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

第46章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第46章

小说: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床棉被盖得里面的棉花硬邦邦了都还在用。
  现在全国棉花产量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止棉花,什么东西都产量低现在。
  当然除了人,现在真的是人口大爆发的时候。
  林晚晚骑着自行车就先去了供销社。
  还好还有点排骨,还有猪大骨,要了四条排骨,两根扇骨。
  然后就到柜台问,现在有没有棉花供应。
  “现在还没有呢?应该下周才到,你下周再来问问吧。”柜台收钱的人道。
  “那知道价钱是多少吗?”林晚晚问道。
  “今年的定价是一斤棉花要两块加棉花票。”那人回道。
  “谢谢你啊,同志。”林晚晚掏了几颗奶糖递给她。
  “客气了,客气了。”那人笑着接过了,她就知道这人看着就是个大方的。
  刚刚她可是看见她买了一堆的骨头,不留着钱买肉,却舍得买那么多骨头,那肯定是有钱的主。
  这不,回几个问题就赚了几颗奶糖。
  既然棉花下周才到,那就下周再来买吧。
  不过她手里的棉花票可不够,赵雷寄回来的棉花票,半斤半斤加起来也才三斤。
  到时给大娃二娃做两件棉袄还行。
  然后剩下的,做棉被棉裤就从商场拿。
  她不打算给赵有林买新的棉花了,那个对他来说太贵了。
  他没有棉花票,去黑市买那得要五块钱一斤。
  他说现在他手里有十多块。
  那加上他捡柴存在她这的一块八,那也只能买两斤。
  哪怕到了冬天存到十五块了,那也才三斤。
  三斤棉花,下雪的大冬天里,能顶什么用。
  做两件棉袄还行,被子肯定不行。
  冬天,他一个人最少也得一条五斤的棉被,最好还是大的那种,能底下垫一半盖一半,然后在被子上面再盖些衣服才行。
  当然她可以借他钱买,但是这样可不是办法。难不成下一年开春,整一年他都要还她钱吗?
  这肯定不行。
  所以她打算到时她做了新的棉被,枕头,棉衣之后,把家里顶下来的那些棉花棉被便宜点卖给他。
  家里的那些棉被还是挺好的,用了没几个年头,而且保存得好。
  还挺暖的,到时不用布票,一块五一斤卖给赵有林,看他要不要好了。
  当然啦,不要就是傻了,黑市里也有卖旧的棉花的,那都要两块钱一斤呢?
  原主的钱为什么花得那么快,原主买棉花都花了不少钱呢?
  家里有两条一米八大五斤重的棉被,十斤棉花整整五十块钱呢?
  赵雷寄回来的票她都做棉袄了,所以做被子的棉花只能去黑市买了。
  没什么事林晚晚就骑着自行车出县城了。
  出了县城,林晚晚就从商场里拿出了两盒红烧肉,这还是上次做的,这次拿出来大家一起吃好了。
  然后林晚晚就开始赶路了,要骑快点才行,不然等会门都要送到了。
  还要给钱呢?
  骑到半路林晚晚就看见他大哥在帮忙运玻璃窗了。
  “大哥,我先回去接门了,你慢慢来,不急。”林晚晚对着停下来的林大郎道。
  “好,你先回去吧。”林大郎道。
  林晚晚就没心没肺的骑着自行车先回去了。
  真是回来得刚刚好,在村口就遇见送门的的人。
  林晚晚正好带路,把他们带回到自己家门口。
  把自行车从推进家里,才叫他们把门都卸在院子里。
  林母在里面做着衣服,听见林晚晚的声音就停下手出来了。
  “小心点小心点,可别刮花了。”林母出来看见那些搬东西的人就道。
  等他们把门都搬了进来后,林晚晚就把剩余的货款六块钱给了。
  那些人收了钱也就走了。
  “晚晚,这些门你花了多少钱买的可别被别人骗了,怎么没早点去叫人帮忙做呢?能省下不少呢?”林母看着林晚晚给钱就道。
  林母知道去买现成的肯定比做的便宜就道。
  “娘,你忘了我带了哥去啊,有哥在,我怎么会被人坑了呢?这些门一共花了七块钱,还送货上门的,价钱也差不多了。”林晚晚一副有哥万事足的样子道。
  他大哥说了找人做也要八毛钱左右,大门也是要一块钱的,加上送货,其实也就差不多了。
  “那就好,那你哥呢,怎么没跟你一起回来?”没被坑就好,不然她得上面理论去。
  “哥在路上呢,送着玻璃回来。应该也快到了。”林晚晚就道。
  “是该看着,那么金贵的东西呢,摔了怎么办?”林母点点头。
  昨晚大郎回去就跟她说了,说晚晚今天要去买玻璃窗户。
  新建的房子全部都用玻璃窗户,到时装上玻璃窗户,肯定气派极了,林母想到。
  林母就在这检查着这些木门,有没有问题。
  林晚晚就去拿自行车挂着的东西出来收拾了。
  她刚刚接近村口的时候,把之前的十块方块白豆腐也拿出来了。
  现在把它放进厨房。
  然后那四条排骨,还有两根扇骨也放进去。
  两盒红烧肉就倒出来,用盘装着。
  林母检查着就闻见味了。
  走进厨房,一看“你又买了红烧肉啊,想吃买肉回来娘给你做不就好了。”林母道。
  “这不是去晚了吗?哪里还有肉买,所以就去国营饭店买咯,知道娘你喜欢吃,所以买了点。”林晚晚道。
  她可是知道林母为什么这么喜欢这道红烧肉的。
  说是当时跟他爹第一次相看的时候,就在国营饭店,他爹当时就给点了一份红烧肉,这不一份红烧肉,就把她娘拐回家里了。
  以至于她娘对这红烧肉情有独钟啊。
  这几年爹没了之后,家里越过越差,林家几乎都没再吃过红烧肉。


第116章 小日常
  她当女儿的现在能赚钱了,自然要孝敬父母的。
  她娘喜欢吃红烧肉,那她就给买红烧肉。
  喜欢美美的,那她就给买新衣服。
  她们母女三人还是挺像的,都爱美。
  说起自个林晚晚才想起,她买了那么多护肤品,好像没有给自己娘一份。
  今晚洗完澡,就给一份她娘,顺便教她怎么用好了。
  这时林晚晚好像听见林大郎的声音了。
  “娘,好像大哥回来了。”林晚晚说着就走出门了。
  林母随后跟上。
  是的,林大郎回来了。
  “哥回来啦,快点进来洗把脸,喝口水,娘你看着他们卸货吧。”林晚晚拉着他大哥就进门了。
  拿过他的毛巾给洗了洗,弄干净递过去。
  之前他用的那条带回去了。
  之后每天都过来帮忙,林晚晚干脆给他也弄个钉子,把他大哥的毛巾也挂一条放在这。
  这样子每天晚上回去的时候也可以洗把脸,洗把手再回去。
  林大郎就接过,洗了把脸就又过去帮忙搬窗户了。
  这一下子就四个板车进村,村里的人都看见了,有点空的几乎都围了过来门口。
  看着他们一个一个窗户的往里面搬,心里震惊得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老赵家三房是要发了。
  李来弟也看见了,心里嫉妒得发狂,她嫁过来那么多年了,存了那么多年的钱连她林晚晚的一扇窗户的钱都没有。
  想分家的的念头就更厉害了。
  林晚晚看着那么多人,都没有出门口的想法,看着那些人搬完窗户林大郎就去帮忙建房子了。
  人群慢慢的也散了,不过一路上都在议论纷纷罢了。
  龚家。
  龚家的小儿媳妇刚刚也在人群中,自然也看见了林晚晚买了新窗户,还看见一堆新的门了。
  这不就马上跑回家说了。
  “当家的,你可知道那林晚晚她刚刚去干什么了吗?她去镇上买了新的门,整整两板车的新门。”龚家的小儿子当着在忙着做的人道。
  她林晚晚明明知道他们家做木工活的,明明他们家做的比去镇上买还便宜,居然不给他们做。
  宁愿花大价钱去镇上买。
  她觉得林晚晚就是不想给他们赚这个钱。
  乡里乡亲的林晚晚这么做太不道德了。
  “人家买门就买门关我们什么事。”龚叔的小儿子道。
  “怎么不关我们事了,她找我们家做其他家具,那就是知道我们家干这行,却去其他地方买门,这合适吗?”龚叔的小儿媳道。
  “什么叫合不合适,我们做得来吗?而且人家去买门那肯定是着急着要用了,眼前这些活还不够做吗?”龚叔就发话了。
  “哪怕她着急着用,那也应该来告诉我们一声啊,免得我们乱想。”小儿媳妇道。
  “人家花着自己的钱,买自己的东西,关你什么事,为什么要告诉你呢?还有乱想的只有一一个人而已。”对着这个小儿媳妇龚叔心也很累。
  说完这话龚叔就埋头苦干了,不再搭理她。
  “我们家还帮她做那么多家具呢?还不如不做了,看她找谁做去。”龚叔的小儿媳妇还是不甘心的道。
  要是那门的活也交给他们做,那又能多赚一笔钱了。
  听了这话,龚叔的小儿子就火了“行啊,那就别干了,我还乐得轻松呢?爹赶紧把钱给人家退回去。”
  好不容易接了一单大的,这婆娘说不干就不干,也不想想,这么些年什么时候能接到这样的大单了。
  做木活赚的钱比下地多,还没那么辛苦,要是有活干,他都恨不得一年都呆在家里干呢?
  轻轻松松的,说不干就不干。
  林晚晚的这批货虽然要得急,每天要天一亮就开始干,干到天黑。
  但也比下地轻松啊。
  “我这不是说说而已吗。”龚叔的小儿媳妇道。
  林晚晚可没想到这茬,还是事后她娘问起她才说没有。
  然后还是林母拿着六个鸡蛋上门解释了一通。
  虽然说花自己的钱买东西,但是住在同一个村里,还是知会一声的好。
  免得心里有啥不舒服的。
  林晚晚以前是孤儿,哪懂这些人情世故,反正她娘说要,那就要吧。
  拿出八根白萝卜,洗干净,切成滚刀块,让就拿出早上买的那两根扇骨,用来煲汤。
  煲多点,等会拿出去给外面的人吃,这周还没煲糖水呢?
  给他们煲个汤就好。
  今天李春花跟赵母都下地了,李来弟在家,她可不要李来弟过来帮忙煮饭。
  所以今天就要跟她娘两人煮了。
  等林母从龚叔家回来,林晚晚已经生好炉子在煲汤了。
  “煮什么呢?”林母问道。
  “买了两根骨头,煲锅汤,今天中午要准备外面的工人吃的饭,煲多点。”林晚晚道。
  “煲了汤,那还要做点什么吗?”林母就道。
  “那娘你帮我做点黑面馍馍吧。”林晚晚毫不客气的道。
  听闻林母就自己开始动手了。
  既然有她娘帮忙做,那她就做她们自己吃的就行。
  林晚晚就进到厨房,准备煎豆腐,今天中午就吃豆腐,加红烧肉,配着大米饭喝汤。
  还好家里有猪板油,煎豆腐得要猪油才好吃,要是用花生油,倒很多都不够香的。
  把所有的菜都弄好了,林晚晚就走出来了。
  林母这时也做好了馍馍,直接就放汤上面蒸就行。
  蒸好了林母就自己拿出去了。
  然后林晚晚就拿过一个大盘,装好自己家四个大人两个小孩的分量的汤出来。
  剩下的等会叫她大哥拿出去就行。
  林晚晚就走出去,叫正在砌砖的林大郎,林三郎了。
  “大哥,三弟吃饭了。”林晚晚道。
  林母那边也大喊着“开饭了。”
  林大郎回到林晚晚家就先打理了下自己,就帮忙把汤搬出去。
  那些工人看见今天有骨头汤,大家就像打了鸡血一般。
  连汤都不用林母分,叫林母进去一家吃饭,他们自己来就行。
  既然这样,林母也不客气,直接就把汤勺给了个年轻人。
  然后对着她亲家赵父道“亲家,那你慢慢吃,我先进去了。”


第117章 好运的林三郎
  “去吧去吧,多吃点。”赵父道。
  林母一家进去小儿媳妇家吃,而他们却在外面跟一班工人吃,赵父对这也没什么看法。
  毕竟人家娘家人来了,总要好好招待下。
  而且娘家人都是过来帮忙的,而他们可是收了老三家的钱的。
  早两天刚刚好够一个月,老三家的就拿着钱过来老宅给赵母了。
  不止连他还有大柱二柱的钱给了每人十八块钱,大儿媳妇李春花过去煮饭也给了两块钱的。
  单单大房一个月的收入就有二十块钱。
  而赵父晚上可没有帮忙看材料,林晚晚也同样的给了十八元。
  这老三家的办事大气啊,做人大气必有大财,赵父对这话可深信不疑。
  对林晚晚也越来越满意。
  所以对于林晚晚的安排,他没有任何意见。
  赵大柱就更是了,根本就没关注这茬。
  赵二柱倒是看了林大郎两兄弟几眼,但那也只有羡慕的眼光。
  “娘你们先装汤,我去找大娃二娃。”林晚晚道。
  “去吧。”林母拿过碗出来道。
  林晚晚先去老宅找了一圈没人,然后再去榕树下才找到两个脏兮兮的两人。
  “大娃二娃,回家吃饭了。”林晚晚站不远处就道。
  “来了。”二娃回道。
  跟小朋友道别后就跟着林晚晚回家了。
  “回来了快去洗手吃饭了。”林母道。
  大娃二娃就自己去洗手了。
  林晚晚也没管他们,坐下就道“大哥三弟先吃吧,忙了一早上都饿坏了吧。”
  林大郎林三郎可不客气了,拿起汤就先喝了起来。
  毕竟干了一早上的活肚子早就唱空城计了。
  有林母在大娃二娃吃饭林晚晚都不用看着他们了。
  吃着饭,林晚晚看着林三弟问道“三郎,你在县城做得怎么样,习不习惯啊。”
  林三郎吃着红烧肉道“习惯,同事都挺好的,姐你不用担心。”
  林三郎运气挺好的,进去工会的时候刚好有一个同事请了婚假,另一个也想请假。
  但是因为已经有一个同事请假了,工会的领导自然就不批那个想请假的同事。
  本来工会加上领导也就四个人,一个刚说工作转给亲戚,一个就结婚请假,另一个还要请假,领导怎么都不会同意的。
  林三郎出现的正是时候,领导当场就让林三郎随便写一篇稿子。
  然后林三郎也不负众望,写出了一篇让领导都夸奖的文章。
  然后领导也就批了另一个人的请假条。
  就这样林三郎在工会也站稳了跟脚。
  以往新人入职,怎么着也得干几个月的杂活,杂事,才开始正常的轮。
  林三郎就不用,直接上手。
  这个月因着有两位同事,同一时间都休了几天。
  厂里的公告栏又需要每周更新。
  更新的内容无非就是写出一份简洁的短篇文章。
  激励员工干活的积极性。
  那些老员工在工会都干了许多年了,写的东西,都没什么新意,厂里的人早就熟悉他们的写法。
  对于他们工会贴出来的东西早已没了看的兴趣。
  林三郎一入职领导就交给了他这么重要的任务,自然认真对待。
  对着他写出来的文章,再三修改才交给了领导。
  领导看了他的稿子,激动的站了起来,连连说了三声“好,好,好。”
  然后就跟林三弟说,这周公告栏的稿子就用他的。
  林三弟刚上班就得到了领导的认可,甚至公告栏上马上就贴上他的稿子。
  后来他同事告诉他,以前新来的同事,几乎都是要上半年才能在公告栏上贴上第一份稿呢?
  他这是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