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

第52章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第52章

小说: 重生六零:林晚晚养娃日常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晚晚不急,可书店的老板可急疯了。
  按照林晚晚第一本书的速度,第二本早应该寄来了,可是这么久都没音信。
  会不会是第一本书的报酬太少了,就不写了。
  不知道林晚晚这边情况的书店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每天老板都去隔壁邮局问问有没有包裹,还跟邮局那边打好了招呼,一有包裹就马上送。
  只是等了那么多天,等得书店的老板脖子都长了,也没有。
  要不是嫌坐火车久,又怕错过了林晚晚寄过来的包裹,老板都想亲自按着林晚晚写的地址去一趟,看看什么情况。
  难得遇见一个好苗子啊。
  一周多就翻译了一本书,这样的人才去哪里找啊。
  说什么也要留住才行,国家现在正需要这样的人才呢?
  哪能说不干就不干。
  她要是有什么要求,他给她向上面申请就是。
  林晚晚可不知老板每天都在等着她的包裹,所以一点也不着急。
  而老板以为林晚晚会写好一本就寄一本。毕竟很多翻译都这样,翻译一本书拿一本书的钱。
  可林晚晚不一样啊,她翻译的速度快啊,能跟人家翻译一样一年才一本书么。
  要是翻译一本就寄一本,林晚晚岂不是得每周跑邮局么,她才不干。
  到时候邮局的何小军每周都来给她送汇款单,那村里人岂不是都知道了。
  所以,一个月去寄一次差不多,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嘛,省得书店老板也麻烦。
  远处的书店老板要是知道林晚晚这么想,肯定会说他一点也不嫌麻烦。
  傍晚,天已经暗下来了,吴叔带着人在洗手,准备收工。
  今天大家伙热情高,比平时都干得晚了一些,等会回镇上肯定要走快一点才行了。
  林母在里面都已经吃过饭了,看大郎三郎进来就进厨房拿着今天早上包好的月饼拿出去。
  “吴叔,大家洗好手的过来,一人领一个月饼哈,今天我女儿去镇上看到有月饼卖,想着快中秋了,这工期也快结束了,就给买了些月饼回来,大家一人一个中秋团团圆圆哈。”林母大声的道。
  “哇!”
  人群中发出了开心的声音。
  “谢谢林婶。”大家伙叫道。
  今天大家干活可卖力了,满脸疲惫,听见说有月饼发,都感觉满血复活了。
  然后就一个个自觉的过来排队领月饼了。
  领到月饼的人再一次跟林母道谢。
  一边发着月饼,林母一边对人群中的赵父几人道“亲家,你们先回去吧,等会晚晚会把月饼送过去的,还有赵国也是。”
  “那就谢谢亲家了。”赵父几人就先回去了。
  派完了月饼,林母道“你们回去路上小心点,走快一点,不然天黑了。”
  “好嘞。”大伙道。
  然后就快步回去了。
  不用说他们也会快步回去,回去给自家婆娘炫耀这次的主人家有多好啊。
  给他们吃肉还派月饼,县城里的人哪怕在城里干活都没有听说哪家有派月饼的呢?
  虽然可能会派点饼票,但很少人舍得真的去买月饼就是。
  很多都用来去换成了粮票。
  一路上,大家无一不在夸林晚晚的。
  都说这次真的遇上好人家了。
  连村里的狗子,也拿着月饼回家,可把家里人都惊喜坏了。
  这整个村里,除了赵家三人,还有赵国,只有她家狗子被叫去帮忙了。
  他们家也知道叫狗子去帮忙,那肯定有赵雷的意思。
  赵雷没去部队前,跟狗子关系可铁了。
  但是也是非常感谢赵家人的,人家赵雷都回了部队。要是赵家人不叫他,那也是没他份了。
  狗子的娘道“狗子,你可以好好干活知道不,人家对你那么好。”
  “娘你不说我也会好好干活的,一个月十五块钱呢?”狗子回道。
  “那就好。”狗子娘把月饼收好,打算过两天中秋再吃。
  老宅这边,吃着饭赵二柱就道“爹三弟妹今天买月饼给大家发,是不是太浪费了。”
  他弟在外面赚钱养活一家人可不容易。
  建这房子都花完全部的积蓄了吧,三弟妹居然还拿钱出来买月饼发。
  买几个自家吃也就算了,还用来派,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赵母坐一边听了就道“啥,老三家的买月饼派给工人了。”
  “瞎咧咧什么,我觉得这月饼就派得挺好的,你看今天下午,大家干活是不是更卖力了。”赵父道。
  “那倒是。”赵二柱道。
  “我也看见了,今天大家伙像打鸡血一样,可卖力了。”赵大柱道。
  “那也用不着派月饼啊,那么精贵的东西呢?”赵母道。
  “你懂什么?你可别过去说老三家的。”赵父倒是看得挺清楚的,要是大家都像今天那样干活,不出一周这所有的活就干完了。
  到时这工钱不也省回来了吗。
  “虽然老三家的能赚钱,可这花钱的速度也厉害啊。”赵母感叹的道。
  当然这赚钱的速度也厉害就是。
  她能过去说啥,又不是花她自己儿子赚的钱,她能说啥。
  赵母说出这句话,让大房二房的人都看着她。
  他们三人相看了几眼,大家都一头雾水。
  三弟妹每天都在家,赚钱,怎么赚。
  今天李来弟那个搅事精没在,说出来也无妨,几人也不是到处乱嚼舌根的人。


第131章 羡慕的众人
  看着几人一头雾水,赵母就给他们解释了一番。
  “老三家的到现在接了个干翻译的活,就是写书,每个月都能挣五十块钱。”
  赵母并没有说出一个多星期就赚了二百五十块钱的事儿,反正说出五十块钱一个月就够他们惊讶的了。
  告诉她妹妹那是因为知道她妹妹的人,嘴巴紧得很,绝对不会跟别人说的。
  赵母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听得大家都瞪大了眼睛。
  良久,李春花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问“娘,你确定没说错一个月五十块钱。”
  我的天呐,那三弟妹岂不是比三叔还能赚钱。
  这也太能,太厉害了。
  李春花最近对林晚晚那是越来越佩服。
  在李春花看来,林晚晚就是她想要活成的模样。
  长得好看,嫁的好,自己当家做主,有儿子,有工作,能下厨,赚得了钱,顾得了家里。
  不只是她,村里哪个女人不羡慕林晚晚这生活的。
  “上次老三家的去省城就找到这活的,已经收过钱了,当然是真的。”赵母道。
  一个月五十块钱,哪怕是赵大柱赵二柱两个大男人那也是羡慕得很的。
  以前村里的人都说他三弟命不好,娶了这么个败家的婆娘,样子虽然生的好看,但他一年到头都没有回来几次,有什么用。
  那时他们还庆幸还好跟林晚晚有婚约的不是他们。
  毕竟谁都不想娶一个这么能败家的女人。
  现在简直对林晚晚改观了,一个月五十块钱,简直比一个男人还能赚钱啊。
  多能干啊,哪怕败家了点,那人家也能自己赚钱啊。
  要是当时大家知道林晚晚是个那么能赚钱的女人,恐怕林家门槛都被踏破了。
  婚约可拦不住人家。
  乡下人家,谁不想娶一个能赚钱的婆娘。
  他们三弟哪里是命不好,明明就是命太好了。
  自己每个月有津贴各种票据不说,娶的婆娘现在也这么能赚钱。
  以后村里还有谁家能比得过他家去。
  “你们几个知道就好,可别到处去说,不然大家都上老三家去,打扰了老三翻译赚钱怎么办。”赵母叮嘱道。
  “娘,我们不会说出去的。”几人保证道。
  “娘,三弟妹翻译的是什么,你看见过吗?”李春花问道。
  “嗯,看过几眼,你就别想了,这活真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一页页全是扭扭曲曲的鸡肠字,一个我也没看懂。”赵母想起上次过去林晚晚家,看见她在写字,就过去看了几眼。
  就那几眼,她看林晚晚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看着她认真的在那写写写,林母觉得那时的林晚晚像镀了一层光一样,想让人膜拜。
  简直太厉害了,有没有。
  “我没想这个,我也知道我不行,我是想问弟妹一个月能赚这么多钱,她也是读书才会的,我在想要不要明天也送娃去读书的问题。”李春花道。
  要是读书能这么赚钱,咬咬牙,省吃俭用她也要送几个娃去上学。
  虽然她生的都是女娃娃,但是女娃娃能赚钱,那对挑对象也好挑。
  嫁了人,哪怕拿东西回娘家都有底气啊。
  看三弟妹的娘过来住几天的婆婆都没有说什么就知道了。
  呃。
  这个林母还真没想过,家里穷,所以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要送孩子去上学的问题。
  这话赵母不知道怎么接,就看向她老伴了。
  “明天大妞就七岁了,家里今年也算赚了点钱,那就送去读几年书吧,要是读得好,那就继续供着,不行,那就算了,当然也要问问孩子愿不愿意去,可别去了不愿意读,浪费钱了。”赵父道。
  赵父现在倒是看明白了,读书那是真有用的,看林家一家人就知道了。
  老三家的要是没读过书,哪能干这活,还能赚那么多钱。
  没读过书林三郎也不能上县城工作,还是这么体面的小干事职位。
  读书,必须读书,只要有点天赋的,他们赵家怎么也要供她读书。
  这两天快完工了,他跟老吴唠叨的时候可是听见了,他打算把林大郎也给拉进队伍里。
  说林大郎有这方面的天赋,是吃这行饭的人。
  然后他隐晦的问了下,他家两个儿子怎么样,能不能行?
  人家也直白的说出了,他两个儿子只适合干点体力活,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的。
  不太适合他们,毕竟苦力活,建房子的主人家,随便叫都有。
  这种可是不能带进队伍的,他们要的都是建房子的好手。
  吴叔的一番话,让赵父哑口无言,因为一起建房子那么多天,他的确看清了他两个儿子跟林大郎的差别。
  林大郎他很清楚,下一步要干什么,该怎么干,他两个儿子都是等着别人叫他们干什么?
  吴叔说得没错,他两个儿子的确只会这种体力活。
  而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干体力活的人。
  一抓一大把,所以不要他两个儿子也正常。
  这个赵父倒是想得通。
  林晚晚那边,因为早上大娃二娃都被月饼吸引了注意力。
  林晚晚也忙着,所以都忘了自己买回来的灯笼。
  吃完饭林晚晚就想起来了。
  把买回来的灯笼全都拿进去,房间就拿了两个出来还有两根蜡烛。
  看着院子里在开玩笑的三人,林晚晚自己拿着灯笼进去厨房点着。
  那棍子挑住,固定好,确保不会掉才一手提着一个灯笼出来。
  “当当当当。”
  大娃二娃回过头,一脸惊喜高兴的跑了过来“娘,我要。”
  “娘这是你今天给我们买的吗?”二娃道。
  “对啊,快到中秋节了,所以娘给你们买了两个灯笼来玩,算是奖励你们这些天努力学习。”林晚晚一人给一个灯笼道。
  “谢谢娘。”大娃二娃开心的接过灯笼道。
  “你们两个拿出去玩的话呢要小心知不知道,拿累了也不能直接放下来,要把里面的蜡烛吹灭了才可以,知道吗?”林晚晚叮嘱道。
  “娘我知道,之前铁蛋家有个城里的亲戚来了,就玩灯笼的时候,不小心把草垛子烧着了是吧。”大娃道。


第132章 独乐了不如众乐乐
  这事他知道,上次他也在呢?
  火烧的好大,他好害怕来着。
  “对,所以你们玩的时候要小心知道吗?”林晚晚道。
  “知道了。”大娃二娃道。
  林母不放心就道“我跟着他们一起去吧,反正也没什么事干。”
  “好那娘你去吧,我也拿月饼过去老宅那边。”林晚晚就拿着一筒月饼,把小姨那边的也拿上,还带了九个灯笼还有蜡烛出门。
  难得中秋,也给小朋友有点礼物吧,她这个当婶婶的赚了大钱,肯定要送点礼物的。
  几个灯笼要不了什么钱,大家高兴高兴也好。
  而且要是整个村子就大娃二娃玩也不好,一起玩才高兴啊。
  然后大家就一起出门了,几人先一起去了赵家老宅那边。
  大娃二娃有了新玩意,兴致勃勃的跑进老宅,想要马上给兄弟姐妹们看看他们的新灯笼。
  林晚晚给他们俩兄弟准备的都是黄色的纸灯笼,所以照起来特别的亮。
  兄弟两人拿着个灯笼走进来,坐在院子里乘凉的众人都看了过去。
  小东第一个就跑过去“哇,大娃二娃三婶给买的灯笼吗?”
  看着两人拿着的灯笼,小东心里羡慕到不行。
  几个孩子一下子围着两人。
  “对啊,我娘说买来奖励我们的,嘻嘻。”二娃道。
  “三婶婶真好,听说你们今天还吃月饼了。”小东真是太羡慕了,他家就什么都没有。
  怎么他就不是三婶婶的儿子呢?不然这些东西他也有份了。
  “你们也有得吃,我娘拿过来了。”大娃道。
  说曹操曹操到,林晚晚和林母进门了。
  “亲家,我们来给送月饼来了。”林母道。
  然后林晚晚就拿出一筒月饼出来放院子桌面上。
  “爹娘,最近建房子大家辛苦了,我买了月饼,大家吃点哈。”林晚晚道。
  “有心了。”赵母道。
  这老三家的真是越看越顺眼了,说话也好听。
  她听老头子说了今天工地的人每人都发一块月饼,还以为她会给这边送三块月饼过来,没想到送了整整一筒过来。
  看见林晚晚拿出月饼,几个孩子也都走过来,围着月饼。
  都想看看月饼长什么样。
  听大娃说可甜可好吃了。
  “都散了都散了,到时中秋,奶再开了给你们吃吧。”赵母看着大家伙都围着这筒月饼道。
  不止孩子,连几个大人也是一样都虎视眈眈的盯着。
  赵父就道“老婆子,难得大家人齐高兴,开了,切两个给大家尝尝吧。”
  赵父这么大个人也没吃过月饼,自然也是馋的。
  反正老三家的送了整整一筒那么多。
  没必要抠抠搜搜的不舍得吃,免得放坏了没得吃。
  林母还在这,赵父这么说了,赵母自然也要大方一回。
  “好,那就切两个吃吧,大家都尝尝这月饼好不好吃。”赵母道。
  李春花听了就高兴的自告奋勇的去厨房拿把小刀出来。
  赵母就打开了那一筒月饼,拿出一个,然后拿过刀开始切。
  赵母开始切,林晚晚就道“娘,不用切我们的,我们今天中午吃过了。”
  “行吧。”然后赵母就一个月饼切八块,切了两个,一共十六块。
  “来大家一人一块自己拿。”赵母切完了道。
  李春花就拿过几块一个个分给孩子们。
  孩子们接过苹果都一一跟林晚晚道了谢,他们都知道月饼是林晚晚送过来的,要不然他们可没有得吃。
  赵母也拿过两块分给大娃二娃,有十六块呢?
  老宅这边十三人,有多的。
  分完还剩下一块“亲家母,你也来一块吧。”
  林母也不客气,接过了。
  吃着月饼,整个老宅满是欢笑。
  “娘,这三个月饼是给小姨的,你有空就帮我送过去吧,我就不去了。”林晚晚又拿出给小姨的那三个月饼。
  她没打算去小姨家,主要是不喜欢应酬。
  “行,娘现在给你送过去。”赵母就道。
  这活她喜欢,交给她就行。
  “好的,谢谢娘,我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