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妻攻略-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叹九皇子还在热切地表达关怀,索性不理会蒋怡珍的拒绝。直接吩咐丫鬟去拿衣裳来。最后蒋怡珍也只得加了一件镶兔毛的长褙子不然的话眼看九皇子就要亲自动手帮她穿了。
“你们这里下午如何安排”九皇子对蒋怡珍表达了充分的关爱之后,终于说起了来意:“那一头下午要开诗文会。若是没特别的,何不两处并一处,顺便帮他们点评一下也好。”
九皇子没特意说明那一头是什么人,夏小冬估计就是早上相遇时。九皇子提到的蒋小三那边的人,想来是些文人士子之流。随便看去,在座的姑娘们大多神色平常,没有惊讶之色,甚至有几位有些跃跃的意思。看来类似的安排实属正常。
在京城呆的日子越久,夏小冬越是感到,各种规矩明面上道貌岸然约束很多,而实际上弹性甚大。就说男女往来之事,当然是男子要做君子。女子要做淑女,双方授受不亲。而实际上呢,上层男女的往来随意性很大。或者说,在一定层面范围内,还是有受限制的自由的。
如今在首辅府中,九皇子便出面,拉着姑娘们去点评士子的文章诗词,这个都快赶上集体相亲了。
不过细想想。三年一轮的选秀,本身也就是个从上而下的相亲罢了。这么看的话。夏小冬也就看开了,高高兴兴一手挽着陆云芝,一手挽着秦四姑娘,出发了。
九皇子口中的蒋小三,便是首辅的三儿子蒋中岩,这人其实一点儿都不小,比九皇子大多了,至少已过而立之年。
这年头当官都讲究容貌,能做到首辅的蒋丰时更是仪表堂堂,人称美髯公。他的儿子们也不差,毕竟基因在哪里,爹娘都美,真生出个丑儿子来,也不好解释不是。
被蒋中岩聚至府中的士子,大概有十几人,看上去整体素质甚佳,一个个大都穿着士子专用的青衫,在女孩子们面前将素来的轻狂都收了起来,文质彬彬的很有看头。
须知,有五十少进士之说,就是指能中进士的,年纪大都老大不小了。如今蒋府能汇集这么多未婚准进士,正经不容易呐。
细细看去,其中也颇有几位风流人物。特别打眼的,是一个腰间挂着个玉葫芦的少年。不仅相貌过得去,那只玉葫芦水头好得快要滴下似的,而且神色中透出来的自信,绝对不是装的
据介绍,此人乃苏南的解元王猛,字云飞,只有十九岁。最重要的是,尚未定亲传说此人目下无尘,无数佳丽都不放在眼中,所以才拖延至今。
猛人旁边当然也是猛人。王猛旁边的,则是苏北的解元唐司文,穿一件与众不同宽宽大大类似道袍的衣裳,头发也是一半挽起来,一半披散下来,大概是要制造不羁的形象吧。
这次的人物信息,居然不是素来消息灵通的秦四姑娘,而是陆云芝一一道来的。夏小冬略一思索便想通了,以陆家的根底眼界,当然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也必须了解未来风云人物,所以娱乐八卦找秦四,社会财经问云芝,这样就对了。
还没等陆云芝将认得的士子介绍完,九皇子已经当仁不让地开口了,大意就是:人给你们带来了,机会难得,兄弟们,上啊。
拉拢人心做到这份儿上,九皇子也算可以了。
一边儿是自诩才子的少年,一边儿是卿本佳人的闺秀,当然不会立马看对眼就出去找西厢。只见有睥睨四顾寻找目标的,有飞快下手眉目传情的,更多的则是手上拿着或诗或文的稿子,装模作样求点评。
夏小冬只管看得有趣,冷不防便见那唐司文冲着自己的方向大步而来。
呃,难道自己对带个道的东西,都有致命吸引力咸宜观也就罢了,这位穿个仿道袍的,也要冲自己来
事实是,夏小冬想多了。
唐司文其实是冲陆云芝来的。
“云芝姑娘。”唐司文很是潇洒地拱了拱手,“好久不见,云芝姑娘如今愈发长得好了”
好久不见夏小冬侧目看了看陆云芝,难道有奸情
陆云芝涨红了脸,很有几分羞恼的样子,勉强微笑了一下,轻声道:“唐公子这次又来了啊。呵呵”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夏小冬发现,自己时不时躲在陆云芝身后的情形,竟然出现了反转,陆云芝说了两句话,就莲步轻移,缩到自己身后去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 古诗你懂吗
唐司文愣了愣,赫然发现自己面前的人换了。不过他素来不计小节,随意地打量了两眼,发现这位姑娘似乎也不错,一双眼睛似笑非笑内蕴神采,嘴角带两分讥讽,看起来十分灵动。
“呃,”唐司文难得地张口结舌了一下。解元公不可能笨啊,当然看出来人家陆云芝躲着他呢。
“敝人唐冠一,姑娘是”
“唐冠一我姓夏。”夏小冬眨眨眼,有点儿惊讶,刚才陆云芝才说这人叫唐司文,怎么又叫什么唐冠一了。
“冠一是他的字。”陆云芝在夏小冬脖子后头说了一句,真真是呵气如兰,弄得夏小冬脖子直痒痒。
陆云芝躲在后头,不过是掩耳盗铃,说的话唐司文或者说唐冠一也听见了,看夏小冬的眼神儿里,就加了几分鄙薄。
居然把士子们都有字这事儿给忘了,说不定还有什么别号呢。心中如此想,夏小冬还真的问了一句。
“敝人别号华阳子。”唐冠一答道。
还真有。
怎么将这位唐司文唐冠一华阳子整走呐要想这么多名字出来的作者君可真不容易,大家有票的话,记得给哦。
要按夏小冬的风格,见到不对付的人物,呵呵两声抬脚走人就是了。不过如今人家的目标是陆云芝,而如此做派显然不是陆云芝的风格。
“那个唐公子是来参加诗文会的”夏小冬总不能跟这位来个四目交投无语凝咽。只好没话找话地说了一句。
“嘁,”唐冠一对身后的诸士子不屑一顾:“跟他们谈文论道没意思我只是初到京城,总要看看这维京城里。是不是能比苏北多几个像样的人物。”
“哦哦。那是,那是。”夏小冬一心想着怎么打发掉此人,心不在焉地应付道:“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公子这样的人物,自然要找些比肩之人”
她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唐冠一的目光吓住了。
呃。姐说了啥这人瞪我干嘛
坏了,夏小冬转眼便想到了。大概坏事儿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话上了。
凡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必定是有原因的。
这句诗岂不是正好搔在面前这烧包少年的心口上了他大概就认为自己乃是能领百年风骚的人物。
唉,夏小冬暗暗叹了口气。真是口不择言呐。好在之前已经在九皇子面前,杜撰出了阅微草堂笔记,从此所有东西的出处都塞在这本书里就行,倒不用费心再另找。
可是,接下来夏小冬就发现,唐冠一有些狂热的目光越过自己,看着只露出小半张脸的陆云芝。
这是什么意思这里还在想着怎么自圆其说,给这诗找到来路,你倒好。直接算在陆云芝头上了
“好一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唐冠一的声音着实不小,配合上他飘荡的道袍。一副激动的模样,大声问道:“云芝姑娘,这必定是陆家诗酒风流的狂山先生的新作吧”
陆家这样的大族,风流人物很多。这位狂山先生,夏小冬也有所听闻。据说生性狷介,是个类似李白性子的家伙。嗜酒如命。整日神龙不见首尾,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倒是常有佳句面世,乃是陆云芝的叔辈。
夏小冬简直哭笑不得,深深感到了人卑言轻是什么意思。好好的一句诗,就因为与陆云芝一道,直接被算在陆狂山的头上了。
陆云芝被当面询问,却也不想冒认,当下摇头道:“不是。”
不是唐冠一愣了愣神,转头又去问夏小冬:“那你是从哪儿听说这句诗的”
语气冲得很。
夏小冬没什么耐心了。
被陆云芝当成挡箭牌,这个没关系,自己也常拿陆云芝当挡箭牌。道友不挡箭,难道让贫道自个儿练
可这位唐冠一,你肚子里是经纶也好,是草包也罢,正常的礼仪总是要讲的。两个人当面说话,明明我说的话,你当我透明,去问我身后的人,没得到想象的答案,才回头来问我,还语气这么差劲
麻烦哪儿凉快去哪儿。
“当然是书上看来的了。”夏小冬冷飕飕地答道:“这是一首古诗啊。古诗懂吗唐公子好像很博学的样子,还是什么解元,难道这么通俗的古诗没读过么”
“古诗”唐冠一钻进了牛角尖,竟没听出夏小冬话里的尖酸来,皱着眉头想了半天,终究没想起来到底是古到了哪年哪月的古诗。
您呐,慢慢想吧。夏小冬拉着陆云芝走了。
其实对陆云芝这样的人物,一般人都不敢像唐冠一这样扑上来。人家这相貌这打扮这气度,一看就不是平常人能配得上的再稍微打听一下,知道是外戚陆家的姑娘,也就自动避开了。
走到边上,一时没人来打扰,总算清静了几分,夏小冬便逼问起来:“这姓唐的一上来就说好久不见,你们以前见过”
陆云芝笑道:“什么啊,他上一科,也就是三年前,就已经进京考过了。那一科只是观场,没中。就是在老靖王妃过寿的时候见过一回,要不是他的做派太特别,我都记不住他。根本没说什么话,没想到他倒记住我了。”
夏小冬看了看陆云芝的脸。嗯,想来三年前也是美人胚子,被惦记很正常。
“这里好像没什么意思,咱们不如回去怡珍姐姐那里坐坐吧。”夏小冬想撤了。
大概是担心九皇子继续当众秀恩爱,蒋怡珍根本没过来。
可惜一时还撤不走,刚一转身,便见到唐冠一与王猛王云龙二人联袂而来。
原来唐冠一想来想去想不出来那句诗的出处,不甘心地去问王云龙,结果王云龙也想不出来。这两位刨根问底来了。
“夏姑娘可否记得,载有此诗的书名或是此诗的作者”王云龙说起话来,要比唐冠一客气得多,手中的折扇没有打开,只是拿在手中轻拍,文人气息甚浓。
“作者”夏小冬看了看王云龙手上那把扇子,觉得秋扇见捐这个说法不怎么对,明明都深秋了,这里很多人还在捏着扇子装门面嘛。
“作者我倒是记得,姓佚。”
第一百二十八章 好粘的橡皮糖
“易”王云龙和唐冠一对视了一眼,仍然没想到什么姓易的大诗人。
“姑娘记得易先生的全名么”王云龙仍然很客气地问道。
“记得啊。”夏小冬很天真地答道:“他的名字很特别,所以一下子就记住了。”
“到底叫什么啊”唐冠一心急地追问道。
“叫名。”
“问你的是,易先生叫什么名字”唐冠一有些烦乱了。女孩子就是这样,分不清名啊,字啊,号啊这些的,经常乱叫。问她易先生的全名,居然说什么叫名。
“就叫佚名。”夏小冬奇道:“你怎么还问不是说了嘛,作者姓佚,叫名。你不是学问很好吗不会听不懂吧”
佚名。
王云龙和唐冠一,齐齐呆住。
于是,夏小冬又拉着陆云芝,走了。
“你逗他们呢”陆云芝从来不会将夏小冬的天真当真。
“他们自己反应太慢罢了。”夏小冬笑道:“反应快的,听到个佚字,就该想到了。亏那个唐冠一,还全省第一的解元,好意思追着问什么名什么名的。”
“可是,”陆云芝却不怎么高兴:“说不定他们会真的以为你不懂佚名的意思,暗地里取笑你的。”
“那就笑呗。”夏小冬说着,冲陆云芝抛了个媚眼。笑道:“这样不就正好了。他们再也不会橡皮糖一般粘过来了。”
至于会被当作无知之人,呵呵,女孩子只介意她喜欢的人的看法好吧。
可惜的是。夏小冬的话音刚落,那两只橡皮糖就又过来了。
粘性可真大啊。
“夏姑娘可真会开玩笑,”还能保持风度的是王云龙,只是一会儿半开一会儿合拢的扇子,还是透露了他心中的少许焦躁:“能否告知那本书的名字呢”
“哦,是叫做阅微草堂笔记。”夏小冬马上就答了。
如果是拿到书名就能让他们走人,那当然得赶紧给啊。
王云龙皱着眉头。看了看唐冠一,两人还是没听说。
“你没记错吧”不耐烦的唐冠一追问道。天知道是不是真有这么本书。这姑娘连佚名都当成姓佚名名,怎么能记住这么长的书名呢。
“我把这书的开头也记住了,”夏小冬的态度忽然好了许多,橡皮糖么。也可以粘在别处,比如,粘在书上就不错嘛。“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
“后面还有,”其实阅微这本书还真是夏小冬读过且喜欢的书之一,信手拈来几句还是可以的:“大至于治国平天下。小至于一事一物一动一言,无乎不在焉。文,其道之一端也。”
夏小冬一边回想一边读出来。速度甚慢。只见王、唐二位渐渐如醉如痴,居然摇头晃脑地小声跟着读起来。
哇靠,还是小看了读书人的痴迷。夏小冬赶紧停了。
“呃,后面的呢”唐冠一急急追问,就差抓住夏小冬的袖子逼问了。
“后面的没有了。”夏小冬摊摊手,表示无奈。
“怎么会没有了。你不是说是一本书么怎么会这么少字”唐冠一快要怒了。
“是啊,是一本书。”夏小冬才不怒呢。慢条斯理道:“可这第一页就残缺不全,只有这么几句罢了,要不是句子短朗朗上口,我还记不住呢。这个好像是序言,笔记本身的内容很杂,都是些有趣的轶闻,也录有一些诗词典章之类,适才那两句便是出自其中。不过我可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其他的,就没法子说给你们听了。”
听说是残书,唐冠一只好悻悻地算了,低头思索着夏小冬之前背下来的那几句。
这等大家之言,别说面前的年轻姑娘,就算自负如唐冠一之流,都是写不出来的。所以,如今唐、王二人的思路,都在猛想什么地方有个阅微草堂,又有什么古今大家的文风相类似。
“哦,对了,”王云龙的态度愈发谦和了许多,如春风般和煦,笑道:“夏姑娘手上的书,能否借阅一下”
然后又急急保证道:“我一定会仔细保管,绝不会再增残破。若是姑娘不放心,我去贵处借读亦可。”
听王云龙如此说,唐冠一也期望满满地望了过来。若是能借读,当然也得算他一份。如今在他眼中,拥有阅微草堂笔记的夏小冬,已经比陆云芝的引力还要大了。
“不好意思。”夏小冬微微睁大双眼,很纯洁地笑了:“那本书又脏又破,我看完就让丫鬟拿去烧火了。”
烧、火、了。
唐冠一和王云龙一齐半张着嘴,石化之余,都快吐血了。
“道在天地,如汞泻地,颗颗皆圆,如月映水,处处皆见。”沉默了好半晌,唐冠一忽然一字一顿,将夏小冬刚才说的序言语句,朗声背了一遍,然后就哭了。
这回夏小冬石化掉了。
怎么弄成了这样。
唐冠一肃然而立,并没有嚎啕,只是双目圆睁,泪水从眼中滚滚而下,转眼便了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