能去找谁夏拔山心中暗笑,这些勋贵子弟就是这德性,求人还得带着威胁的味道。

    “宁公子稍安勿躁,”夏拔山老神在在,凝声道:“其实还有别的法子,不过要费些心思。”

    “嗯什么法子”宁俊武双眸闪亮。若是能不动用敌方的内线,当然最好不过。

    “其实,战备粮仓每年都要置换掉一半左右的粮食。”夏拔山先给宁俊武普及了一下知识。

    粮食储存可是个技术活儿,并不是将粮食往仓库一堆就完事儿。不然,估计老鼠吃的比人都多。而且,若是存得太久,粮食本身也会烂的。要不怎么有个俗话,叫做陈芝麻烂谷子呐。

    因此除了储存方面的技巧之外,每年都要适时翻仓。所谓翻仓,就是将一部分旧粮换成新粮。那么,何谓适时这个就有很多讲究了。

    比如说,某个时候粮价特别便宜,那便不妨先购置一些反正粮仓多的是,只有装不满,没有装不下的,回头粮价涨了,再将陈粮卖掉。其中差价,便是地方的小金库了。

    又比如,军营要购置冬装了,可朝廷应该拨下来的银子还没到位类似的事儿简直每年都有,那可以直接用陈粮抵银子先付账,等银子到了,再买了粮食补上。

    宁俊武听得不得要领。

    如今粮价不止不便宜,贵的要死尚且缺货,而且如今这个时候添冬装似乎也太早了些像这样的灾年,直接将冬装费用砍了都是可能的,反正去年的也能将就穿嘛。

    “你这脑袋里装的是水啊”夏拔山总算临时拐弯,没说出难听的粗话来,“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你自个儿慢慢想去。反正你要是想不出来,别指望张伯安那个死木头会同意。”

    抵死不开战备粮仓,以致坐视百姓饿死,这样的事情早就有很多先例。千万不要以为,事到临头张知府就会让步。对很多人来说,自家官位要比百姓的性命重要得多。

    宁俊武跟夏拔山商量军备粮仓之后不久,夏小冬和陆云芝居然也说起了同样的话题。

    如今,陆云芝借住到了夏家。

    陆家虽然大,但在肃州这样的边远地方,并没有购置别院。像陆云芝这样的贵女,当然不可能去住客栈,但凡到地方,都是在当地官员的府邸中居住。

    这其实是给人家面子。都到你家门口了,还不愿意留下来,那分明是打脸嘛。

    到底在谁家住,里面大有文章。

    陆云芝本来住在张知府家里,面铺事件之后,却忽然找了个借口,派人跟庄夫人做了一番暗示,要住到夏家来。

    庄夫人自然灵醒,马上派了最得力最能说会道的体面媳妇过去,送了最精美的帖子,邀请陆云芝过府一叙。当然,这一叙之后,就是一见如故住下不走了。

    知府夫人当然竭力挽留,只是不知道人家为啥要走,也就不得要领,陆云芝终究还是走了。

    夏家与张家大不同。

    庄夫人急中生智,将年纪还小仍然住在内院的军毅、军鹏两兄弟,先搬到了外院,腾出院子来收拾了一番,给了陆云芝住。

    接待陆云芝的任务,则大部分落在了夏小冬身上。如今城中有些乱,闺学已经暂停,因此二人常在一处闲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