簪头凤-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个侍卫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主要是陆乙心黑手狠,平日操练起亲兵来更是狠辣无情。难得见他这副蠢萌的傻笑模样,不打趣几句简直对不住自己。
陆乙嘿嘿一笑:“是有一桩大喜事。”
“什么喜事?”
“该不是要娶媳妇了吧!”
众侍卫一阵哄笑。
陆乙又是嘿嘿一笑。
他厚着脸皮去见主子,向陆明玉求娶绮云。其实已经做好了被责问被刁难的心里准备。
绮云自小伴着陆明玉长大,是陆明玉最亲信的丫鬟。陆明玉对绮云的信任器重,人尽皆知。
他当然也不差。不过,到底年龄大了些。只这一条,陆明玉就可以斥责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没曾想,他一张口,陆明玉就应了:“好,等绮云伤好了,你们两个就成亲。”
陆乙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头,难得露出呆滞的蠢样。
陆明玉也不多解释,微微笑道:“成亲以后,好好待绮云。若是绮云受了委屈,我可是要亲自为绮云撑腰的。”
陆乙晕乎乎地磕头谢恩,然后晕乎乎地就出来了。
侍卫们见陆乙笑成这样,顿时来了精神:“还真是要娶媳妇了啊!”
“陆统领要娶哪个姑娘做媳妇?是不是陆家的人?还是二皇子府里的宫人?”
陆乙笑着瞪众人一眼:“都别啰嗦废话,快些回去准备,过会儿就得启程回二皇子府了。我娶谁做媳妇,等过些日子,你们就知道了。”
将众侍卫骂走之后,陆乙继续嘿嘿傻笑。
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府
陆明玉乘马车回了二皇子府。
门房管事开了正门,府中上下所有人在正门外等候。
马车停下,陆明玉下了马车。一众管事宫人齐齐躬身行礼:“奴才(奴婢)见过皇子妃娘娘。”
陆明玉淡淡道:“平身。”
众人恭声谢恩。
待陆明玉迈步进府,众人提着的一颗心才稍稍恢复原位。
说来,陆明玉嫁入皇子府后,只出过一次手。就那么一次,便将蔡公公送去了西天。自那之后,众管事见了陆明玉,就格外老实安分了。
事实证明,规矩立得好,掌起家宅来也格外省心。
陆明玉在陆府住了两个月,二皇子府内宅依然仅仅有条。连偷懒躲滑悄悄赌钱的人都没有。
二皇子殿下倒是回来过,每次回来,都有几个人消失无踪。
于是,皇子府里人人自危,恨不得将头缩起来当鹌鹑。
陆明玉叫来翠容,问起了府中情形。
翠容轻声答道:“回皇子妃娘娘,这两个月来,府里没出过什么事。殿下回来过几次。将府中的人手换了约有三成。”
陆明玉点点头。
李景做这些事,当然不会瞒着她。这三成的人里,有孟贵妃的人,有秦妃安插的眼线,还有和三皇子五皇子眉来眼去的。统统都被打发了出去。
如此梳理过两遍,李景还是不放心,对她说道:“你继续留在陆府安胎。父皇母后那边,我去和他们说。”
她也乐得一直住在陆府。没曾想,永嘉帝忽然要下旨立储。她这个皇子妃,再留在娘家就不合适了。
翠容一一回禀后,陆明玉赏了翠容一对金钗:“这些日子你掌事,将内宅管得有模有样。这是赏你的。”
翠容受宠若惊,忙谢了主子恩典。
其实,做主子的赏赐下人不算稀奇。可到了陆明玉这儿,总有些微妙的维和感。
只要陆明玉别像捏茶盏一样对她,她就很感激了。
陆明玉将翠容的神情看在眼底,不由得一笑:“我规矩是重了些,脾气也没那么好。不过,也没到随便喊杀喊打的地步。你用心当差,我自然是要赏的。”
翠容这才惊觉自己露了痕迹,忙低头请罪:“奴婢胡思乱想,揣度主子,请皇子妃娘娘责罚。”
陆明玉笑道:“起身吧!你细心沉稳,行事得力。如今我怀着身孕,以后这内宅里的事,便继续由你管着。你每日来向我回禀便可。”
绮云受了伤,其余几个陪嫁丫鬟,忠心是足够了。却没当过大用。看来看去,还是翠容最为合适。
这可是主子心腹才有的待遇。
翠容按捺不住的激动了一回:“多谢皇子妃娘娘。请娘娘放心,奴婢一定用心当差,绝不辜负娘娘信任。”
陆明玉又召了一众管事来问话。
管事们早就被李景的雷厉风行吓破了胆,在二皇子妃娘娘面前,就是四个字:老实,听话。
让干啥干啥,叫说啥说啥。
……
李景回府,已经是子时以后的事了。
“今日怎么这么迟?”陆明玉笑着问道。
李景无奈一笑:“父皇要立我为储君。母后今晚在宫中设宴,一直到现在才散。”
这样的宫宴,陆明玉原本也是该进宫的。乔皇后不愿儿媳来回折腾,便没令陆明玉进宫赴宴。
李景今晚喝了不少酒,身上飘着酒气。
陆明玉有孕之后,闻不得酒味,忍不住蹙了眉头。李景立刻道:“我去沐浴,洗了这一身的酒气再来。”
沐浴更衣后,再喝一大碗醒酒汤,头脑果然清醒多了。
李景躺在床榻上,伸出右臂,陆明玉很自然地依偎过去,枕着他的胳膊。夫妻两个头靠在一起,亲密地低语。
李景先将今日在金銮殿里发生的一幕道来:“……父皇罚广平侯不算重,大概是知道岳父和祖父心中不乐意,紧接着就说要立我为储君。”
“小玉,这等大喜事,我竟不是特别高兴。”
陆明玉笑着瞥他一眼:“行啦,就算是补偿,那也是储君之位。想来,父皇本来就有此意。出了孟贵妃令人刺杀我的事,便将立储一事提前。”
“事关江山社稷传承,父皇一定仔细思虑过了。”
“你也别觉得对不住我。我就是虚惊一场,说起来,没吃半点亏。倒是孟贵妃大皇子,大伤元气。广平侯也跟着倒霉遭殃。三皇子也会受自己岳父连累。”
“说来说去,真正占了便宜的,是我们夫妻两个。可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这么想,也有道理。
李景心里的疙瘩,被悄然抚平,笑着嗯了一声。
他伸手,抚上陆明玉的小腹,低声道:“府里的人,我梳理过两遍了。只怕还有漏网之鱼。你在府中养胎,还是要小心。”
陆明玉伸手,和他的手十指相扣,轻声笑道:“放心吧!我会加倍留意小心、”
顿了顿,又道:“有件喜事得告诉你。”
将陆乙和绮云定下亲事的消息告诉李景。
李景也有些意外,笑着说道:“果然是桩喜事。就是陆乙年龄稍大了一些,我原本还想着,等一两年,将翠容许给陆乙。幸好我没张这个口。”
翠容比绮云大了三四岁,容貌出众,性情沉稳。在宫中历练数年,怎么都配得上陆乙了。
陆明玉笑道:“我也是今日才知道,他们两个早在前年就看对了眼,彼此有意。”
什么都不及心头好。
李景一笑,俯头在陆明玉唇上一吻:“天这么晚了,我们睡吧!明日我还得早起进宫,你也得随我一同进宫谢恩。”
立储不仅是天家大事,更是国朝大事。陆明玉身为未来的太子妃,理当一同进宫谢恩。
陆明玉笑着嗯了一声,很快闭目睡去。
同样的夜晚,身在延禧宫里的大皇子和大皇子妃却毫无睡意。
夫妻两个,相对而坐,久久无言。
不知过了多久,大皇子妃才低声道:“已经是三更了,殿下歇了吧!”
大皇子自嘲地笑了一笑,笑声没比哭声好听到哪儿去:“我哪里还能睡得下。”
。
第二百五十章 困境
大皇子自出生之后,备受亲爹宠爱,顺风顺水二十年。
这几日,他终于尝到了身处困境的无奈和苦涩。
他也清晰地了悟,往日他的风光和圣眷,其实都来自于亲娘。一旦孟贵妃有个闪失,他便从高处重重落下,根本不配和嫡出的二皇子争锋较劲。
“父皇要立二弟为太子了。”大皇子喃喃低语:“我一直以为,父皇最喜欢的儿子是我,太子的位置应该是我的。”
看着大皇子备受重击失魂落魄的凄惨模样,大皇子妃的心里也不是滋味。不得不张口安慰:“二皇子是嫡子,父皇立他为储君,也在情理之中。殿下不必因此妄自菲薄。在臣妾心里,殿下才是这世间最优秀最出众的皇子。”
你以为有什么用!
父皇和百官们可不是这么想的。
大皇子心里像压了一块巨石,呼吸都觉得费力。
他猛地伸手握住大皇子妃的手,咬牙低语道:“我不甘心,筱儿,我真的不甘心。”
大皇子是习武之人,身手在众皇子里排第一。这一骤然用力,手劲颇大。大皇子妃只觉得手骨都快被捏断了,疼得轻呼一声。
大皇子这才反应过来,立刻松了手劲:“对不起,我一时激动,弄疼你了。”
这样的体贴温存,已经很久都没有过了。
是因为孟贵妃遭殃孟家自顾不暇,现在得哄着她哄着梁家了吧!
大皇子妃鼻间微酸,心里滋味复杂,口中轻声说道:“只要殿下好好的,别那么沮丧颓唐,让我做什么都心甘情愿。”
大皇子满眼动容,将大皇子妃搂进怀中:“能娶你为妻,真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
大皇子妃低声应道:“能嫁给殿下,才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分。”
往日听着动人的甜言蜜语,现在却如隔靴搔痒,总像隔了厚厚的一层。
不过,丈夫还肯哄她,总比往日的淡漠强得多。
大皇子妃打起精神来,细细安慰大皇子。诸如“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空天空”,又如“暂且隐忍以待来日”之类。
大皇子激动的情绪慢慢平复,低声说道:“你说得没错。父皇正当盛年,便是立了储君,离传位之日也得有个十几二十载。时间还长得很。我不能就此认输。”
“筱儿,你等着。总有一日,我会让你戴上凤冠穿上霞帔,坐在凤椅上,母仪天下。”
大皇子妃心里涌起热流,柔声应道:“好,我等着那一天。”
夫妻情意绵绵片刻,又说回眼下。
“母妃已经醒了,你在床榻边伺疾,多陪一陪母后。”大皇子沉声道:“还有刚出世的孩子,也得你多多照拂。”
一提起孩子,大皇子妃的脑海中就闪过面色惨白半身鲜血的杨宫人,忍不住全身打了个颤栗,轻声道:“这是我分内的事,殿下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孩子。”
大皇子倒没多想。
杨宫人死都死了,是什么原因而死,也不重要了。
孟贵妃伤得这么重,还不知要养多久才能好。孩子肯定要带回大皇子府,养在大皇子妃的院子里。
……
隔日,天刚蒙蒙亮,大皇子便起身去了孟贵妃的寝室里。
寝室里飘着浓烈的苦涩的药味。
孟贵妃从昏迷中醒来后,伤处疼得厉害,不得不喝宁神汤药。昏睡着总比清醒的时候好过一些。
此时,孟贵妃倒是醒着,也勉强能挤几个字:“现在如何了?”
大皇子根本不敢告诉孟贵妃立储一事,唯恐亲娘被气得吐血,避重就轻,将广平侯被夺爵降职一事说了出来。
饶是如此,孟贵妃也被气得不轻,奈何全身动弹不得。最多就是扯动脸皮,表情僵硬而怪异。
“母妃别恼。”大皇子迅速低语:“父皇没将舅舅一撸到底,已经是手下留情了。没了爵位,以后上战场立了军功,还能再挣回来。只要舅舅人没事就好。”
孟贵妃抽动着嘴角,恨恨吐出几个字:“也只能如此。”
大皇子暗暗松口气,叫来大皇子妃和静安公主:“我去上早朝。你们两个,好生照顾母妃。有什么异样,立刻打发人给我送信。”
立储一事,可千万别提。
大皇子妃心领神会,点了点头。
静安公主哭了几天,一双妙目既红又肿,声音也有些沙哑:“大哥放心去早朝。我会照顾好母妃。”
大皇子心疼妹妹,伸手摸了摸静安公主的头,低声叮嘱一句:“母妃要好生养伤,不该说的话别说。”
静安公主点点头,示意自己一切都明白。
困境挫折,能令人迅速成熟长大。这几日里的际遇,使得静安公主迅速退去了天真,心思也比往日沉重了起来。
……
大皇子无暇再多说,很快离开延禧宫,去了金銮殿早朝。
大皇子来得早,在殿内等候的官员们,少不得上前来打招呼。态度远不及往日殷勤热络。甚至有几个,根本没来寒暄。
大皇子心中恼怒,却又无可奈何。
过了片刻,几位皇子一一来了。
李昊显然一夜没曾好睡,眼里有些血丝。四皇子也比平日沉默得多。
立储意味着什么,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君臣在前,兄弟手足之情在后。名分大义一定,他们见了李景就得以君臣之礼相见。
简而言之,这大魏朝,除了天子之外,就是储君最大。
他们都得夹起尾巴,老实做人。
当李景迈入金銮殿的时候,文武官员们争相上前打招呼。就连平日不太热络的武将们,也腆着脸上前套近乎。
这就是地位名分的重要和最直接的体现。
这一幕,令人刺眼又刺心,偏又避让不开。
大皇子心浮气躁,转过头不看李景和众臣。声音却如海浪,一浪接着一浪钻入耳间。
“恭喜殿下。”
“听闻皇上今日要发圣旨昭示天下,立殿下为储君。这既是大魏之福,更是百官和百姓们的福气。”
“说得正是。殿下谦和宽厚,意志坚韧,令臣等敬服。”
呸!
一堆马屁精!
。
第二百五十一章 立储(一)
很快,永嘉帝驾临。
众臣立刻各归各位,几位皇子领头,一同拱手行礼。
永嘉帝笑道:“免礼,平身。”
既已做了立储的决定,永嘉帝倒是干脆利落。没等众臣旁敲侧击,主动张口道:“朕今日有一件重要的事宣布。”
“朕已近四旬,也到了该立储君的时候。”
“二皇子李景,是朕唯一的嫡子。他自少聪慧过人,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且为人谦和,性情宽厚,堪当大任。”
“朕今日便下圣旨,立二皇子为储君。众爱卿意下如何?”
众臣纷纷附议,将李景夸得天上有地下无举世无双。
李景倒是十分谦逊,上前一步拱手道:“父皇爱重儿臣,儿臣心中不胜喜悦。只是,儿臣还年少,只恐担不起重任,辜负了父皇的期许。”
永嘉帝用生平从未有过的赞许目光看着李景:“你从未让朕失望过。朕相信自己的眼光没错。”
“朕希望,你是一个优秀出众的太子。以后,朕能放心地将江山传给你。”
明知这是场面话,李景心中还是闪过激流。
或许,这是天底下所有儿子共有的感慨。想得到父亲一句称赞,实在不易。
李景跪了下来,朗声道:“儿臣一定尽心尽力,绝不负父皇期待。”
文官以乔阁老为首。乔阁老当然不让,第一个站了出来:“国有储君,人心安定,老臣心中欣慰至极。老臣恭贺皇上。