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妻攻略-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便是张伯安的老练之处。他不问张文茂是不是去了夏家,也不问是不是去见了夏家姑娘,更不问二人是不是有什么私相授受,而是将问话的重点,似乎放在了丫鬟身上。
张文茂迷迷糊糊的,如何辨得清这些
第六十四章 流言
“阿爽么,不在啊。”张文茂喝了大半碗药,皱眉道:“我趁她走开的时候进去的。”
说着推开药碗,两眼半睁半闭又要睡去,口中喃喃只是念叨:“小冬妹妹、小冬妹妹你好狠心”
只是后头的字眼窝在喉咙里,根本听不见。
张知府还待再问,可张夫人心疼儿子,只盼着张文茂喝了药好生睡一下,将张知府一把拉开。
张文娟已想明白了,此时冷笑道:“昨日的车夫便该拉出去打死。如今弟弟不过是病了,若是昨晚被夏家的人发现,还不定如何呢。”
这一下说得张知府夫妇浑身发冷。
稍作推想,便不难发现,张文茂当然不会凭空消失,肯定是听到母亲和姐姐要去夏家,赶着藏在了马车上被带走的。
其实从前曾发生过,丫鬟偷偷躲在马车后头逃出府去之事,故此按府中规矩,车夫出发之前,便该仔细查看。只是昨晚催得急,想来车夫竟忘了。
若是张文茂在夏家内宅被拿住,按夏拔山的性子,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事情虽然撕掳明白了,小厮和车夫都吃了挂落,但最要紧的,还是张文茂的身子。
只可惜一日复一日,张文茂的情形并没有起色。
按大夫的说法,有可能是时疫。
灾民聚居之地,卫生条件肯定好不了,加上缺衣少食,连饮水都艰难,伤寒痢疾都十分常见。张文茂本来底子就差,被打晕在先,长途步行疲累在后,又被张知府拖去城外转了一圈,竟是感染了伤寒。
自从开了军备粮仓,赈灾之事多少得到了缓解,肃州城里也渐渐热闹了些。原本人人哭穷个个喊饿,生怕被逼捐,如今风头过去了,市面便自然恢复了。
人气高了,流言也渐渐起来。
有两样传说与夏家有关。
一个是说,指挥使夏某人,囤粮自固,灾民蜂拥而来之时,坐视不理,待情形缓解了,却又拿了粮食出来收买人心。
第二个竟也跟夏家有关,说是知府家嫡出的文茂公子,文茂公子啊,鼎鼎有名文采风流的文茂公子,有意求娶夏家嫡长女为妻。
这两个消息四下流传。当然,和其他的流言一样,也有不同的版本。
按照版本二的说法,所谓夏指挥使拿出囤粮收买人心,其实是克扣了军粮私下倒卖与版本一相比,好像也好不到哪里去。
而所谓的求娶,实则是冲喜。
更有结合版的传言,大意是说,夏指挥使被张知府抓住了倒卖军粮的痛脚,所以卖女求和,有意将嫡长女嫁过去给张家冲喜。
大抵是某种古怪的潜规则作怪,当事人总是最后知道消息的人。
夏小冬看着坐在客座上的凤世谦,樱唇微启,两眼大睁,真是被惊到了。
“你才听说么”刚刚传播完消息的凤世谦,见到夏小冬如此表情,也十分惊讶。
“呵呵,”夏小冬苦笑:“好像没有一样是真的。”
什么用囤粮收买人心,或是倒卖军粮之类,自然是绝没有的,可是送粮食给灾民倒是真的。
求娶或是冲喜或是卖女求和,当然都是假的,可是张文茂一片痴心倒是真的,病倒了也是真的。
散播流言的人,想都不用想,非张知府莫属。
目的呢
目的何在
夏小冬陷入了苦苦地思索。
损人不利己的事情,就算坏人也不见得愿意做。损人是需要成本的好不
“城北那个派发粮食的地方,真是你们夏家的”凤世谦问道。
夏小冬点头。
灾民们总聚在这里不是个事儿。可不聚在这里,该往哪里去呢
从北往南一路各府县多少都有灾民,要让大家原路回去颇有几分困难,要往东西分散却又路途偏远。更重要的是,无论往什么方向走,总要有些口粮,不然大家都宁可坐困肃州城外,至少最终还有一条劫掠边境的路可走。
这其实并不关夏小冬的事,正经该是张知府的麻烦才对。
不过按夏小冬的打算,要将从白老三手里弄来的银子花出去救灾。大局咱管不了,尽自己所能总是行的。
所以,夏小冬便安排钟二设了个派粮点儿,凡是肯拿了粮食自己找路径回乡的,便可以去领,领完即止。
粮食哪儿来呢
嗯很难说是正道来的。
白的对面是黑,中间还有一大片灰。
宣南省与邺国相邻,好长一段边界相邻。凡是与边境相邻的区域,走私在所难免。这简直是边防人员敛财的重要法门。
想知道巡查兵士的路线和换防的时辰拿银子来。
想索性当着兵士的面,直接运过来没问题,拿银子来。
想借个地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没问题,拿银子来。
什么人手不足了没问题,小兵们都闲着呢,搬搬抬抬力气大把,拿银子来。
互通有无的走私,不对,是地下边贸,蚂蚁搬家似的,量自然不会很大,固然不能光明正大的拿上台面来,但几乎在所有的边境,都在或多或少的进行。
只要没有正式翻脸开战,其实两国之间还是很友好的,特别是百姓们,和气生财嘛。在宣南,甚至有个喜欢剃光头的民族,一个族群被分隔在两国,常有往来不说,还在继续通婚呢。
这些半公开的边贸,本来还能对灾民有所帮助,至少能匀点儿粮食过来。可惜邺国十分担心灾民过境劫掠,反倒收紧了边防,结果本来量就不大的地下边贸几乎全停了。
夏小冬还是走了老爹的路子,才偷偷捅了个缺口,换回了六千两银子的粮食数量要比平时少一半,也就是贵了一倍。
城外除了官方的赈济之处,亦有城中大户竖起乐善好施积德行善的牌子,施粥的、派米的、发衣裳的,都有。甚至还有一家人,家境不过小康,却弄了许多草绳,现场打草鞋免费发鞋子的。
夏小冬没想到,混迹其中的夏家,却成了流言攻击的对象。
真是的,做好人就这么难么回肃州的路上,帮了那两名灾民兄弟,结果招来了劫匪。如今费神费力费人情,好不容易整了点儿粮食帮灾民回乡,居然又惹上了流言。
第六十五章 选秀之年
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凤大哥,你帮我想想,知府大人到底什么意思”夏小冬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决定求助。
“嗯,这个我也想过了。”凤世谦一副推心置腹的模样:“我觉得,可能与中官蔡忠有关。”
中官是个什么官蔡忠又是什么人这个八竿子打不着,完全没听说过的人,又如何相关夏小冬眨了眨眼,完全没明白。
幸好凤世谦接下来的话说明了蔡忠的身份:“蔡大太监上个月底已经出京,这次走的路线是西南三省,宣南乃是最后一站。”
原来是一位太监。
夏小冬还是不懂。
“你听说慢慢跟你说。”凤世谦从袖口抻出一把紫檀嵌螺钿的扇子来,东指西画开始解说,一副说书先生的德性。
其实说来并不复杂,蔡大太监乃是下来选秀女的。
听到秀女二字,夏小冬不觉精神一振。传说中的选秀来真的呢
对夏小冬来说新鲜的事情,在凤世谦却是耳熟能详信手拈来罢了。
选秀之举还是从前朝传下来的,已盛行了两百多年,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很熟悉了。也就是夏小冬这样的道观里长大的菜鸟,才不知道罢了。
公平地说,选秀还是很宽松的。基本上三年一选,遇到国丧之类的事情才会适当推迟。选区也不是全国海选这么夸张,每次只是三四个省份罢了,以免扰民太过。
至于参选的女孩子,条件也很简单,并没有未经选秀不得聘嫁的强硬要求,只要求文武官员家中年满十五岁、尚未订亲的女孩子必须参选。
夏小冬一边听凤世谦叙说,一边掂量了一下选秀女的这几个条件。
出身必须是官员家中,就是要求有一定的教养。
年满十五岁,就是选上了就能用。选秀这种事,剥去层层美丽的光环,其实就是为种马挑选播种之人嘛,太小了不顶事儿。
尚未订亲,就是要自愿喽。不愿意家中的女孩儿去选秀,早点儿订下亲事就行了。若有心搏一搏攀龙附凤的捷径,则不妨等着,说不定便入了皇上或是皇子或是宗室的眼,一家子都能跟着水涨船高。
“按祖制,初选在各省,不入围的,自然发还宁家。”凤世谦继续道:“若是入了围,就要进京去候选。这也是一大盛事,到时候皇家不必说,自然是用心拣看,京中勋贵和官员,也多有趁机挑媳妇的。”
“听起来好像是好事儿啊。”夏小冬听到这里,还没发现什么大问题。虽然觉得有点儿像买菜,就是一级一级地挑呗,皇帝大佬先挑,然后次第往下,最后挑剩下的,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完事儿。
作为被挑选的菜,也就是女孩子们来说,多少有些被动,但相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盲婚哑嫁来说,其实主动性反而更强一些。
君不见诸多宫斗宅斗宫宅大乱斗之中,秀女们都可以突出奇谋大显身手,最后鹿死谁手花落谁家都很难说的。
“当然有不好之处了。”凤世谦伸手虚点了一下夏小冬的额头,笑话她的想法太纯洁:“宫里的女官和宫女,也要在秀女中补充的。”
原来还有这样的附加条件。也是,宰相的门房七品官,皇家的奴才,本来在家中也是小姐啊。
难怪秀女们要争来斗去呢,爬上去了,是人上人,被踩下来,闹不好就成奴才了。
万恶的皇权。
“不过以夏指挥使的官职,你若是去参选,无论如何也不会被选作宫女的。”凤世谦见夏小冬神情不太对,赶紧安慰道:“一般来说,只有父兄的官职在七品以下的,才可能是做宫女。”
“而且,还有人宁可做宫女,也要进宫去呢。”凤世谦又补了一句。
法理不外乎人情,规矩也要人执行。虽说选秀制度在那里,但后面还有若干潜规则。
“那到底流言和选秀有什么关系”夏小冬追问道。
“当然是逼你去参选了。”凤世谦闲闲地说道。
我勒个去,这因果关系要怎么绕才能绕过去啊。
“我不知道你怎么得罪了张知府,但是他看起来好像要跟你过不去。”凤世谦指出了症结。
他大概将儿子病重的事情怪在我头上了。夏小冬暗想。
“但是知府大人和你父亲,一文一武各有职司,他并不想公开撕破脸,所以要找个冠冕的法子,将你拖入,嗯,不怎好的境况。”
他还想在肃州石上捞好处呢,当然不想跟我爹撕破脸了。夏小冬心中不断地为凤世谦的话注解。心中忽然又有所明悟,大概也正是因为肃州石,张知府才要给父亲抹黑,说不定操作得好了,还能从父亲手上抢点儿份额过去。
“让你去参加选秀,这法子就不错。”凤世谦端详了一下夏小冬的脸,继续道:“以你的姿容,过初选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必定能进京去的。”
这是在拐着弯儿夸我么夏小冬摸了摸自己的脸,问道:“可按你之前说的,即便去了选秀,怎么也不至于沦落成宫女之类。他费这个心干嘛”
“等你进了京城就知道了。即便只在三省之内选秀,总能选出两三百人来。可以说是西施如云昭君如雨,到时候要想出头,可就难了。”
凤世谦将手中折扇敲了敲另一只手的手掌:“而且,除了秀女们自身的品貌,还有诸多因素擎肘,很复杂的”
这个不用你说,我看过的多的是呢。夏小冬微微一笑,显然没有被吓到。
“这么说吧,”凤世谦语速渐快:“你若是能披荆斩棘暂露头角,无论是能进宫充作妃嫔,还是嫁给皇子做侧妃乃至正妃,那张伯安作为肃州知府,自有举荐的功劳。”
夏小冬闻言点点头。这个人容易明白,就好像进士们有房师座师之类,其实只是监考罢了,偏就要认作老师,从此当大神供着,否则就要被说一句欺师灭祖。同理,只要是宣南省出去的秀女,大概都要承张知府举荐的情。
“那就特意选不上就好了。”夏小冬笑道。想选上去不容易,要选下来总成了吧。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
第六十六章 好像又说错了话
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呵呵,若是被选作宫中的女官,要二十五岁才能放出来。或是被什么纨绔子弟看上了,就算不是必须嫁,总要纠缠一番。”凤世谦知道不少选秀风云史:“就算最终完全落选,这路上一来一去,加上甄选的日子,总要小两年到时候你年纪大了,回头再挑人家总要受阻。”
“何况这么折腾一番,无论如何,张家的文茂公子,总已经息了心思罢。”凤世谦如此总结道。
夏小冬微微闭上眼睛,将凤世谦所说的话,细细理了一番。
上次张文茂夜访,提到曾偷听了张知府和夫人的话,说是张知府有意为他求娶自己。
如今看来,因为张文茂病重的缘故,张家迁怒自己,要将自己推去选秀。
夏小冬暗暗点头,张知府果然是老狐狸,事事都有两手准备。
先是放出风声,说自己用来赈灾的粮食,来路有问题。要么是之前囤积的,要么是克扣的军粮,反正自己也不能跳出来说,其实是走私来的。
这样,就是在暗示,可以抓夏家的小辫子。流言这东西,可以随风吹散,也可以落地成真。
而另一边,却说要求娶夏小冬只是风声,没有行动。
无论是真心求娶,还是为了冲喜,有了这样的风声,别的人家自然不敢跟知府大人抢。
于是,夏家只有两个选择。
要么主动将女儿嫁给张家,如此便落了下风。落了卖女求和的口实不说,夏小冬嫁过去之后,也容易被拿捏。
而对张知府来说,这个媳妇并不差,先冲冲喜,再顺了儿子的意思,又能跟婆婆对着干,挺好的。
若是不嫁给张家,又没有别人求娶,那夏小冬就符合了秀女的条件,必须去选秀。
选秀选得好,张知府有举荐的功劳,无论夏小冬爬得多高,都不能回头来难为自己的举荐人。若是没选好,呵呵,正好。报复了狐媚子害得儿子重病的仇。
麻蛋,这个张伯安,简直是左右逢源,无论怎么样,都能合上他的意
“难道张文娟也要去选秀么”夏小冬忽然想到了另一个方向。
“那当然了。”凤世谦马上答道:“张知府明年就任满要运作回京,自然想让张文娟去选秀。即便选不上,顺势留在京里找人家便是。”
选秀这种事,是砒霜还是蜜糖,真是不好说。
凤世谦看着夏小冬愁肠百结的神情,连忙给出了一颗定心丸:“其实你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